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8日,博鰲亞洲區塊鏈論壇上,毛澤東特型演員許國祥站在演講臺上說了一句:
「你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我以毛主席的名義感謝你們。」
因為許國祥的即興發揮,這次大會被推上輿論的風口。主席的侄女也發言質疑:「一個演員怎麼能代表毛澤東?」
< 許國祥在博鰲論壇 >
大家忽然想起,似乎已經很久沒有人提到特型演員了。
1928年,為紀念十月革命10周年,「蒙太奇之父」愛森斯坦拍了電影《十月》,影片第一次採用特型演員塑造了列寧的形象。影片結構複雜,意象繁多,連出生就帶著文學素養的蘇聯人民也沒看明白。影片上映後,史達林點名做了批評。
十年後,為慶祝十月革命20周年,史達林私人訂製了一部《列寧在十月》,為了保證自己能看懂,他親自把關劇本,片子完成又逼著導演去補拍。
影片挑選了史楚金作為列寧的扮演者。他原本是業餘演員,不想接這麼重的任務,擔心演不好會遭殃。但導演挑了很多人,只有史楚金的額頭最大,和列寧一模一樣。扮演列寧成了史楚金的政治任務。
為了培養他,高層派人還原了列寧的生活、辦公環境,又塞給史楚金幾十本資料,讓他一個月內成為列寧。在半封閉的訓練中,史楚金沒命地看,根據文字和照片揣測列寧的手勢、表情。
接受政治局委員審查那天,史楚金邁著碎步經過走廊。屋裡的委員聽聲音以為列寧來了,自發地全體起立。史楚金進屋後,審查的委員挨個向他匯報工作,聲音控制不住地顫抖起來——史楚金讓他們回想起了被列寧訓斥的恐懼。
< 史楚金扮演列寧 >
《列寧在十月》上映,史達林很滿意。列寧的夫人感慨說:「史楚金演得太像伊裡奇(列寧)了,我都被他迷惑了。」
在追求與列寧相似的路上,史楚金用力過猛。1939年,拍完《列寧在1918》,他積勞成疾,不久便去世了。
相比史達林的特型演員格洛瓦尼,史楚金還算是幸運。
與史楚金類似,政府給格洛瓦尼安排了豪華別墅,配備與史達林同等級別的警衛、秘書,還有司機和保姆。
格洛瓦尼出演的第一部電影是《偉大的曙光》,史達林看完說了一句:「沒想到我年輕時這麼英俊且富有魅力,很好。」
< 格洛瓦尼扮演的史達林 >
1950年,在史達林的建議下,格洛瓦尼被授予「蘇聯功勳人民演員」的稱號。
三年後,史達林去世,曾被賦予格洛瓦尼榮耀的「特型」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枷鎖。
赫魯雪夫上臺,展開對史達林的全面批評。電影中有關史達林的鏡頭全部被剪掉,格洛瓦尼也被調離演員崗位。
那時,《列寧在十月》、《偉大的曙光》傳入中國,中國人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見演員扮演的政治領袖。
1967年,30歲的古月坐在火車上,發現對面的人一直盯著他看。那人說,你很像一個人,古月問像誰,那人從桌子底下拿出來一幅《毛澤東去安源》的畫。乘客湊熱鬧圍過來,都說他長得像毛澤東。
下了火車,古月去新華書店買了這幅畫,回家對著鏡子反覆看。他找了個八角帽,問人要了根煙,手插著腰,問旁邊的人,你們看我像誰,大家都說他像毛主席。
長得像歸長得像,古月扮演毛澤東是十多年之後的事了。
那時國內展現領袖還是禁令,電影裡也會刻意避免出現領袖人物的形象。如果實在迴避不了,導演會用聲音加色彩代替。七十年代末的電影《延河戰火》裡,毛澤東的形象就是用窯洞窗口的紅色燈光配上《東方紅》音樂替代。
文革結束,第一代領導人相繼去世,對領袖感情深厚的中國人民陷入深深的悲傷,希望能再看到他們的身影。
1978年的《大河奔流》打破禁忌,第一次用演員扮演了領袖,影片中扮演主席的是人藝的演員于是之,他的長相和毛澤東相差很遠,只是任務太重,只能交給有經驗的演員。
影片中扮演周恩來的王鐵成應該算中國第一位特型演員,那時他已經在話劇舞臺上演了一年的周總理。
確定自己要在銀幕上出演周總理,王鐵成託朋友找了周總理照片,拿到照相館放大,和自己的疊在一起。他透著太陽光比較哪裡長得不一樣,一一標記好,在家天天看。
化妝的時候,他拿著總理照片跟化妝師說兩人哪哪不一樣,化妝師都很驚訝:你怎麼看得這麼準?
< 王鐵成扮演的周恩來 >
後來出演電影《周恩來》,要展現晚年周恩來的形象,人必須要消瘦,但王鐵成臉有點圓。
那時候化妝技術還不成熟,瘦臉必須得靠自己。臉上要瘦一兩,身上得先瘦十斤。他妻子說:鐵成,咱家還有兩口人呢,你別到時候因為這個出點毛病。
王鐵成說:「我要是演不像總理逝世,如果不那麼瘦,我從九樓跳下去,我死可以,演不好不可以。」
戲還沒拍完,王鐵成出車禍了,攝製組聽說後衝進了醫院。
當時王鐵成身上還流著血,但導演先掀起了他的頭髮,看臉沒事才稍稍安心,說:「行,還能拍,還能拍。」
那張臉已經不是王鐵成的了,是周總理的。
1978年,國務院文化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分別下達通知,要在全國範圍內挑選特型演員,扮演開國領袖。
20張毛澤東特型演員的照片擺上了葉劍英的辦公桌,他拿著放大鏡一張張地看,發現有一張和中年時期的毛主席特別像,在那張照片後面畫了一個圈。
那張照片就是古月的定妝照。
拍完《西安事變》,古月決定這輩子只演毛澤東,不再接別的戲。朋友勸他這樣下去路子太窄,不利於個人發展。古月不聽,他熱愛毛主席,在戲裡戲外全按主席的方式說話、抽菸,幾十年如一日,把自己曾經的生活習性全部改掉了。
《開國大典》算是古月扮演毛澤東的巔峰。在山裡拍攝影片時,整個山村都沸騰了,村民運來一萬五千斤乾柴,借了十面大鼓,還有「霸王鞭」,從下午兩點狂歡到深夜。古月一出門就亂套,所有人都會圍過去。
早期特型演員在《開國大典》集體登場,飾演蔣介石的孫飛虎、飾演劉少奇的郭法曾、飾演朱德的劉懷正、飾演鄧小平的盧奇,被認為是最像的特型演員。
<《開國大典》劇照 >
這次合作之後,古月和扮演鄧小平的盧奇成了朋友,兩人在戲裡搭檔了16年。古月經常和盧奇說:「我一生只演毛主席一個人,我一定要演得最好,要演100部主席的電影。」
並不是所有特型演員都和古月、王鐵成一樣,自願一輩子扮演領袖人物。
劉勁考了三年才進入藝術院校。他的畢業作品得了全國第一屆電視小品比賽一等獎。進了話劇團,劉勁始終沒有重要的角色,他打了一年綁腿,八路土匪全都演。
劉勁表現欲強,在臺上老搶戲,還自己加些「零碎」。團裡前輩批評他,說觀眾只看主要人物,沒人看你,老老實實完成任務就行。
1995年,劉勁出演香港影片《宋家三姐妹》中的張學良。化妝師給他化完妝,說:你不止可以演張學良,還可以演周恩來。
1996年的《遵義會議》裡,劉勁第一次演了周總理。
出演之前,朋友勸他:「你是職業演員,不是特型演員。」
但在銀幕上塑造偉人是個很好的機會,回想起過去十年也沒有遇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劉勁還是動了心。
劉勁成為第二代周恩來特型演員,一共出演了47次周總理的角色。有一次宣傳會上,一位八十歲老人拉住他的手,讓他模仿一段總理講話,老人聽完淚流滿面。還有次劉勁打車,計程車司機沒要錢,跟他說:「就讓我當一回你的司機,當一回你的衛兵吧。」
2001年,劉勁在《欲望的代價》中演了一個反派,結果遭到朋友和觀眾的嚴厲批評,「請你以後別再演這些亂七八糟的角色了!」
<《欲望的代價》劇照 >
劉勁說:「觀眾對你越認可,你就越沒法演別的角色,只能重複一個形象。對於一個職業演員來說,這種痛苦、心理疲勞是觀眾所無法了解的。」
2004年,劉勁獲得金鷹節「最具人氣」男演員獎和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金鷹節後,劉勁接到了一個好劇本,他特別喜歡那個角色,片酬也高。但趕上抗戰勝利60周年,一系列戰爭題材影片把他兩年的檔期都排滿了。這些影片一般都在一些很偏僻的山區拍攝,條件艱苦,片酬也很低。
特型演員大多隸屬於八一廠,因為要扮演領袖,演員不能演反派,也不能私自接戲。如果拍攝自己單位的影視劇,只能拿工資和獎金。《大決戰》拍了三年,扮演鄧小平的盧奇沒拿到片酬,只有3000元獎金。
「特型」慢慢地成了負擔。
2005年,古月和盧奇去廣西參加「紅色旅遊基地」的剪彩活動。晚上,古月蒸完桑拿突發心梗。他和盧奇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喘不上氣。」
古月去世,盧奇很感慨:「他已經演完了84部主席的作品,只差16部了,太令人遺憾了。」
在盧奇心裡,古月已經成了一個影子。
漸漸地,特型演員在影視劇中沒那麼吃香了,加上片酬不高,已經少有專業演員以此為追求。
特型演員漸漸轉向了民間。
2006年,四川的陳燕放棄了手上的建材生意。想到有人說她長得像毛澤東,她報名參加了東南衛視一檔節目,模仿毛澤東的扮演者唐國強。陳燕被節目淘汰,但回到家鄉卻意外走紅。
陳燕走在街頭,圍觀的人把路擠得水洩不通,她嚇壞了,打車到人少的地方躲著。
因為她長得很像偉人,經常被邀請去參加商場促銷、企業剪彩、婚禮和壽宴。陳燕是毛澤東的狂熱崇拜者,女扮男裝對她倒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2007年,陳燕正式入行。她的出場費很快達到了5位數,僱了自己的經紀人承接業務。
< 陳燕 >
陳燕定了商演的規則:扮演毛主席時不說話,只做主席的招牌動作——抽菸、揮手,直視遠方沉思。只有穿便服以模仿者身份出現時,可以唱歌。
《好人一生平安》和《為了誰》是她的保留曲目,唱到高潮時陳燕會揮動手臂,觀眾都在下面喊「主席!主席!」
陳燕也因此付出了代價,因為長得太像偉人,她的丈夫不敢看她。
2009年,獻禮片《建國大業》上映,片中只有劉勁和扮演朱德的王伍福是特型演員,唐國強算半個,張國立,李連杰,陳道明等人和歷史人物一點都不相似。
在《建國大業》籌備階段的會議上,陳凱歌說:想讓電影有人看,只有全明星陣容一條路。
一開始,聽說要出演主旋律影片,很多明星都婉拒了。好在陳凱歌、馮小剛、陳可辛帶著《梅蘭芳》《集結號》《投名狀》的劇組加入電影拍攝,營造出群星雲集的氣氛。
電影未播先熱,成為熱門話題。後來很多演員開始主動要求參演,有些演員實在安排不開,就去參加片中的政治協商會議,在裡面露一下臉。
為配合明星們的檔期,《建國大業》劇組還專門安排了一個製片在首都機場接送明星。
到了2017年的《建軍大業》,電影裡一個特型演員也沒有了。周恩來由朱亞文扮演,19歲的關曉彤演他的妻子。歐豪扮演葉挺,鹿晗扮演只露了一下臉的黃包車夫。
劇組還邀請了《萬萬沒想到》裡的「小愛」扮演葉劍英。「王大錘」白客和劉循子墨也接到邀請,出演電影裡的瞿秋白和蔡和森。
< 「王大錘」飾演的瞿秋白 >
影片上映,葉挺的後人葉大鷹發微博表示對劇組的葉挺扮演者的選角表示不滿。
幾十年過去,老一輩人從開國領袖去世的悲痛中慢慢走出,年輕人對開國領袖的情感也沒那麼狂熱,如此一來,對演員外形外貌的要求就沒這麼高了。
如今,世界範圍內,還活躍在一線影壇的特型演員只剩下一位——戈巴契夫。
< 「頭頂世界地圖的男人」 >
1991年,蘇聯解體,領導人戈巴契夫被迫退休。之後的幾十年裡,他不斷在影視劇中扮演自己,一次次在文件上簽字,宣布蘇維埃政權正式解體。
到2017年,戈巴契夫一共參演了25部影視劇和紀錄片,劇終時演員表上總會如約出現:「戈巴契夫飾戈巴契夫」。
部分參考資料:
[1] 佳音,《一輩子只演一個人,終將消失的特型演員》
[2] 江嶽,《特型演員消亡史》,首席人物觀
[3] 《透視小鮮肉丨小鮮肉們在<建軍大業>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
[4] 《女版「毛澤東」的一天》,人物
編輯:斐
▲關注「廣東共青團」B站、抖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