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日本作家都愛披頭四丨夜問

2020-12-16 新京報

答案:B

在疫情期間,列儂的《想像》(Imagine)被很多明星唱響,用來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號召人們團結起來,這位搖滾詩人似乎從未離開我們。

從組建披頭四到solo發歌,約翰·列儂一直是人們目光的中心。披頭四對上世紀60-70年代的全世界年輕人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比如中國的近鄰日本。

1966年夏天,披頭四樂隊到日本武道館公演,此前還有人質疑在「武道館」開演唱會是否不妥,但最終還是被狂熱的歌迷們佔據。很多日本作家都是在披頭四影響下成長為一個創作者的,村上春樹、東野圭吾、島田庄司、伊坂幸太郎等如今在中國家喻戶曉的作家都用作品表達過那個年代的故事。

伊坂幸太郎的《金色夢鄉》書名來自披頭四的同名歌曲《Golden Slumbers》,這首歌由保羅·麥卡特尼創作,但署名為他和列儂共同完成,收錄在披頭四的專輯《Abbey Road》中,此時的披頭四已經面臨分崩離析,與小說中四散各處的幾個朋友有所對應。原本可以分享各種心事的朋友在長大後分離,後來因為變故再次重聚,《金色夢鄉》的名字或許就像故事裡多次出現的「煙花」一樣,是眾人對於溫柔往昔的希冀。

村上春樹也是披頭四的擁躉,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就源自披頭四同名歌曲《Norwegian wood》,這首歌主要由列儂創作,歌曲據說表達了他曾經的一次婚外情。Norwegian wood原意指挪威木製的家具或裝潢,比較廉價,列儂用廉價的挪威木頭表述婚外情。村上春樹根據這首歌重新書寫了一個愛情故事,創造了獨屬於他的「森林」。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彼得·傑克遜執導紀錄片《披頭四樂隊:回歸》釋出首支片段
    彼得·傑克遜執導紀錄片《披頭四樂隊:回歸》釋出首支片段 2020-12-23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對多位日本作家影響深遠
    約翰·列儂逝世40周年,對多位日本作家影響深遠新京報  作者:  2020-12-09 村上春樹、伊坂幸太郎等日本作家都用披頭四的歌名當過書名
  • 藝術家都有一位貓咪繆斯?《作家與他們的貓》解析「愛貓定律」
    日本在這位作家的許多照片裡,都有一隻毛茸茸的貓陪在她身邊,保護著她的手稿。冰心以深沉的文字尋求真理,而它就是她這一路的同伴。」「貓與作家」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在很多零散的文章中人們都看到過一些著名作家「嗜貓」的故事——他們大多是男作家。在這本《作家與他們的貓》中,艾莉森集納了很多愛貓的女作家,比如上文提到的冰心。以暗黑女性故事聞名的英國作家安吉拉·卡特短暫的一生均沒有離開貓咪的陪伴。
  • 喜愛中國文學的日本作家,在上海留下了一瞥 | 夜問
    1892年3月1日出生的芥川龍之介是中國讀者很熟悉的日本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莫過於《羅生門》了,這部作品也被改編成了同名電影。除了短篇小說,他還寫詩、和歌、俳句、隨筆、散文、遊記等。這個獎後來成為日本文壇的重要獎項,村上龍、青山七惠等中國讀者熟知的作家都獲過這個獎。
  • 在漢堡尋找披頭四痕跡
    而對於披頭四樂隊的樂迷,來到漢堡市宛如小老鼠掉進了米缸裡。披頭四樂隊的靈魂人物約翰·列儂曾說:「我出生於利物浦,但是在漢堡長大。」作為樂隊的誕生之地,披頭四的身影早已融入這座城市的骨血之中,漢堡就像他們的故鄉利物浦一樣,隨隨便便在街上閒逛,不經意間就能追星打卡一條龍,比如,從披頭四廣場只需步行三分鐘,便能抵達樂隊當年首次登臺演出的英德拉俱樂部。
  • 與「蘋果」有關的可不止牛頓與賈伯斯丨夜問
    這位日本音樂人個人風格極其強烈,代表了日本現代音樂。2016年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上,她擔任「東京8分鐘」音樂總監。她同時還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籌劃團隊成員之一。椎名林檎外號很多,其中被粉絲叫得最多的就是「Ringo」。在日文中「Ringo」就是蘋果的意思。所以中國粉絲也會直接叫她「蘋果」或「蘋果女王」。
  • 【夜問idol】從棒棒堂到唯一的王子,全新出發的他能否「上位」成功?
    夜問idol發現愛豆深藏blue的一面▼▼▼文末有福利王子邱勝翊帶著他的首張個人EP《Attention!》整張EP他都親力親為,選歌、企劃、專輯名稱樣樣都要把控,被工作人員送了個「控制狂」的外號。。。
  • 《挪威的森林》主題歌曝光 選自披頭四同名歌曲
    《挪威的森林》主題歌曝光 選自披頭四同名歌曲 時間:2010.07.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姬忠鵬 分享到:
  • 喬治·哈裡森:披頭四解散後的人生新篇章
    作為披頭四的成員之一,他的內斂性格不同於其他成員,而他的神秘氣質也使得他成了樂隊裡一個獨特的存在。在披頭四解散後,哈裡森是如何一步步追求自己的事業,用他天才的創造力給世界留下不可取代的印記和回憶的呢?在披頭四樂隊成員裡,他一直都是那個最低調的存在,雖然安靜卻有著詭異的幽默感。但是樂隊解散後,他沒有沉寂下去,反而七十年代的早中期成為了他職業生涯中最富有創造力和最忙碌的時期之一。樂隊解散後哈裡森就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他不僅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為舉辦了孟加拉慈善音樂會,也擁有了個人的大熱單曲。
  • 他是披頭四樂隊的替補鼓手,曾和他們一起進行世界巡迴演出!
    由於飯店及表演場地都已經預訂,加上數千張已售出的演唱會票券,樂團經理布萊恩愛普斯坦也意識到若就此取消巡演,將會是巨大的損失。於是愛普斯坦決定立刻開始尋找代替林哥·史達演出的鼓手,但去哪裡找到這個合適的鼓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這個人不但要具備與世界上最知名的樂隊一起參與演出和訪問的能力,還要符合林哥原本的舞臺形象。
  • 大野洋子:一個顛覆披頭四命運的女人
    在上個世紀中期的流行樂壇,披頭四絕對算是獨領風騷的一支樂隊,他們的音樂作品引發全球熱潮,創造了無盡的傳奇。即使到了今日,披頭四依舊是流行音樂的不二Icon,許多作品屢被翻唱,比如歌手孫燕姿就曾唱過披頭四的經典歌曲《Hey Judy》。然而,正應了那句老話「花無百日紅」,紅極一時的披頭四最終也走向了解散這條路。
  • 夜間旅遊專題研究——夜問十絕
    七、夜問十絕——夜間旅遊發展秘籍 北京勇先創景規劃設計院夏家勇院長在夜間旅遊消費的空間打造、時間延長、場景延伸、業態多元建構、產品體系構建、產業要素提升、以及消費者消費特徵等進行疊加研究的基礎上,首創「夜問十絕」(夜景、夜食、夜秀、夜購、夜娛、夜宿、夜體、夜養、夜學、夜悟)的發展模型,指導夜間旅遊高品質發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拉動旅遊消費、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豐富深度文化體驗,促進經濟內循環。
  • 書單丨除了福爾摩斯,還有哪些大名鼎鼎的偵探?
    NO.2 赫爾克裡·波洛這個有著兩撇小鬍子的比利時小個子老頭兒,是大名鼎鼎的阿加莎筆下的神探。他永遠是一副紳士的樣子,穿著名貴西裝、足蹬名牌皮鞋,他還總「嘲諷」好基友黑斯廷斯,說「快動動你的灰色細胞吧,我的朋友」。波洛也有一些「死神屬性」,出去旅個遊、放個假或者幫警察辦些事,都總能碰上兇殺案。
  • 德國漢堡慶祝披頭四樂隊成立60周年:沒有漢堡,就沒有披頭四
    披頭四樂隊在這座北德音樂大都市為世人奉上了最多場次、間隔最頻繁的演出。在這裡,他們遇到了林戈·斯塔爾;在這裡,他們打造出了屬於「披頭四」自己的音樂風格;在這裡,他們決定採用當時最時髦的新髮型,這也成為了後來「披頭四」的標誌髮型。 1962年,在披頭四樂隊離開漢薩城11天之後,他們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榜單冠軍曲目。
  • 搖滾的信仰,披頭四-The Beatles
    相信很多人都想問披頭四樂隊和麥可傑克遜到底誰厲害,我之前也寫過一篇麥可傑克遜的文章,在這裡我想說將他們進行比較,就好像同為體育運動的足球和籃球,你可以比較貝利和喬丹到底哪個更偉大嗎,麥可傑克遜的領域是流行音樂,而披頭四是搖滾樂,而且他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他們都是非常偉大的,所以請不要把他們進行比較
  • 記憶中的披頭四樂隊
    記憶中第一次對音樂產生美好的幻想是來自於披頭四。當時我僅僅知道披頭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樂隊。在初中的某天晚上,我點開紅專,聽到了黃色潛水艇。我從來都是一個不夠聰明的人,等到聽膩了紅專,卻沒有去聽披頭四其他的歌,顫顫巍巍剛打開一絲的搖滾樂的門縫又被我合攏了。讀高中後,我終於開始深入搖滾樂,還沒走出幾步,披頭四又擋在了我的面前。這一次,16個G的手機裡頭被我下滿了披頭四的歌。
  • 約翰·列儂與披頭四樂隊10月「現身」上海音樂廳
    英國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重溫約翰·列儂與披頭四情懷。上海音樂廳供圖  【新民網訊】10月17日,「尋找列儂——英國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約翰·列儂音樂會」將在上海音樂廳舉行,列儂與披頭四樂隊一生的經典音樂將以古典「混搭」現代的風格呈現。同時,這也是樂團對約翰·列儂誕辰70周年與披頭四樂隊組建50周年的雙重獻禮。
  • 披頭四傳記《一二三四》贏得2020年度英國頂尖非虛構獎
    編譯|賀璐自1989年以來,克雷格·布朗一直是《私家偵探》(Private Eye)戲仿日記專欄的作者、作家、記者。得益於豐富的經驗,在這本書中他融合了歷史、日記、自傳、粉絲來信、訪談、清單和表格等多種寫作素材。
  • 《久保與二弦琴》幕後特輯 披頭四經典歌曲重現
    《久保與二弦琴》幕後特輯 披頭四經典歌曲重現 時間:2016.08.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披頭四解散50年了,搖滾精神還能反叛主流嗎?
    四人之間的間隙由來已久,自從1967年樂隊的伯樂和經紀人布萊恩·愛潑斯坦(Brian Epstein)逝世以後,披頭四樂隊就經常因為經濟紛爭和創作訴求不同產生爭執,每個人都因此疲憊不堪。這種新的熱情也影響了列儂對樂隊本身投入的時間,被冷落的成員們感到不快、日漸不滿,保羅在採訪時甚至說:「約翰愛上了洋子,他不再愛我們其他三個人。」 實際上,列儂對小野洋子的愛情彌補了單親家庭的創傷,除了給他帶來無盡的情感慰藉,也激發了列儂的創作靈感。就在八年前,保羅也終於向公眾解釋,就他而言,樂隊的解散與小野洋子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