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餘年,是高分低能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2020-12-14 豆豆哥談教育

女大學生啃老十餘年,三十三歲還沒找到工作,說起來可能沒有人相信,但這件事卻真真實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有人說:會不會是高分低能呢?以前也曾聽說過這一類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書呆子」,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對日常生活常識一無所知,也沒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當然這和父母從小的教育方式,生活上過度地包攬,只看重成績和分數有關。然而,此女子的家庭教育卻有點不一樣。

這名女子叫範成金,今年已經33歲了。別人的33歲要麼事業有成,要麼已有家庭,而範成金的33歲卻還是在家中啃老,她的父母對此毫無辦法,只能找到媒體求助,再這樣下去,這個女兒恐怕是連最後一點生活能力都沒有了,父母總是會老的,以後老了就真的管不了她了。

此事在中央衛視的《心理訪談》播出後,很多觀眾都紛紛指責範金成,認為她一個有手有腳的女大學生,不應該在家裡啃老,甚至有人表示,如果自己是她父母,早把她趕出去了。可是接下來,範金成說出的原因卻讓很多觀眾都閉嘴,不再指責她了。

範金成表示,自己也想出去工作,可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好?因為她有嚴重的自卑心理和社交恐懼症,而這一切都是父母造成的。原來範金成自小就承受著打壓式的教育,不管她做什麼,做得多麼好,父母永遠不滿意,總是用語言來打壓她,令她非常地痛苦。

小時候的範金成很喜歡設計和發明,她曾自己設計了運動鞋服裝等,並拿去給媽媽看,卻沒想到媽媽不僅不看一眼,還大聲斥責她玩物喪志。而且每一次她發明出什麼東西,母親從來不誇她,反而罵她整天只知道玩,從不認真讀書等。當範金成學著做飯時,因為水放多了一點,就被媽媽和姐姐輪流罵,還說她「如果能成事,狗都能成事」,「你要是能有出息,我就給你跪下」等嚴重打擊範金成信心的話語。

範成金長大後依然找到了自己的愛好,雕刻,而這一次母親依然對她說,這東西沒用,言語中還帶著侮辱性的字眼,極盡嘲諷。由於她從小到大接受的就是父母的打壓教育,範金成的心理越來越自卑,經常自我懷疑,不管做什麼事都很沒信心,甚至大學畢業以後,產生了嚴重的社交恐懼症,一面對陌生人就會緊張地說不出話來,不敢和陌生人交談。所以她在畢業以後,找了幾次工作,但都以失敗告終,無可奈何之下,範金成只好回到家裡,成為了啃老一族,而這一啃就是10年。

有些父母,感覺自己小時候是在被長輩的批評聲中長大,當他們成為父母時就應該在孩子身上施展自己的權威,認為自己接受的批評教育在孩子身上也不能少,還自我安慰,美其名曰這是中國的「傳統教育」。

有人說,連動物都渴望被讚賞,被肯定能讓孩子對自己更有自信,對學習和生活更有熱情,當孩子興致勃勃拿著自己的創意成果時,請不要一味地否定他,去試著誇獎他吧,發自內心地說一句「你做得好好看」,「我真為你驕傲」「精彩極了,你真棒」,不要吝嗇自己讚美的語言,即使這樣短短的一句話,也足以讓孩子高興一整天了。

對於範成金三十多還在家啃老,有的網友認為是範成金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不願意出去找工作還找理由責怪父母;更多的的網友則認為,範成金的父母從小就"剪掉"了女兒的翅膀,讓女兒沒有自信,長大後缺乏社交能力,還怪女兒飛不起來!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值得深思。

相關焦點

  •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10年,母親:你將來要是能成事,我給你跪下
    作為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夠出人頭地,甚至是光宗耀祖。但是卻因為教育問題,造成了孩子的獨立能力,甚至成為了一生的遺憾。央視《心理訪談》有這樣一段視頻,視頻中的母女衝突明顯,母親張口就開罵,也屬於典型的中國式父母。」
  • 女大學生畢業10年仍在家啃老,父母折斷孩子翅膀,卻怪他們不會飛
    文|文兒看了一篇報導:女大學生畢業10年,33歲仍然在家啃老。父母已經快70歲,已經沒有能力供養女兒了。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誇獎,即使自己現在10年沒有工作,和媽媽只要因為「工作」的事情吵架,媽媽還是會說:「你就是一事無成,你要是能成事,我給你跪下。」所以現在自己沒有信心,不敢走出家門。看完這個報導,看到這個女生對著記者表達流利,也不像有社交恐懼症的樣子。那麼她畢業10年,33歲仍然在家啃老父母,我覺得不僅是一種逃避,也是存在報復父母的一種心態。
  •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父母的希望是美好的,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卻用錯了方法,導致了孩子一事無成。案例:曾經在央視的某檔節目中就有這麼一對父母和女兒的故事引起了廣大觀眾的爭議。女兒從小就很有創意,喜歡將自己跌想法付諸於行動。但是在父母的眼裡看來,無論女兒做什麼都是在荒廢時光。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不工作:你們折斷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
    這肯定是每個父母最美好的心願,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可以在社會上獨當一面。每個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您的方法用對了嗎?作為父母的你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每個孩子都是一絲不掛地來到這個世界上,為什麼到最後每個孩子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這和我們父母有關係嗎?
  • 一個33歲的女大學生,已經老了十年:父母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抱怨我不...
    所以,大學生應該不會成為「啃老族」吧?父母的腦海中產生了這種想法,並對此深信不疑。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刻板印象就是靠這一系列意外打破的。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哭訴不會溝通,媽媽:你成事,我給你跪下「我就撂下一句話,你要是未來有出息,我就給你跪下!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你們親手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一個孩子的性格會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家庭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觀念,幾乎每一位畢業的大學生,都會去自己理想的城市找一份工作去打拼,有的大學生還會去創業,所以到了30歲以後,幾乎每個畢業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一份工作,但是有一位叫範成金的女生,她雖然已經33歲了,但仍沒有任何固定的生活來源
  • 為「逼母親」向自己道歉,女大學生啃老十年,女兒「是她毀了我」
    不會好好說話已經成為了中國式父母的通病。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大學生不值錢,因為考上大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導致大學生的含金量也開始降低。但是在10多年前,農村家庭出一個大學生還是一件稀罕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光耀門楣的事。
  • 畢業十年了,我還是老樣子,33歲女大學生:你折了我的翅膀,別怪我不...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最近有一則資訊標題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截至目前,全世界仍有1/3年輕人還在啃老」,也就是說每三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有著啃老現象。據調查顯示,這些「啃老族」年紀最大的竟然已經35歲,那麼這些人為何啃老了?如今又有多少年輕人敢理直氣壯地告訴別人,自己並沒有啃老呢?
  • 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力挺年輕人「啃老」,請父母對孩子們好一點
    「啃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無論是綜藝節目,還是影視劇,「啃老」的年輕人形象個個不討喜,我曾經寫過一個家庭教育問題的觀察:33歲女大學生不找工作,理直氣壯在家啃老:姑娘,別永遠傷在童年>啃老表面看是年輕人的問題,其實深層原因都在父母,總之這不是一代人的問題。
  • 女大學生畢業十年不找工作,在家啃老的背後,不僅僅是逃避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一名女大學生33歲,已經畢業十年了,一直沒有找工作,在家啃老,而父母已經70多歲,已經沒有精力再照顧她。而該女子在記者面前也表現得理直氣壯。可是十年啃老的背後,不僅僅是對社會的逃避,同時也折射出了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問題。據該女子稱自己不出去工作的原因一是從小做任何事都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導致變得壓抑,怯懦;二是大學時就發現在面對陌生人時就說不出話,手腳冰冷,畢業後更加嚴重,工作時面對陌生人說話就結巴,經常被人嘲笑,結果開始變得自閉不願意面對陌生人。
  • 在家啃老10年!33歲女大學生:你們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但是我要講到的這個啃老女孩,他和很多人啃老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她叫做範成金,如今已經大學畢業十年,33歲了,但是她仍然沒有找到工作。他的能力是真的不如別人嗎?
  • 14歲的弟弟不會煮泡麵:別讓「高分低能」毀掉孩子的一生
    每次手機裡彈出各種關於 「大學生因生活無法自理被迫退學」、「10歲的孩子不會繫鞋帶」等一系列「高分低能」的新聞,我都會第一時間關掉。我一直認為這種事情離自己很遠,並且像我們這種農村長大的孩子,也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 33歲大學生畢業後啃老10年:你剪了我的翅膀,卻埋怨我不會飛
    在央視一檔節目《心理採訪》中有這樣一段,有一位33歲的大學生範成金,在她畢業後的10年裡她都沒有出去找工作,也沒有像絕大多數女性一樣結婚生子,組建一個家庭,而是一直就待在家裡啃老。當她的這個故事出來之後,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議,對她的這個行為表示非常 不解。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自述:你們折斷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
    不知道大家看見這個題目是什麼樣的想法,一個已經33歲的女生,大學畢業已經10年,但是她一直沒有出去找工作,待在家裡啃老。這位女生名叫範成金,她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很多人認識她是從《心理訪談》中知道的,儘管只是一些截圖或者是片段,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她和她的家庭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 「高分低能」的孩子全拜父母所賜,可不少父母還在竊喜,結局可悲
    有一部分孩子,其實在社會上並不討喜,但是他們的父母卻引以為豪,這部分孩子的身上有個標籤,「高分低能」。實際上,所有高分低能的孩子,基本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直至如今,仍有不少父母還在竊喜自己把孩子培養的這麼「優秀」,絲毫不懂孩子已經在無形中被社會所「淘汰」。
  • 33歲女生啃老10年自述: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
    33歲女生啃老10年自述: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故事發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一名33歲的女生在大學畢業後的10年都一直在家無所事事、啃老,從沒有出去打過工,反而理直氣壯的指責父母。沒有社交能力,常年壓抑,再加上父母的不理解,徹底壓垮了這個自卑的女孩。既然連父母也認為她是個一事無成的女生,她決定破罐子破摔,乾脆就不出去了,待在家裡就不會有這種情況了。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新聞標題:33歲女生理直氣壯啃老10年。
  • 農村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剪掉了我的翅膀,現在卻怪我不會飛
    在央視《訪談》節目中,這位啃老族的女大學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範金成是個名副其實的啃老族,而在大學畢業後不久她就開始啃老了,現如今33歲的她已經在家啃老十年了。出生農村的她,考上大學其實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在這之後,本該是一片大好的光明,卻成為了啃老族。
  • 溫故魯迅:「高分低能」背後的真相你不敢看!觸目驚心
    當時聽了深為嘆服,總覺得西方的孩童很是不凡,只是其中有些地方不大對勁,然而究竟何處不對,那時年歲,尚道不出個所以然來。到後來年歲稍長,就不以西方孩童而比,則另有一凡說辭了。「二十歲的年紀,擱以前早已成人父母,你卻還是個孩子!」於是便感嘆:何時長大耶?至於何人所嘆,我似也記不真切了。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卻說「你們折斷我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相信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總是會對我們說要好好學習,長大了要有出息吧?作為父母,他們都有著一個願望,那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誰都想要讓自己家的孩子在長大後能夠出人頭地有著一番作為。期望總是好的,但是也是有著許多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存在著問題,用錯了方法,最終使自己的孩子一事無成,還引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
  • 女大學生10年不找工作,33歲在家啃老卻振振有詞,網友:不怪她
    之前就有個朋友說了一件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毒」字的下面,是一個母親的「母」字,中華漢字的由來歷史深遠,但是還是可以在文字的結構上看出一二的。央視的一期《心理訪談》節目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這期節目說的是範成金和自己的母親,母親指控女兒在畢業之後,一直在家呆著啃老有十年了,說女兒一事無成,並且直言「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在母女兩的爭吵溝通中,可以看出來,範成金在自己的成長過程當中,其實就是和母親這樣吵著相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