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德國戰艦設計布局的戰艦——「德弗林格」號戰列巡洋艦

2020-12-16 克裡斯瑪

「德弗林格」號戰列巡洋艦與她的姊妹艦「興登堡」號及「呂佐夫」號一道成為了同時代最優秀的主力艦,縱使這一點仍存在爭議,但毋庸置疑的是,該級艦的布局可謂奠定了日後德國戰艦的設計基礎。「德弗林格」號的艦名來自於17世紀布蘭登堡公國陸軍元帥喬治·馮·德弗林格男爵。

1912年1月,「德弗林格」號在位於漢堡的布洛姆弗斯造船廠開始敷設龍骨。該艦原計劃於1913年6月14日下水,但當天艦身下方填充的木橇出現阻塞,艦體僅僅在船臺上滑動了30~40釐米(12~16英寸)便卡住不動。在1913年7月12日進行的2次下水取得成功後,一支由船廠工人組成的艦員隊伍將該艦經由斯卡恩駛至基爾港。該艦在當年10月末即已分派給第1偵察艦隊,但由於其在試航中輪機受損,遂遲至11月16日正式入列服役。

縱使「德弗林格」號在日德蘭海戰中竭力苦鬥,然而,正是以這場海戰為標誌,德國公海艦隊開始走向沒落。這支強大的德國艦隊自此龜縮在其位於威廉港的基地中,直至戰爭結束也未敢再度冒險出戰。本頁展示的兩艘戰艦同樣參加了日德蘭海戰。

「德弗林格」號與其他德國海軍戰艦對英國沿海城鎮的炮擊令英國公眾怒不可遏。由於此類襲擊造成諸多無辜男女及兒童死於非命,英國國內要求實施報復的呼聲甚為高漲。

1914年12月16日拂曉,德國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茲」號、「毛奇」號與「布呂歇爾」號炮轟了西哈特普爾,與此同時,斯卡伯勒與惠特比也遭到了「德弗林格」號與「馮·德·坦恩」號的襲擊,共有127名平民在上述襲擊中罹難,另有567人受傷。所有襲擊艦均在薄霧掩護下成功撤離,唯有「毛奇」號與「布呂歇爾」號被海岸炮擊傷。

此刻,皇家海軍第1戰列巡洋艦分隊(海軍上將貝蒂指揮)與第2戰列艦分隊(海軍上將沃倫德指揮)業已出海就位,隨時準備截擊德國襲擊艦,而德艦先前在接近英國海岸時即已被英國驅逐艦發現。凌晨4時45分,德國巡洋艦「漢堡」號與其他數艘輕型護航艦隻攻擊了英國驅逐艦,英國「堅強」號遭重創,「伏擊」號與「山貓」號受傷。直至午前,結束炮擊的德國戰列巡洋艦自皇家海軍第2戰列艦分隊後方數英裡處駛過,後者在察覺德艦後隨即開始轉向逼近,但由於天氣惡劣,加之英方輕巡洋艦因貝蒂的含糊指令而中斷追擊,一次天賜良機就這樣白白浪費了。

無獨有偶,英艦錯失殲敵良機的遺憾在1915年1月24日再度上演。由於破譯了德國海軍的無線電通信密碼,英國方面業已得悉德國襲擊艦隊將前往多格爾沙洲一帶進行攻勢掃蕩,故在德艦離港後便派出己方海軍艦隊進行攔截。而當英艦在預定的時間地點發現德艦後,噸位與航速均不佔優勢的德國艦隊大為驚駭,遂緊急轉向,直欲逃遁回港。經過數小時的緊張追逐,英艦終於趕上德艦,並開始以遠程炮火展開轟擊。處於德軍戰列後方的「布呂歇爾」號首先被打癱,英軍旗艦「獅」號也受創退出戰鬥。由於通信信號舛誤,剩餘的英艦沒有繼續追擊落荒而逃的敵艦,而是回過頭來圍殲傷痕累累的「布呂歇爾」號。而當這場寡眾懸殊的戰鬥結束,德國艦隊早已遁形無蹤,但即便如此,最終返回基地的德國艦隊仍有幾條戰艦受傷不輕,「德弗林格」號便是其中之一。

由於修復及時,「德弗林格」號得以參加了1916年5月31日的日德蘭大海戰,此役它與「呂佐夫」號、「毛奇」號與「馮·德·坦恩」號3艦共同隸屬德國戰列艦分隊。16時30分,「德弗林格」號的主炮炮彈直接命中了「獅」級戰列巡洋艦「瑪麗皇后」號,後者隨即發生大爆炸。全艦1266名艦員僅有9人生還。

隨後,「德弗林格」號又與友艦一道將英國戰列巡洋艦「無敵」號送入海底,自身也在戰鬥中遭受重創,全艦共被命中21發炮彈,艦員陣亡157人。其姊妹艦「呂佐夫」號同樣受創甚重,艦員戰死116人,已無法依靠拖曳返回威廉港,有鑑於此,德國驅逐艦遂奉命將該艦擊沉。

1918年11月西線停戰後,「德弗林格」號被押送至奧克尼群島的斯卡帕灣,後於1919年6月21日被其艦員鑿沉,1934年撈起後在羅塞斯解體。

相關焦點

  • 「併兼有兩者所長,卻破綻百出」——「獅」號戰列巡洋艦
    「獅」級戰列巡洋艦的設計隨之應運而生,併兼有兩者所長。英國海軍在老式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之上加長擴大艦體,發展出了戰列巡洋艦的概念,如1908年服役的「無敵」號戰列巡洋艦。和「無畏」號戰列艦的面世一樣,戰列巡洋艦的設計建造工作也是在第一海務大臣費舍爾海軍上將的倡導和推動之下步入正軌的。費舍爾認為無論是在戰術還是戰略方面,戰列巡洋艦都將會比戰列艦更有所作為。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改建開放在即
    就是喜歡火力強大、航速也很快的戰艦。在對馬海戰中,因為戰列艦數量太少,日本人就曾經把裝甲巡洋艦編入主力艦隊。結果日本人反而發現,好用!因為航速夠快,在海戰中能夠更方便地搶佔優勢陣位,而足夠強大的火力,也能夠給對方戰列艦造成足夠傷害。從這時起,日本人對高速重火力戰艦,就變得極為痴迷了。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 改建開放在即
    就是喜歡火力強大、航速也很快的戰艦。在對馬海戰中,因為戰列艦數量太少,日本人就曾經把裝甲巡洋艦編入主力艦隊。 結果日本人反而發現,好用! 因為航速夠快,在海戰中能夠更方便地搶佔優勢陣位,而足夠強大的火力,也能夠給對方戰列艦造成足夠傷害。從這時起,日本人對高速重火力戰艦,就變得極為痴迷了。而日本人從國外訂購的最後一種主力戰艦金剛級,也是當時整個世界最為強大的戰列巡洋艦。
  • 揭秘二戰德國最強戰艦——「俾斯麥」號戰列艦沉沒的真相
    在時機上,擊沉俾斯麥戰艦的勝利戰果對英國來說是一個喜訊,德國俾斯麥號沉沒可以分散公眾對英國地中海艦隊在克裡特島戰役期間慘重損失的注意力,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兵力只剩下2艘戰列艦同3艘巡洋艦,來對抗義大利海軍的4艘戰列艦和
  • 巨艦大炮的沒落,海軍光環的消失,德國人有哪些未建成的戰艦?
    從德國戰列巡洋艦的發展過程來看,從早期的「馮·德·坦恩」號(1911年完工)到「塞德利茨」號(1913年完工)等4艘戰列巡洋艦均裝備的是280毫米主炮開戰後完工的3艘「德弗林格」級戰列巡洋艦裝備的是305毫米主炮。 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是「德弗林格」級的改進艦,其裝甲的配量模式與「德弗林格」然基本相同。
  • 德國戰爭海軍的第一級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海軍在凡爾賽條約體系下受到了嚴格限制,基本上不存在什麼主力艦,德意志級裝甲艦的建造才解了燃眉之急。而當希特勒上臺後,英國和德國籤訂了《英德海軍協定》。此舉促成了德國海軍第一級主力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於是德國在1935年開始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這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正式崛起之路。
  • 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作為大英帝國實力尊嚴的象徵,排水量達41785噸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是當時最大的主力戰艦,她的出現昭示著不列顛統治下的和平未曾消弭,英國依然保有世界霸主的地位。胡德家族的最後一位將軍便是霍勒斯·胡德少將,此人在指揮第3戰列巡洋艦分隊參加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時,因座艦「無敵」號被擊爆沉而不幸遇難,其遺孀則在2年後主持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下水儀式。
  • 避免戰艦被俘,海軍蒙羞
    為什麼在海戰當中各國會將受重傷的戰艦擊沉?並且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的艦長往往會選擇與艦同沉呢?難不成是因為損壞要照價賠償,賠不起所以選擇自殺麼?1895年2月17日,北洋水師鎮遠號鐵甲艦被日本聯合艦隊俘虜,日本將之拖住船塢進行維修之後入列日本海軍,艦名依舊是鎮遠二。 回憶這段歷史,想到的只有恥辱!
  • 以「無畏」之名,引領時代的偉大戰艦——「無畏」號戰列艦
    「無畏」號是第1艘裝備單一口徑主炮的戰列艦。她的出現誘發了一場波及全球的海軍軍備競賽,延宕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作為一種極具革命性的新型戰艦,無畏艦的概念一經確立,其後續艦的建造工作便全面鋪開,並以每年3到4艘的速度陸續下水。
  • 東方行動: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覆滅之旅
    德國海軍將組建一支以「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為首的水面艦隊,襲擊盟軍編號為「JW-55B」的護航船隊,這支船隊僅有英國海軍4艘驅逐艦實施護航。按照計劃,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將對付英軍護航軍艦,德國第4驅逐艦支隊則在「沙恩霍斯特」號的掩護下攻擊商船。
  • 北角狂鯊,《戰艦世界》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重新上架
    德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其海軍主力戰艦的建造受到《凡爾賽和約》的嚴格限制。但為對抗法國正在進行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的造艦計劃,德國於1935年在英國的默許下開工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沙恩霍斯特級最終採用3座三聯裝280毫米口徑主炮,該級艦的防禦性能較德意志級大幅度增強,排水量也增加到32000噸,一般將這種高速、主炮口徑較小的戰艦稱為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在戰爭中的表現還是很耀眼的,其出彩程度絲毫不亞於俾斯麥級戰列艦,可以說是"破交戰"理論的完美執行者,給英國帶來非常大的困擾。
  • 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一共擁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日德蘭海戰時,英國大艦隊中共有10艘戰列巡洋艦,英艦在火力等性能上也要比德艦優秀一些,那麼同時期的德國公海艦隊中有多少戰列巡洋艦,在一戰時期德國共建造了多少艘,與英國的造船能力對比有什麼樣的差距。
  • 這艘德國最知名的戰艦,究竟是如何沉沒的?丨局器
    提起德國最著名的戰艦,俾斯麥號戰列艦無疑是絕大多數人心中的唯一答案。這艘傳奇戰艦曾創造了輝煌的戰績,但很快就在敵軍的優勢兵力面前迎來了終結。而正因為這樣的傳奇經歷,圍繞這艘戰艦的爭議也始終不斷。根據《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德國被禁止建造戰列艦等大型戰艦。但1935年,德國與英國籤訂了《英德海軍條約》,允許德國建造不超過大英國協海軍總噸位35%的艦隊,以及不超過大英國協海軍潛艇總噸位45%的潛艇。這一條約為德國海軍的軍備現代化鋪平了道路。
  • 出道即巔峰:305毫米艦炮戰列巡洋艦,輕鬆擊沉著名裝甲巡洋艦
    戰列巡洋艦的誕生:曾被命名為裝甲巡洋艦 在1908年,世界上第一艘戰列巡洋艦竣工時,這艘名為無敵號的戰艦 這兩艘德國戰艦便是旗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是的,二戰中,繼承了這兩個艦名的德國戰列巡洋艦,再一次將英國人定在了恥辱柱上:唯一被戰列巡洋艦火炮擊沉的航空母艦,不過此時兩艦還是裝甲巡洋艦
  • 戰艦科普:徵服者號戰列艦並非只是腦洞,多重方案和魔法結合產物
    採用419MM三連裝主炮的徵服者但眾所周知,聖彼得堡造船廠不會平白無故捏造一艘船,這樣一艘X級噴火怪身上我們依然能看到很多歷史上皇家海軍真實設計過戰艦的鮮明特徵,換句話說,徵服者身上融合了一戰後至二戰前英國設計的很多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特徵
  • 巔峰戰艦攻略分享 大和號戰列艦評測
    大和號戰列艦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級戰列艦。在巔峰戰艦遊戲中也是威力最大的戰列艦,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這艘戰艦。 】 小編通過充分遊戲體驗,總結出大和號戰列艦的戰場定位,以及它的三個優點和兩點不足,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好地去知曉戰艦的作戰能力。
  • 兩枚原子彈都炸不沉的戰艦 歐根親王號巡洋艦介紹
    D系戰艦在《戰艦獵手》中向來都有著數量龐大的玩家群體。每逢談起D系戰艦,其無與倫比的火炮與強大的護甲都給駕駛過它們的玩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再配合帥氣硬朗的外形,D系戰艦無時不刻不在證明,它們才是大海中的主宰!
  • 同是戰列巡洋艦:為何德國更扛打,英國愛殉爆,一點最重要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德國戰列巡洋艦,英國戰列艦在幾次海戰中,發生殉爆的情況比較多,總會被提及的胡德號,日德蘭海戰中的無敵號、瑪麗女王號等。而德國戰巡們,不論是兩次海戰都被擊穿炮塔的塞德利茨號,還是二戰中慘遭約克公爵號戰列艦帶隊圍攻的沙恩霍斯特號,都沒有英式戰巡的殉爆情況,也更扛打,這是為什麼呢?
  • 二戰知名戰艦雲集暴風戰艦 各國戰艦命名大爆料
    盟軍和德國在大西洋,和日本在太平洋等區域進行了海上的殊死較量,由此使得許多海戰名垂史冊,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揚威二戰的著名戰艦。作為一款再現二戰經典戰役的3D海戰手遊,《暴風戰艦》無論是在歷史戰役還是戰艦設計的還原度上都做足了功夫,讓玩家一上手就能體驗到無與倫比的海戰代入感。 名稱作為戰艦最顯著的標識之一,當然也是非常考究的一部分了。
  • 二戰前德國新巡洋艦:150毫米艦炮布局罕見,裝甲焊接非主流
    【話說軍世】在二戰時代,德國的水面戰艦實力比較有限,無法再像日德蘭海戰中那樣,與海上第一的英國傾盡全力打一架,而一戰後,德國建造戰艦還要受到條約的限制,這一點嚴重影響了二戰前德國的巡洋艦建造。德國新巡洋艦:150毫米艦炮布局罕見,裝甲焊接非主流1926年德國決定新建造3艘巡洋艦,不過由於《凡爾賽和約》的要求限制,因此,這級巡洋艦排水量只能有6000噸級,主炮口徑不能超過150毫米,最終1927年時,首艦柯尼斯堡號下水,這級巡洋艦也就被命名為柯尼斯堡級輕型巡洋艦,又稱K級輕巡洋艦,本級擁有三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