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2020-12-18 小八育兒經

文丨小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學習,長大後出人頭地擁有一番作為,甚至是成為光宗耀祖的人。父母的希望是美好的,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卻用錯了方法,導致了孩子一事無成。

案例:

曾經在央視的某檔節目中就有這麼一對父母和女兒的故事引起了廣大觀眾的爭議。女兒從小就很有創意,喜歡將自己跌想法付諸於行動。但是在父母的眼裡看來,無論女兒做什麼都是在荒廢時光。每當女兒將自己認真設計出來的運動鞋圖紙拿出來給媽媽看的時候,媽媽會說:「這有什麼用?還不快看書學習去。」

除此之外,每當這個女兒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什麼事的時候,父母總是會毫無理由地批評她,否定她。哪怕是女兒做的很完美,父母也會對她一頓諷刺。

即使是平常的做飯,只要女兒一個人做了飯,母親就會挑三揀四,認為女兒做的飯不合口。長久以來,女兒的所有想法都被父母壓抑在了她的腦海裡。甚至父母還常常會無端地打這個女兒,讓女兒的心裡積攢了太多的怨恨。

尤其是在女兒長大之後,她迷上了雕刻,而母親卻說她不成事,並且話語之間還會摻雜一些具有侮辱性的字眼。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中,女兒變得沒有自信,甚至在和他人相接觸的過程中也會非常的恐慌。這也就導致了女兒在大學畢業後接連嘗試了幾份工作都無法勝任。

無奈之下,女兒回到了家中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成為了啃老族。而且這位大學生出身的女兒在家啃老長達十年之久。父母眼看著33歲的女兒終日在家裡吃吃喝喝,卻不肯出去工作,他們心裡十分的憤怒與焦慮。

因此,父母與女兒之間更是經常性的爆發爭吵,以至於大聲吵嚷已經成為了他們日常交流的一種主要方式。

對於父母的指責,女兒表示「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的確父母在養育她的過程中,親手斷送了女兒的才華,讓女兒一步一步淪為了與社會脫軌的人。

而今,父母與女兒之間充滿了誤會與不理解,非常難化解。因為女兒在等父母對她道歉,但父母卻在期待著女兒對她們的感恩。不在同一頻道上的父母與女兒,就這樣愛恨糾結的生活著,誰也不肯服輸。

其實,父母養育之恩是偉大的。對於女兒,她是具有一定的才能的。如果她能夠轉換自己的思想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從而過上獨立的生活,將會遠遠優越於現在的她。

同時她的父母如果能夠多多的欣賞女兒,誇獎女兒,也許他們將會培養出一個才華橫溢在某一方面頗有能力的女兒。這是父母錯誤的家庭教育所導致的不幸結果,原生家庭的傷害將會讓他們的女兒一生都難以擺脫心裡的陰影。

父母愛子,卻要講究正確的教育方法。與其一味地打壓孩子,不如適當地放手給孩子自由,讓他們能夠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擁有自己的空間。這樣才會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對於33歲女大學生啃老的原因和現狀,大家有何感想?歡迎留言評論!

育兒問題小八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八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畢業後在家啃老十年: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央視《心理訪談》幾年前曾經有期節目叫做《啃老十年的背後》,至今令人震撼。33歲範成金,畢業十年還未找到工作,在很多新聞裡我們看到的是她大學畢業始終未曾工作,只能在家裡啃老,每當父母勸她找工作時都要找藉口推脫,給老兩口帶來了嚴重的負擔。
  • 33歲女生啃老10年自述: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
    33歲女生啃老10年自述: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故事發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一名33歲的女生在大學畢業後的10年都一直在家無所事事、啃老,從沒有出去打過工,反而理直氣壯的指責父母。既然連父母也認為她是個一事無成的女生,她決定破罐子破摔,乾脆就不出去了,待在家裡就不會有這種情況了。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新聞標題:33歲女生理直氣壯啃老10年。心灰意冷的女兒畢業後回到家裡,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啃老生活,在這期間更加激化了她和父母之間的矛盾。
  • 33歲大學生在家啃老10年稱:折斷我翅膀的是你們,卻怪我不會飛翔
    在央視的一檔訪談節目中,曾報導過一篇女兒在家啃老10年的新聞,新聞中的父母如今已接近70的高齡,他們表示很擔心自己撒手人寰後,女兒沒有工作無法正常生活,因此父母對於女兒找工作的事情既期待又無奈;然而女兒卻從心裡很是排斥父母總是催促自己找工作的事情,甚至有時還會控制不住自己以言語反擊父母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卻說「你們折斷我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甚至還有一些孩子,從小就養成了好吃懶做的性格,長大後面臨工作,承受不了工作的壓力,直接選擇不找工作在家啃老,不僅吃住都用父母的,而且還心安理得。現在的啃老族明顯的多了起來,這明顯的一種不好的社會現象,而且也是一種反面教材,值得我們進行反思。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自述:你們折斷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
    不知道大家看見這個題目是什麼樣的想法,一個已經33歲的女生,大學畢業已經10年,但是她一直沒有出去找工作,待在家裡啃老。這位女生名叫範成金,她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很多人認識她是從《心理訪談》中知道的,儘管只是一些截圖或者是片段,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她和她的家庭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不工作:你們折斷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10年:你們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前段時間央視的《心理訪談》節目中,有這樣一個大學生,畢業後沒有去找工作,在家裡啃到10年,當看到這樣情景的時候,我心中一陣氣憤,現在的大學生越來越不像話了,自己有能力,偏偏在家裡啃老!我要是他的父母的話,早趕出去了。
  • 女大學生畢業10年仍在家啃老,父母折斷孩子翅膀,卻怪他們不會飛
    文|文兒看了一篇報導:女大學生畢業10年,33歲仍然在家啃老。父母已經快70歲,已經沒有能力供養女兒了。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誇獎,即使自己現在10年沒有工作,和媽媽只要因為「工作」的事情吵架,媽媽還是會說:「你就是一事無成,你要是能成事,我給你跪下。」所以現在自己沒有信心,不敢走出家門。看完這個報導,看到這個女生對著記者表達流利,也不像有社交恐懼症的樣子。那麼她畢業10年,33歲仍然在家啃老父母,我覺得不僅是一種逃避,也是存在報復父母的一種心態。
  • 一個33歲的女大學生,已經老了十年:父母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抱怨我不...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哭訴不會溝通,媽媽:你成事,我給你跪下「我就撂下一句話,你要是未來有出息,我就給你跪下!」33歲的女大學生範金成聽見這些話後,內心十分悲憤,她本來就缺乏自信心,聽到這些話後更是沒有生活的動力。
  • 農村女大學生在家啃老十年:你剪掉了我的翅膀,現在卻怪我不會飛
    在央視《訪談》節目中,這位啃老族的女大學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範金成是個名副其實的啃老族,而在大學畢業後不久她就開始啃老了,現如今33歲的她已經在家啃老十年了。出生農村的她,考上大學其實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在這之後,本該是一片大好的光明,卻成為了啃老族。
  • 畢業十年了,我還是老樣子,33歲女大學生:你折了我的翅膀,別怪我不...
    據調查顯示,這些「啃老族」年紀最大的竟然已經35歲,那麼這些人為何啃老了?如今又有多少年輕人敢理直氣壯地告訴別人,自己並沒有啃老呢?在這其中還有一小部分人,已經具備了謀生能力,卻不出去工作選擇在家靠著父母的供養過日子,在家啃老十年遲遲不出去工作,難道這些人他們也有什麼話可說嘛?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10年:你們親手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一個孩子的性格會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家庭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觀念,幾乎每一位畢業的大學生,都會去自己理想的城市找一份工作去打拼,有的大學生還會去創業,所以到了30歲以後,幾乎每個畢業生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一份工作,但是有一位叫範成金的女生,她雖然已經33歲了,但仍沒有任何固定的生活來源
  • 在家啃老10年!33歲女大學生:你們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但是有一個原因,無非是他們不想出去工作,想呆在家裡,靠著父母給的錢去享受生活,在他們看來,工作帶來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並且工作太累了。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非常輕鬆,所以過上了啃老族的生活。
  • 33歲女大學生在家啃老10年,母親:你將來要是能成事,我給你跪下
    女兒說母親是如何貶低傷害自己,但是母親卻說她如今33歲了,還在家啃老不出去找工作。母親說的話確實是有點刻薄,甚至經常用極端的語氣去跟女兒說話,一說話就開始大吵,根本就沒有辦法溝通跟交流。當問到母親為何那麼憤怒的時候,母親對著鏡頭說:「平日積攢了太多的憤怒和怨氣。」
  • 一個33歲的女大學生已經老了十年:他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抱怨我不...
    說到啃老人群,大家總是覺得他們都沒什麼學歷也沒什麼本事,畢竟稍微有一點能力的人都會自己找一份工作來謀生。但是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有一些啃老族能在家裡玩上幾年的時間,哪怕他們是從正經大學走出來的大學生。小範今年33歲了,自從畢業到現在,她一直都待在家裡,就這樣待了十年。而媽媽在看見她的時候,總是一句好話也沒有,甚至還會說:「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在不明就裡的路人眼中,小範的媽媽很是可憐,辛辛苦苦將女兒養大,她卻還要在家裡啃老。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餘年,是高分低能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女大學生啃老十餘年,三十三歲還沒找到工作,說起來可能沒有人相信,但這件事卻真真實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有人說:會不會是高分低能呢?以前也曾聽說過這一類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書呆子」,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對日常生活常識一無所知,也沒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為「逼母親」向自己道歉,女大學生啃老十年,女兒「是她毀了我」
    不會好好說話已經成為了中國式父母的通病。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大學生不值錢,因為考上大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導致大學生的含金量也開始降低。但是在10多年前,農村家庭出一個大學生還是一件稀罕的事,甚至可以說是光耀門楣的事。
  • 33歲大學生畢業後啃老10年:你剪了我的翅膀,卻埋怨我不會飛
    在央視一檔節目《心理採訪》中有這樣一段,有一位33歲的大學生範成金,在她畢業後的10年裡她都沒有出去找工作,也沒有像絕大多數女性一樣結婚生子,組建一個家庭,而是一直就待在家裡啃老。當她的這個故事出來之後,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議,對她的這個行為表示非常 不解。
  • 女大學生畢業十年不找工作,在家啃老的背後,不僅僅是逃避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一名女大學生33歲,已經畢業十年了,一直沒有找工作,在家啃老,而父母已經70多歲,已經沒有精力再照顧她。而該女子在記者面前也表現得理直氣壯。可是十年啃老的背後,不僅僅是對社會的逃避,同時也折射出了父母對自己的教育問題。據該女子稱自己不出去工作的原因一是從小做任何事都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導致變得壓抑,怯懦;二是大學時就發現在面對陌生人時就說不出話,手腳冰冷,畢業後更加嚴重,工作時面對陌生人說話就結巴,經常被人嘲笑,結果開始變得自閉不願意面對陌生人。
  • 你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你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終於,小傢伙屈服了,他仍然像小鷹般張開翅膀當孩子以飛翔的姿態接過書包你剪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 你剪掉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終於,小傢伙屈服了,他仍然像小鷹般張開翅膀,迎接的卻不是自由,不是父親的懷抱,而是如枷鎖一般沉重的書包。這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關於體制的思考:剛開始的時候,你痛恨它;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你不得不依靠它生存,這就是體制化。當孩子以飛翔的姿態接過書包,當他以毫無創意的寫法描摹出ABCD。是學校、家庭教育的「成功」,也意味著孩子的個性和創造力被無情地完全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