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的時候,每天主要就是吃和睡。到了一定年齡,父母就要考慮把孩子送到學校上學了,孩子上學後,學習成績自然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它反映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
當然,學習成績有時只是對孩子學習成績的一種測試,父母也不必過分關注,父母不能以成績來衡量孩子的成敗。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是閱讀材料,其實3歲就可以看出來了,主要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1.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3歲的時候,差不多要送去幼兒園上學了,試想一個孩子在學校自己不能穿衣服,提褲子,吃東西,那是很難自理的。有人會說,孩子還小,等著上小學吧。但是實際上,在我們周圍,有些孩子甚至上了小學,解決不了自理問題。
比方說,同學們聽得很認真,這時班上突然有個學生,他控制不住自己,也等不及去廁所,直接在教室裡小便了,那樣會讓孩子被其他同學嘲笑,還都是那麼大的人,想去廁所都不知道打報告,這樣就很丟臉,還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父母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的自我照顧能力。
2.孩子怕生
幼兒園是孩子們離開父母懷抱後的第一個去處,有些孩子剛到一個新環境,就能很快結識許多好朋友,幼兒園的生活也變得很輕鬆和有趣。而且有些孩子平時很怕生,在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突然間多了那麼多同學,難免會有些不適應。
而且小孩太怕生,會影響到小孩的學習進度,如果家長不及時加以引導,時間一長,小孩的學習成績必然會受到影響。
3.孩子的邏輯思維
孩子們在上幼兒園之前,都是呆在家裡看動畫片或者和家人玩耍的,到了一定的年紀,他就要去學校學習知識了,很多剛接觸學習的孩子,突然面對這麼多要自己學的東西,有些孩子邏輯思維比較薄弱,所以接觸新知識的能力相對來說也比較差,就跟不上學習的速度。而有的孩子邏輯思維比較強,接觸新知識就容易的多。所以建議父母多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讓孩子能更加容易的學習知識。
從以上3點可以看出,孩子上幼兒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父母為了能讓孩子在幼兒園裡儘快的讀書學習,建議父母要做好這3點。
二、父母應該做好這3點
1.跟孩子耐心溝通。其實孩子之所以學習效率不高,跟家長日常對孩子的學習態度有很大的關係,父母應該跟孩子耐心的溝通,平時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好好學習,孩子自然會慢慢的懂得家長的良苦用心。
2.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父母不能把孩子往幼兒園一送就不管孩子了,應該和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平時保持聯繫,一起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讓孩子更快更有效的學習。
3.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愛上閱讀,即使沒有大人督促,自己也會去找書看。可以先給孩子看一些她感興趣的書籍,逐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其實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除了以上幾個方面父母要留意外,平時在教育孩子時,家長也要積極正確的去引導,培養孩子的學習意識。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只要父母教育孩子用點心,孩子在學習上也多花點心思,相信學習成績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也表示:2-8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大腦發育時期,也是最重要的邏輯訓練期。我們中國古人總結的經驗「3歲看大,7歲看老」,是有科學依據的。李玫瑾教授表示:8歲前應該更注重孩子邏輯思維的培養,幫助腦部發育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助力腦部發育呢?
關於怎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許多家長給我推薦了《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這是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一共10冊。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全套400道題,夠娃們玩很久;題目中還融入很多圖形、運算、比較、統籌等銜接小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在小朋友靜下心來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專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齒輪旋轉-觀察力和推理力
不僅豐富好玩,更驚豔的是,它有非常科學的內容編排。
而這套書就很好地將孩子們對方向的認識,融入到了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朝向,用東南西北多種方向的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還有分左右的,觀察傳送軸運轉方向的左右變化,推理三隻小刺蝟會掉到到哪個桶裡
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對方向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他們不但可以準確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還掌握了規律,會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孩子的學習大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原價200元,現有暑期優惠活動只需要99元,共10冊,算一下每本書都不到10元,都不到補習班一節課的價格,就能讓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助力腦部發育,變身聰明小孩,家長還猶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