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乾貨較多,建議收藏!
親愛的讀者朋友您好,歡迎來到雨霖鈴讀史,今天小編為您帶來漢服袖型的小科普。本文將結合出土文物與六大袖型文字特徵進行介紹。
我國歷史悠久,在朝代更迭和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漢服——作為華夏先民的傳統衣冠,也根據各種社會活動而有了相應調整,譬如漢服傳統六大袖型的演變。

漢服傳統袖型可大致劃分為上圖中的六類:劍袖(又名窄袖)、琵琶袖、直袖、垂胡袖、廣袖和短袖。
按照歷史發展順序,袖型的演變是這樣的:

從上圖可以綜述總結歷朝漢服袖型演變趨勢:第一、從商周到南北朝:
從商周到戰國時期,大致是直袖樣式;戰國到漢朝逐漸出現了垂胡袖的趨勢,漢代則主要以垂胡袖為主;魏晉時期玄學盛行,時士人階層好清談,偏好衣袂翩翩的瀟灑風度,所以流行廣袖;




第二、從隋唐到明朝。
南北朝少數民族政權蜂起,漢人風流的廣袖被便於作戰騎馬的直袖取代;而隋唐政權都受到遊牧風格影響,唐風開放融匯中西,十分流行緊身窄袖之風格,高腰靴是十足的契丹風格,窄袖緊身翻領長袍也受到少數民族影響。五代十國時期袖型不斷向廣袖趨勢演變,則側面說明少數民族特徵逐漸被漢化。


到了宋朝,漢服袖型的選擇與地位高低密不可分,文士流行大袖,武士流行窄袖,民夫間短褐亦很流行,同時在男尊女卑的理學思想基礎上,男著廣袖女著窄袖(褙子),以宋朝歷代帝後冕服畫像為例,宋人的禮服絕對是各個朝代最華麗盛大!所以在古畫中可以看到宋朝皇帝袖口之寬廣,長及曳地。


當然宋朝平民女子們之間十分流行窄袖的對襟長褙子,如:

元朝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馬背上奪得天下的元朝統治者們擅長騎馬遊獵,所以元朝時期並不流行兩宋的中原漢服風格,元朝時期袖口又變為窄袖:


可以從文物圖清晰看出,元代流行窄袖。
明太祖推翻元朝後採取了系列措施恢復漢服制度,明朝時期突破性地出現了一種全新袖型即琵琶袖,琵琶袖不同於垂胡袖,明代的琵琶袖,那麼就是直接剪裁出它的形狀,然後縫合。琵琶袖得名於外觀與琵琶相似。

您最喜歡哪款袖型呢?您與漢服有哪些美麗的故事呢?歡迎發表意見、留下寶貴評論!
(文/雨霖鈴讀史)
如果您覺得本文不錯的話,請大力關注點讚分享!
寫文不易,喜愛傳統文化的您,不要錯過百家號雨霖鈴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