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10:12:11 來源:蕪湖新聞網
這款「迷你」型的無導線起搏器,2019年底才引入中國。弋磯山醫院心內科心臟起搏團隊多年來一直注重醫技發展
心臟起搏器,對於人們來說並不算一個新鮮的概念,但您聽說過不足2克重、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的新型無導線起搏器嗎?這種同類型裡世界上最精巧的起搏器,目前在蕪湖市也可以進行手術植入了。
皖醫弋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楊玉雯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心內科心臟起搏團隊成功完成了2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第一例時間在上半年的6月12日,這也是皖南地區首例該類手術。患者是一名92歲的男性,考慮到其超高齡,且合併有糖尿病、肺氣腫多年,若採取傳統方法植入心臟起搏器,術後傷口癒合困難,感染風險高。經心血管內科和老年醫學科聯合討論後,決定為其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整個手術過程僅用時30分鐘,術後兩小時患者即下床行走。今年的8月8日,第二例手術也順利完成,兩位患者術後均恢復良好。
記者了解到,心臟起搏器從發明至今已有近70年的歷史。植入心臟起搏器是治療嚴重心動過緩的首要方法,自該技術問世以來,已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記者看到,傳統起搏器經過幾代改良,目前約有火柴盒大小,重量約20多克,手術時除了需要在患者上胸部製作一個皮下囊袋用於放置心臟起搏器(脈衝發生器)以外,還要將兩根電極導線植入到心臟內。而無導線起搏器顧名思義,採取無電極導線、無囊袋設計,體積較傳統起搏器減小了93%,僅有膠囊大小,重量約1.75克,直接植入於心腔內,並擁有超強的電池保障續航,使用壽命超過12年,可兼容常規核磁共振掃描。
據悉,這款「瘦身」後的無導線起搏器好處很多。首先,它減少了術中穿刺相關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同時也避免了術後電極導線磨損、囊袋感染等傳統起搏器可能發生的嚴重併發症,特別適用於高齡、消瘦、胸廓畸形、貧血和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其次,因為體積小,手術時間短,僅為30多分鐘,術後恢復也很快,患者通常2-3小時後即可活動;最後,因為沒有囊袋和導線,植入後在體表不會形成凸出的部分,也無法觸摸到,可以大大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讓「起搏器」徹底隱形,植入者感覺更加舒適、自在。
楊主任告訴記者,這款「迷你」型的無導線起搏器,2019年底才引入中國。弋磯山醫院心內科心臟起搏團隊多年來一直注重醫技發展,善於應用國內外的尖端科技成果,很快就掌握了這項植入技術。這先後兩次手術的圓滿實施,也標誌著科室的心臟起搏器植入水平再上新臺階。
大江晚報記者 程茜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