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在影像中的戰爭記憶

2021-01-08 央視網科教
凝固在影像中的戰爭記憶
中國紀錄片人對抗戰歷史的責任與擔當

原標題:

 第三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表彰頒獎獎典禮《1937南京記憶》獲得優秀系列片獎

作者 趙鳳蘭

   用當代視角、理性思考講述中國抗日戰爭

 「2015年是一個重要年份,我一直在思考紀錄片人要以什麼樣的作品和態度來面對這個時間。」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重大題材項目負責人閆東對記者說。幾天前,閆東帶著他的抗戰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參加了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牽頭在湖北武漢舉辦的「中俄電視周」。電視周集中圍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抗日戰爭與前蘇聯衛國戰爭為主題展開,中俄雙方各自用十部真實記錄反法西斯戰爭的優秀紀錄片進行集中展映,力圖以「真實的影像力量」銘記本國人民在戰爭中所受的深重災難,喚醒世人對歷史的認知和對和平的祈願。

 「對於在二戰中犧牲較大的兩個國家,中俄兩國集中進行戰爭題材優秀紀錄片成果展意義重大,為了向俄羅斯的紀錄片同仁學習交流,我第一時間趕往武漢,主要是想親耳聽聽俄羅斯紀錄片同行對我們作品的評價,以及他們是如何用紀錄片來反映這段戰爭歷史的。」 閆東日前正在執導中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8集重大題材紀錄片《東方主戰場》,有著28年紀錄片創作經驗、獲獎無數的他始終都在琢磨抗戰紀錄片創作如何出新、如何與當下社會緊密聯繫的問題。

 這部由中央電視臺、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出品,閆東執導的《1937南京記憶》在「中俄電視周」上獲得最佳紀錄片。全片囊括了國內外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珍貴史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圍繞與南京大屠殺事件密切相關的一個美籍華人、一個美國人、一個日本人的故事而展開,如第一個將南京大屠殺歷史史實以英文著作的方式介紹給世界的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紀錄影片《南京》的美國奧斯卡獎導演比爾·古登塔格;認真反思日本的戰爭責任、用良心追問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的日本女教師松岡環等,影片力圖通過這些典型人物,以及戰爭倖存者的回顧和研究者的真實史料,記錄中國、日本、西方國家對南京大屠殺的時代記憶與深刻反思。

 「我們共搜集了3000多分鐘的視頻資料,2000多張圖片資料,最終將所拍攝的17000分鐘影像資料剪輯為250分鐘的成片,許多影像資料和圖片、文字資料都是首次與觀眾見面。」 閆東告訴記者。

 《1937南京記憶》跳出了國人視角,以全球化視野、西方人眼光和人類思考的角度來客觀審視發生在上世紀南京的這場歷史劫難。影片構圖精緻平穩又不乏藝術質感,片中緩慢而沉重的畫外音,配以哀傷而悲愴的交響樂,為整部紀錄片奠定了低沉、哀婉的基調:「人類進入一個新紀元,但上個世紀留下的戰爭陰影卻揮之不去……今天在德國、在俄羅斯、在波蘭、在以色列,人們從來沒有忘記二戰的陰影,絕不允許悲劇重演,早已成為主流社會的共識。同樣在中國,那些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和全體國人的記憶,並沒有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退,它們有理由期待,那些塵封在歷史迷霧中的冤魂和禁錮在數字牆背後的亡靈,都能在地球上所有人類的目視下,漸漸浮現出清晰的面孔,這是不能忘卻的記憶。」

 在看完這一幕幕感人的影像後,擔任此次中方紀錄片評委的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紀錄片部副主任亞歷山大·科佩索夫表示,中國的紀錄片在現代的拍攝視角、影像創意、敘事角度的探索上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以《1937南京記憶》為例,認為該片的視角選擇、故事選擇十分值得俄方同行學習借鑑。「《1937南京記憶》以1937年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為載體,向觀眾全面展現了當今世界對發生在中國的這場浩劫的歷史認識,歷史切入點非常巧妙。一個問題始終牽動著觀眾的心:張純如本人經歷了什麼?當片中展示出的南京1937大屠殺對於主人公的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後,一切都清楚了:對這段悲痛記憶的挖掘需要主人公投入大量精力,而南京慘痛的遭遇同時為主人公的家庭生活蒙上了悲劇色彩。主人公所經歷的命運可貴之處在於,它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歷史的真相。」

「俄羅斯目前的紀錄片對戰爭的反思具有相當的水準。」擔任此次俄方紀錄片評委的閆東同樣表達了對俄羅斯紀錄片的讚賞,他說:「俄羅斯的紀錄片人腦子裡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他們很善於講故事,片子裡滿是細節,無論是表現當事人、倖存者還是後來的研究者,每個人物的形象都非常飽滿,沒有空洞的內容,也不強加給人任何說教,所要表達的觀點都深藏在故事裡,這些紀錄片體現出俄羅斯是一個尊重歷史的民族,他們對自己的戰爭有深入的思考。」他舉例說,《進攻柏林——深入虎穴》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這部片子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戰爭反思,而是以蘇軍進攻柏林的最後15天為切口,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歷史和文化思考,特別是蘇聯政府於1955年將1240幅油畫歸還給德國這一戰爭背後文化掠奪的細節,展現了戰後各國對文化的珍視。

 電視周上,還有多部以不用視角還原歷史真相的紀錄片站在理性的角度,對我國在抗戰中所經歷的那段血雨腥風的歲月進行了再現和反思。東北抗聯14年的戰鬥史,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紀錄片《東北抗聯》便是迄今為止比較完整的,全面系統的反映東北抗日聯軍這段歷史的文獻紀錄片。《臺兒莊1938》中講述的故事距離事件發生已過去近80年,但攝製組依然找到了臺兒莊大戰的參與者與親歷者,還儘可能地展示了日本學者、政治活動家對於這一歷史事件的講述,確保了紀錄片中歷史信息的可信度和公正性。《半個世紀的守護》不僅回顧了蘇聯戰士庫裡申科的功勳偉績,同時還展示了重慶人民祖輩傳承的為英雄戰士守墓的感人事跡,表現了重慶普通的居民三代對蘇聯烈士的緬懷和追憶。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凸顯抗戰歷史的當下視角,讓當前的年輕人與發生在70年前的那場戰役發生深層互動,一些紀錄片巧妙地運用了歷史與現實對話的創作手法,強調了歷史紀錄片的現世意義。像《青春致敬青春》便是運用現代演繹手法詮釋歷史青春的紀錄片,表現了今天的熱血青年通過追尋抗戰老兵的足跡向70年前家園淪落的殘酷青春致敬的故事。「通過當下人的青春與過去先烈的青春進行對望的方式回溯歷史,讓兩代人的青春在歷史的交錯中奇妙對接,從而詮釋青春的價值和意義,這是把當代年輕人的生活與抗戰歷史結合起來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中國電視》雜誌的資深編輯邢戈說。

「紀錄片的使命就是用真實的力量感染觀眾,用真實的歷史事實、鮮活的人與事,表達當代人的思想發現、精神探尋,展現電視藝術的文化使命與責任擔當。特別在抗戰勝利7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這樣一個重要節點上,紀錄片用「真實的影像」傳播了歷史正能量。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副司長兼中國電視藝委會副主任王丹彥說。

 

相關焦點

  • 2020的痕跡,用影像凝固時間……
    影像可以凝固時間的痕跡,可以記錄我們隨著時間列車的走過。庚子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兇猛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整個社會的節奏,人們自然有序的日常生活被按下「暫停鍵」,使人類經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被動和考驗。
  • 越南戰爭期間凝固汽油彈是如何從英雄變成壞人的
    凝固汽油彈是1942年在哈佛大學由路易斯·F·費瑟領導的一個化學家小組與美國政府在一個絕密的戰爭研究合作中開發出來的。凝固汽油彈的原始成分是由萘和棕櫚酸鹽混合而成的,凝固汽油彈由此得名。萘,又稱環烷酸,是原油中的一種腐蝕性物質,而棕櫚酸是一種天然存在於椰子油中的脂肪酸。
  • 《金剛川》致敬經典 用影像喚醒對歷史烽煙的記憶
    原標題:用影像喚醒對歷史烽煙的記憶發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不僅是活在人們心中的一段歷史,也是復現於電影的時代符號。從《上甘嶺》《英雄兒女》到《激戰無名川》,朝鮮戰場上的英雄故事是老一輩人難忘的影像記憶。70年後,穿越無數烽火硝煙的中華民族,在緬懷英雄的同時,也在開闢著屬於這個時代的偉大與光榮。影片《金剛川》在時間短、強度大的創作環境中,以精細的戰爭場面描寫、深入的戰爭價值分析和巧妙的敘事結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世界奇妙物語系列——當記憶凝固在時間與空間,那是我愛你的停留
    妻子患有阿爾茲海默症,一日不慎家裡起火,她沒有逃開,喪身於大火中。奇妙的是,丈夫卻在某日清晨發現了妻子出現在家中。但只有他能看到妻子的幻影,所有人都看不到。專家說是妻子的生前記憶凝固在了這裡,再一次重複死前的生活。
  • 《八佰》:歷史主義題材電影敘事對集體記憶的建構
    一、「戰爭的血腥」與「人性的選擇」編織集體記憶在歷史題材的電影中,戰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場景。當天空被染成血紅,當大地被覆以灰敗,當瓢潑大雨傾盆而下也衝淡不了悲傷。在《八佰》這部影片中「歷史」與「後現代」發生碰撞將戰爭的血腥暴力體現的淋漓精緻。後現代文化以個性化平面化,直接,刺激為特徵。
  • 真正的「死神來了」,讓人驚恐的武器,凝固汽油彈
    我們知道戰爭都是慘烈的。隨著武器的不斷發展,武器的殺傷程度也在加大。目前除了白磷彈,還有一種炸彈被禁止和限制使用,這種武器就凝固汽油彈。簡單來講,裝有凝固汽油的炸彈,就叫凝固汽油彈。這種武器有多恐怖呢?
  • 《港口與影像II 消失的碼頭:在時空與記憶之間》展覽即將開幕
    港口與影像II 消失的碼頭:在時空與記憶之間2019年10月16日——12月1日參展藝術家:陳旻、何博、木格、石真、唐小松、吳鼎策展人:何伊寧助理策展人:蔡昕媛他的攝影作品經常涉及當代事件中揮之不去的歷史主題和記憶。他的作品曾在紐約攝影節(美國),PHotoEspaná(西班牙馬德裡),鳳凰美術館(美國),德裡攝影節(印度),蓋蒂圖像畫廊(英國倫敦),Chobi Mela國際攝影節。(孟加拉國達卡),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節(中國廈門),布雷達攝影節(荷蘭布雷達)等處展出。
  • 趁《金剛川》熱度,聊聊韓戰中那個非常殘忍的武器
    之後,它立刻被投入了實戰,迅速成為二戰、韓戰、越戰等大型戰爭中佔據主導地位的武器。1944年3月6日,美國空軍第一次把凝固汽油彈投到德國柏林。在太平洋戰場上,凝固汽油彈用來對付戰壕和坑道中的日本軍隊非常有效。
  • 喚醒沉睡的戰爭記憶
    我曾經有一次思考,什麼叫做戰爭記憶。很久之後的某一天我終於知道,載體的是照片,而內容可能就是這三個字。 「望」 這張照片拍攝於一戰時期,照片中的年輕人面對鏡頭表露出樸實的笑,他們身強力壯,有著中國勞動人民的堅韌不拔的性格,也有著共同的名稱——中國勞工
  • 尊前談笑人依舊——周恩來影像記憶
    今天是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來追憶總理的影像記憶。周恩來是道者,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他又是仁者,有著鴿一樣的溫順、儒雅,但在尖峰時刻,他又會袒露鷹一般的鋒芒。在漫長的政治生涯中,周恩來獨特的行事風格,引起國內外學者的極大興趣。
  • 一月番動畫「粗點心戰爭」第二彈彈宣傳影像公開 !
    一月番動畫「粗點心戰爭」第二彈彈宣傳影像公開 !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5-12-29 16:50:57   即將在1月開播的美食漫畫「粗點心戰爭
  • 讓「南京記憶」成「世界記憶」_南報網
    紀錄片、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圖書……近年,一批聚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文藝作品,以光影、音符、筆墨凝固「12·13」,用藝術這門人類共通的「語言」走向國際,用大眾聽得懂、看得懂的方式向世界發聲,讓人們銘記這段慘絕人寰的歷史,讓「南京記憶」成為「世界記憶」。
  • 為什麼蜂蜜要說結晶而不說凝固,結晶和凝固有何區別?答案來了
    蜂蜜作為一種我們常見的美食,在生活中很多朋友都見過,蜂蜜不但顏色有多種,就連「凝固」的形態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在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有的蜂蜜「凝固」後像豬油,雖然「凝固」了,但是還是容易舀出來,而有的凝固後用鋼勺都難戳動,於是有的朋友就有疑問了,為什麼蜂蜜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 《影像江河:三角洲影像藝術展》於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免費開放
    8月1日上午10點,《影像江河:三角洲影像藝術展》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正式開展。作為一次原創大型影像展,《影像江河:三角洲影像藝術展》對長沙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藝術教育等進行了深層的影像探究,目的是展現出北辰三角洲地區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從歷史記憶串聯城市空間。
  • 現代電影中的時間:德勒茲《電影2:時間-影像》
    如果說運動-影像給人很「滿」的目不暇接之感,電影中的時間全都由運動經過剪輯呈現在熒幕上,那麼時間-影像則更像冰山。每個人的潛在記憶、感知都如同冰山的水下部分,而浮出水面的現實總是對應潛在的想像、回憶和思維的反射。
  • 日本帝國覆滅記——美軍投下凝固汽油彈,東京成了人間地獄
    在戰爭的最後歲月裡,2251架有傷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利用了這種優勢。與德國不同的是,日本的工業區大都設在市中心,大多數的日本工廠和加工設施散布在居民區裡,所以美軍無法做到在襲擊軍事目標的時候不對附近居民造成傷害。而且到1945年,為了儘早結束戰爭,美軍也只能這樣做了。
  • 瀋陽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英雄城市
    作為14年抗日戰爭的起點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深化瀋陽抗戰歷史文化研究,講好瀋陽抗戰故事,助力瀋陽打造抗戰歷史文化名城建設,9月2日,瀋陽市委宣傳部、市檔案館(市文史研究館)聯合主辦第二屆推進瀋陽打造抗戰歷史文化名城論壇。
  • 《高達戰爭記憶》遊戲詳細前瞻
    不必擔心,NGBI公司將會在近日發售一款新的高達格鬥作品《高達:戰爭記憶》。這一作與以往公司的高達格鬥類作品GVG以及聯合VS扎夫特等系列不同,是一款全新設計的高達格鬥新作。與以往的高達系列遊戲不同,無論機體建模和具體系統都有了很多變化,採用了可以在3臺MS中自由切換的戰鬥模式(有點像前年發售的《王牌機師2》,但是有很大的區別)。是不是有點吸引想要立刻嘗試一下這款高達新作呢,別急!
  • 讓戰爭記憶如警鐘長存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是我國今年的一件大事,習近平主席本月出訪俄哈白三國,其行程中一項重要內容即參加5月9日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本報國際版從4月30日起,推出「銘記歷史 警示未來」系列報導,截至5月25日已刊出10塊專版。
  • 老一輩戰地記者盪氣迴腸的戰爭記憶(組圖)
    「如果你沒辦法阻止戰爭,那就把戰爭的真相告訴世界。」這是戰地記者的永恆格言。我黨我軍自成立之日起就伴隨著紛飛戰火,而有那麼一群「新聞戰士」,穿梭在槍林彈雨間,用筆鋒和鏡頭做武器,以尖銳的筆觸和獨特的視角,去撥開硝煙中的迷霧,展示中國捍衛和平與正義的力量,警示世人反思戰爭、珍視和平。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