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危害有多大?該如何應對?來聽聽專家的分析

2020-12-09 舞玖風抹

事件簡述

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男,17歲,南京玄武區人,南京第十三中學學生。

受害人:謝某,女,44歲,南京人,犯罪嫌疑人的母親。

經過:11月12日晚10點,嫌疑人李某某在校晚自習結束後如往常一般回到家中,繼續在家寫作業。在10半左右,就其經常沉溺於電腦遊戲,以至於耽誤學業的情況謝某開始對其進行管教,期間雙方情緒激動且伴有辱罵性語句。

李某某對於母親的管教早已產生逆反心理,一時情緒激動拿來三把菜刀刺殺謝某上半身。

李某某作案後發現謝某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其並沒有選擇報警或打120,而是自顧自換了衣服出門到同學家留宿。

13日早上,李某某到校,在極度恐懼和不安下告知班主任昨晚發生在家中的事情,然後要求報警自首。

南京警方在接警後趕到李某某位於玄武區天山路的家中,發現謝某已經不幸死亡。

這又是一個因為孩子沉溺網路遊戲引發的悲劇。

新聞上曾經報導過這樣一個事件,一個小女孩一直想玩「王者榮耀」,可家裡又不給買手機。於是她在樓下吃米線時看到桌上放了一個,心存僥倖,以為沒人知道,就偷偷拿走了。

玩遊戲真的就好嗎?這個問題值得人們深思,玩遊戲固然可以放鬆,但是沉迷於其中的人數遠遠大於利用遊戲放鬆的人數。儘管遊戲也設置了防沉迷系統,但是大多數未成年人不配合。更有甚者公然在視頻網站上上傳解除防沉迷系統的方法,這樣對未成年人真的好嗎?

遊戲到底帶來了娛樂還是引發了悲劇?在這樣一組數據中,有因為玩遊戲被父親教訓後跳樓的女生,有因為買裝備盜刷別人卡的十幾歲學生,還有那些狂打遊戲幾十個小時最終喪命黃泉的少年……到底是人在利用遊戲娛樂,還是遊戲將人娛樂,恐怕這是個值得人去深思的問題。

沉溺網路遊戲對青少年主要有以下危害

1、依賴心理

現在很多青少年沉溺網路遊戲,因此自然而然地對網絡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心理。使青少年逐漸產生"網絡成癮症",而對於生活和學習,卻失去了應有的興趣,自身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導致學業荒廢。

2、虛擬世界

網路遊戲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很多人都是虛假的身份,在這種虛假的身份之下,網絡人際關係很少有真實可言,時時充斥著不信任感,使青少年們在"網下"變得更加內向和自我閉鎖。

3、價值觀念談化

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好奇心強、自制力弱,極易受到異化思想的衝擊。而網路遊戲中各種信息混雜,包羅萬象,極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傾斜,模糊不清逐漸淡化。

4、崇尚暴力

網路遊戲一般都是比較血腥和殘暴的,由於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髮育均還不成熟、識別是非能力較差,極易造成網上盲目跟風,將遊戲裡的一些場景運用到現實中,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適度地玩網路遊戲可以使我們在繁忙的學習和工作中稍微放鬆自我,緩解壓力,了解到一定的知識,拓寬我們的知識面。過度的網路遊戲會使我們荒廢學業,在學習和工作上力不從心,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降低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那麼該如何應對呢?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和孩子互相理解,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愛。家庭中,很多時候都是父母和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雖然有溝通,但是根本就沒有改變相互之間的看法。造成孩子沉浸遊戲的影響因素,一個在學校,一個在家庭,孩子在一個感受不到愛的環境裡肯定會走向不好的方面,作為家長一定要在源頭解決問題。

生活中父母可以與孩子協商制定計劃,在一定時期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這期間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如果家長自己都做不到離開手機,那孩子是不會相信父母,可能會產生更大的不信任感。

青少年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尋找其他的愛好替代網路遊戲,比如遊泳、打球、登山、旅遊等戶外運動。

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和愛,幫助孩子得更好認識自己、做好自己。這些都是離不開父母和學校的悉心教導。最好的辦法和應對的錯施,就是需要努力加強教育讓我們青少年有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才會取得更大的效果。

相關焦點

  • 論青少年網絡沉迷的特徵與應對
    近年來,青少年越來越沉迷於網路遊戲,這對其身心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如何界定網絡沉迷?該如何有效預防?這需要多方協同、社會共治,幫助青少年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這主要是因為,青少年群體處在更易於受到沉迷因素侵害的人生階段,使得青少年成為更易沉迷網絡的高風險群體;相對於成年人群體,青少年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網絡沉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於青少年群體的傷害更大、更深遠。  現有研究發現,青少年長時間沉溺於網路遊戲可能逐漸忽略學習,變得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疏離,甚至完全沉浸在網絡虛擬世界之中。
  • 防止孩子沉迷網絡,APP「青少年模式」該如何「迭代」?
    近年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充值、打賞主播花掉家裡巨額存款的新聞屢見報端,青少年沉迷網絡引發社會高度關注。2019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國內多家網絡視頻平臺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該模式的一個主要作用是限制青少年使用時長。
  • 這件事的危害有多大?| ASK專家
    近年來,隨著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及有效避孕措施的使用,人工流產總數在下降,但我國人工流產女性呈現出年輕、未婚和未育比例增大、流動人口比例較高、流產間隔時間短、超半數為重複流產等特點,其中青少年、未婚和流動人口的流產比例有所上升。
  • 防止未成年沉迷網絡、「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一步到位專家這樣說
    不僅如此,釘釘還可以上班打卡,每個公司都可以根據職員的打卡次數來發放工資。然後,它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好朋友。點外賣、滴滴打車、購買車票等都可以用網絡來完成,這樣方便了那些懶癌患者們,不用出門就可以完成。但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網絡有許多優點,但是利用網絡幹壞事的事例還是存在的,有的人利用網絡散發病毒,破壞電腦的正常工作。
  • 青少年為什麼會網絡成癮?網絡成癮危害有哪些?
    青少年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開始評價自己或他人,同時也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極力擺脫對父母的依戀來顯示自己的獨立,不願暴露內心世界。由於自我封閉,必然會產生許多的煩惱和苦悶,產生孤獨感,他們又迫切希望傾訴,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同情,而網絡恰好能幫助他們暫時忘卻煩惱和憂傷,這就成為了青少年依賴網絡的基礎。
  • 沉迷網絡危害嚴重,青少年養成好習慣就是現在
    青少年的網絡健康一直我們最關注的問題,如何讓孩子合理地利用網絡時間往往是一個最大的難題。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網絡問題一直圍繞著我們,尤其青少年自我控制力差,天天沉浸在手機裡,如何擺脫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 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 專家:需各方力量打造協同共治全格局
    未來網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 謝青)"網絡沉迷對未成年人主要產生三方面的危害,一是損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二是損害道德和意志品質,導致未成年人的價值觀念模糊和道德觀念的淡化,三是一些網路遊戲中暗藏網絡安全隱患,容易誘發網絡犯罪。"
  •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該怎麼防?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近期就有提出遊戲沉迷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建議上課期間關閉網路遊戲服務。並指出網路遊戲或許能創造一定的財富,但帶來的危害更大,不能顧此失彼。建議相關部門在孩子上課期間應當關閉網路遊戲服務,對網路遊戲的開放時間給予嚴格限定。
  • 如何防範網絡詐騙?讓我們聽聽「麗姐」怎麼說~
    如何防範網絡詐騙?惡毒詐騙,危害群眾,危害社會,為提升廣大群眾網絡安全意識和安全防範技能,織牢織密防詐安全網,構建安全和諧家園,文成縣婦聯麗姐工作室積極開展「反詐宣傳周」活動,與您攜手反詐。
  • 網路遊戲成癮對青少年的影響
    青少年因沉迷於網路遊戲,荒廢了學業,大肆揮霍錢財,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負面事例是社會輿論常常談到的網路遊戲的弊端。但是網路遊戲會導致精神障礙,卻少有人關注。與網路遊戲成癮相關的常見疾病包括:重度抑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強迫障礙。
  • 警惕網絡黑產對未成年人的危害
    以青少年為對象的網絡色情、網絡賭博、網絡詐騙產業,也極易對青少年的網絡權益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損害青少年健康成長。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各界,尤其是網際網路平臺已開始採取切實可行的方式來減少網絡黑產對未成年人產生不良影響,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用網環境,例如國家網信辦於2019年組織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試點上線「青少年」模式。
  • 血壓130/70mmHg,血壓正常但壓差大對身體有危害嗎?該如何應對?
    在前幾天的文章中,我有提及到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除了血壓水平升高,血壓壓差增大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當時就有網友問我說:血壓為130/70mmHg,血壓正常,壓差大對身體也會有傷害嗎?由此可知該網友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都在正常範圍內,血壓是正常的。但是,70mmHg的血壓壓差就有些過大了。血壓正常,但是壓差過大意味著什麼呢?對人體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今天我們就針對壓差過大的問題好好的嘮嘮!壓差超過60mmHg,即為壓差增大!壓差,其實就是指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差值,正常值約為30-40mmHg。
  • @荊州父母:青少年沉迷遊戲怎麼辦?專家這樣說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5-07 16:55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陳理君)受疫情影響,很多學生都是通過網課來學習。之前我們報導了江陵縣的一位初中生在上網課之餘用手機玩遊戲,竟然刷掉了父母5萬多元的血汗錢。青少年沉迷遊戲的背後,原因有哪些?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困局?
    日前,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聯合舉辦「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評議會」,圍繞「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議題展開討論。與會專家認為,社會各界要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切實履行職責,共同築牢未成年人網路遊戲防沉迷屏障。
  • 藍光到底有多大危害
    你或許會聽說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會產生大量的藍光,對健康造成危害,那麼藍光對健康有多大影響?手機發出的藍光是否會對人體造成損傷?藍光指的是可見光中的藍色部分。很多人有睡前玩手機的習慣這會不會影響睡眠呢?不久前美國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實驗,探究手機光照對褪黑激素的影響,該研究發現只有當藍光照度足夠高時才會影響褪黑激素水平。對於成年人來說,影響褪黑激素分泌的最低光照是85勒克斯,你這對於青少年則是71樂可斯,這大約等同於一個平板電腦的光照強度,手機光照沒有那麼強。
  • 長期沉迷網絡的危害,不要再讓網路遊戲耽誤人生!
    適度地玩一下網遊可以放鬆緊張的心情,但是如果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就不好了,很多青少年在網吧玩遊戲經常「廢寢忘食」,這就不是娛樂的目的了,特別是孩子,沉默網遊危害非常大,而且孩子的自控力往往都會很低,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監督與協助了。今天我們就整理下沉迷遊戲的各大危害!
  •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遊困局?有專家建議分類管理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困局 專家認為  落實各方責任線上線下齊發力  □ 本報記者 朱磊  12月10日,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聯合舉辦「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評議會」,圍繞「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議題展開討論。
  • 如何與父母相處?當我們自己老時該如何應對?聽聽岸見一郎如何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總有一天他們會慢慢衰老,意識模糊,我們如何與他們溝通和相處?如何改善他們的關係?如何照料他們?如何理解他們的言行並且適當地應對?當我們老了,有一天也會和父母一樣,迷失在時間的長河裡,如何度過老年的難關?
  • 青少年為什麼容易沉迷網路遊戲
    因過度沉迷遊戲而形成的網絡成癮綜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簡稱 IAD)已經開始在青少年這一群體中蔓延,造成了學業荒廢、放棄現實生活人際交往、有暴力傾向等一系列不良後果。究其因,才能終其果。在推出多項管控措施之前,不妨先好好理清和探究造成青少年沉迷遊戲其背後的原因,方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