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選舉:民進黨61席過半,國民黨38席

2020-12-1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1月11日晚,2020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蔡英文獲得連任,得票817萬餘張,得票率為57.1%。另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餘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餘湘得票60萬餘張,得票率為4.3%。  

同時舉行的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結果也於當晚揭曉。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總共113個席次中,民進黨獲得61席,國民黨獲得38席,臺灣民眾黨獲得5席,「時代力量」獲得3席,「臺灣基進」獲得1席,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者獲得5席。

(觀察者網 製圖)

民進黨雖較選前減少7席,卻仍可在「立法院」實現單獨過半,再度「完全執政」;國民黨略增3席,但黨主席吳敦義剛好被卡,無緣「立委」。

「立法院」向來是各黨爭奪的主要戰場,今年除藍綠兩大黨外,「第三勢力」小黨林立,不分區「立委」更創下政黨報名紀錄,令競爭空前激烈。聯合網稱,政黨票長度創下76.5釐米的記錄。

但從選舉結果來看,各小黨「突圍」並不算成功,宋楚瑜的親民黨一席未取,「時代力量」當年的風光不再。而去年成軍的臺灣民眾黨雖躍居第三大黨,但與此前柯文哲「運氣好會有10席」的預測有不小出入。

左起:民進黨黨主席卓榮泰、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 圖源:臺媒

綜合臺媒消息,總體而言,113席「立委」中,民進黨獲得61席,比上屆減少7席;國民黨獲得38席,比上屆增加3席。

臺灣民眾黨首次進入「立法院」,獲得5席;「時代力量」獲得3席,比上屆減少2席。另一首次進入「立法院」的「臺獨」政黨「臺灣基進」獲得1席;無黨籍獲5席。

近兩屆「立委」席次 「聯合新聞網」截圖

面對正副領導人、「立委」雙輸的局面,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11日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我自應承擔敗選的責任」。與此同時,他競逐「立委」也宣告失敗。

吳敦義位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14位,按國民黨獲得約33.3%的政黨票,只能有13人「入閘」,因此剛好被卡,緊隨其後的名嘴謝龍介同樣無緣「立委」。

吳敦義 圖源:ETtoday新聞雲

國民黨有幾員大將惜敗。

現任「立委」李彥秀在臺北第四選區敗給民進黨的高嘉瑜;父子連任四屆「立委」的顏寬恆,在臺中第二選區敗給「臺灣基進」的新人陳柏惟。

在臺北市第五選區,防務專家、國民黨「立委」林郁方第二次不敵無黨籍(前「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以3%的差距落敗。

國民黨老將洪秀柱今年挺進綠營鐵票倉,在臺南第六選區挑戰去年全島票王、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但未能成功。洪秀柱其後坦言,這次的選舉從一開始就亂了套,國民黨初選規則改了又改,黨主席絕對要為選舉結果負起最大的責任。

不過,國民黨還是打贏幾場硬仗。在臺北第三選區,現任「立委」蔣萬安戰勝聲勢頗高的民進黨新人吳怡農,成功連任;臺中第三選區,楊瓊瓔險勝現任無黨籍(前「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第二度挑戰終獲成功;臺中第八選區的江啟臣也大幅領先民進黨候選人翁美春逾20%,三度連任。

蔣萬安(左)、吳怡農 圖源:聯合新聞網

江啟臣雖高票當選,仍語重心長地表示「高興一晚就好」。他批評國民黨「已與時代脫節,黨內同志必須徹底檢討,黨內結構必須脫胎換骨,國民黨更需要全面改革。」

曾表示「兩岸未來選項只有統一」的臺軍退役中將吳斯懷,此前雖遭到綠營猛烈攻擊,但因他位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4,此次也無懸念進入「立法院」。

此外,6席原住民「立委」中,國民黨取得3席,民進黨2席,票王則是無黨籍的現任「立委」高金素梅,連任六屆。

高金素梅 圖源:ETtoday新聞雲

民眾黨躍升第三大黨,親民黨、新黨無緣「立法院」

柯文哲領軍的臺灣民眾黨,此次拿出28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另有17人競逐區域「立委」。不過選舉結果並沒有此前外界預計的高,僅拿下5席不分區「立委」,獲得約11.2%的政黨票,區域「立委」則交了白卷。

儘管如此,這5人也足以將民眾黨送上「立法院」第三大黨的位置,只是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的希望宣告破滅。

值得注意的是,政黨票一旦跨過5%,不但可在「立法院」分到議席,更可提名下屆臺灣地區領導人,而此前柯文哲曾拋出競選2024的想法。

柯文哲率民眾黨感謝選民 圖源:中時電子報

原本被國民黨列為不分區名單第8位的邱毅,去年主動放棄這一較安全的位置,加入新黨不分區名單,位列第一。但此次選舉,新黨僅拿到約1%的政黨票,未跨過5%的門檻,無緣「立法院」。

上屆贏得3席「立委」的親民黨本次一席未取,僅獲得約3.6%政黨票。

「時代力量」又有話題人物當選

憑藉「太陽花」上位的「時代力量」,在2016年一度成為「立法院」第三大黨,然而2019年因路線之爭引發骨幹出走風波,元氣大傷。

但該黨從來不缺話題人物。「洪仲丘案」受害者之姐洪慈庸出走後,「時代力量」今年又推出「內湖隨機殺人事件」被害者「小燈泡」的母親王婉諭,她在不分區名單上位列第三,排在黨主席、現任「立委」黃國昌之前。

此次「時代力量」拿到7.7%%的政黨票,剛好卡在不分區名單的第三位,王婉諭成功入閘,黃國昌則被擠在門外。

小黨席次增加,仍無法左右「立法院」

本屆選舉,國民黨、民進黨以外的第三勢力政黨競爭空前激烈,包括柯文哲在內,不少人都希望藍綠兩大黨席次皆不過半,令第三勢力可以成為制衡雙方的「關鍵少數」。

比起前三屆均未過10席,本屆小黨和無黨籍雖然取得14席,但民進黨也再度獲得超半數議席,拿下「立法院」主導權。且隨著親民黨全軍覆沒,泛藍勢力也更萎縮。

民進黨得以再度「完全執政」,但外界對其將來表現卻不怎麼放心。聯合報就指出,蔡英文2016年首次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就宣稱民進黨政府將是最會溝通的政府,「謙卑謙卑再謙卑」猶言在耳。但當其「完全執政」後,除了被質疑與社會缺乏溝通,也不夠謙卑。此次選舉前,蔡英文當局更強推所謂「反滲透法」,無視立法的「程序正義」,更顯露出執意立法的強橫,連深綠陣營都提出抨擊。如今外界也質疑其將如何展現「大黨」風範。

相關焦點

  • 臺北「立委」選舉56人角逐8席,各選區名將多,戰況激烈
    立委」選舉臺北市共8個選區,總計56人登記參選。第七屆(2008年)「立委」選舉國民黨8席全拿,第八屆(2012年)則是國民黨7席,民進黨僅得1席,但第九屆(2016年)民進黨及「時代力量」分別成功搶下2席及1席,國民黨退守至5席「立委」。這次臺北市區域「立委」究竟能否再現「臺北市藍天」,將是本次選戰的一大焦點。
  • 民進黨新竹市公布新人事 布局2018年選舉態勢明顯
    華夏經緯網6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新竹市黨部昨天發布人事令,黨部執行長由前新竹市政府市長辦公室主任賴稟豐接任,原無黨籍議會「新民意問政聯盟」劉聲正則正式成為民進黨團一員,放眼2018年市長及議員選舉布局態勢明顯。
  • 臺中「立委」選戰,藍綠板塊呈五五波,中間選民成關鍵
    島內2020「立委」選舉,臺中市共有八個選區,要選出8席區域「立委」,由42位候選人爭取出線,臺中這次「立委」選戰有一特色是小黨參選人登記超過大半,讓各地選情加柴添火。2016年選舉民進黨在臺中成功拿下4席,國民黨3席,僅第三選區由現為無黨籍的洪慈庸拿下。
  • 國民黨鬥得過民眾黨嗎?
    國民黨的2020慘敗,已不只是一記當頭棒喝,提醒國民黨必須改革,更是一張病危通知單,向外界宣告,國民黨已經老態龍鍾!尤其和國民黨交手了整整30年的民進黨,早就不把國民黨當成對手了。畢竟國民黨支持者年齡偏老,隨著一次一次選舉,國民黨支持者將逐漸減少,民進黨大可忽略國民黨的存在。
  • ...民進黨在桃園可「躺著選」,國民黨派蔣介石曾孫出馬「穩拿」臺北?
    據臺媒報導 民進黨當局在民進黨全面執政近來爆發開放萊豬等多項爭議,讓2022年「九合一」大選提前成各界熱議話題,各種分析論點紛出籠。就有網友認為,臺北市、臺中市、彰化市三個區域有翻盤可能,現任市長或看好度高者未必穩贏;尤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雖被看好可輕取臺北市長,卻仍須擔心遭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會否與之競爭,且若民進黨與民眾黨也派人出來分票,蔣並非沒有輸的可能。
  • 開放美豬進口將衝擊民進黨2022選舉
    儘管大部分的國民黨縣市長並無亮眼政績,也非所謂具有群眾魅力型「政治明星」,但民進黨要贏取這些縣市長也並非勝卷在握。前述民進黨內若干「立委」這樣悲觀的選情評估,與國民黨秘書長李幹龍評估將近攻取十六席及主席江啟臣設定當選席次無上限,正好形成一種強烈對比。這顯示開放美國美豬進口政策,不利於民進黨的整體地方選情發展;同時,也讓國民黨對地方選情更加樂觀。
  • 韓國瑜呼籲臺南人當先鋒:別再寵壞民進黨
    國民黨臺南市第六選區「立委」參選人洪秀柱(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1月3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臺南市第六選區「立委」參選人洪秀柱2日成立競選總部,現場人氣爆滿,黨內表現出團結氣氛,包括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新北市長朱立倫、2020參選人韓國瑜都悉數到場
  • 臺灣「立委」墮落 淪為財團犬馬
    「立委」之所以敢前僕後繼的收受賄賂,甘為金光財團犬馬,主要在於防止不良關說之「遊說法」修正案,民進黨至今不讓它通過,以致僅介於5萬元至250萬元之間的「遊說法」罰款,難以嚇阻非法,而最重要的「反貪腐法案」,如去年5月2日臺行政機構通過之「揭弊者保護法」草案,民進黨掌握過半席次的臺灣立法機構,至今仍不完成審議,以致「立委」及黨政高官
  • 國民黨臺南市長人選在哪?
    (記者 趙家麟)國民黨下屆市長人選在哪裡?無非是地方藍營支持者目前最擔憂的事,民進黨內各路人馬已經打得火熱,國民黨從敗選後療傷止痛迄今,陷於應付蔡政府追討黨產、裁員的困境,又要展開黨主席之爭,根本還無暇對2018年選舉進行部署。   國民黨臺南市長選舉,2014年黃秀霜只拿到27.1%的選票,慘輸給民進黨賴清德的72.9%。
  • 傳國民黨高層突發奇想 擬召民進黨叛將徵戰大臺南
    傳國民黨高層突發奇想 擬召民進黨叛將徵戰大臺南 2010年01月13日 08:3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18選舉年:臺北市長選舉前瞻
    國民黨仍有機會國民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可謂是狀況迭出,首先是民調次高的熱門候選人蔣萬安宣布不選,其次是前「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因母親疾病暫停選舉,再考慮到此前領導人官邸前副秘書長羅智強、前「閣揆」張善政、新北市長朱立倫紛紛否定參選可能,似乎只剩下前「立委」丁守中獨佔鰲頭。
  • 臺灣在野三黨大亂鬥,難怪民進黨如此肆無忌憚
    「藍白合作」這條路看起來艱巨,也難怪民進黨肆無忌憚,因為在野黨之間互相猜忌,讓執政黨也沒有顧忌。國民黨7月14日衝進「立法院」議場阻擋「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陳菊進行審查會,接著臺灣民眾黨拿著大幅「監察院」照片,主張廢除「考試院」、「監察院」,當時因議場是「藍委」霸佔,「藍委」也客氣地讓民眾黨「立委」到場一起喊口號。
  • 2022年選戰有6個「激戰區」 臺中可能被民進黨拿下?
    據臺媒報導 民進黨當局在民進黨全面執政近來爆發開放萊豬等多項爭議,讓2022年「九合一」大選提前成各界熱議話題,各種分析論點紛出籠。就有網友認為,臺北市、臺中市、彰化市三個區域有翻盤可能,現任市長或看好度高者未必穩贏;尤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雖被看好可輕取臺北市長,卻仍須擔心遭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會否與之競爭,且若民進黨與民眾黨也派人出來分票,蔣並非沒有輸的可能。
  • 「九合一」高雄臺南一邊倒向民進黨 臺北新北國民黨也難翻天
    中國臺灣網3月9日訊 香港中評社發文稱,民進黨高雄、臺南市長初選結果相繼出爐,分別由陳其邁、黃偉哲以大比數勝出。民進黨順利推出人選,國民黨則仍找不到戰將,選情一邊倒,幾無懸念。上一屆,也即是2014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在臺南、高雄分別慘輸45%、38%;2年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國民黨再度因內部鬥爭臨陣換將導致大敗。早前有基層黨員質疑國民黨在臺南市竟連一名不分區「立委」提名都沒有,是形同放棄臺南市。
  • 民進黨火攻罷韓過關,國民黨補選陷困境
    國民黨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在上任530天後落馬。這也是韓國瑜2018年11月在高雄市長選舉拿下將近90萬票,終結民進黨在高雄市長達20年的執政權後,卻因上任市長不到半年又請假參選「總統」,引爆罷免的導火線,成為史上第一個被罷免成功的直轄市長,也讓民進黨痛快報仇。「罷韓國家隊」一舉殲滅「韓流」,引人「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唏噓。
  • 民進黨2022選情不樂觀,傳黨內等蔡英文辭主席
    臺媒這兩天熱議話題之一,就是對2022年「九合一選舉」進行各種預測。專家普遍認為,民進黨無法挾去年1月11日大勝之威,在明年年底的地方選舉中繼續高歌猛進——反倒選情不容樂觀,形勢岌岌可危。前民進黨「立委」林正杰也警告民進黨,2008年陳水扁貪汙,民進黨差點泡沫化,連黨主席都乏人問津,馬英九出來「王子復仇」,「執政」了8年;2014年地方選舉因為一群小屁孩的「大腸花」打得國民黨丟盔棄甲,蔡英文出來「執政」8年。至於2022年?他說,可以預測因為「萊豬之亂」,民進黨要提心弔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