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塚治虫,192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豐能郡豐中町。他的本名叫手冢治,1939年,他在自原來名字的後面加了一個「蟲」字,自此改名手家治蟲。少年時代的一手冢一個愛好收集昆蟲標本和漫畫的孩子。成年後的他曾以醫學博士的學歷開始了第一個職業——醫生。然而,他很快放棄了這個職業,轉入漫畫進而動畫,同年,手塚治虫註冊成立了「手家治蟲制公司動畫部」(1962年12月,更名為株式會社蟲製片司)。手冢於1947年發表了長篇漫畫《新寶島》,1950年開始連載的《森林大帝》是奠定他為新漫畫創人地位的力作。以後他又有《鐵臂阿童木》、《藍寶石王子》、《西遊記》等力作發表。1977年出版的《手冢蟲全集》共300卷,是一本了不起的煌煌大作。
事業上的巨大成功並沒有使手冢就此止步而是進一步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1963年,他將自己早年的漫畫《鐵臂阿童木》搬上電視螢屏,這也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部(黑白)電視動畫片。該片在富士等日本各大電視臺播放期間,曾創紀錄地取得了49%的搞收視率。《鐵臂阿童木》的巨大成功,使日本動畫業開始在整體上接受「手塚治虫式」的動畫製作理念,並將其發展成一種行業標準。同時它也帶動了電視動畫片的發展。包括手家治蟲的老東家「東影動畫」在內的眾多動畫公司先後步入了這一領域。手冢治的創作激情一浪高過一浪,1966年他又推出日本第一部彩色電視系列片《森林大帝》.手冢探索的方法使電視動畫大量生產成為可能,從此,電視動畫成為與電影動畫同樣重要,並能取得巨大的商業利潤的娛樂節目。因此人們稱道手冢是「漫畫之神」並不為過。
毋庸置疑日本卡通歷史是在手手冢蟲的手中開始的。日本《朝日新聞》載文評價手冢的貢獻時談到:外國遊客到日本,對於日本人熱愛漫畫考往往感到費解,例如,成年男女乘車時總是全神貫注地餚漫畫雜誌。令日本漫畫如此受到人們熱愛、如此廣泛普及的唯一解釋日本有一位手塚治虫。如果沒有手冢,難以想像日本漫畫會在戰後如此大放異彩!手塚治虫將他的一生都獻給了卡通事業,並創造出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卡通故事和卡通形象,影響了一代又一日本青年的成長軌跡。與美國的迪斯厄相比,盡告手塚治虫的電影動作很少,但同樣吸引廣大觀眾。這是因為手冢走了一條不以動作而以感人的故事情節取勝的路線。他的卡通漫畫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靈和不屈不撓的意志。
在卡通漫畫的創作上,手塚治虫首創了一種借鑑影視鏡頭語言來表達故事內容的敘事漫畫。這種漫畫與傳統的連環畫和四格漫畫,在一頁紙上表現一個場面,並賦以文字說明有很人的差別。其體做法就是將大小不同的畫格,根據情節的需要於排列在一起,造成類似鏡頭的切換;推移的效果。通過分割的大小,畫面的多少,輔助線的變化等來表達情感渲染氣氛。另外,他還通過在畫面上繪製擬聲詞的方法,使無聲的畫面能夠表現出音響效果。由於現代讀一者都擁有欣賞影視作品的經驗,使他們看漫畫如同餚電影、電視一樣,除必須的對話外,無需任何文字說明便清楚明了,達到了純粹畫面語言境界,使得連環畫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紙上連續劇」,奠定了當代日本卡通沒畫的發展從礎。手冢開創的創作風格,已被日本卡通漫畫廣泛採納。日本今天能成為世界「卡通王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手家治蟲的卡通漫畫的創作理念和方法——以極少的畫面表現精彩的故事。這已成為日本卡通漫畫的一大特點。
1989年2月9日,手家治蟲這位意志堅強的卡通畫大師、「漫畫之神」,走完了他短短60年的人生旅途,於東京的家中去世。彌留之際的最後遺言竟是「給我鉛筆……」為了紀念他,日本第一大新聞社—《朝日新聞》社從1990年開始,徵年舉辦一次。「手家治蟲文化節」。而以手家治蟲名字命名的漫畫獎,更是日本漫畫界首屈一指的大獎。
手塚治虫不僅屬於日本,而且也屬於世界。相信,不只是日本和中國的卡通愛好者,包括全世界所有熱愛卡通的人們都會永遠銘記這個響亮的名字 :手塚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