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水平才能任教清華計算機系?

2020-12-18 量子位

蕾師師 煢煢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這天,我正在工位上例行做白日夢,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招聘信息,就正正好好蹦進了我眼睛裡。

我不禁好奇膽邊生:想去貴系嗑鹽,得到達怎樣的標準?待遇又如何?

畢竟不久前才讓人大AI學院凡爾賽了一把,著實心動了好一陣子呢。(手動狗頭)

話不多說,直接來研究一下招聘信息~

來自清華計算機系的招聘信息

一開始,貴系先謙虛地用最新數據,介紹了一下自己當前的情況:

USNews2021全球計算機系排名第四,QS 2020全球計算機排名13。

6位院士,53位國家級帽子人才。

就問你心動不心動吧。

這次招聘信息共發布了四類崗位:

教研系列教師崗位研究系列教師崗位教學系列教師崗位博士後並且註明了,此招聘信息長期有效,沒有截止日期。

其中,研究系列教師的2個崗位,招收方向是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超級計算機系統

那麼,作為中國TOP2高校裡風頭最盛的專業之一,貴系對應聘者的要求具體是什麼呢?

△圖源: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校友會公眾號

教研系列教師崗位、研究系列教師崗位這兩個崗位的招聘要求相同,大致如下:

具有計算機專業相關的博士學位有博士後研究經歷,或者2年以上研究大學或研究機構工作經歷如申請準聘副教授、長聘副教授、長聘教授崗位,需要有國外內一流大學相關學科副高(含副高)以上職稱在相關領域國內外取得一定的影響力研究成果以上兩個崗位,均未提及對海外留學經歷的要求。

教學系列教師崗位則主要承擔基礎課、專業課等的全英語教學職責。

需要滿足上述前兩點之外,還需要滿足三年以上海外知名高校學習或工作經歷,具有副教授(含)以上職稱。

這三個職位的待遇如何?

具體薪資沒有明確公開,只是說「提供領域內有競爭力的薪酬」。

但是!

可以享受住房、子女入學的福利待遇!!!

△圖源: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校友會公眾號

這兩項,不禁讓人想起了人大高瓴學院AI教師的招聘標準,在帝都,解決了住房和入學,其他一切或許都是小問題了。

相對前者而言,對博士後的招聘要求最為寬鬆。

只需在國內外知名高校博士畢業三年以內,年齡在35歲(不含)以下的。要在相關領域有代表性成果,科研能力強。

當然,薪酬待遇也不如前面三者,僅在站期間可以享受入住博士後公寓,子女入學入園等福利。

但是,博士後除了國家的資助外,還可以申請清華「水木學者」支持計劃。

「水木學者」支持計劃

所謂「水木學者」計劃,是清華大學為吸引優秀青年學者,培育各領域拔尖人才特設的人才計劃。

2021年,計劃支持人數不超過200人。

這個水木學者的待遇也算十分優厚了,根據他們官網的公告,收入零零散散算起來,一年也有40多萬了……

年薪(稅前)30萬元(兩年)享受社會保險、職業年金、公積金、住房補貼等約12.3萬元可優先租住周轉房或享受租房補貼4.2萬元/年享受教師子女入園入學政策、醫療政策按照博士後制度辦理本人及家屬的戶籍遷移可參加清華大學教師職業培訓,可申請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資助博士後合作導師可根據申請人的綜合情況給予額外資助在站滿三年可申請評定副高級職稱

這麼優厚的待遇條件,那麼對於申請者有什麼要求呢?

在國外(境外)世界大學綜合排名或學科排名前100的高校獲得博士學位,且尚未回國工作的博士畢業生;或在國內雙一流建設學校、學科獲得博士學位的全日制博士畢業生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2021年應屆博士畢業生優先進校後須全職在清華大學工作向青年教師們取經

不過說實在的,寫在紙面上的崗位要求,只是「及格線」。

具體「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指什麼?有沒有海外學術經歷有多大影響?

想要將這些標準進一步「量化」,還是得向已經邁過門檻的青年教師們取取經。

據我們的不完全統計,清華計算機系2017-2020年入職的幾位青年教師中,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上:高性能計算人工智慧

這也可以從招聘信息上看出傾向。

雖然這一次在教研崗上貴系沒有直接點明對研究方向的要求,但2018年9月版本的招聘信息中,提到在「高性能計算機系統與應用」、「下一代網際網路體系結構」和「人工智慧與智能計算」3個方向設置了3個教研系列教師崗位。

具體到科研成績上,舉個例子,在高性能計算方面,助理研究員甘霖就見證過中國超算的多個「首次」:

2016年,他和團隊為中國超算首次摘下世界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2018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擔任博士後的他,獲得IEEE高性能計算傑出新人獎,成為該獎設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中國人。

而在人工智慧方面,年年頂會常相見自不必說,有人論文引用量1700+,h指數超過20;有人是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新計劃)獲得者,博士後期間享受國家每人兩年60萬元資助……

值得一提的是,翻一翻清華計算機系青年教師們的履歷,就會發現海外留學經歷確實並非必要條件。他們當中的大多數,是在清華大學取得了計算機博士學位。

好了,情況就是這些。

終於,在上清華還是上北大之後,我又面臨了人生新選擇:選清華計算機系還是選人大高瓴學院呢?(手動狗頭)

參考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ok_vN-sAOdxtcefr1NTupA

— 完 —

相關焦點

  • 有道周楓2020年清華計算機系畢業典禮演講
    近日有道CEO周楓出席了2020年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典禮,並發表演講。周楓分別於2000年和2002年在清華大學獲得計算機學士和碩士學位,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老」畢業生。在給2020年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生的畢業典禮演講中,他分享了三點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體會。
  • 清華姚班:學霸的集中營,未來計算機科學最頂尖的人才!
    清華大學的姚班,是一個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創辦人姚期智,是一位美國的科學院院士,回國後在清華設立了一個實驗班,其宗旨是培養國內頂尖的計算機科學人才。清華「姚班」是全國最頂尖的學生組成的一個實驗班。創辦該班級的創始人是「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圖靈獎又稱計算機專業中的諾貝爾獎。
  • 國家外專局副司長雷鳳雲看望計算機系客座教授馬丁
    國家外專局副司長雷鳳雲看望計算機系客座教授馬丁  清華新聞網1月28日電 1月22日下午,國家外國專家局科教文衛司副司長雷鳳雲專程來清華看望2014年度國家友誼獎獲得者、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客座教授拉爾夫•羅伯特•馬丁。
  • 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不乏是碩士、博士學歷的人到中小學任教
    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不乏是碩士、博士學歷的人到中小學任教。是否有助於提升教育質量?是否是大材小用?優秀的畢業生去做教育,對教育的質量提升是肯定的,畢竟人家也是學霸。優秀的畢業生去任教,只要能提供平臺,像北上廣深的一流學校,有優質生源,成績肯定是不一般。至於提到的待遇,高學歷,高收入,這個也符合規律。優秀的人才去優秀的學校做教育,優秀的學校也需要一流的畢業生去做教師,那麼強者亦強,這是名校效應!
  • 清華最強本科畢業生Top10出爐:從沒有什麼天才學霸
    物理系實力與顏值兼具的陳逸賢,則刷屏了清華官微評論區。另外,也有網友關注到,現如今這一清華本科生最高榮譽的評選標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越來越全面了。但清華招生卻官方評價:從來沒有什麼天才學霸。怎麼回事?不妨一起來從幾位候選人的履歷裡,一探究竟。
  • 清華計算機碩士,在猶豫是否跳槽創業公司,曬出月薪網友:假的吧
    在職業論壇上有這麼一則帖子,講述的是一位清華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碩士,目前在猶豫是否要跳槽到創業公司,曬出月薪之後,網友都表示這是讀了也一個假的清華吧,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事情是這樣的,這位網友是清華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就去到了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做的是C++開發,有兩年的工作經驗。
  • 清華9位校友當選國際傑出科學家!2人留在國內,其餘全在歐美
    :09 來源: 悅悅聊科技 舉報   昨天,清華大學頭條官方帳號官宣:12月16日,國際計算機協會
  •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張悠慧團隊首次提出「類腦計算完備性」
    「通俗來講,『完備性』可以回答系統能夠完成什麼、功能邊界在哪裡等問題。研究完備性,可以為軟硬體系統的解耦合、劃分不同研究領域間的任務分工與接口提供理論基礎,我們的研究聚焦完備性理論研究,先回答基本的問題。」張悠慧說。相對於通用計算機,這一定義放鬆了對系統計算過程和精度的約束。
  • 張亞勤清華AIR戰隊首次亮相,這陣容不是一般強
    他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加入施樂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擔任首席科學家,並任教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和史丹福大學。2009年趙峰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帶領團隊研發多種移動與雲處理系統,開發了微軟傳感塵埃、微型網絡服務等。發表了百餘篇技術論文和專著,擁有超過30項美國專利技術。
  • 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精英在姚班,姚班有多厲害?
    雖然中小學中的「尖子班」已經被教育部明令禁止,但在大學中,「尖子班」卻是受到支持和推行的,清華的「姚班」和「智班」就是最好的例子。那麼,清華計算機姚班怎麼進?網傳「清華姚班年薪千萬」是否屬實?姚班在清華什麼地位?本期,小編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 他辭去普林斯頓終身教授放棄美國國籍,將清華計算機帶至世界之巔
    之後便是在世界頂尖學府連續任教:  1975年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副教授;1976年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1981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系,教授;1982年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之所以發起成立這個實驗班,是因為他感覺當前,中國的計算機科學本科教育水平,與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國外一流大學的教學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他希望能以他在國外,多年的理論研究與教學經驗,把這個班的學生培養成為,具有麻省理工、斯坦福,同等水平的世界頂尖計算機科學人才。
  • 不止一年拿下青千、傑青、長江學者,這位教授回答清華學子AI兩千問...
    他在科研工作上也成績斐然,累計被引用超過一萬五千多次,多次進入中國愛思唯爾計算機類高被引學者名單;他還是我國最早定義物聯網的「前輩」之一,出版教材《物聯網導論》作為物聯網領域的開篇專著備受業內人士好評。
  • 系友會副會長、原系黨委書記楊士強:紫荊花開香滿園——寫在「園丁計劃」畢業生系列報導之前
    10年前,我作為在任的系黨委書記,開始覺察到這個問題,開始有意識的加以引導並創造條件、主動介紹他們到學校任職。到2008年前後,逐步扭轉這種狀況,也得到了學生的積極響應。在2008年的一次系黨委會上,我與時任系黨委副書記許斌、張小平等同志一起討論,在系內學生就業工作中提出了「園丁計劃」,旨在積極引導、推動畢業生到學校任教。
  • 從清華退學、抨擊谷歌,被微軟全球封殺,天才王垠為何不被理解?
    什麼是天才?我想有兩個東西不可缺少,一個是天賦,一個是才能。而今天要說的這位,號稱"中國最囂張的天才",他就是王垠。原本成績非常好的王垠,因為在考試中沒有調整好心態,導致發揮失常,沒有考上清華,而是進入了四川大學計算機專業。
  • 每日一笑:我男友是個清華計算機系的碩士,平時看起來呆呆的
    然後,我就看見嫂子跑去廚房把擀麵杖拿了出來……【每日一笑】我男友是個清華計算機系的碩士,平時看起來呆呆的。這天我們第一次在一起過夜,我在酒店裡準備卸妝,拿出一大堆卸妝棉。男朋友問:你在做什麼?我:卸妝啊!男朋友看起來很驚訝,說:你化妝了嗎?卸妝後,他靠近在我臉上觀察了很長時間說:你還和以前一樣。
  • 清華類腦計算再登《自然》:張悠慧施路平團隊定義新計算機結構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清華類腦計算研究成果,再登Nature。新研究的關鍵詞是:類腦計算、新計算機系統框架、通用人工智慧(AGI)。它的重要性,在於有希望打破如今馮·諾依曼型計算機,對人工智慧的普遍限制,完全發揮類腦算法的潛力,使AGI更具可行性。研究了些什麼?這並不是清華大學類腦計算中心的相關研究成果,第一次登上Nature。
  • 號稱「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的清華教授,正在勸大家佛系養娃,這...
    再簡單一些總結,就是:大家別焦慮了,別雞血了,接受現實,佛系吧!這些觀點,引發了全網熱議。有人贊同,有人反對。但反對的聲音基本還是佔大多數。沒錯了,今天小編寫這篇,也是想diss一下,這些高知精英,自己站在社會的頂端,享受著別人無法企及的社會資源(你們直接能進的清華附小、附中,別人可是要傾盡多年積蓄買學區房才有資格把孩子送進去),你卻還要來呼籲大家「佛系」養娃?????
  • 全國計算機專業TOP4高校,北航跌落神壇,這所學校與清華並列!
    ,其中,計算機是該學院最受歡迎的專業,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稱得上是核心專業。浙大的計算機專業也有著悠久的歷史,自上世紀60年代起創辦,實力連年增強,而今達到可以與清北媲美的實力水平,令人驚喜。
  • 95歲清華老教授首次網絡直播,學生說:這「很清華」!
    0195歲的老人還能做什麼張先生與胡老師共同開課,這「很清華」!」1953年,他前往蘇聯列寧格勒大學做理論物理研究生,1957年回國後開始在清華大學任教。1963年於丹麥哥本哈根理論物理所做研究;1980年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研究。張禮老先生現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清華大學本科生高等量子力學,研究生量子力學前沿問題研究教師。
  • 在北大清華當老師,一個月能掙多少錢?知情人:說出來怕你不信!
    每年大學畢業季,許多學生坦言最大的夢想就是能「留校任教」,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是習慣了大學校園,不想改變環境,二來大學不管是老師還是輔導員,收入都有保障,三來工作內容也比較輕鬆,還有最喜歡的寒暑假。通常看一份工作,人們最關心的就是「收入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