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這問題,得先了解網際網路公司的虧損原因和盈利模式。
網際網路公司虧損還在燒錢,基本上三種原因:
①市場份額還小。靠燒錢,擴大市場份額,增加用戶數、活躍度、留存率等;
②市場存在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網際網路行業是典型的規模經濟,頭部效應,不進入行業前三,基本沒戲!
最典型的是當年滴滴快的打得你死我活,瘋狂燒錢,目的就是做高數據,讓對方背後的資本沒有信心退出;最後雙方都燒不起了,那合併吧!滴滴Uber亦是如此!
③投資產業鏈和渠道。比如京東投資京東物流,當初巨額虧損;美團投資單車等創新業務……
為什麼虧損也要做大規模?網際網路規模經濟,邊際成本趨近於0!
不解釋專業名詞了,通俗講一講:如電商天貓,從盈利方面講,對於天貓,每增加一個商戶,天貓增加的成本無非是伺服器增加了一點數據(邊際成本),但是天貓的年費和保證金、交易佣金等都是完全增加的一份利潤啊!
網際網路公司拼命做大規模,就是希望達到絕對優勢市場規模,掌握市場定價權;而邊際成本接近於0,公司盈利前景當然非常被看好!
我們常說的網際網路公司的盈利模式有廣告收費、會員增值服務、交易佣金等。這些都需要幾近壟斷性絕對市場份額,才能決定價格!
像滴滴和美團等從初期的大額補貼消費者到幾近壟斷時期的高於市場價。
投資者為何熱捧?做大規模,提高估值!
由於投資者的盈利方式主要來源於股份套現。提高估值,股份才能升值!因此,對於能夠擴大規模(①②)、提高效率(③)等提高估值的行為,都是真金白銀支持的!
投資者支持資金的前提就是要求公司通過投入資金,提高相關數據指標,進而提高估值;達不成指標的話,投資者輕則退出,重則接管公司;這得看原來的投資協議。
有的投資款達不成相應數據,可是會轉成高利息債務的!如「國民老公」王思聰就拿了可轉債的投資,沒有達成指標,轉換成個人債務!
網際網路公司股東和投資者盈利模式:股份套現
網際網路公司股東和投資者走的是資本市場模式,盈利靠的是股票套現;傳統商業走的是利潤分紅。
這種快速做大估值,上市後套現退出的盈利模式,遠比每年公司利潤分紅的盈利多得多,快得多!其實,網際網路公司估值更多的是看重未來的潛力,而非現在的現在盈利!
放眼當今網際網路公司,股東和投資者,卻很少靠這些公司的利潤分紅收穫財富的;幾乎清一色走的是最終上市或中途被收購,估值暴漲,股份套現,實現財富自由!
拼多多都多大規模了,依然選擇虧損燒錢做大規模,提高數據指標;結果就是公司虧損,估值卻翻番上漲到近千億美元!黃崢的個人財富(按股份計)近幾天都超過馬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