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李白知多少?一起從三首冷門詩入手對李白的性格重新分析吧

2020-12-24 詩林酒築

Hello大家好,這裡是生活再忙,不可無詩的酒築,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今天與大家從三首冷門詩的角度重新認識李白。做好準備,開始今天的詩林之旅吧~

歷數中國各朝各代,詩的頂峰無疑是唐朝。在這個詩的時代裡,無數才子書吟哦詠,編織了大唐恢弘多樣的文學風貌。而在這熠熠群星中,李白無疑是箇中翹楚,他的實力受到了古往今來、宇內海外的高度認可。

把酒邀月

作為一代詩歌巨鱷,李白的詩歌包羅萬象,無論是題材或是體裁皆涵蓋廣泛。雖然如此,大部分人對於李白詩作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將進酒》、《靜夜思》等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名篇上,對於其他作品卻知之甚少,但酒築今天打算用三首冷門詩展現李白的三重性格。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1.《山中與幽人對酌》[唐]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如果說中國古代有許多狂士,那麼李白足以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物。「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當眾令高力士脫靴,自然不必多言,而本詩也很好地體現了李白狂放不羈的性格。

放誕不羈的李白

與山中隱居之人對酌,漫山的鮮花似乎有感而次第開放。漸飲至佳境,一杯一杯樂此不疲。飲酒樂盡,倒頭便要睡去,旋即令友人離開,明天方便的話不妨帶張琴過來。就算與朋友交往自由散漫毫不拘束,但能說出這樣的話語,試問世上哪有如此狂傲之人?

2.《宿五松山下荀媼家》[唐]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傲骨不可無,傲氣不可有」,假如李白目中無人、唯我獨尊,那他必定會被當做目光短淺之輩。可宇內海外皆傳其美名,這也意味著李白並非恃才傲物,他的內心與廣泛認同他的詩家百姓協同共振,而此詩便是很好的佐證。

本詩作於李白借宿於農家的一天夜裡。開篇,李白即感嘆,借宿在五松山下,偏僻之地沒有什麼能使他歡快。白天,飽受賦稅壓迫的農民辛苦地進行秋天的勞作;夜晚,牆那邊的女子沐浴在冰冷的月光中,用舂米聲將月色渲染得更加悽寒。

雕胡飯即菰米飯、野米飯

結束鋪墊之後,開始描寫主要情節。主人荀媼老媽媽特意做了雕胡飯,熱情地請詩人享用,那些白淨的菰米(「雕胡」即菰米,古人當做美食)在月光下如同世上最璀璨純潔的珠寶。詩人不由得想到了韓信與漂母的故事,慚愧之下不忍享用老媽媽的一頓美餐。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年輕時很窮困,在淮陰城下釣魚,一個正在漂洗絲絮的老媽媽見他飢餓,便拿飯給他吃。後來韓信被封為楚王,便送給漂母千金表示感謝。

李白的性格素來是很高傲的,「一醉累月輕王侯」那是常有的事。但是在本詩中,作者感念於勞動人民的生活艱辛與淳樸熱情,竟然因為一盤菰米飯而慚愧不安。

面對百姓,李白是謙恭的

除此之外,本詩中作者一改想像狂放、豪邁俊逸的風格,反而平鋪直敘,言語清淡,一板一眼。從中體現出來的謙恭與誠摯正是李白人格魅力的重要部分,它將李白從九霄雲外的泥塑木雕變為生活在人間的可愛詩人,也正是有如此的人格內在,狂傲的李白才經得起被萬世傳頌。

3.《古風·其十九》[唐]李白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雖說李白一生仕途不順,也沒有什麼政治才能,但這不妨礙他有一顆報國為民之心。此詩作於安史之亂中,洛陽已經淪陷而長安尚存的局面下。

關於寫作此詩時李白的具體位置,詩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這不影響我們對本詩的理解。本詩使用遊仙體所寫,集中表現了作者對於國家的熱愛、百姓的同情以及對叛軍的憎恨。

詩作從登上仙境開始寫起,用細膩溫潤的手法構建了一個祥和安靜的虛幻世界。在最後四句中筆鋒陡轉,點出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流血漂櫓的殘酷現狀。

既仙氣飄飄又憂國憂民的李白

本詩以虛襯實,寫法奇特,想像奇詭,有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在主旨上,本詩以仙境的安靜祥和反襯出人間的浩劫殘酷,四句描寫之後便戛然而止,使全詩的思想感情攀升到頂峰,從而讓情感抒發得到井噴。

偉人之所以被稱為偉人,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與無可辯駁的魅力,這不僅取決於個人才華,更取決於人格魅力,只有被人民群眾認可的偉大,才是在時光長河中久行不沉的真正的偉大。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酒築,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李白《清平調》三首中的大唐風華
    墨醬私心會選擇兩個人物:一個是李白,一個是楊貴妃。這二人曾經有過短暫的交集,由此產生了一組了不起的作品。——親眼目睹了風華絕代的貴妃之後,李白在唐玄宗的倡議下當場寫下了《清平調》三首。這三首詩都是七言絕句,內容如下: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杜甫說「李白鬥酒」,李白說「美酒鬥十千」,李白喝酒要花多少錢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創作也能到那麼高端,被那麼多人崇拜……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由歌手李榮浩發行於2013年,簡單又粗暴地取名為《李白》,從歌詞中就可以看出來李白是一個多麼受人追捧的詩人,古書記載,李白的詩都是酒後創作出來的,有很多詩作都可以證明。
  • 李白一首火不起來的詩,沒有以往狂放仙氣,卻還原一個最感人李白
    ——《送友人入蜀》這首詩很難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李白的筆下。李白是誰,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羈狂士形象,這是大家最喜歡的李白,也是大家潛意識裡最認可的古代文人的形象。但是這首詩不是這樣,這首詩甚至不像是李白寫的,這和李白一貫的風格稍許有些偏差。
  • 孟浩然很冷門的一首詩,其中五個字,卻贏得了李白的崇敬!
    李白與孟浩然的友誼是詩壇的一段佳話。李白的那首《贈孟浩然》讓世人記住了「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也讓世人知道了他對孟浩然的崇敬之情。李白說孟浩然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自然是他切身感受。而我們只能從詩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看看到底哪些地方贏得了李白的崇敬。
  • 李白比較冷門的5首七絕
    李白是中國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作品以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其中《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望廬山瀑布》等歷來備受傳誦,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李白比較冷門的幾首七絕。
  • 你和李白一起看過廬山瀑布?縱觀李白一生大唐盛世的詩仙有多浪漫
    李白帶劍四處漫遊,遊遍大江南北,見識了眾多的風土人情,結交了很多文人名流,他的聲名天下盡知,粉絲無數,去哪玩都能碰到欽慕自己的人,那首有名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就道出了李白與他的傾慕者之間的質樸、真誠的感情。
  • 你知道李白的《清平調》怎麼來的嗎
    子羽學寫字這是李白清平調的其中一首,李白清平調總共有三首。這三首都是讚美楊貴妃的。在周敦頤的《愛蓮說》裡說到:自李唐以來,世人盛愛牡丹。在宮廷樂師裡邊有一個領班的叫李龜年說「李白能寫出新歌」於是唐玄宗命令李龜年拿著金花箋到翰林院裡請李白填詞。於是三首《清平調》就出來了,這三首清平調都是讚美楊玉環的容顏,說只有穿上盛裝的趙飛燕才能夠跟楊貴妃比上一比,還說了楊玉環是仙子。這三首《清平調》一出,唐玄宗跟楊貴妃都當場震撼了,在《松窗錄》記載:太真妃持玻璃七寶盞,酌西涼州蒲桃酒,笑領歌,意甚厚。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躺在沙丘城想念杜甫,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我只能說:「不會吧?」然而歷史上還就是有這種人,他們還認認真真的去做考證,從歷史中發現一些李杜不和的蛛絲馬跡,然後費盡心思的炒作,希望大家接受自己的觀點,以至於在後世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不是有很多人都認為李白看不上杜甫嗎,杜甫給李白寫了14首,李白卻僅僅給杜甫寫了3首詩。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我們小學開始,就在不斷學習他寫的詩。可以說李白的詩歌伴隨著每一代中國人的成長,他是我國歷史上詩歌成就最高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幾乎每一首詩都能譜成千古絕唱。在很多人的眼中,李白是狂傲的,「我本楚狂人」;李白也是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時也是灑脫的,「明朝散發弄扁舟」但是你知道嗎?他還寫了一首很肉麻的「情詩」,而這首詩正是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眾所周知,唐玄宗有一寵妃名叫楊玉環。她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人兒,因此深受唐玄宗的喜愛。
  • 難得遇知己,如今竟別離,一首詩蘊含著李白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詩仙」李白的大名朋友們應該都有所耳聞吧!這位唐代的偉大詩人留下了數百首膾炙人口的詩詞,一直受世人傳頌至今。對於他的詩詞,小編覺得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感情豐富。每一首詩詞都是這位偉大的詩人用心雕琢而成。對於一些廣為流傳的詩,相信大家都已經十分熟悉了,小編就不在此作過多介紹。
  • 張晶:李白樂府詩的繼承與創新
    李白樂府,名篇極多,如《蜀道難》《遠別離》《梁甫吟》《將進酒》《戰城南》《行路難》《關山月》《長相思》《襄陽曲》《丁都護歌》《靜夜思》《玉壺吟》等,均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樂府詩至李白,無論是題材、境界、風格、語言,都有了極大的開拓,成就了樂府文學新的巔峰。明人王世貞高度讚賞李白樂府詩:「太白古樂府,窈冥惝恍,縱橫變幻,極才人之致,然自是太白樂府。」(《藝苑卮言》卷四)略可道出李白樂府的風貌。
  •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
    愛喝酒,喝醉了才不管你是誰「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我喝醉了,要睡覺了,你走吧。明天如果要來找我繼續喝,抱著你的琴來。為了要喝盡興,叫主人把好東西當了換酒喝「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你怎麼說沒錢喝酒呢?
  • 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讚美楊貴妃,還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
    「詩仙」李白自古至今給我們的印象便是一位不懼強權的偉大詩人,詩詞豪放,這點從李白的詩中可以看出來,像李白曾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中寫出「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這些的詩句都能體現出李白的性格。
  • 李白很冷門的一首詩,寫活了荊門原野,令人嘆為觀止!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於碎葉城(存疑),4歲隨父遷到綿州,724年,青年時期的李白出蜀至荊門,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白為贈別家鄉而作的《渡荊門送別》。《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一個「隨」字,把兩種景象位置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出來,把詩寫活,把景寫絕。李白用「山」「野」「江」「荒」把四種景象連接在一起,就像是一幅圖畫在讀者面前緩緩推開!筆者最喜歡的是頸聯,大概是因為這句話比較絢麗,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下來的一面天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
  • 世人都知李白的《將進酒》,那這首詩寫於何時、何地?專家有話說
    提起《將進酒》及作者李白大家都不會陌生,但這首詩究竟寫於何時何處,在學術界卻是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不過,隨著「漢高文通(高鳳)隱居處」和「唐元丹邱隱居處」兩塊殘斷石碑被發掘,中國楚文化研究會會員、葉縣地方文史學者李元芝,經過對比研究李白的文集和清康熙的《葉縣誌》得出結論:這首詩就是寫於葉縣石門山。其實,這兩塊石碑的發現很是偶然。
  • 唐伯虎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
    提起唐伯虎,人們總會想起影視劇中那個風流倜儻,超凡灑脫的江南才子,卻很少會將他與現實中那個落魄潦倒,窮困半生的書生聯繫到一起。今天介紹唐伯虎的這首《把酒對月歌》,於落魄潦倒中見超凡灑脫,通過歌詠李白的詩才,藉助詩仙的狂傲不羈,來表達自己不拘禮法,蔑視權貴,視功名如糞土的豪邁情懷和灑脫胸襟。本詩是唐伯虎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讀之令人動容。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寫給楊玉環,成為經典,難道愛慕她?
    743年春,通過玉真公主與賀知章不厭其煩地向唐玄宗舉薦李白,唐玄宗終於同意召李白進入翰林院工作,做他的御用文人,跟今天秘書的工作類似。做了御用文人後,李白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陪伴在李隆基身旁,即興發揮,寫一些詩給他娛樂,讓他越高興越好。
  • 李白的俠客夢,叛逆與豪情,解析李白為何任俠,最後一個讓人心疼
    他42歲奉詔入長安,唐玄宗一見,就降階相迎,親自調羹,以七寶床賜食,並且說「卿是布衣,名為我所知,若非你素蓄道義,何以至此?」即便後來被唐玄宗疏遠,也是被「賜金放還」,保有著十足的明星範兒。但是,今天所說的重點卻不是這些,而是李白的任俠。
  • 詩人愛騎驢,原來都是效仿李白的,並不瀟灑卻很曠達
    賈島反覆斟酌「推敲」二字,撞上了京兆尹韓愈,留下了一段佳話,騎的就是驢;李賀四處尋找靈感,收錄在袋子裡,騎的也是驢;就連杜甫,自述騎驢的詩歌就三首。錢鍾書先生曾說:「驢是詩人特有的坐騎。」引領這個千年經久不息時尚的人,就是詩仙李白。與杜甫生前的默默無聞不同,李白很年輕時就已經家喻戶曉,成為了萬眾矚目的明星。
  • 李白:傳統道德的反叛者,解析李白為何任俠,第4個原因讓人心疼
    他42歲奉詔入長安,唐玄宗一見,就降階相迎,親自調羹,以七寶床賜食,並且說「卿是布衣,名為我所知,若非你素蓄道義,何以至此?」即便後來被唐玄宗疏遠,也是被「賜金放還」,保有著十足的明星範兒。 但是,今天所說的重點卻不是這些,而是李白的任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