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讚美楊貴妃,還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

2020-12-18 新爭鳴

「詩仙」李白自古至今給我們的印象便是一位不懼強權的偉大詩人,詩詞豪放,這點從李白的詩中可以看出來,像李白曾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中寫出「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這些的詩句都能體現出李白的性格。

有人問,李白是豪放不畏權貴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為何會寫下吹捧楊玉環美貌的《清平調》呢?等等,問題來了,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不是吹捧楊貴妃?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其實《清平調》並不一定只是表面上的吹捧,也可能是在譏諷唐玄宗,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解讀一下《清平調》的三首詩便知道了。

歷史上李白創作《清平調》是被唐玄宗叫去寫作的,並非李白自願為楊玉環所寫。一日,唐玄宗與楊玉環在宮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表演助興的歌舞,唐玄宗卻以「賞名花,對妃子,豈能用舊辭」一說,急召當時的翰林學士李白來為楊玉環寫新的樂章。李白奉詔進宮,作《清平調》三首。

《清平調》的寫作水平以及文學價值都是毋庸置疑的,構思巧妙,辭藻華麗,更是將古代典故融入其中來讚美楊玉環,但問題就在於這個典故的理解,詩中李白將楊玉環與趙飛燕進行對比,趙飛燕是誰?趙飛燕確實是古代的著名美女,但也是紅顏禍水,漢成帝極其寵幸趙飛燕及其妹妹趙合德,以至於荒廢朝政,那麼李白是否是想接此來諷刺唐玄宗沉迷美色,不理朝政呢?

元代時一位詩評家蕭士贇在《分類補註李太白詩》中提到「神女刺明皇之聚麀,飛燕譏貴妃之微賤」的觀點,聚麀一詞的意思是父子共佔一個女子,楊玉環曾是唐玄宗的兒媳,諷刺兩人不倫的關係。清朝劉文蔚所編撰的《唐詩合選詳解》中記載著「巫山妖夢、昭陽禍水,微文隱意,風人之旨」。意思也是在說這兩個典故一是諷刺兩人的倫理關係,二是諷刺唐玄宗沉迷美色,不理朝政的意思。

但如果李白當初寫作時真有譏諷之意,為何當時沒有人指出來呢?唐玄宗的詩詞雖不及李白,但仍有深厚的詩詞造詣,難道他看不出來麼?就算他真的沒有看出來,唐代那麼多詩人都沒有人能理解麼?這不合邏輯,況且李白雖不畏權貴,性格豪放,但他是個有學識修養,有格調的人,不可能會做出當面譏諷他人的事。

清代詩評家王琦則認為人們對《清平調》過分的解讀了,而且這兩個典故在唐詩中引用的也很多,李白當時正值自己的官職巔峰時期,沒有任何緣由去諷刺唐玄宗跟楊玉環,這對他一點好處也沒有,反而可能給自己招來橫禍。李白不是一個愚蠢狂妄的人,不會做出這種事的。

以普通人的角度來看,李白如果是真心實意的讚美楊玉環,難免有些過頭了,讓人看著感覺有諂媚的意思。當時身為翰林學士的李白,在長安也是名聲大噪,他的詩已經傳遍坊間裡巷。達官貴人們也都知曉他,其中不乏有一些賞識他的人,李白若是想升官加爵,大可不必通過向楊玉環諂媚這種事。就算是唐玄宗要求寫的,他大可以用華麗的辭藻來幾首制式詩來應付一下,翰林院的人就是做這個的。他完全沒有必要惹出事端來害自己。

但後來李白被賜金還鄉離開長安之後寫的一首《雪讒詩贈友人》中說到:「彼婦人之猖狂, 不如鵲之強強; 彼婦人之淫昏, 不如鶉之奔奔。」這個彼婦人說的就是楊玉環。從詩中可以看出李白對其是厭惡的,那為何之前又寫出《清平調》這種佳作來讚美她呢?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可能李白一介布衣能得到唐玄宗的賞識坐上翰林學士的位子,讚美楊玉環只是想報答唐玄宗對他的知遇之恩吧。

不管李白在《清平調》中是吹捧楊貴妃還是譏諷唐玄宗和楊玉環,相隔一千多年的我們都無從驗證了,歷史上的評論家們為此也在不停地進行撕扯,但這並不影響他在我們心中「詩仙」的地位。

相關焦點

  • 李白作詩讚美楊貴妃,短短28字,把女人的美描述到了極致!
    一來楊貴妃地位特殊,當時受到唐玄宗的專寵,很多詩人為了巴結權貴,就寫了很多詩作來讚美楊貴妃;二來楊貴妃是真的美,就連李白看到了她,也一連寫了三首詩作來讚美她。《清平調》總共有三首,每一首都有四句七言,每首都從不同角度來描述楊貴妃,直到現在依然讓世人讚嘆,還被改成了流行樂曲,鄧麗君、王菲等著名歌星都翻唱過。李白寫《清平調》的時候還有一個故事,李白雖然才名在外,但是仕途的發展卻沒那麼順利,因為唐朝還是很看重出身門第的,得不到一個有身份的人引薦,是很難入朝為官的。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在很多人的眼中,李白是狂傲的,「我本楚狂人」;李白也是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時也是灑脫的,「明朝散發弄扁舟」但是你知道嗎?他還寫了一首很肉麻的「情詩」,而這首詩正是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眾所周知,唐玄宗有一寵妃名叫楊玉環。她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人兒,因此深受唐玄宗的喜愛。
  • 詩仙李白淪為記者?詩興大發卻成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燈泡!
    影視劇中的唐玄宗與楊貴妃03:相惜才子?還是唐宮的「記者」?從此,在李白的詩歌中,就烙下了楊貴妃的美麗倩影。別說李白刻意拍唐玄宗的馬屁,但誇讚唐玄宗的語義,那是無論如何都逃不了嫌疑的。誰叫我是一個被安排的候選人物呢?此後,唐宮一有活動,李白就作為「記者」,每次都報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活動,以及他們的愛情豔事。
  • 還是李白確實諷刺楊貴妃?
    明明歷史上給我們留下的隻言片語無不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唐玄宗是欣賞李白的。既然如此,為何還不重用李白,難道是因為有小人作祟?李白曾有詩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似乎也在暗示我們,有一些「權貴」動了手腳讓他過得不舒坦。那到底會是誰陷害李白向玄宗進讒言呢?
  • 李白如何寫楊貴妃的美貌?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
    李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風格浪漫,非常受人們的喜歡。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文武全才的李白所寫的詩涉及多個方面,有豪邁的,有婉約的,有山水的,更有鄉愁的。除了這些以外,風雅韻致之詩也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首李白寫的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這是李白誇讚楊貴妃的。這開篇的前兩句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事情發生在公元743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寶二年春天的一日。
  • 一身傲骨的李白,用最肉麻的詩句吹捧楊貴妃,卻成就千古名句
    李白,人稱"詩仙"。我們從小就背誦李白的詩句,他是中國無人不知的著名詩人。教科書中李白的詩篇也是非常多,由此可見李白在文學上的造詣頗高,即使是一千多年過去了,李白的詩句仍然受到大家的熱愛。李白在古代其實就受到了各位著名詩人稱讚與評價。
  • 李白與楊貴妃真的是情侶關係嗎?其實,世人都被電視劇給騙了
    很多喜歡看電視的朋友,應該對電視劇《楊貴妃秘史》有所了解。當初,由殷桃、黃秋生主演的這部劇,在播放的時候,引發了收視熱潮。劇中對楊貴妃與唐玄宗、李白之間的三角戀,進行了刻畫,更因為其中關於楊貴妃與李白剪不斷理還亂的曖昧關係,成了全劇的焦點,被關注,更被爭議。那麼,楊貴妃與李白在歷史上到底有何瓜葛呢?
  • 這是我見過的李白最諂媚的詩,未曾想桀驁不馴的他也會向權貴低頭
    當年唐玄宗和楊貴妃正在御花園遊玩,看到牡丹盛開,唐玄宗想要藉此來讚美楊貴妃的美貌,但是自己一時又想不到合適的詞句,所以就立即召見李白。據悉,李白接旨之後便快馬加鞭進宮見駕。得知唐玄宗是要求他寫一篇新樂章,隨即揮毫潑墨,在金花箋上一口氣寫了這組?《清平調》。
  • 唐朝的安史之亂,唐玄宗忍痛殺了楊貴妃,楊貴妃真的死了麼?
    杜牧的這首絕句流傳千古,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也流傳了下來。但是歷史是不只有美好的這一面的,因為安史之亂,楊貴妃也受到了很大的非議,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在罵她,有說她禍國殃民的,有說她紅顏禍水的。在馬嵬坡兵變中,唐玄宗不得已還是忍痛殺了楊貴妃。
  • 歷史中真實的楊貴妃,兩次被唐玄宗趕出門
    無論是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還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亦或是前幾年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都講的是楊貴妃的故事。不過,歷史上的楊貴妃真實生平如何?是否和這些文學作品有很大出入呢?一朝選在君王側楊貴妃是唐玄宗冊封的貴妃。
  • 正史上楊貴妃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所以說,楊貴妃是個美女,也是一個帶有悲劇色彩的美女。楊貴妃還是唐玄宗的一個好幫手。為何要這樣說呢?楊貴妃還是一個能夠和唐玄宗玩到一起去的女人。不過,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也是會有矛盾的,比如說唐玄宗若是寵愛哪一個妃子了,楊貴妃知道了就會耍小性子,就會吃醋,就會對唐玄宗不理不睬。
  • 揭秘: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不倫之戀
    前幾年,《妖貓傳》風靡全國,今天重溫這部電影,我決定寫一寫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唐玄宗作為武則天之後的第一聖明君主,在即位初期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不久之後,以為唐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天寶四載(745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玄宗自廢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後,因此楊貴妃就相當於皇后。
  • 楊貴妃情迷李白?看歷史得出真相
    清宮戲的興起使得更多的人們不知不覺間開始關注起來過去清王朝的那段歷史。其實,清王朝的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朝代,但對比這段歷史,在此之前過去曾經發生過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同樣是充滿了趣味性,還有過很多的懸念。今天要提到的故事的女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熟悉的大唐王朝的大美人,也是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楊玉環。看到這兒您是否想說男主人公就是唐明皇李隆基呢?
  • 都是寫楊貴妃和唐玄宗,白居易、李白和杜牧,誰的詩更好?
    有一天,他和好友陳鴻、王質夫來到馬嵬驛附近的仙遊寺遊覽。附近就是當年安史之亂時唐玄宗賜死楊貴妃的地方,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50年,但是三個人談論起來,仍然是感慨不已。白居易的好友王質夫鼓勵白居易寫一首詩來紀念這件事,以免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將其忘記。
  • 大唐第一美人楊貴妃究竟有多胖?歷史上楊貴妃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大唐第一美人楊貴妃究竟有多胖?歷史上楊貴妃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時間:2020-09-04 12:11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唐第一美人楊貴妃究竟有多胖?歷史上楊貴妃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 楊貴妃:唐朝盛世末班車中,香消玉損的美女
    她就是大唐的女人,唐高宗的妃子,大唐盛世的一顆點綴,楊貴妃,楊玉環。歷史已經過去,前朝總是被後朝所書寫和記載,或者否定。時間過去,幾乎無人知道和看見歷史的真面目,因為它早已被後人的神話和改編而被撕扯得面目全非。楊貴妃,即是如此。有人說楊貴妃傾國傾城,唐高宗對她一見傾心,愛慕不已。
  • 唐玄宗先後深寵武惠妃和楊貴妃,為何沒有立她們為後?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中共有三位皇后,分別為結髮妻子王皇后、貞順皇后武氏(即武惠妃)和元獻皇后楊氏(楊貴嬪)。不過,只有王皇后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正式冊立的皇后。而武惠妃和楊貴嬪的皇后名頭是死後才被追贈的。這裡的楊貴嬪並不是那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她只是李隆基的一個貴嬪,因為生下一子李亨,在肅宗李亨即皇帝位後,才被追封為元獻皇后的。
  • 唐「以胖為美」到底是多胖?看到楊貴妃真實體重,也許誤會古人
    唐朝是一個非常發達的朝代,當時有很多國家都會向唐朝進貢和學習,大唐盛世,泱泱大國。當時唐朝在各方面都發展得非常的好,特別是文化方面。 唐朝也完善了科舉制還有三省六部制,是一個國力十分強盛的時期。當時的女性社會地位也較高,說到當時的女性,就不能不說到唐朝美人楊玉環。
  • 楊貴妃在馬嵬坡沒有死?山口百惠稱自己為她的後代
    說起楊貴妃,大家必定都十分熟悉了。作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中的「羞花」,再加上各種頗有爭議的行為,楊貴妃在話題界一直都是「頂流」。白居易的《長恨歌》其實就是暗暗影射當時的楊貴妃和唐玄宗的。其實說是明示也不為過,因為在開頭,白居易就寫了:「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 楊貴妃在「馬嵬驛兵變」後,她的下落究竟如何?是真死了還是逃跑了?
    還有美得舉世無雙的楊貴妃,古往今來,對於她的身世下落一直都眾說紛紜,她到底在馬嵬坡到底是真死還是假死呢? 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馬嵬驛。隨行將士處死宰相楊國忠,並強迫楊玉環自盡,這就是著名的「馬嵬驛兵變」。 當時唐玄宗為了討楊貴妃開心,重重提拔了楊貴妃的親戚家人,叔父楊玄皀、兄長楊、楊錡等都被任命了重要的官職,她的三位姐姐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