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未成年沉迷網絡、「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一步到位專家這樣說

2020-12-18 光陰教師

近年來,網際網路時代在不斷地進步與發展,它不僅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還讓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式。但客觀的來評價網際網路的話,「可以說它像一把雙刃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首先,網絡可以幫助大家的學習和工作。

網絡的發展讓很多新的APP出現,比如:釘釘、學習通、校友邦等,這些是學習和工作的軟體。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大家沒有辦法去學校學習或者去工作,釘釘可以線上上課,把原來的課程通過網絡教給大家。不僅如此,釘釘還可以上班打卡,每個公司都可以根據職員的打卡次數來發放工資。

然後,它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好朋友。點外賣、滴滴打車、購買車票等都可以用網絡來完成,這樣方便了那些懶癌患者們,不用出門就可以完成。

但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網絡有許多優點,但是利用網絡幹壞事的事例還是存在的,有的人利用網絡散發病毒,破壞電腦的正常工作。不僅這些,一些自控能力差的會沉迷於網絡,一天24小時在網吧上網,導致身體出現問題,這些都是網絡帶給我們的影響。

不僅是大人們在上網,沒有成年的孩子也喜歡上網,他們會通過微信等社交軟體聯繫自己的同學,會相約朋友一起來家裡打遊戲。但是因為他們年齡太小,沒有辦法自己控制時間。網際網路對他們的也有影響。

1.合理地使用網絡可以讓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因為網絡上有很多新奇的事件是課堂上學習不到的。而且他們也可以上網學習,現在有很多學習的APP,直接有老師給他們講課。同時,在網絡上學習可以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

2.網絡給孩子們的傷害一是身體傷害,二是心靈傷害。過多地盯著電子屏幕會影響他們的視力,孩子正在長身體,太多的輻射會影響他們。再加上網絡是個開放的平臺,不好的言論會讓不成熟的他們造成心理陰影、扭曲。而且他們的自控能力很差,不能自己合理的安排上網時間,這些影響對於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是很嚴重的。

當然,總會有辦法讓孩子們在一個綠色的環境下安全上網,「青少年模式」怎樣才能一步到位呢?聽聽專家怎麼說吧。

1.限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和充值功能

因為有太多孩子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往手機遊戲裡充錢。很多新聞都在報導這樣類似的事件,孩子偷玩父母手機,充值上萬元,這樣普通的家庭會有負擔。

這個模式在內容上也會要求孩子的上網時間和使用時間段。

2.需要家長主動介入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申請未成年帳號,還可以和自己的關聯上,這樣的話,孩子上網的時間,上網的內容都可以知道,如果孩子一旦超過時間的話,家長可以在自己手機上退出上網模式。

不僅如此,也得告訴孩子,長時間上網的危害,讓他自己有合理上網的觀念。

3.作為學生,咱們的任務就是學習,上網為的就是了解不知道的事情,輔助學習的任務。可以適當的放鬆,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是我們要注意玩的內容和時間。

4.「多方協助」共同完成

網絡中有網管,有相關的負責人員,一旦發現未成年人上網時間過長就要出面制止,若發現有不良的「充值」事件的話要提出警告和強制下線。

5.找另外的愛好

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上網可能是他們放鬆的一種方式,作為家長需要幫助寶貝配好業餘愛好,可以去圖書館看書;遊泳館遊泳;做一些手工作業等。這都可以代替上網。現在雖然朝著進步的方向發展,但是卻忽視了「真情」,還記得小時候你和小夥伴的遊戲是什麼嗎?是跳皮筋,是相約在家門口的捉迷藏,並不是現在冷冰冷的電子屏幕。

6.學校

老師可以減少網絡作業,讓孩子們體驗更純真的校園時光,把關注點放到罐子的身心發展,學習成績只是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水平的考驗。學校可以和家長一起讓孩子在一個更加綠色的環境學習。

草木需要雨水的滋潤,孩子也需要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去學習,關注未成年的成長過程,幫助他們用合適的方式去學習,這才是本質。

所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於網絡的方法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加綠色的上網環境。

相關焦點

  •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許多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近來,沈女士有些擔憂: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抱著手機對短視頻刷個不停,還沉迷於某款熱門移動端網遊,家長拿他沒辦法。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達1.75億。根據《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10分鐘。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直播及網路遊戲的現象愈發普遍。針對這一問題,已有不少平臺在有關部門指導下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在相關功能以及內容方面進行限定。
  • 防止孩子沉迷網絡,APP「青少年模式」該如何「迭代」?
    近年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充值、打賞主播花掉家裡巨額存款的新聞屢見報端,青少年沉迷網絡引發社會高度關注。2019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國內多家網絡視頻平臺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該模式的一個主要作用是限制青少年使用時長。
  • @荊州父母:青少年沉迷遊戲怎麼辦?專家這樣說
    青少年沉迷遊戲的背後,原因有哪些?家長們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起到怎樣的作用?專家給您來支招。>-->江陵縣郝穴鎮的的白女士,前段時間聯繫上記者,表示自己的孩子在上網課期間,竟然瞞著家裡利用手機往遊戲帳戶中充值,數額達到上萬元。關於玩遊戲充值扣費的事,白女士的女兒似乎並不太明白。
  • 為防止青少年沉迷,騰訊出大招了
    近年來,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改變青少年不良的消費觀念,已經成為全社會重視的問題。從政府到企業,社會各界都在推出不同措施,以期為青少年築起網絡防火牆。近日,不少《王者榮耀》玩家反映,在點開APP後收到人臉識別驗證彈窗提醒。這一操作,無疑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起到了關鍵作用。
  •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該怎麼防?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近期就有提出遊戲沉迷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建議上課期間關閉網路遊戲服務。並指出網路遊戲或許能創造一定的財富,但帶來的危害更大,不能顧此失彼。建議相關部門在孩子上課期間應當關閉網路遊戲服務,對網路遊戲的開放時間給予嚴格限定。
  • 防止沉迷網路遊戲、主播要分級,這些國家出手了!
    ●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有望9月前上線●記者從近期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於9月前上線。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主題論壇上說,2020年上半年,我國網路遊戲呈現出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成為非常時期的一支生力軍。
  •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同時,也讓不少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對未成年人非常好。對此,現在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即將上線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以及過度消費。由於現在的遊戲種類多,導致了很多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這也是讓家長頭疼的事,束手無策。家長們不用擔心,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就要上線了,加強遊戲監管,結束野蠻生長時代,以及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
  • 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 專家:需各方力量打造協同共治全格局
    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青少年也是網際網路應用最活躍的主體。但是在盡情暢遊網際網路海洋的同時,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問題也層出不窮。對此,多位專家倡議,政府、企業、學校、家庭等需要形成協同共治的格局,集中各方力量應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
  • 論青少年網絡沉迷的特徵與應對
    近年來,青少年越來越沉迷於網路遊戲,這對其身心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如何界定網絡沉迷?該如何有效預防?這需要多方協同、社會共治,幫助青少年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鑑於網際網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與滲透,對於網絡沉迷的幹預不可能採用傳統成癮的戒斷式治療,用以幹預和治療暴食症的方法和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對於青少年網絡沉迷,應通過多方協同、社會共治的方式,協調社會各方資源共同進行幹預和應對。  家庭應對。家庭是預防青少年網絡沉迷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應對青少年網絡沉迷極其重要的一環。
  • APP青少年模式被輕鬆破解 防沉迷「防火牆」不硬核
    精美細膩的遊戲畫面、層出不窮的關卡設計、令人捧腹的爆笑視頻……即便是成年人,沉迷網絡娛樂中無法自拔者也不在少數,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  近年來,青少年沉迷網絡、打賞主播或充值遊戲花光家裡存款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令人痛心。去年六一兒童節前,國內幾乎所有主流短視頻、網絡視頻播放平臺都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青少年模式一時間榮登「熱點榜」。
  • 復學後線上線下教育如何銜接?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現場答問來...
    復學後線上線下教育如何銜接?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對於你說的這一類高考復讀生,以及需要到社會培訓機構參加培訓的高考、藝考生的培訓問題,教育部高度關注,社會上也有一些人給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問答三「南方都市報記者:疫情期間由於長時間接觸電子設備,加劇了孩子沉迷於網絡,對於上網課過程中,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問題如何解決?
  • 青少年過度沉迷網路遊戲,責任該由誰來負責?
    剛看了篇新聞,在30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部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主題論壇上說,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國家層面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9月前上線,屆時將組織企業分批接入。我覺得有點搞笑,都2020年了,還在落實實名認證?現在玩哪個網遊不需要身份證實名認證?為什麼說還在落實?刷臉現在已經應用於多個領域!為何網遊還不實行實名+刷臉?是相關負責人信息落伍?
  • 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遊戲:這個鍋我不背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呼籲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實行未成年人登入網遊時段、時長監管分級,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朱永新建議,從網路遊戲類別、認證、時長、充值方面建立網路遊戲強制分級制度,並由相關政府部門審核監管。
  • 沉迷與輕信、網絡暴力低齡化 媒體聚焦青少年媒介素養如何提升
    當下青少年的媒介使用面臨哪些困擾?背後有哪些深層次問題值得關注?又該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養?針對上述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一名初中生的家長曾焦急地給我打電話求助,說孩子因為沉迷追星,與家長產生衝突,絕食抗議,還拒絕溝通。」
  • 色情、暴力狂打擦邊球,網絡上青少年模式成擺設?微信來插一腳!
    想必近些年很多人都看過這樣的新聞:孩子偷父母錢為主播刷禮物、孩子學習網絡中危險行為發生意外,甚至還有的孩子在網絡中進行色情交易等等。不得不說,在網絡世界變得越來與豐富的同時,其對孩子的影響也變得越來越大。雖然在一定管控下,各大網絡平臺都充斥著正能量,但也有不少網際網路企業為了利益狂打擦邊球。
  • 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初步計劃於9月前...
    記者在30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於9月前上線。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主題論壇上說,2020年上半年,我國網路遊戲呈現出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成為非常時期的一支生力軍。
  • 「青少年模式」流於形式,談何防沉迷
    (4月15日 中新網)近些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無數青少年在享受網際網路帶來利好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多誘惑和挑戰。由於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卻不足,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在網絡中「淪陷」了,過於沉迷其中,影響著自己的三觀,也刺痛著家庭和社會。
  • 別了小學生: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新規出臺,限定遊戲時間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進一步限定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時間。節假日不得超過每天3小時,平常時間不得超過1.5小時,嚴禁深夜進行遊戲。為新規點讚。隨著我國網路遊戲業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了規模達百億的重要行業,但是問題始終如影隨形,那就是未成年人成迷遊戲問題。沉迷網遊不是一個新話題,早在十幾年前,網際網路和遊戲剛剛登陸大街小巷的時候,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的眼睛,無數家長更是痛心疾首,認為遊戲毀掉了孩子的前途。曾幾何時,「網癮」被認為是一種病症,需要醫學治療。
  • ...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路遊戲實名認證...
    2020-07-31 08:01:17來源:FX168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有望9月前上線】據新華社,記者在30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 微信上線青少年模式,搖一搖、附近的人等功能受限
    開啟和關閉青少年模式需要驗證微信密碼,忘記密碼的用戶可以到「我」-「設置」-「帳號與安全」重設微信密碼。目前 iOS 7.0.17版微信正在逐步覆蓋中,大家更新後即可使用。安卓用戶,不久也很快可以體驗。此前QQ已上線青少年模式9月18日,QQ也上線了青少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