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學總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為 74 歲的強叔(化名)裝上了一枚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這枚微型起搏器只有 1.75 克,差不多一顆膠囊大小,同時也刷新了深大總醫院無導線、無創口的起搏器植入紀錄。有了這個"隱形保鏢",強叔說,"心臟很舒服"。
▲微型起搏器只有膠囊大小。馬鐸銘攝
心跳"超速"竟比常人快一倍
今年 74 歲的強叔患房顫已經 10 多年了。正常人心跳每分鐘 60-100 次,強叔的心跳能快到每分鐘 150-170 次,"咚咚咚咚"像是擂鼓。這些導致強叔心慌難受、氣喘、反覆咳嗽,腳也腫得像饅頭,這些都是典型的心衰表現。最近半個月,強叔因為心臟不舒服,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住進了深大總醫院心內科,醫生檢查發現,反應心臟功能的 NT-ProBNP 標誌物高達 8000pg/ml,超過正常人十倍!在給予充分的強心、利尿藥物,進行抗心律失常、減緩房室傳導、平喘治療後,強叔仍然氣喘得厲害,心室率也沒有任何改變,這意味著,即便所有的藥物都用上,對他也沒有任何作用了。
考慮強叔的情況,心內科主任李海鷹建議強叔儘快手術,通過"房室結消融 + 希浦系統起搏器植入"逆轉他的心衰狀況。這種起搏原理是生理性的,也是深大總醫院心內科團隊已成熟開展的國內領先技術。但強叔和家屬有些猶豫,他聽說曾有做傳統植入起搏器的病人出現感染。考慮到老人顧慮和適應徵,經過全面評估和反覆溝通後,李海鷹決定為強叔植入一種新型"膠囊" Micra 無導線起搏器。
和傳統起搏器相比,Micra 體積減小了 93%,僅有曲別針大小,重量僅 1.75g。別看它身量只有一粒維生素膠囊大小,但是它擁有超強的電池續航能力,可以運行 12 年,植入體內後,還不影響接受核磁共振檢查。一般患者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真正的"無形"之間,讓患者心跳如常,可謂是守護心臟的"隱形保鏢"。
"膠囊"起搏器讓心臟乖乖聽話
8 月 27 日中午 13:00,手術準時開始。局部麻醉後,李海鷹團隊通過股靜脈穿刺,將起搏器通過導管植入到了患者的心腔內部,藉助 X 光透視畫面經三次確認,起搏器順利抵達右心室間隔中下方,整個過程不到 30 分鐘。
▲李海鷹團隊為患者植入微型起搏器。馬鐸銘攝
X 光畫面中,原本瘋狂跳動的心臟,猶如一匹"野馬",可小小的起搏器一到位,仿佛一下子就被套上了韁繩,乖乖被"馴服"了。手術效果立竿見影,強叔說自己心慌、氣短的感覺沒有了。當天晚上,他頭一次能平躺著睡覺了。
術後第二天,反應心臟功能的 NT-ProBNP 指標,下降到 800pg/ml,七天後已經平穩下降到 300pg/ml。因為強叔是高卒中高出血的風險人群,在和他與家人充分溝通後,醫生們為他做了行左心耳封堵術。未來 3 個月再吃一段時間抗凝藥物後,就可以徹底停藥了。
▲患者為心內科送來錦旗。馬鐸銘攝
李海鷹表示,這次是深圳市首例獨立完成植入無導線起搏器的團隊,也開啟了深大總醫院心內科起搏器治療的新起點,希望這項創新技術和療法可以讓更多患者知道,讓更多患者獲益。
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 通訊員 楊柳
【來源:深圳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