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時代末期,肥前藩為何能脫穎而出?債務糾紛惹的禍

2020-12-24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江戶時代末期,肥前藩為何能脫穎而出?債務糾紛惹的禍

江戶時代末期,肥前藩是倒幕的中堅力量之一,不過在更早之前,肥前藩一度陷入危險的財政危機,讓剛剛上任的藩主鍋島直正束手無策,堂堂一個30萬石的大名因為錢的問題,不得不破釜沉舟,想盡辦法解決債務問題。

1830年,鍋島直正成為肥前藩第10任藩主,由於之前居住在江戶,因此他要跟著參勤交代隊伍返回肥前藩。此時的鍋島直正17歲,對於肥前的了解僅限於家臣及書籍,因此他對肥前藩充滿了期待,準備在此大展拳腳。另外不得不提,這是鍋島直正第一次回到肥前,此前他一直在江戶生活。

如果熟悉參勤交代行程的朋友就會知道,為了節省一路上的開銷,隊伍的行程都經過測算,每日要走多久、速度是多少、在哪休息,都已經安排妥當,就是為了減少計劃外的費用,減輕財政壓力,肥前藩同樣如此。

從江戶城離開後,肥前藩參勤交代隊伍進入東海道的品川宿,準備在此歇腳後在中午前出發。但讓鍋島直正納悶的是,都已經過了中午,他連午飯都吃了,為何沒有人通知出發。雖然一直住在江戶,但並不代表直正不明白參勤隊伍對於行程的嚴苛要求,所以他下令全員集會,想要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不過,讓鍋島直正感到詫異的事情發生了,隊伍無法集合。直正剛想發脾氣,服侍他的近侍悄悄告訴他隊伍無法啟程的原因。原來,隊伍因為債務糾紛,被債主追債,隊伍中不少武士正被債主苦苦相逼,因此無法啟程。

鍋島直正知道後目瞪口呆,沒想到堂堂一個30萬石的藩,麾下武士竟然欠下商人的債務,還因無法償還而被逼債,武士尊嚴蕩然無存,肥前藩同樣顏面掃地。雖然之前在江戶城中,曾經聽聞武士或者某藩被商人上門逼債,沒想到這次輪到自己了。

鍋島直正隨即了解詳細情況。原來聽聞肥前藩一眾人等要返回,商人們擔心這筆債務再也無法討回,因此商人們結伴而來,就是為了要討回之前欠下的債務。事實上,隊伍欠下的債務多是大米、醬油等生活物資,看似不多,但積累下來也頗為可觀,對於陷入財務危機的武士而言,他們實在是沒有能力償還債務。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隊伍才無法啟程。雖然鍋島直正可以下令不理會商人,命令隊伍立即啟程,但商人絕對會窮追不捨,不討回欠款絕不罷休。此外,讓直正感到疑惑的事情還有為什麼沒有向參勤武士發放補助,不過看到隨行家老為難的臉色,他也暫時放下這個問題。

既然是自家武士的欠債,還是為了參勤而欠,鍋島直正只能承擔起責任,他立即命令家臣緊急籌集資金,為欠債的武士償還債務。等到債務償還完畢後,由於天色過晚,隊伍只好繼續留在品川宿,等到第二天一早出發。

趁著這個機會,鍋島直正終於了解到肥前藩的實際情況。此時的肥前藩,財政已然瀕臨崩潰,不要說參勤武士的補助,連平時的俸祿都不一定能夠按時發放,很多武士已經開始變賣家產度日。由於財政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肥前藩發展停頓,甚至開始倒退,不要說平民百姓,就連武士也多有不滿之聲出現,可謂是危機重重。

這對於剛上任的藩主鍋島直正而言,簡直就是晴天霹靂,按照這種情況,別說大展拳腳了,連藩主之位都在動搖。這也迫使直正在回到肥前後,下定決心一定要大力發展肥前,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在所不惜。

也就是從這天起,肥前的發展開始重新緩慢向前,隨著問題的逐一解決,肥前藩的發展再度提速,終於成為在幕末倒幕中的中堅力量之一,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債務引起,讓新任藩主顏面無光後的決定。

相關焦點

  • 日本江戶時代的薩摩藩如何賴掉了永遠都償還不了的債務?
    江戶幕府的薩摩藩島津家在江戶時代前期曾有過一段異常艱苦的窮日子,甚至欠下了幾百年都償還不了的外債。奇怪的是,薩摩藩後來卻成功地把幾百年都償還不了的債務全都賴掉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薩摩藩位於日本九州島的最南端,其領地規模在江戶幕府的外樣大名中排在第二。但由於各種原因,薩摩藩財政在江戶時代前期出現了巨額虧空,不得不向三都(江戶、京都、大阪)和藩內的豪商借錢度日。
  • 江戶時代,赤穗浪士復仇的背後,竟然隱藏著鹽的問題?
    摘要:江戶時代,赤穗浪士復仇的背後,竟然隱藏著鹽的問題?不但是調味料,還對維持人類生命和水一樣重要的就是鹽。德川家康在江戶入府之初,規劃飲水用的神田上水,同時也想辦法確保鹽的獲得。畢竟,鹽這種物資如果自己無法生產,對於統治將會造成巨大影響。
  • 日本江戶時代,當鋪通情達理?從兜襠布到月代頭都能典當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當鋪通情達理?從兜襠布到月代頭都能典當江戶時代,隨著江戶城的不斷擴建,江戶町的經濟發展也逐步抬頭。基於江戶的發展,商人的生活越來越富裕,相對之下,處於統治階層的武家生活逐漸落魄窮困,特別是前往江戶工作的各藩藩士,以及德川幕府的下級旗本,生活越發窘困,而多數庶民生活同樣不輕鬆。這種情況下,町人及武士能夠應對的方式之一就是當鋪。江戶時期的當鋪和現代金融業不同,除了講究人情義理,更充滿彼此信任與「粹」的精神。另外,當時對於典當物也有許多有趣的規矩。
  • 第一次長州徵伐,江戶幕府勝利,卻沒對長州藩趕盡殺絕!為啥
    第一次長州徵伐以長州藩的失敗落幕,在這場戰爭中,長州藩和國內外反動勢力勾結反對江戶幕府,奇怪的是,江戶幕府沒有對長州藩趕盡殺絕,不僅沒有,這場戰爭的失敗甚至絲毫沒有影響長州藩的戰爭潛力和倒幕政策
  • 江戶時代並不美,等級森嚴的日本身份制度
    日本演員高良健吾日本江戶時代的身份階級大致可以分成貴族、武士、百姓、釘人、賤民等。由於每種身份能擔任的工作不同,所以一般人大多無法自由選擇職業。日本演員上戶彩江戶時代的武士有點類似現代的白領階級,主要是負責自己的藩的文書行政工作。江戶時代日本的藩的性質有點類似現代的地方大企業。
  • 面對政府債務危機,上杉家是如何解決的
    江戶時代由於江戶幕府延續了豐臣政權兵農分離的政策以防止各地出現有實力的豪族,因而武士失去了在地性,不再從事生產勞動,被集中在大名的居城生活,成為了城市人口。於是在整個江戶時期,日本出現了大量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其中包括江戶和大阪這樣的巨型城市,商業和文化都得到了大大發展。
  • 忠君克己:從武士階級一瞥江戶時代日本
    可是事實上,我們比過往的武士生活在一個更加崇敬所謂「武士道」的年代,而在武士之道第一次成為社會規範的江戶時代,真正的武士在戰爭結束後的現實生活所代表的是一段整個武士階級的興衰史,也是江戶——現今的東京,從一座小城演變為現今繁華都市的發展史。
  • 江戶末期,對於制服的需求,使得新選組借錢定製了統一服裝
    摘要:江戶時代,對於制服的需求,竟借錢定製了價值約二十萬日元的服裝羽織袖口的山行鋸齒狀設計,可說是新選組的象徵。而這是將歌舞伎《假名手本忠臣藏》中赤穗浪士所穿的羽織,原封不動地借用過來。在成立之初,新選組同樣沒有固定的服裝,和其他忠於幕府的勢力在服裝上並沒有太大區別。
  • 日本江戶時代,為何日本武士寧可餓死,也不吃黃瓜?
    摘要:日本江戶時代,為何日本武士寧可餓死,也不吃黃瓜?江戶時代設有「士農工商」的身份制度。武士在這個制度中屬於最上層,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武士的生活就屬於上層。因此,俸祿額少的武士無法每天吃白米飯(這點還不如江戶平民),只好吃其他雜糧等填飽肚子。在自家的後院種菜,味增和醬油也是用給付的黃豆自製。即便遇到喜慶節日這樣的特殊情況也不會去店家買糕點。基本上就連法事用的羊羹也是自己動手做。至於酒或乾貨等無法自己做的東西,只好到店家採購。交易時多半是用記錄武士俸祿額的帳簿掛帳購買,不會直接付錢。而是等到年底一次給付。
  • 江戶時代,日本最後的封建王朝是什麼樣的風貌?
    不過,明治維新顯然不是一般程度的封建式的改朝換代,而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這種天地變色並不是坂本龍馬等幾個志士做做工作就能做到的,所以日本的江戶時代和中國的清朝不一樣,它已經形成了可以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社會土壤。江戶時代的日本是什麼樣的呢?首先中國人有一個最大的誤解是:日本是小國!
  • 《蟬時雨》:江戶時代,日本武士的愛恨情仇
    《蟬時雨》講述了江戶時代,一位下層武士的愛恨情仇,對於了解日本武士這個職業,了解江戶時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社會的身份地位差距明顯文四郎的父親助左衛門是一個小藩的下級武士,地位比較低,薪資也沒有多少,但還足以養家。可是不久之後,他就涉及到了藩內的權利鬥爭,被判處切腹。自此,文四郎的家庭也陷入了困頓之中。
  • 處理個人債務糾紛應遵循的原則是什麼,怎麼處理個人債務糾紛?
    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所以個人之間在進行借款活動時,難免會遇到個人債務糾紛。所以我們有必要知道個人債務糾紛的解決問題。那麼處理個人債務糾紛應遵循的原則是什麼,怎麼處理個人債務糾紛?網友諮詢:處理個人債務糾紛應遵循的原則是什麼,怎麼處理個人債務糾紛?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浮世繪這種藝術形式興起並興盛於日本的江戶時期,江戶時期大約相當於中國明末到清末這一時期,從德川幕府開設的1603年到明治維新的1868年,約270年。江戶之前不存在所謂浮世繪,進入明治以後浮世繪也漸漸式微,不再能代表文化形式的主流。那麼是怎樣的土壤孕育了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呢?1865年的日本老照片:江戶時代末期的社會風貌。
  • 江戶時代,日本農民生活艱辛,但更悲慘的是吉原遊女
    摘要:江戶時代,日本農民生活艱辛,但更悲慘的是吉原遊女江戶時代,武士或江戶的百姓平常可以吃白米(當然貧窮的武士和百姓除外),但種稻的農民卻一口都不能吃。農民辛苦種植,還要耗費心力培育稻米,大部分都被沒收當成年貢,手邊所剩無幾。
  • 頭鐵無比的長州藩,是如何獨立進行攘夷,並且單挑四國聯軍的?
    自日本德川幕府末期的「黑船來航」事件之後,日本的國門就被西方國家用洋槍洋炮給敲開了,日本也進入到了一個混亂的年代。因為西方國家帶來的衝擊和強制性的通商條約,憤怒的日本武士們紛紛成立了攘夷派,決心趕走這些討人厭的外國人。而在攘夷派裡又以長州藩最是激進,不僅要刺殺在日本的外國人,更要武裝攘夷。
  • 從江戶到東京
    正是這個時代誕生了現代日本料理,那些用西瓜就著油炸天婦羅一起吃的江戶子們才會催生出那麼多獨特的平民美食。集中在城市百分之二十的空間裡想要吃飽吃好的五十萬人,加上那些看起來身份高貴,但事實上收入菲薄、居住在諸藩集體宿舍裡的下級武士,一起形成了一個規模巨大的飲食業市場。
  • 時代印記!盤點那些發生在江戶時期的動漫故事!
    千鶴在那裡所看見的是,與饑渴地尋求鮮血的妖怪所戰鬥並制伏他們的新選組的隊士們——千鶴與新選組結下了奇妙緣分……《鬼眼狂刀》戰國末期,有一場決定最後勝負的戰爭——「關原之戰」,在那段歷史間消失的豪傑中,有一位公認「所向無敵」的俠客——狂。事就開始於這之後的江戶時代初期,一個擁有著狂和京四郎二者靈魂的劍客在爭奪身體主導權期間幾番生死的旅程。
  • 安慰、寄託、消災,稻荷信仰為何能在江戶時代「徵服」日本?
    這個時期,各種各樣領域的工匠們在江戶的宅邸、寺院、神在公司等各個方面都起了作用。他們發揮了江戶時代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作用我有。而且,在這樣特別的幕府統治的時代,工匠們也開始為自己的家業和生存。為了生活,和其他民眾一樣擁有自己的稻荷信仰。工匠自古以來就有自己的信仰。
  • 飲食、娛樂與工作:從單身赴任武士日記,看一幅幕末江戶風情圖
    其實,「單身赴任」的問題不僅困擾著現代日本人,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德川幕府的統治者為了削弱地方大名的勢力,施行了「參勤交代」和「天下普請」等政策,各地武士不得不告別家鄉妻兒,跟隨藩主來到江戶,開始了他們的「單身赴任」生活。
  • 火焰國「肥後」,是一個充滿著觀光情趣的島嶼,吸引著眾多的遊客
    火焰國「肥後」,是一個充滿著觀光情趣的島嶼,吸引著眾多的遊客肥後被稱為火焰國。肥後為熊本的舊國名。長崎稱作肥前。熊本縣位於九州的中部,被九州的象徵——阿蘇火山所環抱著。九州人給人的印象是寡言樸實。不過,爽朗的人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