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十年了,我還是老樣子,33歲女大學生:你折了我的翅膀,別怪我不...

2020-12-18 選調生

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最近有一則資訊標題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截至目前,全世界仍有1/3年輕人還在啃老」,也就是說每三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有著啃老現象。據調查顯示,這些「啃老族」年紀最大的竟然已經35歲,那麼這些人為何啃老了?如今又有多少年輕人敢理直氣壯地告訴別人,自己並沒有啃老呢?

事實上在啃老一族中的絕大多數年輕人是有自己的工作,有著穩定收入的,如果僅僅養活自己完全沒有問題,但是面對著如今居高不下的房價而言,就算你的工作月入過萬,可能也需要不吃不喝的攢個幾年才能付得起首付和裝修的錢,即便父母們忍心讓你生活在出租屋內,也不忍心讓自己的孫子孫女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長大,他們情願用自己存了一輩子的錢來去幫助孩子解決這個難題,許多年輕人也因此不得不被貼上了「啃老族」的標籤。

在這其中還有一小部分人,已經具備了謀生能力,卻不出去工作選擇在家靠著父母的供養過日子,在家啃老十年遲遲不出去工作,難道這些人他們也有什麼話可說嘛?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父母勸告卻慘遭謾罵

33歲的範某已經在家中啃老十年了,面對著家中資深的「啃老界前輩」,父母近十年來焦慮萬分,可是每當勸誡女兒時卻總遭到強烈的反駁,這究竟是為何呢?

當我們問及此事時,範某表示「是他們折斷了我的翅膀,憑什麼又要我展翅飛翔?」範某告訴我們從小到大,父母反對她的一切興趣愛好,更是對她百般打擊,小時候她喜歡設計、喜歡畫畫,可當她拿著做好的畫給媽媽看時,媽媽總說:「有什麼用,看書去!」範某沒有因此遭受打擊,冥思苦想後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夠說服母親的理由:高考可以加分。事已至此,父母家也就不再阻攔,但好景不長,在某天放學,範某回家後向母親要3000塊錢要報美術培訓班,以「你沒有繪畫的天賦」拒絕了範某。

上了大學後,相比於身邊的同學,範某已經是最節約的那個人了,父母仍覺得她花錢厲害,讓她周末打工掙點。範某平時本就內向,也不敢去找兼職,去應聘的時候話都說不利索,往往是失望而歸。久而久之,自卑的心理如同一顆種子般發芽長大,導致她變得愈發沒有信心,不敢和陌生人交流,也不敢表達自己的愛好,幾乎喪失了社交的能力。

她畢業後嘗試著找了幾份工作,但都因為「我做不好這個事情,自卑」而不了了之。再加上父母總是打擊她,尤其是尤其是媽媽說她:「你成事了狗都能成事」「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這類極端的話語。這也讓她徹底爆發了,既然你覺得我一事無成,那你們就養著我吧。於是回到家中做起了啃老一族。

至此我們不難發現,造成這種情況多半與母親的教育有關,在過於誇張的批評教育和打擊之下,無異於等於折斷了孩子的翅膀,讓孩子離不開父母的懷抱無法展翅飛翔。

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使孩子不產生扭曲心理呢?

重視孩子的感受家庭是最後的港灣,家庭之所以溫馨,親人之所以成為彼此的依靠,是因為親人間情大於理。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少一點批判,多一些交流。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連我們都包容不了孩子的錯誤,那麼還有誰能包容她呢?試著擁抱孩子,傾聽孩子的內心。

認可孩子的努力看到孩子的閃光點時及時地給與肯定,才能讓孩子對一件事情堅持下去。在孩子做錯的時候,多用心尋找孩子的發光點,指出他的錯誤認可他的刑法。孩子的努力只有在得到父母肯定之後,內心才會愈發強大,更加自信。

別吝嗇你的讚美法國思想家說;「快樂是一種美德,因為它不但表現自己對世界的欣賞與讚美,也給周圍的人帶來溫暖與輕快。」每個孩子都想要父母所帶來的溫暖,讚美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口頭誇獎,更是一種認可。家長認可孩子在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結果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有了父母的認可和讚美,孩子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自信。

平時生活中多給予孩子更多的任何和讚美,讓孩子更加有勇氣地去面對外面的世界。家長的認可和讚美就是孩子努力的源動力。

本文由欣兒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來源:欣兒媽的育兒日記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個33歲的女大學生,已經老了十年:父母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抱怨我不...
    所以,大學生應該不會成為「啃老族」吧?父母的腦海中產生了這種想法,並對此深信不疑。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刻板印象就是靠這一系列意外打破的。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哭訴不會溝通,媽媽:你成事,我給你跪下「我就撂下一句話,你要是未來有出息,我就給你跪下!
  •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這也就導致了女兒在大學畢業後接連嘗試了幾份工作都無法勝任。無奈之下,女兒回到了家中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成為了啃老族。而且這位大學生出身的女兒在家啃老長達十年之久。父母眼看著33歲的女兒終日在家裡吃吃喝喝,卻不肯出去工作,他們心裡十分的憤怒與焦慮。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不工作:你們折斷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10年:你們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前段時間央視的《心理訪談》節目中,有這樣一個大學生,畢業後沒有去找工作,在家裡啃到10年,當看到這樣情景的時候,我心中一陣氣憤,現在的大學生越來越不像話了,自己有能力,偏偏在家裡啃老!我要是他的父母的話,早趕出去了。
  • 一個33歲的女大學生已經老了十年:他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抱怨我不...
    但是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有一些啃老族能在家裡玩上幾年的時間,哪怕他們是從正經大學走出來的大學生。小範今年33歲了,自從畢業到現在,她一直都待在家裡,就這樣待了十年。而媽媽在看見她的時候,總是一句好話也沒有,甚至還會說:「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
  • 農村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剪掉了我的翅膀,現在卻怪我不會飛
    在央視《訪談》節目中,這位啃老族的女大學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範金成是個名副其實的啃老族,而在大學畢業後不久她就開始啃老了,現如今33歲的她已經在家啃老十年了。出生農村的她,考上大學其實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在這之後,本該是一片大好的光明,卻成為了啃老族。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自述:你們折斷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
    不知道大家看見這個題目是什麼樣的想法,一個已經33歲的女生,大學畢業已經10年,但是她一直沒有出去找工作,待在家裡啃老。這位女生名叫範成金,她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很多人認識她是從《心理訪談》中知道的,儘管只是一些截圖或者是片段,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她和她的家庭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 33歲大學生畢業後啃老10年:你剪了我的翅膀,卻埋怨我不會飛
    在央視一檔節目《心理採訪》中有這樣一段,有一位33歲的大學生範成金,在她畢業後的10年裡她都沒有出去找工作,也沒有像絕大多數女性一樣結婚生子,組建一個家庭,而是一直就待在家裡啃老。當她的這個故事出來之後,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議,對她的這個行為表示非常 不解。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你們親手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一個孩子的性格會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家庭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觀念,幾乎每一位畢業的大學生,都會去自己理想的城市找一份工作去打拼,有的大學生還會去創業,所以到了30歲以後,幾乎每個畢業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一份工作,但是有一位叫範成金的女生,她雖然已經33歲了,但仍沒有任何固定的生活來源
  • 大學生畢業後在家啃老十年: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央視《心理訪談》幾年前曾經有期節目叫做《啃老十年的背後》,至今令人震撼。33歲範成金,畢業十年還未找到工作,在很多新聞裡我們看到的是她大學畢業始終未曾工作,只能在家裡啃老,每當父母勸她找工作時都要找藉口推脫,給老兩口帶來了嚴重的負擔。
  •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10年,母親:你將來要是能成事,我給你跪下
    喜歡啥啥也幹不了。」甚至還說自己的女兒將來要是能成事,自己都會給她跪下。女兒說母親是如何貶低傷害自己,但是母親卻說她如今33歲了,還在家啃老不出去找工作。母親說的話確實是有點刻薄,甚至經常用極端的語氣去跟女兒說話,一說話就開始大吵,根本就沒有辦法溝通跟交流。
  • 女大學生畢業10年仍在家啃老,父母折斷孩子翅膀,卻怪他們不會飛
    文|文兒看了一篇報導:女大學生畢業10年,33歲仍然在家啃老。父母已經快70歲,已經沒有能力供養女兒了。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誇獎,即使自己現在10年沒有工作,和媽媽只要因為「工作」的事情吵架,媽媽還是會說:「你就是一事無成,你要是能成事,我給你跪下。」所以現在自己沒有信心,不敢走出家門。看完這個報導,看到這個女生對著記者表達流利,也不像有社交恐懼症的樣子。那麼她畢業10年,33歲仍然在家啃老父母,我覺得不僅是一種逃避,也是存在報復父母的一種心態。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卻說「你們折斷我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比如「你一事無成"、"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等等,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的女兒這樣惡語相向,我想也是沒誰了吧?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邊,範金成也是的的確確沒有了自信,長期在這樣的環境成長範金成也是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個自卑的人。她開始變得害怕和陌生人交談。在範金成上大學期間,她曾經和同學一起到超市裡邊去做兼職。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餘年,是高分低能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女大學生啃老十餘年,三十三歲還沒找到工作,說起來可能沒有人相信,但這件事卻真真實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有人說:會不會是高分低能呢?以前也曾聽說過這一類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書呆子」,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對日常生活常識一無所知,也沒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33歲女大學生:你們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但是我要講到的這個啃老女孩,他和很多人啃老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她叫做範成金,如今已經大學畢業十年,33歲了,但是她仍然沒有找到工作。他的能力是真的不如別人嗎?
  • 33歲女生啃老10年自述: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
    33歲女生啃老10年自述: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故事發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一名33歲的女生在大學畢業後的10年都一直在家無所事事、啃老,從沒有出去打過工,反而理直氣壯的指責父母。既然連父母也認為她是個一事無成的女生,她決定破罐子破摔,乾脆就不出去了,待在家裡就不會有這種情況了。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新聞標題:33歲女生理直氣壯啃老10年。心灰意冷的女兒畢業後回到家裡,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啃老生活,在這期間更加激化了她和父母之間的矛盾。
  • 為「逼母親」向自己道歉,女大學生啃老十年,女兒「是她毀了我」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大學生不值錢,因為考上大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導致大學生的含金量也開始降低。但是在10多年前,農村家庭出一個大學生還是一件稀罕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光耀門楣的事。尤其是女大學生,要知道農村一直是重男輕女的重災區,農村女孩子的境遇比男孩子要惡劣的多。所以出女大學生的概率自然會小很多。33歲的範成金曾經也是一名朝氣蓬勃的大學畢業生,但是她卻為了逼母親道歉,賭氣在家啃老了十年。
  • 女大學生畢業十年不找工作,在家啃老的背後,不僅僅是逃避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一名女大學生33歲,已經畢業十年了,一直沒有找工作,在家啃老,而父母已經70多歲,已經沒有精力再照顧她。而該女子在記者面前也表現得理直氣壯。可是十年啃老的背後,不僅僅是對社會的逃避,同時也折射出了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問題。據該女子稱自己不出去工作的原因一是從小做任何事都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導致變得壓抑,怯懦;二是大學時就發現在面對陌生人時就說不出話,手腳冰冷,畢業後更加嚴重,工作時面對陌生人說話就結巴,經常被人嘲笑,結果開始變得自閉不願意面對陌生人。
  • 43歲的大叔被一個25歲的女大學生拒絕:年薪90萬,為什麼不留在我身邊
    導語:年薪90萬多不多,確實多,據有關數據表明,現在年輕人的普遍工資只有6/7000塊錢,也就是說年薪只有7萬左右,那年薪90萬是人家的十幾倍了,可是最近一位43歲的男人相親卻被拒絕了,沒錯,他就是年薪90萬的男人,他相親的對象是25歲的女大學生,為什麼會被拒絕呢?
  • 清華畢業,工作體面,33歲找對象難,不是你不優秀,是現實很殘酷
    在以前100個人中,可能就一兩個大學生、甚至高中生也沒有幾個人,大部分人是初中畢業,所以經濟落後於其他國家也是在所難免。當我們國家意識到知識才是發展的根本國策以後,再看現在的中國,別說經濟發展騰飛,就是高科技產品已經領先世界強國,高科技人才更是人才輩出,一代更比一代強的趨勢發展壯大。
  • 女大學生苦求offer,我辛苦幫她爭取成功,入職2個月後我後悔了
    在職場論壇上,有這樣一個帖子被網友熱議:我辛苦給女大學生爭取到offer,入職兩月後她竟然不幹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位網友在校招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即將畢業的女大學生。這名女大學生一直擔心自己拿不到公司的offer,在面試的時候就一直向她訴苦,不停的向她表達自己的擔心。同時也懇求這位網友能幫助自己。這位網友曾經也經歷過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的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