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跟從耶穌的婦女們 撒種的比喻

2020-12-12 每天學習身體好

第8章中文版分成九段,標題分別是:跟從耶穌的婦女們、撒種的比喻、用比喻的目的、解釋撒種的比喻、器皿下的燈、遵父旨的人都是親屬、平靜風浪、治好格拉森被鬼附的人、治好睚魯女兒的血漏婦女。

先介紹第一段的內容。

作者說,過了不多日,耶穌週遊各城、各鄉傳道,宣講神國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個門徒,還有被惡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經治好的幾個婦女,內中有稱為抹大拉的馬利亞,曾有七個鬼從她的身上趕出來。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約亞拿,並蘇撒拿,和好些別的婦女,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

本段結束。

這一段是四部福音書中路加福音獨有的。因為在路加福音裡專門有這一段介紹跟隨耶穌的婦女們,而且路加福音確實比其它三部福音書多一兩個耶穌醫治、幫助婦女的故事,所以路加福音被基督徒視為最重視婦女的福音書,又被稱為婦女福音。多的是哪一兩個呢,13:10-17「安息日醫治駝背的女人」算一個,前面7:11-17「使寡婦的兒子復活」也可以算是幫助婦女。至於其它的故事,則是別的福音書裡都有的。比如上一章最後一段「有罪的女人得赦免」,我們說過,跟其它福音書裡「珍貴的香膏」可以算同一個。

第2句中提到的抹大拉的馬利亞,可以說是福音書中本來最著名的婦女,在最早的馬可福音中,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只在6:3和16:1提到,並沒有單獨的故事,抹大拉的馬利亞卻提到更多,並且在最後一章有單獨的故事,16:9-11寫耶穌復活後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馬太福音給耶穌編了出生的故事之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才成為福音書中更著名的婦女。

我們在解讀馬太福音的時候介紹過,抹大拉的馬利亞本是耶穌一個原型傳說中的母親。抹大拉的英文是Magdalene,這個詞的中文是「從良妓女、妓女收容所」的意思,可見這個人物原型的名聲本來很壞。抹大拉Magdalene是阿拉米語(亞蘭語)「mgadla nshaya」的組合,意思是「婦女們的理髮師」,而前面提到的被誤認為「耶穌」母親的Miriam在猶太法典中的稱呼正是「婦女們的理髮師」。以後的基督徒不懂得Magdalene的意思,便把馬利亞當成Magdala城的人。當然也有可能不是誤解,而是有意歪曲,就像把「新枝派的耶穌」說成是「拿撒勒城的耶穌」一樣。

這句話中說耶穌曾在抹大拉的馬利亞身上趕出七個鬼,這句話是抄自馬可福音16:9,只不過馬可福音在最後一章寫這句話,路加福音卻移到比較前面的地方。

第3句中提到的約亞拿Joanna同時還在24:10提到,說她與抹大拉的馬利亞及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一起見證了「耶穌的復活」,馬可福音16:1寫與兩個馬利亞一起見證這件事的是撒羅米(莎樂美),馬太福音28:1則只提到兩個馬利亞,沒有提到第三人。

約亞拿這個名字據稱是源自約翰,追溯到舊約,則是由約哈難(Johanan)變化而來的,「約哈難」的含義是「耶和華喜愛的」,路加福音應該就是根據此寓意編造出了這個婦女。他編造出此人,還說她是希律家宰苦撒的妻子,應該是為了使人覺得可信,但是實際上這樣的事卻是不可能的。我們從聖經的內容可以看出,以色列人說的「王的家宰」可不是個小官,他的妻子怎麼可能跟隨一個反官府的神棍到處跑呢。

第3句另外還提到一個叫「蘇撒拿」Susanna的人,這個名字應該是由舊約的「三撒拿」Sansannah變化而來,其原意是指一段用於指示方向的樹枝。這個名字可是個偏門的名字,在新約裡只有這裡提到,在舊約裡也只有約書亞記15:31提到。能運用這麼偏門的希伯來人名字,也可作為作者是以色列人、根本不可能是外邦人的證據。

第3句最後說這些婦女都是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作者寫這句話的目的可能是暗示以色列人說,在古時候社會地位很低的婦女都信仰耶穌,並拿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所以你們也應該這麼做、向她們學習。

實際上這句話說的雖然符合事實,但又非常不應該。很多貧窮的人信仰宗教,本來是想從宗教得到安慰,但是他們被人忽悠,掏錢供養傳教者,其實非但沒有得到真正的安慰,反而還增加了自己的負擔,這種情況不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是這樣。

我們說過,不管什麼宗教、什麼神,都是古人幻想出來的。信仰宗教和敬拜神就像買彩票一樣,大部分時候是花錢出去買一點有限的心理安慰。絕大部分彩民花了很多錢,始終沒有中過大獎,真正中大獎的人也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概率。在長期付出沒有回報之後,就算心理安慰的作用也已減弱,或不再對此抱有幻想。

如果說世上真的有神,他真的是憐憫窮人的,他真的能用幾塊餅使幾千人吃飽的話,他和他的門徒就不該讓窮人、婦女來供養,而應該反過來他給窮人、婦女發錢才對。或者說窮人付出少量,能得到大量的回報也可以,但是實際上從古至今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自從新約以來,基督徒以數十億計,但是大部分時候窮人並不能改變命運。

接下去第二、三、四段是講同一個比喻,我們就一起介紹吧。

第二段,撒種的比喻。

作者說,當許多人聚集,又有人從各城裡出來見耶穌的時候,耶穌就用比喻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吃盡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著滋潤。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一同生長,就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耶穌說了這些話,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第三段,用比喻的目的。

作者說,門徒問耶穌說,這比喻是什麼意思呢。他說,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

第四段,解釋撒種的比喻。

作者說,這比喻乃是這樣的。種子就是神的道。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喜歡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後退了。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

本段結束。

這幾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13:1-23,馬可福音的版本在4:1-20。在馬可和馬太福音裡,這個故事的第一句都交代耶穌在海邊的時候向人們講這個比喻,而在路加福音裡卻沒有這麼寫。

這三段話大體上與馬太福音差不多,只不過「用比喻的目的」這一段,馬太福音有八句,路加福音卻只有兩句。馬太福音這段話中最著名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句話,在路加福音中被「移」到本章第五段「器皿下的燈」裡,不過不是他有心移走的,因為這句話在馬可福音裡本來就是在那一段,其實是被馬太福音移到「用比喻的目的」這段話裡的。另外馬太福音這段話中「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及之後的四句全部都沒有抄,這主要是因為馬可福音裡並沒有這幾句話,路加福音抄這幾段話,其實是以馬可福音為藍本的。

還有一點不同,第8句說「落在好土裡的,生長起來,結實百倍」,馬太福音13:23卻說有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的,馬可福音4:8則反一下,按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這樣的順序寫,總之每個作者都要搞點自己的特色。

就算不用解釋,這個「比喻」我們也很容易能看得懂。作者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在聖經裡這個撒種的就是指耶穌,不過在現實中,就是指他們新枝派的人出去給人們傳教。作者說「撒種的時候落在路旁的」,就是指那人不接受他們的傳教。而「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和「落在荊棘裡的」就是聽了傳教有點相信,但是信得不深。最後說「撒在好土地上的」就是說一聽到就迷信到心裡去的。

我們以前說過,不管是舊約還是新約,他們寫起來的目的就是讓底層人看得懂聽得懂的,所以就算有些比喻很簡單,他們也要解釋一番,就怕別人不明白。

第9-10句說,門徒問耶穌比喻是什麼意思,耶穌說神國的奧秘只給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這兩句話就好像說,小傻子問大傻子:1+1等於幾,大傻子悄聲對他說:等於2喔,你們小心點,千萬不要讓別人知道去了。上面我們說了,作者寫的比喻既簡單,而且還帶有解釋,誰能看不懂他的用意呢。還說什麼「神國的奧秘只給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就算別人看不懂比喻,難道別人也看不懂他寫的解釋嗎。

在我們指出聖經裡面的內容有很多問題、矛盾和漏洞的時候,基督徒無可辯駁,他們就會把這句話搬出來,說聖經只有「有靈」的人才能看得懂,沒有靈的人就算再有智慧也看不懂。還有,他們會把馬太福音7:13-14說「進永生的門是窄門」拿出來說。

其實作者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在當時他們教派的思想不被大多數人接受,他們教派的人很少才這麼說的。到基督教在羅馬被立為國教之後的一千多年裡,歐洲社會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跟猶太教比,人數不知超過多少倍,他們還能說自己的路是窄路、天國的秘密只有少數人能知道嗎。到後來,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形勢翻轉,要說「窄門」,只能說猶太教才是「窄門」,要說讀不懂比喻,基督教的人比猶太教的人更讀不懂比喻。所謂的「窄路」和「大多數人不知道天國的奧秘」之說在基督教國家已經不適用,只有在中國等非基督教國家,信仰基督教的人佔極少數,才能繼續拿出來說。

這幾段話所謂的比喻和解釋比喻,只不過是裝模作樣、故作神秘。作者這麼裝作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忽悠以色列人加入他們教派,他希望以色列人看到這故事,會慶幸自己知道了這個比喻,幻想以後得到百倍的回報,然後就成為他們教派的信徒。說起宗教和信仰,有些人總是覺得會有些清高,以為他們不會看重回報,其實他們為什麼加入宗教,就是比別人更盼望回報。只不過有些人盼望久了之後,也知道在現實中翻身已經不大可能,於是就將希望寄托在虛幻的來世或者什麼天國之上。

相關焦點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平靜風浪使人稀奇嗎
    路加福音的這段話基本上是抄馬可福音的,只是少了「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這一句他沒有抄在這裡,移到6:38「不要論斷人」那一段裡。馬太福音則將這段話拆解開,前兩句馬太福音移到第5章「鹽和光」那一段,就是第16-17句說光的部分,而中間說量器的部分,馬太福音移到7:2,最後說「有的還要給他,沒有的都要奪去」則移到上一段用比喻的目的那裡。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神國的秘密究竟要不要讓所有人知道
    第4章中文版分成八段,標題分別是:撒種的比喻、用比喻的目的、解釋撒種的比喻、燈和量器、種子長大的比喻、芥菜種的比喻、耶穌用比喻講道理、平靜風浪。因為本章的前三段是講同一個比喻,我們就先介紹這三段內容吧。第一段,撒種的比喻。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使寡婦的兒子復活是真的嗎
    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有大先知在我們中間興起來了。又說,神眷顧了他的百姓。他這事的風聲就傳遍了猶太,和周圍地方。本段結束。這段話只有路加福音有,拿因這個地方也只有這裡提到。我們知道,在馬可和馬太福音裡有一個「耶穌治好睚魯女兒」的故事,很明顯,這個故事就是「路加」模仿「治好睚魯女兒」創作的。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小時候怎麼只發生一個故事呢
    這是福音書裡唯一提到耶穌小時候的故事。我們以前說過,可能就是因為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在以色列人中流傳之後,有人質疑,耶穌這個人怎麼像憑空變出來的,他難道沒有小時候的事嗎,所以後來寫的路加福音就給編上一點耶穌小時候的故事。不過作為一本專門記錄耶穌事跡的書,他的小時候就只有一個故事當然是遠遠不夠的。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路加是保羅的門徒嗎
    新約第三卷是路加福音。我們前面已經介紹過,據現代學者研究,路加福音是參考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寫成的。路加福音的作者應該是在讀過馬太福音之後,對馬太福音的很多表述深感不能認同,所以就決心要寫自己的版本。在三部對觀福音書裡都有的內容時,路加福音通常跟馬可福音表述比較一致,而跟馬太福音的表述就差別比較大。
  • 聖經研究丨學者把新約三卷福音稱為對觀福音是不當的
    新約的頭三卷福音書,即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聖經學者習慣上稱為對觀福音或符類福音書。筆者對此主張不予認同,理由是這三卷書的受書對象、主題和記載的重點均不相同,馬太福音的受書對象是猶太人,主題是「耶穌,救贖的君王」,記載的乃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出生後是放在馬槽裡還是牛槽裡
    耶穌降生的事在四大福音書裡只有馬太福音(1:18-25)和路加福音有寫,兩邊寫的是完全不一樣,除了馬利亞生了耶穌這點一樣之外,其它的描述連一點相似的都沒有。按照馬太福音,在耶穌出生後,希律想要去謀害他。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揀選十二門徒
    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本段結束。這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10:1-4,路加福音的版本在6:12-16。前面「安息日掐麥穗」和「治好萎縮的手」兩段馬太福音是引用在第12章,現在又回到第10章,顯然兩個版本的順序是不一樣的。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基督教究竟是「窄門」還是「寬門」
    這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7:13-14、25:10-12(或7:23)、8:11-12、19:30(或20:16),分別是在「要進窄門」、「十童女的比喻」(或遵主旨得進天國)、「治好百夫長的僕人」和「青年財主」(或在葡萄園做工的比喻)這幾段話裡。第23-24句說有人問耶穌,得救的人少嗎,耶穌才回答說,要努力進窄門,在馬太福音的版本裡可沒這麼寫。
  • 從路加福音看:耶穌基督的降生
    可是我們要注意,耶穌的誕生只是祂道成肉身的生命開始,而不是結束。今天我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和大家述說耶穌誕生的故事,並分享祂的誕生對我們的深層意義。路加福音是四卷福音書中唯一記載耶穌的誕生。馬可福音和約翰福音這兩卷福音書,都沒有記載耶穌的誕生或童年,而是記載作為耶穌的先行者施洗約翰,在約旦河為耶穌施洗,並為祂作見證(可1:1~11;約1:6~23)。
  • 凡聽道不明白的,撒旦就來把道奪去 - 耶穌基督福音
    註:用百度APP點擊[關注]右上角【耳機聽筒模式】就可以收聽了我們翻開《聖經》看看"撒種的比喻"耶穌怎麼說: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作者寫耶穌家鄉的人不相信他是一個敗招
    這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13:53-58,路加福音的版本在4:16-30。上一段馬太福音還在第9章,這一段就到了第13章,中間加上了不少故事,比如揀選十二門徒、論施洗約翰、撒種的比喻等等。路加福音則相反,上一段還在第8章,這一段倒退到第4章。要是按路加福音,這時耶穌剛受完了魔鬼的試探,連最初的四個門徒都還沒有收呢。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論福和禍
    本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5:1-12,馬可福音裡沒有相應的內容。如果讀者有仔細讀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兩個版本的話,應該能發現,這兩部福音書中的這段話看起來相似,其實裡面的內容有很大的不同。總的來說,馬太福音的這段話偏向強調精神方面,而路加福音則強調物質方面。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不過就算這樣,也證明彼得這個門徒是虛構出來的,如果彼得是真實人物的話,馬太福音的作者怎麼不知道,他的事情要不是抄自馬可福音,就是來自神話傳說呢。還有醫生路加也一樣,路加福音並沒有提路加是醫生,歌羅西書4:14才寫醫生路加。路加福音也沒有特別多說到醫生、醫藥的事情,所以並不能判斷路加福音的作者使用路加這個名字一定出於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也許是歌羅西書的作者保羅牽強附會也說不定。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亞拿是著名的七個女先知之一嗎
    摩西和亞倫的姐姐米利暗(出埃及記15:20 ),2.拉比多的妻子,底波拉,是一位士師(士師記4:4)3.恐嚇尼希米的女先知挪亞底(尼希米記6:14),4.掌管禮服沙龍的妻子戶勒大(列王紀下22:14),5.又有女先知名叫亞拿,是亞設支派法內力的女兒(路加福音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神將赦免人罪的權柄賜給人了嗎
    這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8:1-4,馬可福音則在1:40-45。在馬可福音裡前面已經寫過耶穌趕逐汙鬼和治好彼得嶽母的熱病,不過在馬太福音裡,這段才算耶穌正式開始向人顯示神通和給人醫病。路加福音主要以抄馬可福音為主,這些事的順序基本上跟馬可福音一樣。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芥菜種子是最小的嗎 芥菜能長成大樹嗎
    這段比喻是馬可福音裡沒有的、是馬太福音作者自己加的。在這個比喻之後,隔三段他再寫這個比喻的解釋。作者的意思是耶穌把比喻在眾人面前公開說,而把解釋在私下裡對門徒說。就跟前面第二段、10-17句說的那樣,表示不讓別人知道耶穌的比喻是什麼意思。不過他這點小心思有什麼用呢,這個所謂的比喻有多麼小兒科啊,試問誰看不明白呢。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預言施洗約翰誕生(上)伊利莎白名字的由來
    因為「馬可」和「路加」的名字沒有在福音書裡出現過,經學家們都是猜測他們是十二門徒(或使徒)的門徒,他們得到師傅的口述,所以才那麼「清楚」地知道這些事情,並寫下福音書。比如「馬可」,他們就猜測他是彼得的門徒,而「路加」則被說成是保羅的門徒。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施洗約翰傳道(上)在什麼時候
    第3章中文版分成三段,標題分別是:施洗約翰傳道、耶穌受洗、耶穌的家譜。前兩段是改編自馬可福音,後一段是路加福音自己獨創。各版本在馬可福音的基礎上有些修改,路加福音的修改最大,添加了不少話。根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的《猶太古史》記載,施洗約翰是當時猶太確實存在過的一個宗教領袖,在小希律的時候,施洗約翰在百姓中影響很大,希律怕他鼓動百姓造反,所以將其處死。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在暗中說話嗎
    如果說真的有神,他要支持什麼教派發展,只要他自己使出神通就行,哪裡需要用鼓勵教徒們勇敢去傳教的辦法來達成目的呢。再說,神要告訴人怎麼做,為什麼要在暗中說,他就不能光明正大地在明處說、給教徒們做個好榜樣嗎。他自己在暗中說,怎麼好意思讓人們要在明處說、要在房上宣揚呢。為什麼作者要寫耶穌在暗中說話呢,因為事實上耶穌並不存在,「他」根本不能在明處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