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柴盒」到「微膠囊」 弋磯山醫院為病患植入「迷你」起搏器

2020-12-12 安青網

從「火柴盒」到「微膠囊」 弋磯山醫院為病患植入「迷你」起搏器

2020-10-22 10:12:11   來源:蕪湖新聞網    

【摘要】

這款「迷你」型的無導線起搏器,2019年底才引入中國。弋磯山醫院心內科心臟起搏團隊多年來一直注重醫技發展

心臟起搏器,對於人們來說並不算一個新鮮的概念,但您聽說過不足2克重、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的新型無導線起搏器嗎?這種同類型裡世界上最精巧的起搏器,目前在蕪湖市也可以進行手術植入了。

皖醫弋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楊玉雯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心內科心臟起搏團隊成功完成了2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第一例時間在上半年的6月12日,這也是皖南地區首例該類手術。患者是一名92歲的男性,考慮到其超高齡,且合併有糖尿病、肺氣腫多年,若採取傳統方法植入心臟起搏器,術後傷口癒合困難,感染風險高。經心血管內科和老年醫學科聯合討論後,決定為其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整個手術過程僅用時30分鐘,術後兩小時患者即下床行走。今年的8月8日,第二例手術也順利完成,兩位患者術後均恢復良好。

記者了解到,心臟起搏器從發明至今已有近70年的歷史。植入心臟起搏器是治療嚴重心動過緩的首要方法,自該技術問世以來,已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記者看到,傳統起搏器經過幾代改良,目前約有火柴盒大小,重量約20多克,手術時除了需要在患者上胸部製作一個皮下囊袋用於放置心臟起搏器(脈衝發生器)以外,還要將兩根電極導線植入到心臟內。而無導線起搏器顧名思義,採取無電極導線、無囊袋設計,體積較傳統起搏器減小了93%,僅有膠囊大小,重量約1.75克,直接植入於心腔內,並擁有超強的電池保障續航,使用壽命超過12年,可兼容常規核磁共振掃描。

據悉,這款「瘦身」後的無導線起搏器好處很多。首先,它減少了術中穿刺相關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同時也避免了術後電極導線磨損、囊袋感染等傳統起搏器可能發生的嚴重併發症,特別適用於高齡、消瘦、胸廓畸形、貧血和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其次,因為體積小,手術時間短,僅為30多分鐘,術後恢復也很快,患者通常2-3小時後即可活動;最後,因為沒有囊袋和導線,植入後在體表不會形成凸出的部分,也無法觸摸到,可以大大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讓「起搏器」徹底隱形,植入者感覺更加舒適、自在。

楊主任告訴記者,這款「迷你」型的無導線起搏器,2019年底才引入中國。弋磯山醫院心內科心臟起搏團隊多年來一直注重醫技發展,善於應用國內外的尖端科技成果,很快就掌握了這項植入技術。這先後兩次手術的圓滿實施,也標誌著科室的心臟起搏器植入水平再上新臺階。

大江晚報記者 程茜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彈丸」所至,心動永存:膠囊起搏器植入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起搏器的體積越來越小,電池壽命越來越長,各種功能也越來越符合生理。9月2日下午,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為一位64歲男性患者成功植入了Micra無導線起搏器,在進博會上的明星產品—全球最小的起搏器首次亮相普陀區。
  • 胸科醫院實施「膠囊」起搏器手術
    目前,起搏器植入是治療這類患者並為其提升心臟動能的最有效方法。日前,上海市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心內科主任何奔,心內起搏器亞專業主任李若谷帶領團隊,連續為兩名複雜心臟瓣膜病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這是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比常規使用的起搏器小93%,形同「膠囊」。患者陳阿姨的心臟大小是正常人的3倍,幾乎撐滿整個胸腔。
  • 「膠囊起搏器」入駐上海醫院 源起首屆進博會
    【解說】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為一位高齡的「病態竇房結症候群」女性患者微創經導管植入了一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俗稱:「膠囊起搏器」),開啟了無導線起搏器治療心律失常的新時代。該患者是一位高齡女性,動態心電圖提示「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最長為5.65秒,同時伴有短陣室速需要藥物幹預」,符合永久心臟起搏器植入適應症。
  • 深大總醫院成功為患者植入膠囊無導線起搏器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楊柳 /文 通訊員 馬鐸銘/圖 深圳大學總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為74歲的強叔(化名)裝上了一枚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這枚微型起搏器只有1.75克,差不多一顆膠囊大小,同時也刷新了深大總醫院無導線、無創口的起搏器植入紀錄。
  • 甘肅省人民醫院為87歲老人裝上全球最小「膠囊」心臟起搏器
    手術中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7月1日上午,在甘肅省人民醫院介入手術室,王楠主任團隊成功為87歲老人賀奶奶成功植入一枚最新的Micra心臟起搏器,賀奶奶也成為甘肅省首位嘗鮮全球最小「膠囊」心臟起搏器的患者。
  • 深大總醫院成功植入首例膠囊無導線起搏器
    近日,深圳大學總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為 74 歲的強叔(化名)裝上了一枚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這枚微型起搏器只有 1.75 克,差不多一顆膠囊大小,同時也刷新了深大總醫院無導線、無創口的起搏器植入紀錄。有了這個"隱形保鏢",強叔說,"心臟很舒服"。
  • 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在成都啟用 僅膠囊大,可為生命續航超12年
    近日,三六三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完成了一例經導管植入無導線心臟起搏器的手術。據醫院心血管內科執行主任寧靚介紹,該起搏器僅有膠囊大,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直徑6.7毫米,長度25.9毫米,重量不足2g,可為生命續航超過12年,續航時間比傳統起搏器多1倍。↑無導線起搏器。
  • 起搏器植入的相關問題——王炎
    專家簡介:王炎,教授,博士導師,主任醫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擅長各種心動過速消融手術:室上速(包括陣發性室上速、房撲;房速、心房顫動(房顫)的導管消融;各種心動過緩的起搏器植入(小切口無拆線方案):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房顫伴長RR間期心動過緩的治療。
  • 膠囊大小的心臟起搏器僅重2克
    本屆進博會上多款新藥、新療法亮相,還首次增設了體育專區  無人疫苗接種艙、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智能血糖監測系統……在第三屆進博會的醫療器械及保健展區,各種高科技展品以及新特藥,讓人看到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希望。記者在該區域探訪時,發現多個展臺都在進行籤約以及新品展示,其中不乏世界首秀。
  • 膠囊大小的起搏器 救回八旬老人生命
    原標題:膠囊大小的起搏器 救回八旬老人生命  記者近日從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了解到,該院心律失常中心為一名84歲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房顫女性患者植入一個無導線起搏器,挽救了老人的生命。而這個起搏器,只有一個普通的膠囊大小。
  • 介入耗材前景無限——迷你、智能,心臟起搏器的未來
    當導線感知到心臟收縮頻率低於設定值,起搏器就會給心臟一個刺激,然後繼續檢測。按照電極線植入的部分,起搏器可以分為:單腔、雙腔、三腔和四腔起搏器。1984年美國職業工程師協會將心臟起搏器與半導體、雷射等並列為上半世紀最傑出的十大發明。2001年網際網路和起搏器分獲美國工程最高獎。隨著科技的進步,心臟起搏器的自動化程度也不斷提高。現代的起搏器,還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將數據上傳到中央伺服器。
  • 國內兒童首例,4歲女孩植入3.0T心臟永久起搏器
    (健康時報記者 王艾冰)12月11日,健康時報記者從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4歲的童童(化名)接受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手術,為國內兒童首例。刊發於《四川醫學》的文章《Ⅲ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術後新發房顫患者臨床特徵和相關因素分析》中指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在心內科較為常見,是指房室交界區以上的電傳導完全不能通過阻滯部位,房室間的傳導被阻斷,導致心房衝動不能傳入心室,臨床上,為防止突發心跳停搏,常常通過植入起搏器來改善。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86歲患者為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千裡慕名求醫「昨天做了起搏器手術,明天就可以出院,完全感覺不到是做了一次手術,來華西醫院真是來對了!」,86歲的患者喜笑顏開地說。
  • 全國首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央廣網成都12月19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19日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30歲小夥無奈「啃老」腦袋裡裝「起搏器」解決難治性癲癇
    在過往的臨床應用中,腦起搏器技術主要用於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肌張力障礙等運動功能障礙疾病,並已取得了神奇的療效。幸運的是,對癲癇,「腦起搏器」同樣能發揮作用。癲癇作為腦功能性疾病,是由於大腦的異常放電導致,因此嘗試使用微弱電脈衝刺激大腦相關環路,發現可以很好的控制癲癇症狀的發生。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心臟起搏器產品及市場概覽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我國起搏器市場目前仍然被外資品牌壟斷,獲得CFDA批准的國產起搏器生產廠商僅有三家,但從無到有,國產起搏器正在不斷突破並逐漸擴大市場佔有率。
  • 中國首例「小動物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在深圳完成!
    在人類醫學領域,1958年,進行了第一臺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起搏器製造技術及工藝快速發展。 隨著動物醫療領域日趨進步,技術不斷精進,卡拉寵物醫院與諦寶誠共建DBC華南區心臟介入中心。
  • ...專科醫院「植入前胚胎單細胞基因組微缺失微重複識別新技術(GeM...
    據悉,該院通過「植入前胚胎單細胞基因組微缺失微重複識別新技術(GeMiLa)」幫助遺傳性手足裂患者誕生健康嬰兒尚屬國際首例,這標誌著我院在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新技術研發領域又一次取得突破性進展。圖為患者和寶寶牽手的溫馨照片案例剖析—如何幫助手足裂患者家庭生育健康後代?
  • 安裝心臟起搏器後,還能玩手機嗎?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眼睛,其實我們身體上真正會放電的器官是我們的心臟,我們的每一次心跳,都是一次心臟自主電活動的結果,如果出現心跳慢、心跳快、心跳亂,就說明心臟電路出了問題,也叫心律失常,很可能就要用到心臟起搏器。 現在因為心跳慢而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越來越多,植入起搏器之後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