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仙李白

2021-01-17 徐菁講故事

李白,字太白,被後世之人稱作詩仙,他是大唐盛世的最佳代表與體現,他的詩一般以抒情為主,很善於從景色,生活和神話中汲取精美的經典用於創作詩句,所以他的詩句不僅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浪漫主義色彩,更是讓人體會到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是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下了詩文有上千餘首,可謂詩人中的頂尖翹楚,如果說大唐是一大盛世,那麼我覺得,因為有了李白,大唐才是真的強大。

李白二十五歲之前都一直在蜀地,他沒有做一些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是他一直在閱讀各種文化典籍,不知不覺中李白的文學天賦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他被召至長安時已經擁有了當世冠絕的文學天賦,文章風採名動一時,深受唐玄宗的賞識,但是李白其他天才並不相同,他有自己的看法與性格,他怎麼能屈身於那些靠著金錢爬到權力頂端的權貴,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心境,他怎麼能接受的了那些趨炎附勢的做派。於是他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長安城這座看似繁華,看似繁華的地方。那美麗的山川河流,那在平頭百姓之間的人情世故才是可以使他發揮才智的地方,他有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他曾經使貴妃研墨,讓高力士脫下他的靴子。他的內心充滿了人間感情卻又有「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檻露華濃」的神仙眷侶的想像力。他熱愛自己醉酒之後那醉生夢死的感覺,因為他早就知道酒與水的區別,他在酒後忘卻了世間殘酷才能更加不受約束的創作。

同時期的杜甫曾用「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來形容他的無限風採。他在遇到杜甫與高適之後與他們成為好友,但是李白沒有杜甫那只是一味訴苦的悲慘心境,他不是一個憤世嫉俗的無能之輩。三人分別後李白獨身仗劍天涯,此時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各地紛紛起兵勤王,李白雖然是一介文人但是喜愛劍術羨慕那江湖之中俠士勇敢與將軍上陣殺敵的英雄氣概,他手握寶劍寫下了後人聽後都會汗毛直立的俠客行,那其中的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何等的豪氣,好似波瀾壯闊的千軍萬馬奔騰而來,而自己卻依舊閒庭信步毫不慌張。那其中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是何等的狂傲何等的孤高,這是獨屬於他一人的狂傲,是獨屬於天才的狂傲。在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句下是他不甘心就此屈服於那些豪門望族的後裔手下,他們的才智根本不配擁有指揮支配他的資格。此時的李白已經四十二歲,但他相信自己將會像曾經的朱買臣一樣,此一去必定會大展身手飛黃騰達,從此一展抱負。

但是天不如人意,大病一場耽誤了他投軍報國一展抱負的行程,等到他可以再次啟程的時候安史之亂已經結束,而他又不能為國報效了,並且還被捲入了太子之爭中,李白從此心灰意冷決心再不入仕途,隨後的十多年裡專心創作詩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千古詩仙。在李白六十一歲那年,他離開了人世,那曾經的筆墨煙臺,那熱愛的詩書字畫,那手中緊握的寶劍,都要就此分別了。但是李白不會有一絲的不甘不會有一絲的悔恨,因為他已經留下了他身上最為寶貴的東西,這些東西將會名垂千古,將會讓身後萬代世人所銘記,將會成為之後所有詩詞作者所渴望不可及的傳奇,無人能及。

在我看來,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仿佛就像在訴說他自己的一生一樣,如那奔流不息的黃河之水永不回頭,永遠浪漫的走盡人生路,嘗遍世間冷暖。那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仿佛在訴說自己對後世之人的留戀於擔憂,他希望後世詩人都可以像自己一樣提筆成詩,人人都可以與詩為友。他留下的每一篇佳作都富含絕對的浪漫主義色彩,都充滿了無與倫比的藝術色彩。是他對世間人情的總結之後完成的經典,是後世所有人無法比擬的如同神話一般的詩句。讓人會想像,就像人們看見他的詩句後認為這詩句就好比天上文曲所創一般,令人羨豔而又欣賞。

李白不僅是大唐的偉大,更加是中國的神話。

相關焦點

  • 自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詩仙李白,求官時卻是如此無節操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夢遊天姥吟留別》最後一句,詩作於李白出翰林之後,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返回家園。之後再度踏上漫遊的旅途。這首描繪夢中遊歷天姥山的詩,大約作於李白即將離開東魯南遊吳越之時。這裡所說的被權貴排擠,應該就是源於楊國忠研墨,高力士脫靴。
  •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從這個角度上看呢,李白或許是個永遠都沒有長大的孩子。進宮後的李白受到的待遇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唐玄宗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李陽冰《草堂集序》)。玄宗不僅賜給李白鑲滿七彩寶石的華貴坐具,還親手為其盛飯夾菜。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能受到如此待遇的詩人除李白之外再無他人。
  • 李白求官之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詩仙李白在我們的心裡總是有某種超然地位的,仿佛他代表的是大唐的某種仙風道骨,代表的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精神,代表的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灑脫,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
  • 李白夢到自己的偶像,醒來寫下一首詩,其中一句已成千古名句
    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絕對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他的一篇篇曠世之作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雖跨越千年卻光彩如舊李白向來有「詩仙」之稱,他的迷弟眾多。在夢中,李白看著謝靈運穿著謝公屐,手拿開山板斧,微笑著向他招手,好像在召喚他「太白兄來來來,跟我一起登山探險去」。李白興奮得像謝靈運奔去。而他們要去的那座風景瑰麗的奇山,正是當年謝靈運曾經遊歷過的越中名勝天姥山。
  • 名人的力量太強大了,李白僅僅憑藉一首詩就把天姥山給帶火了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很多土生土長的浙江人,提到天姥山也可能是一頭霧水,對天姥山陌生的很,在接觸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之前應該沒人聽說過這麼一座山。事實也的確如此,天姥山並不出名,它位於浙江省新昌縣境內,是一座再普通不過的山,若非李白的這首詩,恐怕就無人問津了。
  • 詩仙李白一生桀驁不馴才華橫溢,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詩意人生?
    因之,自古以來,也只有李白配得上「詩仙」的稱謂。我認為,李白至少給我們做好了三點榜樣,活出了自我的詩意人生。其一,有主見,有骨氣,不為權貴折腰,彰顯文人士大夫的傲骨和高風亮節。人沒有骨頭不行,會變成懦夫,李白的骨頭很硬,給文人士大夫做了一個標杆。
  • 都說李白「天不怕地不怕」,讀讀這首詩,看看詩仙遇到真愛有多慫
    詩仙太白少年時代,在九皇山讀書、習劍。曾因為路見不平,而手刃數人,頗有任俠豪氣。19歲時,第一次來到成都,寫下了「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遊」,狂傲之氣,初露鋒芒。從此,李白踏上了一條遊歷、謀職、釋放才華與光芒的狂傲之路。
  • 讀《夢遊天姥吟留別》感覺李白真的太會罵人了
    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寫於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受權貴排擠被放出京的第二年,在東魯準備南遊吳越時寫此詩留給東魯的朋友。以詩仙不羈的個性,壯志在胸,欣欣然入京為官,卻落得被排擠離京的結果,哪怕是「賜金放還」,壯志未酬的憤然必瞭然於心。這種不得志的心境直到多年後寫《將進酒》時仍無法釋懷。《夢遊天姥吟留別》虛虛實實,虛為實做鋪墊,實為虛顯升華。
  • 你和李白一起看過廬山瀑布?縱觀李白一生大唐盛世的詩仙有多浪漫
    說起李白,他真是當得起詩仙這個名稱,我甚至覺得他走後真的是成仙了。「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鏗將有力的《將進酒》,」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這些詩句像是天然鑄成的,天然去雕飾,讀起來又非常地順暢、瑰麗,他真的是謫仙人,此詩只應天上有。
  •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履,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 李白寫《清平調》到底是讚美楊貴妃,還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
    「詩仙」李白自古至今給我們的印象便是一位不懼強權的偉大詩人,詩詞豪放,這點從李白的詩中可以看出來,像李白曾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中寫出「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這些的詩句都能體現出李白的性格。
  • 李白:我想說真相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為自己的偶像詩仙李白寫的一首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李白最真實性格的寫照,驕傲自負,意氣風發!我想提起李白大家都不會陌生,無論是小學課本中的《靜夜思》,還是初中課本中的《行路難》,亦或者是高中課本中的《蜀道難》,李白的作品可謂是貫穿了我們整個的學習生涯。
  • 詩聖杜甫三次科舉落榜,在長安困頓十年,被迫彎腰獻媚權貴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兩句豪爽而直接的話,是詩仙李白的傳世名篇《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詩句。眾所眾知,這位大詩人為了飛黃騰達,曾周旋於唐玄宗和楊貴妃等權貴身側,並寫下了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等溢美之詞。相比之下,詩聖杜甫似乎就要清高不少,甚至還留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憤青言論。
  • 中華經典詩詞文化導讀:李白《短歌行》
    我們在讀李白古詩詞的時候,總是會想到他的瀟灑和飄逸,很難想像曾寫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也曾執著於仕途。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李白的一首《短歌行》,《短歌行》是樂府相和歌平調七曲之一。在李白之前,以此題為詩者,多為慨嘆人生短暫,主張及時行樂。
  • 「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詩」,欣賞詩仙李白22首精美詩作
    「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欣賞詩仙李白22首精美詩作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 瀟灑詩仙李太白,用詩句走過半個盛唐
    762年11月30日,李白病重,在當塗縣(今馬鞍山市)將自己的詩文草稿交付友人。 「要是能重來,我要學李白。」為什麼要學李白?樂府、歌行、律詩、絕句,無一短板;詞賦、書法、道經、劍術,樣樣精通……他是千年難遇的奇才。放在今天,李白大概也是備受追捧的神仙哥哥。
  • 詩仙李白倒插門兩次,後代淪為農婦,官迷一生抱憾終
    由於時代原因不能參加科舉的他到了該科舉的年紀不知道幹什麼,如果經商吧感覺自己的一身才華就全部浪費了,所以說此時的李白只能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書,不過李白讀的不是聖賢書,李白那個時候是看不起聖賢的。,每走到一處都會拜訪當地的權貴,但是由於李白過於狂傲,狂到天下人幾乎誰都不放在眼裡,而且由於過於灑脫在很多人眼裡他就是個紈絝子弟,所以幾乎沒有什麼人待見他。
  • 紀念球王丨馬拉度納的人生就是一句詩: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別人以加盟皇馬為榮,而我為了擊敗皇馬作為球員,馬拉度納率領著一批在阿根廷足球史上算不上出類拔萃的隊友,一路過關斬將贏得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整個職業生涯裡,他幾乎從來不屑於抱豪門的大腿——在離開阿根廷,加盟當時尚未蛻變為超級豪門的巴薩時,他曾經留下過一句令人津津樂道的名言:「別人以加盟皇馬為榮,而我則為了擊敗皇馬。」
  • 詩聖,詩仙你知道,可你知道詩狂,詩魔,詩王分別是誰嗎?
    譬如,詩仙李白,當我們得意時,可以高唱「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失意時,可以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相逢知己時,「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當我們學雷鋒做了好事不留名時,「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思念家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