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德意日三國法西斯對各國平民所犯下的罪行,雖然在形式和手段上有所差異,但本質上都屬於反人類的暴行,是世界各國必須共同承載的慘痛歷史。
「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梅汝璈
二戰中國際大屠殺的主要暴行
(一)屠殺平民的暴行
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佔南京,公然違反國際公約,大肆屠殺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和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時間長達6周,遇難者總數達30萬人以上。這一期間,南京有三分之一的建築被毀壞,無數公私財物被掠奪,文化古都遭受了一場空前的劫難,南京城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但屠殺絕不僅僅只發生在南京,侵華戰爭期間,日軍的暴行到處都有發生。
1932年9月16日,為了報復中國武裝的抗日行動,日本關東軍以拍照為名將撫順煤礦附近的平頂山等村的村民3000餘人騙至村外集中之後實施了滅絕性的集體屠殺。1937年9月12日,日本關東軍本間旅團和鈴木旅團進入山西省天鎮縣境,連續2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造成至少2520名無辜民眾喪生。日軍在廣東珠海三灶島蓮塘灣登陸後,進行了血腥的大屠殺,1938年4月12日至14日,日軍在魚弄村殺害586人,接著在全島36個村莊同時放火,燒毀了3240座房屋,164艘漁船。僅僅3天時間,遇難者就達到了2000多人。
除此以外,日軍為了修建機場在當地和中山縣地區抓捕勞工,機場修好之後卻把這些勞工屠殺或驅趕下海淹死。1941年1月25日,侵華日軍駐唐山部隊在中國河北省豐潤縣潘家峪村屠殺了全村1537人中的1230人。這是日軍實施「三光政策」的一個典型罪證。1942年5月27日,侵華日軍在河北省定縣北疃村對平民使用化學武器,無法忍受毒氣的人們在衝出地道口之後被刺刀刺死或者被開槍打死。在此次事件中北疃村共有800餘人遇難。1942年12月5日,日本第27師團第27步兵團所屬第一聯隊騎兵隊,按少將團長鈴木啟久「徹底肅正該村莊」的命令,以極其殘忍的手段,血洗了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程莊鄉潘家戴莊,屠殺百姓1230人,燒毀民房1030間。1942年夏秋之際,為報復浙江民眾保護空襲東京後迫降在浙江的美軍飛行員,日軍在浙贛鐵路沿線及周邊地區展開大掃蕩,屠殺了約25萬浙江百姓。
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日軍在3年多的時間裡對東南亞國家人民和西方僑民實施了殘暴的統治和虐殺,又把無盡的災難帶給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佔領新加坡之後,日軍當局開始系統性地屠殺當地的華人。日軍當局在多個地方設立「甄別中心」,負責抓捕和處決「反日分子」。在馬來西亞,很多地方的華人都被無差別地大規模殺害。因為缺乏記錄,真正的傷亡人數很難知曉,戰後的審訊中的證據提出的數字是約25000人至50000人左右。這場屠殺被歷史學家稱為「肅清大屠殺」。
1945年2月,太平洋戰爭末期,在美軍兵臨馬尼拉之前,日軍對菲律賓平民的屠殺達到高峰。據統計,在此期間死亡的菲律賓人總數達10萬人以上,平均每天有3000人遇害。
與此相對應,德意法西斯也在二戰期間大量屠殺無辜平民。1935年10月2日,義大利法西斯軍隊發動對衣索比亞的侵略。1936年3月初,衣索比亞最終被佔領並被義大利吞併。1937年2月19日,作為對一次企圖刺殺總督羅多爾佛·葛拉齊亞尼的未遂行動的報復,3萬多名衣索比亞人被義大利法西斯殘忍殺害。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9月末,德軍在烏克蘭基輔附近的娘子谷進行了二戰期間最迅速殘酷的大屠殺之一,納粹在3天之內共集體槍殺了至少3萬多名猶太人以及其他當地居民。1941年10月18日,德軍在南斯拉夫克拉古耶瓦茨市郊區中了遊擊隊的伏擊。惱羞成怒的德軍指揮官下令進行報復,至10月底,克拉古耶瓦茨市被屠殺的和平居民已達5000人以上。
1942年6月10日,為了報復遊擊隊刺殺黨衛軍上將萊因哈特·海德裡希的行動,納粹德軍屠殺了位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利迪策村內年齡在15歲以上的所有男性村民,並將婦女送往集中營,另有88名兒童在集中營被德軍用毒氣殺害。此次屠殺共有約340人遇難。為紀念利迪策中被無辜屠殺的兒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把每年6月的第一天定為國際兒童節。
1943年2月16日至17日。為了報復希臘人的抵抗運動,義大利軍隊在希臘中部的多梅尼孔屠殺了大約150名平民,這是義大利法西斯軍隊在二戰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罪行之一。1944年3月23日,駐羅馬的一支納粹黨衛軍在城內遭到義大利遊擊隊的襲擊。次日,納粹在羅馬抓捕了335人,並將這些平民押解到羅馬近郊的阿爾德阿廷山洞殺害。1944年8月5至12日,在鎮壓華沙起義期間,納粹德國軍隊殺害了大約4萬到5萬波蘭平民。希特勒命令德軍將華沙夷為平地,結果華沙城市90%的地方都遭到毀壞。以上只是戰爭暴行的冰山一角,德意日法西斯屠殺平民的罪行,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二)無差別轟炸
在侵華戰爭期間,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的城市進行夜以繼日的轟炸,給中國平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日軍的狂轟濫炸,並不是針對軍事設施和戰鬥人員,而是對準平民,是嚴重地違反《海牙公約》的戰爭罪行。「八·一三事變」後,日本軍部先後調集了20萬大軍進攻上海,同時出動100餘架飛機反覆對上海進行毀滅性轟炸。在長達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中,上海遭受了重大的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1937年8月15日至12月13日,侵華日軍對南京進行了長時間的連續轟炸。據不完全統計,南京遭日機空襲118次,僅日本海軍航空隊就動用飛機1200多架次。日本海軍飛機投彈1357枚,在南京城內炸死中國平民430人,重傷528人。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軍對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據不完全統計,在這5年間,日軍共空襲重慶218次,出動飛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傷14100人,炸毀房屋17608棟,市區大部分繁華地區被破壞。
為了侵佔廣東,日軍從1937年8月31日首次空襲廣州起至1938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共對廣州市進行了長達14個月的狂轟濫炸。廣東受空襲死亡人數14587人,受傷人數10166人。自1938年11月至1944年11月,在長達6年的時間裡,日軍轟炸成都前後歷時6年,共侵入市區上空轟炸24次,造成了近4000人死傷,財產損失難以統計。
在西方,德意法西斯也早就已經把各種國際條約拋到腦後。在1935年入侵衣索比亞期間,義大利空軍對無辜的平民進行了瘋狂的轟炸,而且還從次年2月份起使用了毒氣。包括英國和瑞典紅十字會戰地醫院在內的多家醫院也被炸彈摧毀。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間,德國對英國各大城市和工業中心實施了大規模的戰略轟炸,以倫敦受創最為嚴重。一直到不列顛戰役結束,倫敦已被轟炸超過76個晝夜,超過4.3萬名市民死亡,並有約10萬幢房屋被摧毀。
1940年11月14至15日夜間,約500架德軍轟炸機對位於英格蘭中部的工業城市考文垂髮動猛烈空襲。空襲摧毀了考文垂市中心的大部分設施,5000餘名居民在轟炸中死傷。蘇德戰爭爆發後,納粹空軍對蘇聯平民目標的狂轟濫炸更是肆無忌憚,明斯克、基輔、敖德薩等一座座城市都化為了瓦礫。
(三)人體實驗與細菌戰暴行
侵華日軍在屠殺平民時甚至使用了細菌武器,日本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的交戰國中唯一在戰場上使用細菌武器的國家。日軍細菌戰中最為臭名昭著的當屬731部隊,這支由石井四郎所領導的部隊使用活體囚犯進行生物武器與化學武器的效果實驗。731部隊把基地建在中國東北哈爾濱平房區,戰爭期間至少有3000名中國人、朝鮮人和聯軍戰俘在731部隊的人體實驗中死亡。
設於中國東北齊齊哈爾的516部隊是日軍中從事化學戰的部隊。1939年,516部隊在佳木斯建立了「三島理化研究所」,從事毒劑、細菌實驗等不可告人的勾當,並為731部隊提供實驗對象,是關東軍進行細菌戰和化學戰的重要基地和秘密監獄。建立在長春的日軍第100部隊和總部設在南京的日軍「榮字第1644部隊」整個戰爭期間一直不斷從事細菌戰研究和慘絕人寰的活體細菌試驗,並進行了多次細菌作戰,殘害了大量中國人。1941年11月4日,侵華日軍731部隊和1644部隊聯合作戰,在湖南常德空投鼠疫跳蚤。這次細菌戰以常德城為中心,波及周邊10個縣30個鄉的150多個村。據調查,有名有姓的死者為7643人。
1940年6月間,日軍參謀本部決定對浙贛沿線城市實施細菌作戰。這次細菌作戰給浙贛沿線人民帶來了空前劫難。衢州城鄉死亡約2000人以上,並傳染到50公裡以外的義烏縣城,又造成數百人的死亡。1942年日軍發動浙贛戰役,同時把細菌攻擊作為重要的戰術組成部分,在戰爭中大規模實施。根據衢州地區統計,這一階段染病人數在30萬人以上,死亡約10萬人左右。
無獨有偶,德國納粹也利用大量囚犯進行了一系列反人道的人體實驗。囚犯主要為來自歐洲各地的猶太人,也有部分吉普賽人、蘇聯戰俘和德國殘疾人。這些人體實驗主要是在納粹集中營裡進行。納粹醫生選定囚犯進行各種危險的實驗,以幫助德國開發新的武器,並推行第三帝國的種族思想。此外,納粹還利用醫生謀殺本國殘疾人、精神病人和政治犯等。1939年10月,希特勒發布一份密令,授權一些醫生開展針對德國殘疾人的謀殺行動。據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認定,1941年10月以後,在德國與奧地利執行對遺傳疾病患者的滅絕計劃中,共有27.5萬人被通過施藥、飢餓、毒氣等方式屠殺。
(四)虐待勞工與經濟掠奪
日本軍國主義為了解決戰爭所需,實現其「以戰養戰」的目的,對淪陷區進行了野蠻的經濟掠奪。日本軍國主義還在戰爭期間強徵了數百萬中國勞工從事各種繁重的體力勞動,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勞作,還經常被暴虐的侵略者肆意殺戮。日軍侵佔大同期間,殘酷掠奪大同煤炭資源,從各地抓來的勞工在條件極其惡劣的礦井下每天服苦役十幾個小時。遭受折磨而死的勞工被拋屍荒山野嶺,其中僅南溝萬人坑死難礦工就達6萬多人。再就是,日軍入侵黑龍江東寧縣之後,計劃把東寧變成進攻蘇聯的最大軍事基地,於是採取強徵、欺騙等手段,徵用了17萬中國勞工修築東寧要塞,這些勞工只有極少數生還,絕大多數都被殘害致死。
而在被強行擄至日本的4萬中國勞工裡,竟有6000多人慘死在日本。例如著名的花岡事件,被日本侵略者綁架至日本秋田縣花岡礦山的中國勞工們由於不堪忍受飢餓及日本監工們的殘酷虐待和迫害,於1945年6月30日深夜奮起暴動後集體逃跑,但遭日本憲警的圍堵和鎮壓,當場死亡113人。從強徵勞工到暴動被鎮壓,花岡礦山中國勞工共有418人死亡。
與此相應,納粹德國於成立之初便開始建立集中營,用於關押犯人和奴役勞工。據估算,德國在歐洲佔領區建立起約15000座集中營,大多數是勞工集中營。從1933年設立第一座集中營達豪集中營開始,納粹就對囚犯濫用酷刑。1939年後,集中營越來越多地關押猶太人、戰俘,納粹變本加厲地讓其從事苦役、不給飯吃或施以酷刑。與其盟友一樣,義大利法西斯也在希臘、塞爾維亞和斯洛維尼亞等地設立過大大小小數十座集中營,用來關押政治犯、抵抗運動人士和少數族裔。這些集中營的條件相當惡劣,許多囚犯死於飢餓和酷刑。
為了保證國防軍和德國國民的食物供應,德軍在佔領區實施野蠻的掠奪政策。到1941年,東線的德軍肆意徵用糧食導致東歐出現了大片「無糧區」。城市居民不分老弱婦幼只能獲得達不到基本生存標準的口糧。今天已經難以統計德國的飢餓政策究竟導致多少人死亡。1940年11月26日,納粹德國設立華沙隔都,將約50萬華沙猶太人驅趕進這片有8英尺高牆圍繞的3.4平方公裡的狹小區域。納粹拒絕提供最基本的食品和藥品,隔都內大量居民逐漸因飢餓和疫病而死亡。在納粹設立的其他隔都,這種飢餓政策也得到了執行。
(五)種族滅絕的罪行
種族滅絕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屠殺平民。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瘋狂屠殺了600萬歐洲猶太人與大量吉普賽人。此外,納粹的僕從國也都不同程度犯下了種族滅絕的罪行。1941年6月,納粹德國進攻蘇聯,派出黨衛軍的「特別行動隊」來實施種族滅絕。被害人基本上全是手無寸鐵的猶太平民。到1941年12月,總計有超過30萬人遭到特別行動隊直接屠殺。
納粹首腦們在1942年1月20日的萬湖會議上制定了「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開始通過滅絕營實行系統性的屠殺猶太人行動。納粹還詳細統計了歐洲各國的猶太人口,甚至包括了未被德國佔領的英國和愛爾蘭的猶太人。納粹意欲滅絕的猶太人口總數達到了1100萬人。
納粹德國滅絕營不同於普通的納粹集中營,滅絕營是專用來執行集體屠殺和種族滅絕政策的。大屠殺期間,納粹共建立了6座滅絕營:奧斯威辛—比克瑙滅絕營、海烏姆諾滅絕營、貝烏熱茨滅絕營、馬伊達內克滅絕營、索比堡滅絕營和特雷布林卡滅絕營。其中最為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於1940年4月27日由納粹德國黨衛軍領導人希姆萊下令建造。估計約有110萬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殺,約有90%的遇害人是猶太人。
在希特勒的統治之下,吉普賽人與猶太人一樣受到敵視和迫害,並因此在納粹佔領區遭遇屠殺。二戰中,羅姆人的死亡人數約在22萬到150萬之間。1943年4月,進入華沙隔都濫殺無辜的黨衛軍和保安警察遭到猶太居民的抵抗。黨衛軍出動重型武器和噴火槍來對付不肯屈服的猶太人。最終的結果是華沙隔都被夷為平地,倖存者不是被當場槍決,就是被送進特雷布林卡滅絕營殺害,共約五六萬人遇難。
納粹的幫兇也積極參與到種族滅絕的暴行之中。例如,克羅埃西亞的右翼組織烏斯塔沙在二戰期間開始了針對非克羅埃西亞人的大規模種族清洗。烏斯塔沙恐怖分子殺害了約50萬塞爾維亞人,還屠殺了數以千計的猶太人和吉普賽人。
二戰中的國際大屠殺總覽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為慘烈的戰爭,60多個國家、世界人口的五分之四捲入這場戰爭,戰火遍及歐洲、亞洲、非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使世界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災難。二戰是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戰爭,因戰爭而死亡的人約6000萬左右,戰爭期間的經濟損失超過4萬億美元。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為了建立起奴役亞洲各國的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日本軍國主義走上了一條侵略擴張的道路,給亞洲各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據不完全統計,由於日本的侵略和加害,中國僅在1937年至1945年期間,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印度尼西亞傷亡400萬人;越南傷亡200萬人;菲律賓傷亡111萬人;馬來西亞有15萬華人遇害。此外,共有1.2萬人被日軍細菌部隊作為「活體實驗」慘遭殺害。
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納粹德國也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無窮的浩劫。希特勒當權後,宣揚雅利安人種至上論,實行法西斯恐怖統治,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包括歐洲各國無辜民眾實施了殘酷的屠殺和迫害。二戰期間,共有約600萬猶太人死於納粹大屠殺;蘇聯在衛國戰爭期間共有2660萬人喪生,1701個城市和市鎮被破壞,7萬多個村莊被燒毀,近10萬個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成為一片廢墟,2500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達7000億盧布。此外,歐洲各國基本都遭受了慘重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作為納粹德國的幫兇,墨索裡尼領導下的義大利法西斯同樣犯下了許多嚴重的戰爭罪行。德意日法西斯給全世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痛苦回憶,它們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最邪惡的化身。
禁止攻擊或轟擊不設防的城鎮、村莊住所和建築物。家庭的榮譽和權利、個人生命和私有財產及宗教信仰和活動,應當受到尊重。——《陸戰法規和慣例公約》
這個海牙公約所指定的條款,然而二戰期間德意日法西斯卻絲毫不顧公約的存在,他們對各國平民所犯下的罪行,雖然在形式和手段上有所差異,但本質上都屬於反人類的暴行。
德日兩國對二戰罪行的不同反思與反制對策
二戰期間的國際大屠殺留給民眾的苦難是刻骨銘心的。作為戰後的正義訴求,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雖然已經將戰爭元兇繩之以法,但還遠遠沒有彌合倖存者們的心靈創傷。沒有施害者的真誠謝罪和受害者的寬容原諒,歷史的這一頁就沒有真正翻過去。
德國對二戰罪行的反思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戰後初期不少人對納粹暴行保持了「心照不宣的沉默」,但德國的知識精英很快認識到戰爭罪責問題是德國人無法敷衍過去的。加害民族的反省要有自覺意識,但也要靠內在推動力。戰後初期,德國的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開始從不同的角度解讀納粹歷史,從而推動了戰爭反省的不斷深入。德國社會意識到,對納粹侵略歷史的批判檢討與罪責擔當,是德國人與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實現真正和解的前提條件,因此越來越多的德國人不再迴避歷史問題,轉而推動積極健康的歷史意識在戰後德國的重建。戰後西德的歷史教科書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公開承擔納粹罪行,並探討大屠殺發生的原因及其影響,以此來警示年青一代要反對納粹主義、維護和平。
與此同時,德國政界也開始真誠謝罪。特別是1970年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大屠殺死難者紀念碑前的下跪,此舉被譽為「歐洲近一千年來最強烈的謝罪表現」。1968年,德國女記者克拉斯菲爾德當眾給原納粹黨員、當時的西德總理基辛格一記響亮耳光。她認為,原納粹黨員能當上聯邦總理實為國家恥辱。此後,德國政界啟動了清理納粹的自覺行動。1994年9月,德國聯邦議會通過了《反納粹和反刑事罪法》,禁止以任何形式宣傳納粹思想,嚴禁使用納粹標誌,即使是「大屠殺否定論」的公開言論與行為也將受到嚴懲。
2005年3月18日,聯邦參議院通過了擴充《刑法》第130條的決議,規定凡「贊同、頌揚或辯解」納粹暴政而損害納粹受害者尊嚴者,可以判處3年以下徒刑。新的《集會法》規定,禁止新納粹在歷史敏感地區,如集中營所在地、柏林大屠殺紀念碑等地集會遊行。德國政府以其實際行動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這種悔罪態度被此後的歷屆德國政府重申。可以說,從普通民眾到政界精英,戰後德國社會整體上對戰爭罪行的反省都是積極而又徹底的。另外,德國政府還頒布法律禁止否認大屠殺的言論與行為。
相形之下,戰後長期以來,日本在歷史認識方面卻屢屢開歷史倒車,在一些列社等問題上小動作不斷,不時出現一些勢力矢口否認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性質和罪行,竭力美化侵略戰爭,這不啻是對曾經遭受過戰爭傷害的亞洲各國人民再次加害。
結語
2005年11月,在國際社會的大力推動下,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把1月27日蘇聯軍隊解放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的日子作為國際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早在1959年4月,以色列國會就決定以猶太歷尼散月27日作為大屠殺紀念日,並定格為國家法定節日。這兩項舉措在推動德國歷史反省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二戰國際大屠殺和民眾受難的歷史告訴人們,對法西斯和軍國主義者,人類必須保持足夠的警惕,因為和平從來就不是祈求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