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用醬油、牙膏等土法處理燙傷使不得

2021-01-09 南報網

用醬油、牙膏等土法處理燙傷使不得

南報網訊(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崔玉豔)眼下,醫院收治的燙傷患者明顯增多。不少患者送至醫院時,燙傷處不僅有醬油、牙膏,有的甚至還抹了爐灶灰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燒傷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於冰指出,用醬油、牙膏等「土方法」救急很不靠譜,其不僅沒有任何效用,還會誘發感染,加重病情。

於冰介紹,塗上牙膏,燙傷處感覺涼涼的很舒服,不過幹了之後會附著在創面上,增加了醫生清理傷口難度不說,還會影響燒傷處熱量的散發;醬油、醋不僅不衛生,還有利於細菌的生長,從而汙染創面,增加感染機會。另外,醬油含大量鹽分,塗在傷口處還會加重疼痛感,還有可能會在傷口產生色素沉著。最讓於冰感覺到不可思議的是,接診過程中碰到過農村送來的患者塗抹的竟然有老鼠油、爐灶灰等。「老鼠油就是小老鼠泡在香油裡,是一種民間偏方。從科學角度看隨意塗抹後會增加傷口汙染、感染的機率,加深創面。」

燙傷後如何正確處理?於冰告訴記者,兩小時是燙傷急救的黃金期,一旦發生燙傷意外,切莫慌亂,先用涼水衝洗半小時以上。不建議用冰塊敷患處,防止凍傷。如果實在要用冰塊,建議用乾淨柔軟的紗布包紮好,再敷患處,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為宜。如果燙傷部位有衣服粘連,不要硬脫衣服,應用剪刀慢慢剪開衣服。

相關焦點

  • 闢謠|燒燙傷可以塗抹牙膏來清涼止痛?
    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皮膚被燒傷燙傷後可以塗抹牙膏緩解,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闢謠者:孫建方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皮膚性病學教授 牙膏中的薄荷成分雖能讓患處暫時感覺清涼,但這樣易導致細菌滋生和創面感染。此外,塗抹醬油、香油、花椒麵、凡士林等「土」方法,不但不利於傷口恢復,還會增加感染機會。
  • 兒童用熱水袋取暖,卻致低溫燙傷
    蘆主任仔細查看了患處,詢問是否有使用取暖工具,家長說睡覺時用過熱水袋,蘆主任說,這是燙傷了。家長質疑的說:不可能啊,熱水袋外面包著布袋子,不燙啊。蘆主任告訴家屬,這叫做「低溫燙傷」。一提到燙傷,人們一般都會想到開水或者蒸汽等引起的高溫燙傷,實際上,除了這種常見的燙傷之外,另外還有一種叫低溫燙傷,低溫燙傷的溫度並不高,但是接觸的時間比較長,還是會導致皮膚受傷。
  • 安以軒孕期被麥當勞奶茶燙傷,處理方式大獲好評
    生活中意外燙傷,這些錯誤方法不能用雖然安以軒燙傷事件以完美結束,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被燙傷時,沒有得到正確的處理,結果就導致了非常嚴重的損傷,就比如下面這些錯誤的處理方法,一定要規避。用醬油、醋、面醬等調料抹傷口之前看《中餐廳3》的時候,有這麼一段:秦海璐做菜的時候不小心被燙傷,而她竟然第一時間找出大醬抹在燙傷處,並且還用保鮮膜把傷口裹住。
  • 孩子輕微燙傷,這三個妙招可緩解疼痛不留疤
    對於成年人來說一般防範意識都是比較好的,因此很少被燙傷,但是小孩子非常調皮往往會亂動亂抓,一旦沒有看住就會被燙傷或者燒傷。孩子被燙傷之後,有的父母可能處理的不到位,還會給孩子的傷口帶來惡化,甚至還留下終身傷疤。那麼孩子在燙傷之後,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什麼呢?
  • 一不小心就會燙傷?想要安全處理燙傷,正確方法很重要
    人們在生活難免會被人們在生活難免會被燙傷,洗澡、煮菜、暖寶寶等等都可能會引起燙傷。那麼燙傷後要怎麼辦呢?下面就由亮健好藥君為大家介紹一下吧。一、什麼是燙傷?人們經常說燙傷也屬於燒傷。燙傷分為三個級別:I °燙傷損傷皮膚表面,皮膚出現紅腫現象,有一種奇怪的疼痛,但沒有明顯的水泡。Ⅱ°燙傷是指皮膚有損傷,局部腫脹和疼痛,而且還出現了水泡。
  • 王俊凱竟然這樣處理燙傷?
    王俊凱竟然這樣處理燙傷?,你會怎麼處理?01燙傷後用冰敷、抹牙膏、塗醬油/ 都不對/所有指南都明確禁止冰敷,因為冰塊的溫度太低,冰敷會使局部感覺麻木,易造成凍傷;燙傷後的皮膚表面,如果接觸了高鹽(醬油)或其他物質會造成局部組織損傷,不但無法緩解症狀,還有可能造成二次感染。
  • 孩子被燙傷怎麼辦?父母學會這4個急救步驟,連醫生都會稱讚
    就這短暫的一分鐘,樂樂把水龍頭調到最高溫,並且打開了水龍頭,儘管媽媽第一時間關掉了水龍頭,但是樂樂的小腿還是被燙傷了。劇烈的疼痛感讓樂樂大哭起來,奶奶過來後,對著媽媽劈頭蓋臉一頓罵,然後做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奶奶立馬在燙傷的地方抹滿了牙膏、醬油,並且用紗布包了起來!
  • 當心有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衝:脫離燙傷源頭後,迅速把燙傷部位放在自來水的水龍頭下或者花灑下,進行流動水、冷水衝洗。衝洗時水壓不能太大,沿燙傷部位周圍進行淋洗。衝洗時間約30分鐘,或創面無痛感即可。脫:在衝洗過程中,同時脫去燙傷部位的衣物。脫衣服時需邊衝洗邊脫,儘可能用剪刀把衣物剪開。不可硬拽衣物,避免皮膚大面積剝脫。
  • 當心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
    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熱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於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後長時間接觸皮膚,後果也很嚴重。
  • 輕微燙傷了該怎麼辦?這個動作要立馬做!
    ,我趕忙用涼水給她衝了十幾分鐘…… 藉此機會,我正好也和大家一起複習一下燙傷的預防和處理策略。輕微燙傷如何處理? 首先最重要的自然是脫離熱源。 然後就是冷卻,建議用涼水(起碼低於體溫)衝20分鐘,注意溫度要低,但也不要用冰塊以免凍傷,更不要塗抹各種藥膏、食用油、牙膏等等。
  • 王俊凱竟然這樣處理燙傷?日常抹牙膏、塗醬油是正確處理方法嗎?
    被燙傷後,你會怎麼處理? 抹牙膏 敷冰塊 還是冷水衝? 為不耽誤上菜,他強忍著燙傷繼續幹活,等忙完後才找冰塊冰鎮皮膚;然而尋冰無果,只能用冷凍豬肉充當冰袋鎮靜皮膚。
  • 不能去醫院,燙傷了以後該如何自己處理?
    可能你看到手上有燙傷,卻沒有注意到開水順著袖口流到了前臂,或者下肢也燙到了。被忽視的傷口是很危險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最要命的是你沒有察覺到的危險。水皰(Don`t Worry)今天先從水皰說起。燙傷以後起水皰,很多朋友會很擔心,水皰破了怎麼辦?會不會留疤?其實,水皰怎麼處理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弄不弄破關係不大。
  • 收藏6個「四字訣」,被燙傷後,傷口處理好不留疤
    特別是我們要吃一日三餐,那麼自然要開火做飯,被開水燙傷,被油濺到也屬於常見的事情了。一旦被燙傷了,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對傷口進行正確的處理才能獲得更好的恢復,也能降低留疤的概率。那麼被燙傷之後怎樣處理才不會留疤呢?下面告訴大家6個四字口訣,按照這樣做傷口不容易留疤。1、冷水衝洗。
  • 燙傷之後,應該怎麼處理?多數人錯在了第一步,怪不得留下疤
    生活中,因為一些小意外出現一些小燙傷、小燒傷什麼的在所難免。有些人發生這種情況之後,也不想小題大做,就會用牙膏、肥皂水之類的擦一下,心裡仿佛就得到了安慰。但是這樣真的有用嗎?很多時候,自己用這樣的「土方」治療,可能會適得其反,反而讓情況更嚴重了。
  • 醬油怎麼選?吃醬油會變黑?一篇文章全都說清楚了→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如今市面上的醬油五花八門,價格也從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不等,除了老抽、生抽,還有海鮮醬油、增鮮醬油、菌菇醬油,甚至兒童醬油……門道可不少,怎麼挑、怎麼用都大有講究。如何辨別好醬油?如果平時習慣用同一瓶醬油,建議選擇佐餐用醬油。除了根據用途的簡單選擇,在品質上又該如何辨別?
  • 這些情況下使用暖寶寶、熱水袋 易造成低溫燙傷
    你知道嗎,這些物品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能夠導致燙傷的最低溫度是45℃左右,超過這個溫度且較長時間接觸,就可能造成皮膚燙傷。如果接觸皮膚時間特別長,甚至能夠造成非常嚴重的燙傷。」北京市隆福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陳雁介紹,冬季常用的各種取暖物品都可能超過45℃,比如熱水袋、暖寶寶、電熱毯,甚至長時間貼近臉龐打手機都可能造成低溫燙傷。
  • 9歲女孩被打翻的泡麵大面子燙傷 兒童燙傷如何緊急處理
    暑假又要來了,很多「熊孩子」在家還真不讓人省心,燙傷燒傷的就診率在暑期有所上升,據報導,日前有一名9歲女孩被打翻的泡麵大面子燙傷,皮膚燙傷脫落。有統計顯示,夏季是燙傷的高發季節,夏天原本天氣炎熱,人們普遍穿著短褲短袖,特別是小孩子玩耍中,好動、沒有分寸,自我保護能力差,若是獨自一人玩耍,很容易造成燙傷。
  • 孩子被開水燙傷,怎麼辦?寶媽的處理方式很明智,讓孩子少受了罪
    接著,小陳一家把孩子送到了醫院,在醫院燙傷科的病房裡,小陳看到了太多孩子大面積燙傷後慘烈的哭聲,各種疤痕,觸目驚心。醫生卻只是簡單地給小陳的孩子上了藥之後就對她說:「你們傷口處理得很好,給孩子爭取到了最寶貴的時間!」那麼,孩子燙傷後應該怎麼做呢?
  • 用「取暖神器」 需提防低溫燙傷
    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緊貼熱水袋的部分皮膚就容易造成局部燙傷。低溫燙傷的創面疼痛感不十分明顯,僅在皮膚上出現紅腫、水泡、脫皮或者發白的現象,面積也不大。但是燙傷皮膚表面看上去燙傷不太嚴重,但創面深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如果處理不當,嚴重會發生潰爛,長時間都無法癒合。
  • 寶寶燒傷、燙傷的正確處理方式,這樣才不會留疤
    寶寶在玩耍時經常因碰到水瓶、熱水盆、熱油鍋、電飯煲、電暖氣等高溫物體均會引起燙傷、燒傷。除此之外,寶寶也可因用手抓過熱的飯菜、打翻過熱液體、玩打火機和天然氣開關等造成燙傷、燒傷。寶寶燒傷應如何處理?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為小面積的輕度燒傷、燙傷,基本不需要前往醫院救治,在家即可處理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