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2020-12-04 品詩賞詞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與杜牧齊名,卻一生命運坎坷。李商隱的詩歌既有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有時又極具浪漫和想像。

也許正因為詩人經常四處漂泊,所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以及世道的艱難,所以他的詩歌也就更能打動讀者。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海上謠

唐代:李商隱

桂水寒於江,玉兔秋冷咽。

海底覓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

借得 龍堂寬,曉出揲雲發。

劉郎舊香炷,立見茂陵樹。

雲孫帖帖臥秋煙,上元細字如蠶眠。

本詩作於大中元年秋,作者在詩中揭露求仙的虛妄。唐武宗服仙丹死後,宣宗即位,重蹈武宗之轍,受三洞法籙于衡山道士劉玄靜,詩人對此自然感到失望和憤懣。

前四句大意是,桂海的水比江水還要寒冷,玉兔也在秋寒中無聲幽咽。我來到海底神山尋覓仙人,只見凋落的香桃有如瘦骨。作者以此說明,很多人費盡心機尋求仙藥,終無所得。

桂水,即桂海,是南海的別稱。玉兔,指神話傳說月中有玉兔搞藥,又有桂樹。這句是作者由桂而聯想到月,抒發詩人對秋意蕭瑟的惆悵之情。

「海底」句化用典故,據《漢書》記載,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諸仙境之仙人的不死之藥。未到時,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中。香桃,即蟠桃,指不死之藥。

《拾遺記》載,西王母曾將萬歲冰送給周穆王,東方朔也曾三次偷取西王母的蟠桃。作者用這些典故表示求仙可望而不可即,也為下文伏筆。

中間四句寫海中仙境的荒寒,並非樂土。紫鸞被凍得不肯起舞,翅膀上積滿了蓬山的冰雪。只好暫借寬闊的龍宮居住,晨起時梳弄如雲般的頭髮。

紫鸞,是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喜則鳴舞。蓬山,仙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龍堂,指海龍王的殿堂。作者於詩中用此,當暗指宮延。

末四句大意是,還剩有劉郎求仙的舊香炷,不多久便見茂陵長滿墓樹。哎,他的龍子龍孫,早已靜臥於荒野秋煙;上元真經的小字,如同粒粒蠶子在僵眠。義山態度鮮明地指出,求仙的漢武帝及其子孫後裔都不免一死,仙籍純屬廢物。

揲(shé),古人用數點蓍草莖的佔卜方法來卜卦。雲發,指年輕時如雲般濃密的頭髮,古人常以發的疏密來表示年紀的老少。揲發 是唯恐發疏老去。劉郎,這裡指漢武帝劉徹。茂陵,是漢武帝的墓。在今陝西西安西。帖帖,安靜帖服的樣子。

世事滄桑,多少年以後,人們看到上元夫人投給武帝的真經秘訣,只不過是一些像蠶書一樣的遺蹟,空留於人間,而那些對於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則全無用處。

這首詩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都有意學習中唐詩人李賀的樂府詩,是一首典型的「長吉體」。新奇瑰異的語言,幽渺神秘的意境,託寓隱約,恍惚迷離,勝似李賀。

李義山不僅詩歌自成一體,而且善於學習和借鑑前人的優秀傳統,所以他的才華並非天生,也是後天的不斷堅持和努力!

相關焦點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是唐詩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標誌性地位。而唐詩中難以逾越的高峰,非李白、杜甫莫屬。其實即便是在唐代,已有很多文人不斷模仿他們的作品,其中不乏才華卓著的大詩人,比如李商隱。
  •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李商隱,字義山,唐代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李商隱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其中我們最熟悉的便是他的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讀起來纏綿悱惻,優美動人。除此之外,李商隱也有一些冷門但很美的詩,例如《細雨》。
  • 都是失意時出遊,杜牧李商隱各寫一首《登樂遊原》,誰意境更高?
    二、李、杜《登樂遊原》的區別《登樂遊原》——唐·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這一首詩曾經被解讀過無數次,這裡我就不細說了。同是借景抒情的作品,李商隱這首詩因最末的一句「只是近黃昏」的不同解釋,顯得更加「隱晦」。李商隱創作這首詩的時間大概是在他三十剛出頭的時候,當時他父親與恩人相繼去世,他因為丁憂回鄉。心情不好,就駕車到樂遊原遊玩,最後即興賦了一首詩。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特別的一個了,他作出來的詩句,有一首叫做《無題》,讓後人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確定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在新婚之夜的時候,李商隱寫下了這首《無題》,二人婚後的生活很融洽,也很幸福,後來李商隱擔任了很多的職位,像是幕僚、太平軍幕,判官等等。李商隱在官場生活中,其實是很困頓的,他的妻子是他最大的安慰,即便是李商隱後來外地任職,二人的感情依舊很好。
  • 歌行體,少年綺懷詩言志,繼承李商隱,傳薪黃景仁
    江湖流傳「為詩不知梅雪宜,就算會詩也枉然」。大家好我就是那個梅雪宜。前兩回我們講了「梅雪宜」的來歷,談到離騷一脈中美好理想的追尋與寄託,當時我們提到了黃景仁,認為他也是一個「梅雪」詩人。而我梅雪宜的《情詩三百首》特別是「梅花詩」其意境得黃景仁者頗多。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黃景仁的一首名篇。
  • 崔鈺寫下一首悼念李商隱的詩,句句泣血,開頭兩句更是不能釋懷
    在我國詩詞史上,有很多寫下膾炙人口詩句的詩人們。縱使他們很擅長詩詞歌賦,甚至名聲在後世之中廣為人知,但是他們的人生或多或少也會留有遺憾。比如說南宋女詞人李清照,雖然她的才華被後人大為讚嘆.李商隱的一生也是充滿遺憾的。他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李商隱的詩有時候濃麗而時帶沉鬱,搖拽而不失厚重。李商隱熱衷於政治,他的內心有著遠大的理想和報復,但最終卻免不了有懷才不遇的悲慘命運,後期的朋黨之爭也使得他飽受折磨,最後鬱鬱而終,他的一生讓人很是感嘆。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意境邈遠,最後7字突顯出悲劇之美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從《詩經》和《楚辭》中汲取營養,很多抒情詩包含了對客觀現實的深刻剖析和批判精神。同時義山的詩歌也極富想像,意境超拔瑰麗,還經常運用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精神。李商隱也寫過很多無題詩,其中既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謳歌和追求,也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感。讀者不僅非常熟悉這些無題詩中的警句和名言,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啟發。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曾感動過無數人,最後7字更令人心碎。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之謎
    (李商隱任職的地方實際上是綿陽三臺縣,從西安出發火車時間和到成都差不多,駕車更快一些,但沒有直達的飛機。)可在李商隱那個時候,這首詩裡相隔的確實是萬水千山。因為路很長,所以格外珍惜每一次對話。因為詩很短,所以每個字都具備著直接敲動心弦的能力。
  • ...李商隱學詩,向唐詩致敬!龔學敏將100首古體詩「翻譯」成了白話...
    2019年夏季,酷熱浮躁的氛圍中,他開始集中閱讀李商隱。先是傳記,後是不同版本的詩集。耐嚼耐品的李商隱詩作,慢慢帶他潛入一個很深的詩的境界。這個境界清涼,美好。龔學敏就想,李商隱的詩比較晦澀,難懂,「能不能用一種易懂的方式,把李商隱這種詩的境界承接下來,用現在的讀者容易接受得到的白話文,重新表達出來。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代著名情詩大家李商隱的一首詩。如果說唐代詩壇是一塊聖地的話,李商隱就是一朵綻放的情花,他的情詩無人能比。現在的人已經無法判斷,當年的李商隱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愛情波折,一生要愛過幾回,才明白愛的真諦?
  • 李商隱最有詩意的一首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李商隱最有詩意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這首詩如果僅僅從表面理解的話,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深刻,也更加的憂愁,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立馬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同時詩人寫這首詩時,正好離開朋友家,寄住在一姓駱的人家,由於寂寞無聊便寫下了這首詩,成為了一首難得的佳作。
  •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愛情詩,其中兩句打動了無數有情人
    很多詩人不乏名篇佳句,但就是少為人知,也就是所謂的「詩紅人不紅」。譬如,寫下「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秦韜玉;寫下「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劉希夷;寫下「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許渾。黃景仁就是這樣一位「詩紅人不紅」的清代詩人。儘管黃景仁在當時就已經詩負盛名,和王曇並稱「二仲」,和洪亮吉並稱「二俊」,為毗陵七子之一。
  • 李商隱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滎陽(今河南鄭州)人。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李商隱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
  • 李商隱3首冷門無題詩,文字華美意境朦朧,令人眼前一亮
    #大家都知道,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詩很有名,其中名句更是千古流傳。不過,李商隱一生寫了大量無題詩。在《全唐詩》中,一共收錄了李商隱16首無題詩。這其中既有耳熟能詳的篇章,也有大家比較陌生的篇目。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李商隱3首冷門無題詩,文字華美意境朦朧,令人眼前一亮。
  • 李商隱最深奧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讓人迷糊,千百年來備受推崇
    緊隨其後的是白居易,雖然沒有李白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也不像杜甫那般多愁善感,但白居易獨闢蹊徑,以通俗易懂的手法,創作出婦孺皆知的詩作,被世人譽為詩王。到了晚唐時期,儘管不缺孕育詩人的環境,但與之前相比,創作水平明顯下降,幸虧「小李杜」橫空出世,勉強續寫華麗篇章。小李杜是誰?「李」指的是李商隱,「杜」則是杜牧,就是寫「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哥們。
  • 百花爭豔的春天寒梅凋謝,李商隱寫下一首《憶梅》,表達思鄉之苦
    古人借用梅花表達高尚的品格,同時也把梅花當成相思的替代品,無數的詩人在現實生活中是過得顛沛流離,譬如晚唐詩人李商隱,一生都在四處漂泊,儘管他很有才華,但是並沒有受到重用,這就使得他悲痛不已,寫下過很多傷感的詩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這首《憶梅》,通篇寫得無比傷感,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憂愁,這樣的作品,其實是最能夠打動我們。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可是,這些都不如李商隱的《錦瑟》寫的更令人絕望。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詩,全篇都是名句李商隱,字義山,他是一個「謎一般的男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這是李商隱最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讀一次驚豔一次,美得心醉,雖然只有56個字,卻能讓人讀出千百種滋味。讀完會感到心中有塊大石頭堵在心口,感受到仕途的不順,愛妻的離世,世人的貶低這些在精神上折磨著李商隱。
  • 李商隱為亡妻寫下的這首悼亡詩,短短28個字,讀來當真是肝腸寸斷
    李商隱的一片深情在他的作品中,要比別的詩人體現得更為深刻,尤其是在他的妻子王氏逝世之後,為此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其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還成為了千古名篇,特別是這首《暮秋獨遊曲江》,通篇描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詩人也正是由於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妻子,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
  • 李賀的「長吉體」,奇崛幽峭、穠麗悽豔,連杜牧都讚嘆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長吉體」是中唐詩人李賀的詩歌風格。李賀,字長吉。李賀屬於韓孟詩派但與同派其他詩人相比,李賀又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長吉體具有一種奇崛幽峭、穠麗悽豔的浪漫主義特點。
  • 李商隱最通俗的一首詩,讓人一看就懂,卻仍給讀者留下難解之謎!
    李商隱最通俗的一首詩,讓人一看就懂,卻仍給讀者留下難解之謎!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到底是寄誰的?妻子還是友人?正是因為這個唐詩選本之功,才讓李商隱的詩歌走進普通民眾。但是,一提起李商隱的詩,人們的第一感覺就是:「李商隱的詩寫得雖然非常好,但看不懂!」不僅僅是現代人讀不懂,就連元代的著名詩人元好問也發出了「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的慨嘆。確實,李商隱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與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