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e製藥成立中國合資公司,與日本第一三共2.5億美金推進CAR-T藥物

2021-01-07 生物谷

2017年1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隨著Kite製藥(Kite Pharma)創新性CAR-T藥物KTE-C19進入監管機構加速審批的最後階段,Kite已經尋找了兩家合作夥伴以幫助其打入兩個重要的亞洲市場。Kite宣布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並與第一三共達成2.5億美金交易以打入日本市場。

在本次與第一三共的合作中,Kite前期持有5000萬美金,並達成2億美金的階段性交易。第一三共對Kite接下來三年內即將上報FDA的每個候選藥物均保留額外的2億美金的階段性交易。專利費將在一定範圍內調整。Kite製藥已經與復星醫藥在中國成立了合資公司,該交易前期預付4000萬美金,2000萬美金作為用於臨床相關活動和生產製造的初始資金,以及後續一系列達到50/50的針對其CAR-T技術的階段性付款。

Kite在日本的合作夥伴第一三共是日本製藥業最大玩家之一,致力於建立基礎設施以生產和銷售這些特異性療法的藥物,即從病人身上提取T細胞並利用其攻擊癌細胞。Kite的業務發展主席Helen Kim表示:「第一三共做出了進入細胞治療領域的戰略性決策」,「該模式是一個較傳統的許可協議。我們將為製造業提供技術轉讓,而在日本做生產則是他們的願望。」關於復星醫藥,她表示「他們有著很強的腫瘤背景,在中國有著很大的優勢。」

Kite製藥一直與諾華競爭CAR-T療法首次批准,然而曾經的對手Juno的相關產品被認為與5例患者的腦毒性死亡有關。雖然這些CAR-T治療與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相關,但在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方面仍顯示出很大的潛力,Kite正是始終致力於CAR-T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上的首次批准。

此外,Kite有一家在歐洲的子公司,計劃其在歐洲大陸的獲批。(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參考資料:Kite lines up a JV in China while Daiichi Sankyo strikes $250M-plus deal to launch CAR-T drug in Japan

相關焦點

  • 日企歷史最大併購:640億美金併購夏爾製藥後,武田製藥要失去多少年?
    1977年,公司與雅培製藥建立了合資公司TAP製藥公司,開始進軍美國醫藥市場,隔年(1978年),公司在法國成立營銷公司,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其他地區的子公司也逐步成立,歐洲市場也進入武田的涉獵範圍中。  地域布局逐步成型,藥品上市的進程也開始加速推進,1985年和雅培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銷售亮丙瑞林,1989年亮丙瑞林二代產品亮丙瑞林緩釋微球注射劑上市、1995年蘭索拉唑(緩釋膠囊)上市、1997年坎地沙坦上市、1999年吡格列酮上市。
  • AI製藥頭部公司AccutarBio完成近億美金融資,依圖、春華、鼎暉...
    AI製藥頭部公司AccutarBio完成近億美金融資,依圖、春華、鼎暉、IDG 聯合投資
  • 中國平安21.8億入股鹽野義製藥,已兩度入股日本醫藥股
    繼2017年入股日本津村株式會社(4540.TYO,下稱「津村」)後,3月30日,中國平安再次入股日本製藥上市公司。中國平安宣布,已與日本鹽野義製藥株式會社(4507.TYO,下稱「鹽野義製藥」)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鹽野義製藥將向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壽出售庫存股635.6萬股,交易總額為335.3億日元(約合21.8億元人民幣)。
  • 中國平安「買藥」,21.8億戰略入股日本鹽野義製藥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謝瑋)3月30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平安")宣布,與日本鹽野義製藥株式會社(下稱"鹽野義製藥")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鹽野義製藥將向中國平安旗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人壽")出售庫存股635.6萬股,交易總額為335.3億日元(約合21.8億人民幣)。交易完成後,平安人壽合計持有鹽野義製藥2%的股份,成為鹽野義製藥第七大股東。本次交易由平安海外控股及旗下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具體負責。
  • AI製藥公司AccutarBio獲依圖、春華、鼎暉、IDG近億美金融資,乳腺...
    AI製藥公司AccutarBio獲依圖、春華、鼎暉、IDG近億美金融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藥物進展最快 谷歌旗下公司DeepMind推出的深度學習算法AlphaFold,近期破解了困擾生物界
  • 參天製藥與 Verily 組建合資公司開發眼科專用器械
    日前,參天製藥株式會社與 Verily(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 旗下公司)宣布組建一家專注於將微電子學和可擴展數位技術應用於眼科領域的合資公司※。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存在眼部健康問題。據估計,80%的視力障礙可通過早期檢測和治療加以預防。(文章結尾腳註:1)在醫療行業,數字工具和技術是制定更多預防性、前瞻性解決方案的重要手段。
  • 超級仿製藥企橫空出世,中國市場變革前夜
    2015年,隨著生物製藥牛市達到頂峰,一場三方收購的戰鬥席捲了仿製藥行業——Mylan(邁蘭)在追逐併購愛爾蘭仿製藥公司Perrigo的同時,還試圖擊退Teva(梯瓦)。雖然這場收購最終並未成型,但在當時,這三家製藥公司的市值總計為1300億美元。時間快進四年到2019年的今天,這三家公司的總市值不足300億美元,大幅縮水。
  • 龐大集團關於與日本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合資成立銷售公司
    一、董事會決議及合同籤署情況    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本公司」)於 2013 年 1 月 17 日召開的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與日本富士重工業株式 會社合資成立公司的議案》。
  • 被圍攻的5000億中國仿製藥市場要變天?
    整理丨毛三昨日,輝瑞正式宣布與仿製藥巨頭Mylan達成最終協議,公司旗下非專利藥品牌和仿製藥實體普強(Upjohn)將與Mylan合併,創建一家新的全球製藥公司。傳聞終於落實。
  • 冰山集團與林德公司合資公司成立
    生產加氫站系統核心設備 助推本市氫能產業發展晨報訊(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趙暉) 全球領先的工業氣體和工程公司之一林德有限責任公司於 2020 年 9 月底前與大連冰山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
  • 全球製藥巨頭,超2500億天價收購!只為一款孤兒藥?
    一款年銷售近40億美金的「孤兒藥」 這要從一款罕見病藥物說起。 亞力兄成立於1992年,是一家專注於罕見病創新藥開發的美國生物製藥公司,其擁有的一款強勁盈利能力的罕見病藥物Soliris,自上市以來,銷售額一路飆升。
  • 日本小林製藥收購中國虧損藥企 正式進軍中國
    3月29日,日本小林製藥發布關於收購中國藥企及在華成立總公司的公告。其表示為了達到開拓及擴大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目的,將收購中國藥品生產及銷售製造商「江蘇中丹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丹製藥」)的全部股權,並在中國設立小林製藥總公司。
  • 復星醫藥與Kite Pharma成立合資企業 引進癌症治療技術和重磅產品
    復星醫藥1月1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成立中外合營企業,擬在中國(根據本次合作約定,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但不包括臺灣;下同)引進Kite Pharma(納斯達克證券代碼:KITE)公司的CAR-T治療產品KTE-C19
  • 中國AlphaFold創生!用AI 提速生物製藥,獲新一輪近億美金融資
    這個壯舉同時宣告了兩件事:困擾生物界50年的蛋白質摺疊難題被破解了;生物製藥或將成為AI最新的疆域。近期,一家AI製藥公司再度「破圈」走進大眾視野:AccutarBio宣布完成近億美金的新一輪融資,由依圖科技、春華資本、鼎暉投資、IDG資本聯合投資。
  • K藥銷售額首超百億美金 PD-(L)1藥物2019銷售額如何?
    重磅藥物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品種,前有「藥王」修美樂上市累計銷售1300億美金,後有「K藥」成為新一代百億美金的重磅藥物。PD-(L)1作為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產物,其市場一直備受看好,有機構預測PD-(L)1將以23.4%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 三星生物製品解散與AZ的仿製藥合資公司 廢除Rituxan仿製項目
    這一決定是我們與阿斯利康公司討論後得出結論,由於SAIT101缺乏商業可行性。但目前該計劃的細節,比如資產分配,還沒有最終確定。」2014年,兩家公司成立了這家合作公司,目的是專注於開發抗癌藥物。據報導,三星生物製品已向Archigen Biotech投資總計約1400億韓元(合1.26億美元),成立時投入714億韓元,2016年投入347億韓元,2018年164億韓元,2019年181億韓元。
  • Arçelik和Hitachi宣布成立合資公司
    (「Hitachi GLS」)籤署了股份購買協議,建立新的合資公司。作為交易的一部分,Hitachi GLS將成立一家新公司,並將其除日本以外的全球家電業務轉移到該公司。雙方計劃於2021年春季成立新公司,Arçelik擬持新公司60%的股份,但要經過監管機構批准並滿足其他慣例條件。
  • 全球醫療器械三十強在中國的投資情況
    目前,強生在華企業共擁有約1萬名員工,產品系列及服務領域覆蓋消費品、藥品、醫療器材及診斷產品等。同時銷往國內和國際市場。2、通用電氣醫療集團GE醫療集團從1979年開始在中國開展業務,於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個辦事處。1991年,航衛通用電氣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成為GE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
  • 連線創始人|聖諾製藥陸陽:RNAi藥物再獲7億多融資背後的行業邏輯
    聖諾製藥創始人、執行長陸陽博士發出上述感慨。 聖諾製藥剛於10月23日宣布獲得1.05億美元(約7.3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 聖諾製藥成立於2007年,專注於應用核酸幹擾(RNAinterference, RNAi)技術進行新藥研發創製。
  • 細胞藥物治療技術公司亙喜生物衝刺納斯達克,CAR-T市場潛力較大
    成立於2017年5月的亙喜生物由曹衛創辦,其曾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參與創辦西比曼生物並任職CEO一職,後於2015年成功帶領西比曼生物登陸納斯達克。 10月29日,亙喜生物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C輪融資,由威靈頓資產管理公司、奧博資本和晨興創投領投,維梧資本亦為新增投資方,而淡馬錫、禮來亞洲基金等老股東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