膠囊大小的心臟起搏器僅重2克

2020-12-24 中國網新聞中心

  本屆進博會上多款新藥、新療法亮相,還首次增設了體育專區

  無人疫苗接種艙、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智能血糖監測系統……在第三屆進博會的醫療器械及保健展區,各種高科技展品以及新特藥,讓人看到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記者在該區域探訪時,發現多個展臺都在進行籤約以及新品展示,其中不乏世界首秀。記者 李衝 顧秋萍

  帶您去逛進博會

  心臟起搏器重量僅2克

  「不用動刀子,通過微創將起搏器植入心臟內,可以使用十餘年時間。」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看到,進博會上,體積僅膠囊大小、重量僅2克的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據悉,這款心臟起搏器Micra不用導線,更不必在患者胸前「動口子」,使用時只需要通過靜脈穿刺方式,就可以將小小的起搏器送到心腔內部。

  智能血糖監測系統僅有貝殼大小,可穿戴可預警。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無導線、無囊袋的設計降低了併發症的風險,兼容全身核磁共振掃描讓植入後的患者有更多診療方式的選擇。

  進博會現場,賽諾菲巴斯德的無人疫苗接種艙可以實現全自動無人操作。遵循疫苗接種「三查,七對,一驗證」的操作規範,將手臂放入接種裝置後即可完成消毒、打針,但目前尚屬於概念產品,未正式落地。

  新藥特效藥保健品也來了

  記者在該場館看到,全球首發的新藥劑紛紛亮相。去年進博會上,醫藥保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的倍力騰以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成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生物製劑首次亮相,備受關注。今年第三屆進博會上,倍力騰推出全球首個且唯一用於治療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生物製劑,將惠及更多中國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黨委書記、腎臟科和風溼科學科帶頭人徐虹表示,狼瘡患兒對激素的依賴度和使用劑量比成人更高,兒童長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會對其骨骼發育、生長潛力等產生不利影響。倍力騰將幫助醫生打破現有兒童SLE治療的困境。GSK副總裁、中國處方藥和疫苗總經理齊欣表示,未來將引進更多創新藥物。

  醫藥展區關注度越來越高

  記者看到,在醫療器械和保健品展區,各類營養品牌也爭相推出新品。年輕人喜歡的Swisse斯維詩展臺今年是第三次參加進博會,劃分了家庭營養區、透亮水光區、美容營養區、營養吧以及科學實驗站等多個區域。

  Swisse市場總監王希知介紹,疫情之後,消費者對營養保健的需求提高,進博會醫藥展區更大,參展商更積極,同時參展形式也更趨於多樣化,隨之而來的,是該展區人氣的旺盛。

  進博會首次

  增設體育專區

  本次進博會還首次設置了體育用品及賽事專區,吸引25家全球領先的國際知名體育賽事、體育品牌、體育科技企業參展,館內還設置豐富的體育互動項目,吸引眾人參與體驗。

  羽毛球賽、籃球賽、皮划艇、賽車比拼、體感運動……記者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5.1館探訪看到,7300平方米的體育專區內,戶外運動器材、體育裝備、體育服飾等參展展品琳琅滿目,各品牌組織的活動也是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專區內熱鬧非凡,空氣中瀰漫著人們對於運動健身的熱情,豐富多樣的體育互動項目讓體驗者直呼「好玩!」「過癮!」

  NBA首次入駐進博會,就打造了最大面積的體育主題展區:包括NBA籃球公園、360投籃攝影間、3V3NBA電競手遊體驗區等,以及為孩子們準備的「量身高牆」和「與球星比腳印」互動專區等。

  而在任天堂Switch展臺設置的多個互動體驗區裡,吸引了眾多女性體驗者參與,跑步、滑雪、健身操……運動體感遊戲獨特的體感交互將闖關遊戲和運動健身巧妙結合,讓她們樂在其中。

相關焦點

  • 僅重1.75克!深大總醫院成功植入首例膠囊無導線起搏器
    近日,深圳大學總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為 74 歲的強叔(化名)裝上了一枚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這枚微型起搏器只有 1.75 克,差不多一顆膠囊大小,同時也刷新了深大總醫院無導線、無創口的起搏器植入紀錄。有了這個"隱形保鏢",強叔說,"心臟很舒服"。
  • 僅重1.75克!深大總醫院成功為患者植入膠囊無導線起搏器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楊柳 /文 通訊員 馬鐸銘/圖 深圳大學總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為74歲的強叔(化名)裝上了一枚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這枚微型起搏器只有1.75克,差不多一顆膠囊大小,同時也刷新了深大總醫院無導線、無創口的起搏器植入紀錄。
  • 從「火柴盒」到「微膠囊」 弋磯山醫院為病患植入「迷你」起搏器
    弋磯山醫院心內科心臟起搏團隊多年來一直注重醫技發展 心臟起搏器,對於人們來說並不算一個新鮮的概念,但您聽說過不足2克重、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的新型無導線起搏器嗎?這種同類型裡世界上最精巧的起搏器,目前在蕪湖市也可以進行手術植入了。
  • 「彈丸」所至,心動永存:膠囊起搏器植入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起搏器的體積越來越小,電池壽命越來越長,各種功能也越來越符合生理。9月2日下午,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為一位64歲男性患者成功植入了Micra無導線起搏器,在進博會上的明星產品—全球最小的起搏器首次亮相普陀區。
  • 胸科醫院實施「膠囊」起搏器手術
    人體的心臟就像一個發動機,如果動力越來越弱,就會出現心動過緩、心力衰竭。目前,起搏器植入是治療這類患者並為其提升心臟動能的最有效方法。日前,上海市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心內科主任何奔,心內起搏器亞專業主任李若谷帶領團隊,連續為兩名複雜心臟瓣膜病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在成都啟用 僅膠囊大,可為生命續航超12年
    據醫院心血管內科執行主任寧靚介紹,該起搏器僅有膠囊大,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直徑6.7毫米,長度25.9毫米,重量不足2g,可為生命續航超過12年,續航時間比傳統起搏器多1倍。↑無導線起搏器。86歲老太體重僅30公斤微創手術植入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成都86歲的李婆婆,患有風溼性心臟病幾十年,近日出現胸悶、氣緊、乏力的症狀,被家人緊急送往三六三醫院。
  • 介入耗材前景無限——迷你、智能,心臟起搏器的未來
    當導線感知到心臟收縮頻率低於設定值,起搏器就會給心臟一個刺激,然後繼續檢測。「需求」起搏的概念開始出現,起搏器能感知潛在的心臟活動並僅在需要時提供起搏。但此時房、室的感知和起搏是不同步的。70年代起,起搏器採用鋰碘電池,這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70年代末期,雙腔起搏器問世。心房和心室可以同時被感知和起搏。80年代初期,類固醇洗脫導線開始慢慢取代傳統鉛尖端的導線,從而降低了炎症反應,安全性的到了提升。
  • 甘肅省人民醫院為87歲老人裝上全球最小「膠囊」心臟起搏器
    手術中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7月1日上午,在甘肅省人民醫院介入手術室,王楠主任團隊成功為87歲老人賀奶奶成功植入一枚最新的Micra心臟起搏器,賀奶奶也成為甘肅省首位嘗鮮全球最小「膠囊」心臟起搏器的患者。
  • 「膠囊起搏器」入駐上海醫院 源起首屆進博會
    【解說】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為一位高齡的「病態竇房結症候群」女性患者微創經導管植入了一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俗稱:「膠囊起搏器」),開啟了無導線起搏器治療心律失常的新時代。該患者是一位高齡女性,動態心電圖提示「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最長為5.65秒,同時伴有短陣室速需要藥物幹預」,符合永久心臟起搏器植入適應症。
  • 膠囊大小的起搏器 救回八旬老人生命
    原標題:膠囊大小的起搏器 救回八旬老人生命  記者近日從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了解到,該院心律失常中心為一名84歲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房顫女性患者植入一個無導線起搏器,挽救了老人的生命。而這個起搏器,只有一個普通的膠囊大小。
  • 世界首個無線心臟起搏器:輕鬆塞入心臟
    在歐洲,現在已經有一個微小的起搏器可以不需要電線來刺激病人的心臟,作為世界上首個無線心臟起搏器,尺寸只有AAA電池大小,可以舒服地插入到心臟,大約需要半小時的醫療過程。今天的起搏器雖然尺寸很小,但外科醫生還得切開病人心臟附近才能安裝設備,然後連接到線上,叫做引導,再把電刺激引導到心臟肌肉附近。這些線通常是起搏器失敗的原因,微小的電線會斷裂,或者線移動的時候心臟就會引發心跳不斷。嚴重時還會導致故障發生。而這個Nanostim設備可通過特定醫學導管把它插入股動脈,然後這個微小的起搏器可以接在心臟室那裡,在那裡它可以直接刺激肌肉。
  •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把這個電脈衝發生器放到裡面縫起來,這樣我們就看不到起搏器了。②裝了起搏器人是不是就不會死了?經常有病人問我:崔醫聲,那萬一我以後已經老得什麼都幹不了了,全身的臟器功能都衰竭了,可心臟有起搏器,心臟還會跳,怎麼辦?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患者家屬一心一意要為老人家進行最好的治療,家屬了解到目前起搏器植入分為經靜脈有導線的傳統起搏器及無導線的新型膠囊起搏器兩種,無導線起搏器植入具有微創、無切口、恢復快、中長期併發症比率低等特點。患者高齡,合併症多,胸廓畸形,傳統起搏器術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患者及家屬到吉林及北京多個大型醫院診治以後,確定選擇新型無導線的膠囊起搏器。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人工心臟起搏器在形式上可分為體外臨時起搏型和植入式(或稱永久性或埋藏式)兩種,前者供急救性臨時起搏,後者供長期性起搏治療。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即一般意義上的心臟起搏器。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心臟起搏器產品及市場概覽
    2018年2月7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55號)要求,重點推行按病種付費,人社部在各地已開展按病種付費工作和醫保大數據聚類分析的基礎上,
  • 全國首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央廣網成都12月19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19日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中國首例「小動物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在深圳完成!
    在人類醫學領域,1958年,進行了第一臺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起搏器製造技術及工藝快速發展。 隨著動物醫療領域日趨進步,技術不斷精進,卡拉寵物醫院與諦寶誠共建DBC華南區心臟介入中心。
  • 德報:美發明無電池心臟起搏器 可供8伏電壓
    參考消息網1月22日報導 德國媒體稱,今後,為心臟起搏器和其他電子植入設備更換電池將成為歷史。美國的一個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能從人體器官的自然運動中獲取足夠持續維持心臟起搏器運轉的電能的儀器。以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的約翰·羅傑斯為首的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公布了這一成果。據德國《世界報》網站1月20日報導,研究人員寫道,「心臟和肺部的運動是患者在世期間取之不竭的能量來源。」他們利用的是所謂的「壓電效應」:特定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而變形時,產生電壓。
  • 僅重180克!我國自主研製全磁懸浮人工心臟 上演現實版「鋼鐵俠」
    僅重180克!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據報導,中國每年約有30萬患者等待著器官移植,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為1萬,而心臟移植等待時間更長,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心臟將成為現實。2015年,我國自主研製成功一顆直徑50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不到180克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名為「中國心」。目前,「中國心」已成功完成臨床試驗手術4例、人道主義救援手術3例。它不但填補國內人工心臟領域的空白,更為上千萬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帶來希望。人工心臟是一種可植入的機械裝置,可以代替心臟的部分或者完全代替。
  • 黑水晶製造的心臟起搏器,此事震驚了世界!
    開羅一家醫院的醫生解剖了這具木乃伊,發現能發聲的原來是由黑水晶製造的心臟起搏器,此事震驚了世界。但疑點隨之也出現了,因為我們地球上只出產白色水晶,從沒發現過含有放射性的黑水晶!        那麼這具木乃伊體內的黑水晶又是從哪來的呢?2500年前的古埃及人,又是如何了解黑水晶的放射性可以帶動心臟每分鐘跳動80次呢?既然地球上不出產黑水晶,這塊黑水晶會不會是來自外星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