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成國,今年55歲,原來住廷必村,得到幫扶幹部安龍縣編辦陳吉超同志的幫助,2018年2月搬遷到五福街道福苑21棟3單元501號,現在我一家人有吃有穿有錢用有房住,最為高興的是我們已經是新市民了!
「我是陳吉超,是你的包保幹部,你在哪裡打工?」
「根據現在的政策,你家可以到五福街道去要一套新房子。」
「新房子真的不開錢!」
「搬遷過去你兒子也有新房子討老婆了!」
「如果你搬遷後,有困難的話我們會儘量想辦法解決。」
……
2017年10月,安龍縣委編辦周揚、陳吉超等同志8次到我家「東」我搬遷,我不幹,我推說自己也是50多歲的人了,年紀也大了,又沒有一技之長,幹了一輩子農民,擔心搬過去沒有土地,無法安心居住,同時還擔心老家的土地被政府收回,害怕失去相依為命的土地,一時難以接受。
故土難離,是啊!但是,他們很「難纏」!
搬遷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遠離在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父老鄉親,也有些不舍,看到幫扶幹部陳吉超著急的樣子,一有空就往我家「鑽」,56歲的人了一直掛念我家的事情,我也能理解他的好心。
陳吉超反覆給我說,我們搬過去後承包的責任地、林地還是我家的,可以回來繼續耕種、也可以流轉給政府,政府按每畝一定的金額給予補助。
「連二桿撩不過大腿」!我「牯」不過我兒子,我兒子吳光益新交的女朋友也希望結婚在新房子裡面。
搬!於是我最終同意搬遷到安龍縣五福街道五福小鎮福苑21棟3單元501號(面積100平方,實際共同生活人口為4人,按每人20平方計算應享受80平方,多出的20平方我自願補差價)。
剛開始我家是兩頭住,兩個兒子在搬遷點住,我和我老婆在原居住點住,種植一些傳統農業和經濟作物。
「搬去那些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吃哪樣鬼喔,田地都不得一塊,吃棵蔥都要買,還是搬回來算嘍!」鄰居不斷的在潑冷水。
2019年10月,政府要求所有搬遷戶在2019年11月底前拆除舊房(在此期間拆除舊房的每人給予3000元補助),我又開始動搖了。
此時我真的差一點就放棄搬遷,搬回老家來住了。
一聲聲的「吳伯」,喊得我腦殼疼。
縣委編辦領導何子健主任、縣事登局陳正霖局長和陳吉超同志又到我家來走訪了,他們那麼忙都來看我,到我家做思想工作,反覆宣傳易地扶貧搬遷的各種惠民政策,不要動搖,有什麼困難就提出來。但我自私的提出想要在搬遷點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才同意將舊房拆除,要不然生活沒有著落,也方便照顧家裡。
「馬上爭取給你解決」,何子健主任在我家馬上摸出電話,向相關部門匯報了我家的實際困難,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就接到五福物流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上班通知,從事保安工作,解決了我家的困難。
我終於知道了,編辦的幫扶幹部們是真心誠意的為我們貧困戶著想啊!拆!我家於2019年11月24日自願將舊房拆除,並馬上復墾復綠。
聽領導們說: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截止到2019年,廷必村上期都組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7戶31人。
我家一家4口人就是眾多易地扶貧搬遷戶中的一員。
我家現在搬遷到安置點已經快兩年了,我在五福物流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公益崗位幹保安工作每個月可以得1600多元呢,我老婆潘貞英也就近務零工收入也還可以;兩個兒子吳光益、吳光倫現在浙江金華和浙江溫州務工,每個月收入都在3500元以上,一家人收入還可以。
我家日子是越來越好了,越來越充實了,現在我大兒子吳光益今年考的小轎車駕駛證已拿到手了,我家準備明年買部小轎車來享受享受。
通訊員張思文
編輯彭芝莉劉義
編審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