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地球上的物種如何進化,終究逃不出進化-墮落-毀滅的命運。」
——彼埃爾·布勒《人猿星球》
《鳥人大系》1971年開始在日本雜誌《S-Fマガジン》上連載,一直連載到1975年完結,全部以短篇故事的形式出現,最後在單行本中匯總成全部19個章節的故事。
刊載《鳥人大系》的是科幻雜誌而非漫畫雜誌,一方面,1971年手塚治虫的動畫公司破產,他背負上保守估計1億5000萬日元的巨額債務,不得不重新以個人身份回歸漫畫界畫漫畫來償還債務,但是此時的漫畫界已經是新秀跌出,而漫畫的畫風和類型也不斷進化。
即使是50年代常盤莊時期的最傑出漫畫家手塚治虫,也被不少漫畫編輯拒之門外,手塚治虫必須和兒童漫畫道別,開始嘗試新的漫畫類型,不光如此,還要迎合市場。
這期間堪稱手塚治虫人生的最低谷,他的心情也傳遞到他的作品中,反應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最大的體現就是灰暗色調和對現實的不滿和批判。
刊登在科幻雜誌《S-Fマガジン》上的《鳥人大系》有多個目的,首先,作為日本第一本科幻雜誌,《S-Fマガジン》有龐大的讀者群和發行量,手塚治虫可以在這本雜誌上得到對其作品的真實讀者反饋。
其次,因為在漫畫雜誌上連載的競爭非常激烈,通過自己的名氣,可以輕鬆在人氣科幻雜誌上連載,自己的收入也可以得到保障,就好像現在的歌手去出演綜藝節目是一個道理。
手塚治虫非常擅長科幻這個題材,如果給他的漫畫加上標籤的話,SF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標籤,以漫畫的形式進行創作,可謂是駕輕就熟,那正是自己最擅長的領域。
《鳥人大系》的連載雖然持續了5年,但是工作量並不大,《S-Fマガジン》不同於每周發行、或者半個月發行一次的漫畫雜誌,《S-Fマガジン》是月刊雜誌,每個月只要交出7頁的稿子就可以。
《S-Fマガジン》是日本第一本SF雜誌,1959年-1962年創刊期間,受到了美國著名科幻雜誌《The Magazine of Fantasy & Science Fiction》的關照和影響。
之所以手塚治虫的SF漫畫作品可以連載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託了第二代編輯長南山宏的福,1969年,《S-Fマガジン》內部爆發了討論日本SF方向的「覆面座談會事件」,福島正實引咎辭職,第二代編輯長南山宏上任。
南山宏被稱為日本超常現象研究第一人,從南山宏上任伊始,《S-Fマガジン》拋開以前硬核SF的束縛和局限性,向超自然、奇想小說和漫畫等多樣性拓展,換句話說,開始正式脫離美式SF的傳統SF路線,開始踏上尋求適合自己特色的日本SF。
超自然現象在日本歷史悠久,早在1923年,淺野和三郎就在東京成立了心靈科學研究會,專門研究心靈感應方面的超自然現象。
因為受到南山宏的影響,《鳥人大系》中也加入了不少關於南山本人的研究成果,離奇的超自然現象,比如第5章《禿鷲柯貝龍與我》中的柯貝龍依靠變異的大腦創造出強大的腦電波,令博士出現幻覺,甚至直接控制了博士本人。
1971年,手塚治虫雖然在科幻雜誌上開始連載《鳥人大系》,但其實也在同時創作其他漫畫作品,比如中篇漫畫《奇子》,長篇漫畫《怪醫黑傑克》等,作為一個創作型的漫畫家,他在這部《鳥人大系》上不會投入太大的精力,於是他參考了一部當時正在上映的人氣電影——1968年上映的《人猿星球》,我們從《鳥人大系》中可以看到很多與《人猿星球》類似的元素。
1963年,法國科幻作家彼埃爾·布勒創作了《人猿星球》,5年後被改編成同名電影,冷戰、宗教、種族是《人猿星球》中出現最多的內容,人類太空人迫降到一個星球後,發現這裡的統治者是猿而不是人,猿高高在上甚至把人類當做寵物來飼養,影片中透露出這裡其實就是幾千年後的地球。
《鳥人大系》中的世界觀是鳥進化到超越人類的高度,而人類則成為被鳥統治的低等動物,這一點與彼埃爾·布勒的《人猿星球》並無二致,只是將猿換成了鳥。
冷戰、宗教、種族的要素也同樣出現在手塚治虫的《鳥人大系》中,甚至通過不同的故事反覆出現,比如第三章《烏鴉敢死隊》就出現了冷戰話題,日本對大群高智商的烏鴉束手無策,想攻擊他們,又怕引起強大冷戰國家的激烈反應,這正是當時冷戰時期的真實表現。
第七章《在羅德西亞發生的故事》則以種族衝突為主,有色人種因為平時受到壓迫引起暴動進行反抗,但是反過來,他們又在暴動中欺負白人女子。
因為有《人猿星球》作為原型進行參考,再加上每個月只需要創作7頁的短篇,所以手塚治虫的這一部《鳥人大系》中既包含了手冢在現實中的感悟,也做了一些不同漫畫類型的嘗試。
第2章《吃人的海鷗》,講述了三個在大海上逃難的人類,到達一個小島後受到了海鷗的幫助,但是其中兩個人類居然想殺死海鷗吃它們,做了恩將仇報的事情。
這不禁讓人想起阿爾佛萊德·希區柯克1944年創作的著名影片《怒海孤舟》,片中一群普通人被一艘德國潛艇擊中沉沒,大家乘上一艘小艇,然後救起了潛艇上的德國艇長,但是他卻恩將仇報帶著大家向相反的目的地行駛並在途中用盡心思逐一消滅救命恩人。
《黑鳥》講述了一個原本應該消滅人類的高級鳥族卻和人類老人成了朋友,最後在接到殺死老人的命令後,與鳥類一起為老人唱出了一曲最後的哀歌。
《鳥人大系》中最出色的還要數手塚治虫對於「結局反轉」的內容試探,其中最精彩的莫過於《鵪鶉之丘》,那兒高和基諾是兩個不同的鳥族,雙方舉行了一場比賽,各自派出一群人類進行戰鬥,並下了賭注。
但是彼此之間又各懷鬼胎,那兒高希望憑藉自己一方的人類優勢,得到基諾的妹妹,基諾則更狠想要借人類之手消滅那兒高。
代表基諾一方的人類叫基爾,代表那兒高一方的人類叫撒克,雙方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但是,實際上基爾與撒克串通一氣,雙方人類合併在一起準備消滅兩個鳥族,當消滅了那兒高之後,正衝向基諾時卻被對方先動手打敗了,基爾的女朋友在最關鍵的時候背叛了他、背叛了人類族人,向鳥族基諾通風報信。
這一系列的短篇故事有很多是點到為止,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判斷和成長經歷、世界觀,都能推演出一些來源自現實的共鳴,這為手塚治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很多成功經驗也被使用在他70年代的另一部傑出作品、同樣是一個主線、短篇故事組成的《怪醫黑傑克》中。
《鳥人大系》最有意思的箇中滋味還需讀者自己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