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求官之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2020-12-18 騰訊網

詩仙李白在我們的心裡總是有某種超然地位的,仿佛他代表的是大唐的某種仙風道骨,代表的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精神,代表的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灑脫,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

但實際上,李白作為一個讀書人,還是希望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只不過,他的求官之路並沒有那麼順利,最終他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棄官而去,繼續自己不受束縛的自由生活。

自薦失敗:茫茫南與北,道直事難諧

盛唐風華有三絕,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術、李白的詩,正是後世所不能比肩的。李白的詩磅礴瑰麗,是後世所有讚譽都不能寫盡的芳華絕代,而他的人也是器宇軒昂,到了賀知章初見李白時,就認為他是仙人下凡,直呼其為「謫仙人」。

但褪去光環,我們不得不承認,李白還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他的內心從未停止過對於官職的渴望,他的求官之路「道阻且長」。李白的第一次求官之行,發生在他20歲的時候。那一年,李白辭家外出前往成都求官。

在唐朝,流行一種名叫「幹謁」的自薦方式,這是指後生學子將自己的詩文獻給官場前輩,若前輩看中,則後生學子也可以藉此揚名立萬。李白首次求官,選擇的便是這種方式。

蘇頲

在成都,他將自己的文章內獻給了當時的益州刺史蘇頲。蘇頲讀後,大為滿意,曾公開誇讚李白的才華,稱他才思敏捷、見聞廣博,加以磨練後,可能和司馬相如比肩。

蘇頲不僅誇讚了李白,還做出了實際行動:他起草了一份《薦西蜀人才疏》,其中便大力推薦了趙蕤的術數和李白的文章。但這封推薦書最終還是沒有送出去,而李白的這一次求官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李白在此之前已經得罪了官場的大人物——渝州刺史李邕。

李白初到成都時,不僅拜謁了蘇頲,也拜謁了李邕,但李邕並不看好李白,也不打算舉薦他,因而年輕氣盛的李白便寫了一首《上李邕》。詩中直言「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這幾乎已經是在直斥李邕有眼無珠、不識人才了。

但李邕是著名古文注釋家李善的兒子,是蜀中的直接長官,還在朝中擔任過殿中侍御史等官職,地位名望、名門家世樣樣都有,屬於當時社會的上層人物,可不是李白這樣的青年人能得罪的。

因而,即使李白才貌雙全,但只要看過《上李邕》,便沒人敢冒著得罪上級的風險,將他推薦上去呢?因而,李白這一次求官失敗了,他無「官」而返,只能於歸途中寫「茫茫南與北,道直事難諧」,以書胸臆。

聯姻權貴:謀求入仕身份

一次失敗並沒有打倒李白,他振作精神,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科舉入仕。但在踏上這條路之前,李白還需要解決一個難題。因為根據唐朝的規定,家中經商的不許科舉入仕,而李白則出生在碎葉城中一個經商的家庭,這樣一來,李白實際上是沒有參加科舉的資格的。那怎麼辦呢?

李白想到的方法是與權貴「聯姻」。李白一生中有四次婚姻,其中兩次娶的都是宰相家中的後輩。

第一次,是在李白27歲時,他娶的是大唐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舉家住在安陸。這一次聯姻持續了十年,對於這樣的生活李白當然是感到苦悶的,從他寫「投軀寄天下,長嘯尋英豪」的句子就能看出幾分。

第二次,他則是娶了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楚客自身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華,但是他的姨母是武則天,光憑這一點就奠定了他的地位,不過因為宗楚客人品低下,當時願意與宗家來往的人並不多,從這一點我們便可以看出,李白為了獲得入仕的資格,有多麼「拼命」。

當然,除了「聯姻」名門之外,李白也沒有停止過結交權貴。雖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白結交權貴的道路都十分坎坷,甚至投出的詩文也得不到回應,但李白從未放棄。

尤其是到了長安之後,李白更是努力結交權貴。開元二十二年,李白寫《明堂賦》呈送唐玄宗,以華麗辭藻盛讚了明堂的壯麗和開元盛世的氣象;開元二十三年,李白又寫《大獵賦》來誇讚本朝,甚至結合了道教的理論,以滿足玄宗對於道教的推崇。

玉真公主

除了唐玄宗之外,李白還通過張卿像玉真公主獻上詩歌,以「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將玉真公主誇得天上有、地下無,博得了玉真公主的歡心。

而前文所說的賀知章,在讀過《蜀道難》之後,更是為李白的文採折服,認為他是太白金星下凡,拿出了身上全部的黃金請李白去酒樓吃飯,還在皇帝面前大力推薦李白。

踏上仕途:卻最終飄然遠去

在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等人的聯合推薦下,玄宗決定召見李白。李白入宮那天,獲得了外國使臣才擁有的待遇,那就是玄宗降輦步迎,還「親手調羹」,這大概就是詩仙才能獲得的待遇。

在面聖時,李白對當時事務對答如流,獲得了玄宗的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為自己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這一年是天寶元年,李白42歲。在李白當了這個「供奉翰林」之後,玄宗每次有宴請或郊遊都必定叫李白隨侍左右,令其賦詩紀實。

天寶二年時,李白詔翰林院,奉玄宗詔寫下了《宮中行樂詞》《清平調》等佳作,但對於這個沒有實權、無法實現自己抱負的「御用文人」的職位,李白還是逐漸感到厭倦。

這一年,李白開始縱情酒色,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人仙」遊樂,玄宗詔他也不去,才有杜甫寫下「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之句。

而後,李白還因為戲耍高力士而得罪了宮中之人,這些人在玄宗面前沒少進讒言,最終導致君臣二人相看兩厭,李白辭官而去。對於李白而言,這樣的生活倒真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辭官而去,才是這個生性瀟灑的詩仙的作風。

逆臣幫兇:安史之亂的幕僚

我們都知道,李白是走過開元盛世,也走過安史之亂的。天寶十四載,即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與妻子宗氏一起前往南方避難,在廬山屏風疊隱居。

公元757年,李白就收到了永王李璘的邀請,請他參加幕府。幕府大家都很熟悉了,基本上就是給權貴之人做顧問、參謀,雖然也並非實權,但總比做個「御用文人」要好,因而李白就懷著一顆濟世救民的心,收拾行李去了永王的軍營。

在此期間,李白還寫了《永王東巡歌》來抒發自己建功報國的情懷。

但誰能想到,在安史之亂期間本該協助肅宗李亨剿滅叛亂的永王,卻擅自引兵東巡,佔領了江蘇數個重鎮,大有分裂天下之意。李亨看到這一系列挑戰中央王權的行為,最終對永王痛下殺手,永王兵敗身死,李白也受牽連入獄。

期間,宗家人為解救李白而奔走,李白最終被宋若思營救,並成為了他的幕僚。儘管李白受到宋若思的重視,但並沒有再次得到朝廷的任用,最終還是因隨永王東巡而被判長流夜郎。

已經58歲的李白,因為跟錯了人,只得從潯陽出發,開始了他的流放之路。幸運的是,沒多久李白就遇到了天下大赦,重獲自由。順著長江疾馳而下的李白,寫下了《早發白帝城》來表達自己的激動之情。

安史之亂

不過,經歷此事之後,李白再也沒有走上仕途,從他被赦免到他離世的幾年間,他的生活都相當窘迫,流連於宣城、金陵兩地 ,依靠朋友的救濟生活。

上元三年,李白病重,寫下《臨終歌》而與世長辭。對於李白之死,有學者認為是李白61歲高齡時仍想上陣殺敵,為挽救國家危亡盡力,但因病無功而返,次年病死於李陽冰處的。如果依李白希望做官報國的心態來看,確實也很有可能,只是命運給了他詩仙的才華,便再沒有給他從政的機會。

也許詩仙本就應該瀟灑飄逸,不應為這些俗務所拖累的,這也是許多人覺得李白生來就應該是「仰天大笑出門去」的,死時也應該是「醉酒後想去水中撈月而溺亡」的原因,他的一生就應該是這樣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才對的。

但我們在這樣想的時候,忽略了人性的複雜,忽略了詩仙在無與倫比的文學才華之外,還有一顆想要報國的心。

相關焦點

  •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進宮後的李白受到的待遇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唐玄宗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李陽冰《草堂集序》)。玄宗不僅賜給李白鑲滿七彩寶石的華貴坐具,還親手為其盛飯夾菜。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能受到如此待遇的詩人除李白之外再無他人。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仙李白
    ,如果說大唐是一大盛世,那麼我覺得,因為有了李白,大唐才是真的強大。他被召至長安時已經擁有了當世冠絕的文學天賦,文章風採名動一時,深受唐玄宗的賞識,但是李白其他天才並不相同,他有自己的看法與性格,他怎麼能屈身於那些靠著金錢爬到權力頂端的權貴,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心境,他怎麼能接受的了那些趨炎附勢的做派。於是他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長安城這座看似繁華,看似繁華的地方。
  • 自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詩仙李白,求官時卻是如此無節操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夢遊天姥吟留別》最後一句,詩作於李白出翰林之後,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返回家園。之後再度踏上漫遊的旅途。這首描繪夢中遊歷天姥山的詩,大約作於李白即將離開東魯南遊吳越之時。這裡所說的被權貴排擠,應該就是源於楊國忠研墨,高力士脫靴。
  • 紀念球王丨馬拉度納的人生就是一句詩: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別人以加盟皇馬為榮,而我為了擊敗皇馬作為球員,馬拉度納率領著一批在阿根廷足球史上算不上出類拔萃的隊友,一路過關斬將贏得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要知道,就在1984年,幾乎同樣的一批人,在沒有老馬的時候,還輸給過中國隊……在回憶起擊敗英格蘭的場景時,老馬對於自己「上帝之手」的陰謀詭計,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愧疚之情,反而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得意——畢竟在他和阿根廷人民的眼中,他只是讓英國人輸掉了一場比賽,而英國人則讓阿根廷人失去了馬島。
  • 詩聖杜甫三次科舉落榜,在長安困頓十年,被迫彎腰獻媚權貴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兩句豪爽而直接的話,是詩仙李白的傳世名篇《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詩句。眾所眾知,這位大詩人為了飛黃騰達,曾周旋於唐玄宗和楊貴妃等權貴身側,並寫下了句「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等溢美之詞。相比之下,詩聖杜甫似乎就要清高不少,甚至還留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憤青言論。
  • 踱步集21僭越之心
    與它對立的詞是功利心,而我今天想說的是僭越之心,對於僭越有很多說法,有雄心之說,有進取心之說,有「不能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之說;有「天降大任於斯人也」之說。也有一說:到了努力接近權勢的情況下,不甘寄人籬下的越界行為。詞典上說:僭越的解釋是超出本份做事。這個詞是皇家專用詞,還有一說,就是低級冒用高級叫僭越,我更看重前一種解釋,實際上是指過界。
  • 2020甘肅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人文常識之唐詩集錦
    甘肅中公輔警考試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建議各位考生在複習備考期間多多練習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今天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人文常識之唐詩集錦。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