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見過的李白最諂媚的詩,未曾想桀驁不馴的他也會向權貴低頭

2020-12-18 騰訊網

李白在我們詩詞藝術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他一直以來的豪放灑脫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當我讀完這首詩之後卻發現,原來我以為頗具風骨的李白也曾對當權者卑躬屈膝,極盡討好啊。

了解了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之後,更是令我大跌眼鏡。

根據記載,其實這首《清平調》是一組詩,一共有三首,只是這一首流傳最為廣泛。

當年唐玄宗和楊貴妃正在御花園遊玩,看到牡丹盛開,唐玄宗想要藉此來讚美楊貴妃的美貌,但是自己一時又想不到合適的詞句,所以就立即召見李白。

據悉,李白接旨之後便快馬加鞭進宮見駕。

得知唐玄宗是要求他寫一篇新樂章,隨即揮毫潑墨,在金花箋上一口氣寫了這組?《清平調》。

難以想像,生性灑脫的李白竟然也會心甘情願為皇族服務。大家可以讀一讀這首詩的原文感受一下李白當時的樣子。

李白寫的第一句其實是可以有兩種解釋的。

「雲想衣裳花想容。」這裡的「想」是一個通假字,通「像」,而「花」則是指的牡丹花。

一種理解是楊貴妃身上的衣服就像那天上的雲彩一樣輕盈,她美麗的容貌就好比鮮花一樣嬌美。

另就像一種理解是當人們看到天上漂浮的雲彩就會想起貴妃雍容華貴的衣著,欣賞到那嬌豔的牡丹就會想起貴妃的盛世美顏。

雖然可以有多種解釋,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李白在極盡所能的誇讚楊貴妃的美貌。

通過豐富的聯想和修辭的修辭手法,讓讀到這句詩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去想像楊貴妃的國色天香。

然而楊貴妃真的有那麼美麗嗎?又有哪些資料可以佐證呢?

李白接下來說:「春風拂檻露華濃。」

不得不承認,李白的文筆與才情確實堪稱一絕。

那春風輕輕地撫摸欄杆,清晨的露水將鮮花浸潤得更為動人。

這句表面上是說春天的風讓人倍感舒適,突出自然環境之美,實際上很多人沒有領會這句詩背後的意思。

李白也是在暗示楊貴妃深得唐玄宗的恩寵,可謂春風得意,萬千寵愛在一身。

尤其是李白將楊貴妃比作鮮花,有了春風的愛撫、露珠的滋潤,真可謂如花似玉的美人兒。

儘管有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但是李白對於楊貴妃美貌的讚嘆真是不遺餘力啊!

接下來一句「若非群玉山頭見」還是緊扣主題:讚美楊貴妃的花容月貌。

「群玉」其實是一座山的名字,指的是神話傳說當中的仙山。

這一典故出自《穆天子傳》,此書的另一個名字是《周王遊行》。據書中記載,西王母就居住在「群玉山」上。

李白正是在借用仙人居住的地方來稱頌楊貴妃沉魚落雁般的容貌,怎麼稱讚的呢?

李白說:「如果不是在『群玉山』上,那是不可能見到你這樣國色天香的美女的」。

我們通常都說一個人美的好像仙女下凡一樣,看來李白也是這樣讚美女子的呀。

但是從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上來說,這句詩確實極具美感,給了我們非常寬廣的想像空間。

楊貴妃那種飄飄欲仙的美麗形象已經逐漸浮現在我們心頭,但是這還遠遠不夠。

李白最後又寫:「會向瑤臺月下逢。」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詩是接著上一句來的,就是不在「群玉山」上見到你,那就只有可能是在瑤臺仙境才能看到你了。

仙山、瑤臺、明月等等多種意象都是古詩詞裡非常柔美的意象,然而在李白這首詞裡卻全部成為了楊貴妃的陪襯。

儘管有些奉承的痕跡,但是李白詩詞中的意境和藝術手法還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本文由賞詩詞品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35歲詩妮娜態度諂媚!替蘇提達跑腿收禮物,人在屋簷下必須低頭
    35歲詩妮娜態度諂媚!替蘇提達跑腿收禮物,人在屋簷下必須低頭泰國王室宮鬥大戲正在上演,很多讀者紛紛表示,像極了八點檔的狗血劇。瑪哈·哇集拉隆功不改風流,即使一把年紀依舊人老心不老,後宮美女就從來沒有斷過。三十五歲詩妮娜態度諂媚,替蘇提達跑腿收禮物,人在屋簷下必須低頭。
  •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也許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天地是為他一個人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了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從這個角度上看呢,李白或許是個永遠都沒有長大的孩子。沉浸在巨大榮耀中的李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他一直深信自己是一個超一流的政治家,在他信心滿滿地以為自己終於可以一展治國安邦,文韜武略之大才的時候,沒想到玄宗遞給他的卻是一支粉飾太平,吟風賞月的娛樂之筆----翰林供奉。沒有品級,只是一種榮耀,或者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閒差。這一切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在短暫的榮耀感褪去後,無盡的失落感開始湧上心頭。
  • 自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詩仙李白,求官時卻是如此無節操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夢遊天姥吟留別》最後一句,詩作於李白出翰林之後,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返回家園。之後再度踏上漫遊的旅途。這首描繪夢中遊歷天姥山的詩,大約作於李白即將離開東魯南遊吳越之時。這裡所說的被權貴排擠,應該就是源於楊國忠研墨,高力士脫靴。
  • 詩詞丨李白最「狂」的8首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李白之「狂」,五千年來無人能望其項背。今天,詩詞君總結李白最「狂」的7首詩,你被哪一句徵服呢?01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李白對此不滿,在臨別時寫了這首態度頗不客氣的《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他以大鵬自比,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和風飛起,憑藉風力直上九霄雲外。初生牛犢不怕虎,後浪豈會怕前浪?每個人書寫人生的筆,都握在自己的手裡。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仙李白
    ,如果說大唐是一大盛世,那麼我覺得,因為有了李白,大唐才是真的強大。他被召至長安時已經擁有了當世冠絕的文學天賦,文章風採名動一時,深受唐玄宗的賞識,但是李白其他天才並不相同,他有自己的看法與性格,他怎麼能屈身於那些靠著金錢爬到權力頂端的權貴,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心境,他怎麼能接受的了那些趨炎附勢的做派。於是他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長安城這座看似繁華,看似繁華的地方。
  • 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讚美楊貴妃,還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
    「詩仙」李白自古至今給我們的印象便是一位不懼強權的偉大詩人,詩詞豪放,這點從李白的詩中可以看出來,像李白曾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中寫出「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這些的詩句都能體現出李白的性格。
  • 都說李白「天不怕地不怕」,讀讀這首詩,看看詩仙遇到真愛有多慫
    從此,李白踏上了一條遊歷、謀職、釋放才華與光芒的狂傲之路。都說李白是「天不怕地不怕」,這大概是因為他有才,而且或許自認為還有仙氣,所以常常汪洋恣肆,令人嘆為觀止。不過,有人指出,李白的狂傲有點虛。比如他的任俠之氣,「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等詩句固然狂傲,但似乎多停留於想像,這種「天不怕地不怕」頗有幾分堂吉訶德式的自我陶醉。
  • 詩仙李白一生桀驁不馴才華橫溢,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詩意人生?
    我認為,李白至少給我們做好了三點榜樣,活出了自我的詩意人生。其一,有主見,有骨氣,不為權貴折腰,彰顯文人士大夫的傲骨和高風亮節。人沒有骨頭不行,會變成懦夫,李白的骨頭很硬,給文人士大夫做了一個標杆。李白出生在一個商人之家,家境殷實,一生不用為缺錢而煩惱。但由於性格原因,李白的仕途之路一直不怎麼順利。先是在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經過著名詩人賀知章的介紹,給唐玄宗做了御用文人。然而,在這兩年裡,李白深深感受到在官場混必須做到八面玲瓏,否則,會到處碰釘子,甚至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 他是李白最崇敬的詩人,卻因一首詩觸犯龍顏,斷送了前程
    李白應是是唐朝最狂的詩人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但就是這麼狂放的詩人,卻對一人推崇備至,他便是唐朝山水田園派掌門人孟浩然。 孟浩然是盛唐詩人,因其祖籍為襄陽,故世人又稱其為「孟襄陽」。
  • 你和李白一起看過廬山瀑布?縱觀李白一生大唐盛世的詩仙有多浪漫
    說起李白,他真是當得起詩仙這個名稱,我甚至覺得他走後真的是成仙了。「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鏗將有力的《將進酒》,」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這些詩句像是天然鑄成的,天然去雕飾,讀起來又非常地順暢、瑰麗,他真的是謫仙人,此詩只應天上有。
  • 被稱為「謫仙人」的李白,也曾寫過他一生最孤獨的詩
    卻是他難得一見也是他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詩,詩中明明是他一個人,他卻非要寫成三個人,越是這樣越能反襯他內心之孤獨。月下獨酌【作者】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正如蘅塘退士在《唐詩三百首》中說:「題本獨酌,詩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說,反覆推勘,愈形其獨。」這首詩大意是說,雖然也在花前月下,但我(指的是詩人,下同)只能一個人喝悶酒。於是我突發奇想,邀來明月與自己的影子一起來陪我飲酒。但是月亮不會飲酒,影子也是只跟在我後面,什麼也做不了。
  • 李白當著皇帝的面為她寫下「情詩」,後人直呼肉麻
    在中國的歷史悠久,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詩歌,說起詩歌怎麼能少得了「詩仙」李白呢?李白雖然入宮為官,但他一生不向權貴低頭,因此很少會為了權貴寫詩,而且他有四個老婆,卻沒為她們做過一首詩,偏偏楊玉環的出現讓李白破例了。
  • 李白既不豪邁也不雄奇的一首小詩,字字句句樸實無華卻讓人感動
    但是今天我們要讀到的這首詩,既不豪邁奔放也不雄奇俊逸,就是很樸素自然、平鋪直敘的一首小詩,讀來卻倍感親切,字字句句敲在心坎上。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 李白夢到自己的偶像,醒來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已成千古名句
    他寫詩不同常人,常常喝醉後再寫,寫出來的詩卻更好。杜甫就曾說他「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就是這樣一個狂放不羈的李白,也有自己的偶像。並且在一次夢見與偶像遊山玩水後,醒來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絕唱。唐代天寶三載,李白辭去了翰林侍詔的職位,離開長安,先後在河南、山東短暫居留。
  • 李白生平最「狂」的4句詩:第一句氣勢磅礴,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其實,李白一生寫詩,有不少作品都是抒發自己在人生仕途上的不如意,他經常用大鵬來自喻,感慨自己的抱負得不到施展。 李白在這種不羈狂放的性格影響下,也寫出了不少特別豪放的詩歌。比如李白生平最「狂」的4句詩,第一句氣勢磅礴,五千年來無人能及。歷史上很多文人都想模仿這句詩,卻沒有一位能夠模仿出李白這句詩的精髓。
  • 唐伯虎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
    提起唐伯虎,人們總會想起影視劇中那個風流倜儻,超凡灑脫的江南才子,卻很少會將他與現實中那個落魄潦倒,窮困半生的書生聯繫到一起。今天介紹唐伯虎的這首《把酒對月歌》,於落魄潦倒中見超凡灑脫,通過歌詠李白的詩才,藉助詩仙的狂傲不羈,來表達自己不拘禮法,蔑視權貴,視功名如糞土的豪邁情懷和灑脫胸襟。本詩是唐伯虎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讀之令人動容。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寫給楊玉環,成為經典,難道愛慕她?
    文·段宏剛李白(701年——762年)是唐代乃至中國文學史上最有才華的詩人之一,出生在唐朝劍南道綿州昌隆青蓮鄉,現在為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也許是愛屋及烏,他對自己的出生地有很深的情感,再加上他對道教很感興趣,所以,在成年後行走江湖時,他自稱「青蓮居士」。
  • 李白死的時候,究竟說了什麼?一首詩徹底讓人淚目|百家故事
    」這句話很有意思,玄宗賜給李白鑲滿了寶石的坐具,而且還親自給李白盛飯夾菜,就差一點說「寶寶乖,我來餵你」了。玄宗啊,你這也太不矜持了,你讓身邊的貴妃怎麼想……李白本以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就要在這裡悉數的實現,沒想到一切都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 李白這句俠客詩,論霸氣你給打幾分?
    要說霸氣、殺氣,李白先生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了,李白從小就有個俠客夢,作《俠客行》一首,有句雲「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大家都很熟悉這一句,但甚少有人知道,李白另有一首詩,也是寫少年俠客,論其中俠氣,並不遜於《俠客行》,這就是《結客少年場行》: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
  • 歷史上哪位詩人的詩最狂?你認為是哪一首詩最狂?
    要說到狂放,人們肯定會想起來的就是詩仙李白。李白不管從任何方面,個性呀,寫詩的風格呀,以及他的手法呀,都讓人心情澎湃,讓人有很強的代入感,更讓人非常嚮往。人們提起李白,往往有種非常高大。只可遠觀的感覺。仿佛他這個人像神仙一樣,離我們非常的遙遠。但如果說狂妄這個詞最配的詩人肯定是李白。要我說這件事是沒有任何爭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