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小學生: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新規出臺,限定遊戲時間

2021-01-08 公務員申論學習君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進一步限定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時間。節假日不得超過每天3小時,平常時間不得超過1.5小時,嚴禁深夜進行遊戲。為新規點讚。

隨著我國網路遊戲業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了規模達百億的重要行業,但是問題始終如影隨形,那就是未成年人成迷遊戲問題。沉迷網遊不是一個新話題,早在十幾年前,網際網路和遊戲剛剛登陸大街小巷的時候,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的眼睛,無數家長更是痛心疾首,認為遊戲毀掉了孩子的前途。

曾幾何時,「網癮」被認為是一種病症,需要醫學治療。更有不法人士打著醫學治療的幌子,採用非人道的電擊等方式來虐待所謂的「網癮少年」。不過,隨著80後陸續成為了父母,網癮這個問題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是,拋開矯枉過正的過去,回看網癮問題依然不能忽視其危害。

當網吧逐漸落沒,移動網際網路強勢崛起,網癮問題也有了新形勢,新動向。未成年人不再三五成群逃課去網吧玩遊戲,而是懷揣著手機,沉迷於方寸之間的「小天地」,不能自拔。什麼「吃雞」、「農藥」,在不負責任的企業宣傳推動下,不斷侵蝕著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和身體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為未成年人防沉迷的規定並非第一次,無論是身份證綁定的限制,還是遊戲時間的監控都曾被呼籲為「史上最嚴」。但令人遺憾的是,似乎孩子們總有辦法避開監管,繼續沉迷,是誰在幫助他們,讓防沉迷系統淪為空談。

從一些實際案例來看,企業落實責任不到位,家庭教育缺失都是重要的原因。雖然遊戲企業在遊戲中加了防沉迷系統,但是稍微動點歪腦筋就能避開,比如說綁定別人的身份證。迫於壓力,後來又引入了人臉識別系統,但是依然有漏洞可以鑽,甚至有人提供相應的服務。在一些遊戲貼吧裡,甚至可以看到有償代為綁定成年身份證的廣告。

歸根到底,孩子的教育是家長的責任,不能假託他人之手。人們常常感慨,為人父母如此重要,但是根本不需要考試,無論什麼人都有可能成為父母,成為孩子的「表率」。事實上,那些走入歧途的孩子,以及沉迷不健康事物的未成年人都有著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

遊戲廠商畢竟是要謀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不可能把引導孩子的任務交給他們;學校是學習的場所,學生們在校時間有限。唯有家庭才是教育子女的根基。現在不少家長,回到家中就躺在沙發上看手機,自己還沉迷於遊戲中,如何能夠有理由教育孩子。

家長的不作為,甚至錯誤的示範,都是問題的根源。在手機遊戲的網癮下,未成年人荒廢了學業,甚至為了遊戲充值而走上了犯罪道理,這是令人不寒而慄的。所以新規出臺固然是好事,如何切實落實到實處,還需要更多的思考。

相關焦點

  •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許多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近來,沈女士有些擔憂: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抱著手機對短視頻刷個不停,還沉迷於某款熱門移動端網遊,家長拿他沒辦法。根據《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10分鐘。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直播及網路遊戲的現象愈發普遍。針對這一問題,已有不少平臺在有關部門指導下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在相關功能以及內容方面進行限定。那麼,「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 聚焦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鳳莉)12月10日下午,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第五期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社會評議會在京召開。會議聚焦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來自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最高檢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及業內專家學者從法律、心理、生理、管理等角度剖析問題癥結,提出可操作的有效解決對策。為了解決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多次出臺規定,重拳整治網絡空間秩序、規範青少年網絡使用,針對網路遊戲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內容進行集中整治。
  • 沉迷遊戲危害大,英雄聯盟對小學生下狠手,每天限玩1.5小時
    截止目前,中國、日本和韓國分別佔據著亞太地區遊戲市場規模的前三名。但是遊戲的迅速崛起,影響這未成年的健康。部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未成年人長時間玩遊戲會有哪些危害:1、精神萎靡消沉因遊戲有刺激性和情節的連貫性,玩遊戲尤其是網路遊戲,能將人的情緒牢牢抓住,並不斷吸引玩家去「突破」和尋找新的「刺激」。這就導致人因長期沉溺於遊戲而讓精神出現萎靡,意志出現消沉。
  • 海門三星鎮開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系列活動
    為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近日,南通市海門區三星鎮組織各村在農家書屋開展了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匯南村農家書屋開展了「遠離網路遊戲,弘揚全民閱讀」活動,志願者向小朋友們講述了沉迷遊戲導致的一系列嚴重問題,倡導未成年人合理上網、拒絕非法及盜版網絡讀物。
  • 《網路遊戲適齡提示》發布 未成年人保護需全社會共建
    文 | 張剛 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新一代年輕人從出生開始就面臨著一個無所不在的網絡世界,未成年人「觸網」是一個無可避免的現實,由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引發的家庭矛盾更是屢見不鮮。近年來,社會各界對於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這一議題進行了諸多討論。
  • 以後,未成年人除了法定節假日,不能去遊戲廳玩遊戲了……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再度升級,從線上到線下,進一步對未成年人接觸遊戲的時間段、時長和遊戲類型等,做出了詳細的規範。除了文旅部的新規之外,本月初,國家新聞出版署也出臺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提出六方面舉措,包括每天22點到次日8點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遊戲付費服務等嚴格要求。
  •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隨著手遊、網遊發展的好,遊戲的種類越來越多了,玩法也豐富。同時,也讓不少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對未成年人非常好。對此,現在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即將上線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以及過度消費。由於現在的遊戲種類多,導致了很多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這也是讓家長頭疼的事,束手無策。家長們不用擔心,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就要上線了,加強遊戲監管,結束野蠻生長時代,以及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
  •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該怎麼防?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近期就有提出遊戲沉迷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建議上課期間關閉網路遊戲服務。並指出網路遊戲或許能創造一定的財富,但帶來的危害更大,不能顧此失彼。建議相關部門在孩子上課期間應當關閉網路遊戲服務,對網路遊戲的開放時間給予嚴格限定。
  • 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 專家:需各方力量打造協同共治全格局
    但是在盡情暢遊網際網路海洋的同時,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問題也層出不窮。對此,多位專家倡議,政府、企業、學校、家庭等需要形成協同共治的格局,集中各方力量應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  據了解,修改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從網路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所有網絡服務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時,要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明確了網路遊戲要經過特殊批准的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
  •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困局?
    日前,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聯合舉辦「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評議會」,圍繞「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議題展開討論。與會專家認為,社會各界要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切實履行職責,共同築牢未成年人網路遊戲防沉迷屏障。
  • 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遊戲:這個鍋我不背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呼籲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實行未成年人登入網遊時段、時長監管分級,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朱永新建議,從網路遊戲類別、認證、時長、充值方面建立網路遊戲強制分級制度,並由相關政府部門審核監管。
  •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路遊戲
    目前,網絡的不良因素已成為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網路遊戲的危害作為父母要知道網路遊戲對孩子的危害。首先,網路遊戲對孩子視力的影響。網遊必須要集中精力,眼睛要長時間地對著電腦屏幕,視力肯定會受損。
  • 防止沉迷網路遊戲、主播要分級,這些國家出手了!
    ●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有望9月前上線●記者從近期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於9月前上線。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主題論壇上說,2020年上半年,我國網路遊戲呈現出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成為非常時期的一支生力軍。
  • 防止孩子沉迷網絡,APP「青少年模式」該如何「迭代」?
    近年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充值、打賞主播花掉家裡巨額存款的新聞屢見報端,青少年沉迷網絡引發社會高度關注。2019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國內多家網絡視頻平臺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該模式的一個主要作用是限制青少年使用時長。
  • 「熊孩子」們過度玩遊戲將再受限,騰訊聯手Unity推防沉迷系統開發...
    5月15日,騰訊公布了旗下遊戲在防沉迷方面的進展,按照規定,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遊戲消費、遊客模式做出了新的限制。遊戲時長方面,未成年用戶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禁玩,法定假日每日限玩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限玩1.5小時;消費限制方面,未滿8周歲的用戶無法進行遊戲充值,而其他年齡段最高也只能充值400元。
  •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在京舉行 上競文化出席
    12月10日下午,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第五期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社會評議會在京召開。會議主題聚焦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據了解,為了解決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多次出臺規定,重拳整治網絡空間秩序、規範青少年網絡使用,針對網路遊戲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內容進行集中整治。前不久,全國人大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又新增了「網絡保護」專章,為依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和免受網絡傷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打遊戲也要人臉識別!為防止青少年沉迷,騰訊出大招了
    為何要對未成年人築起網絡防火牆在網際網路的普及下,網絡已經成為青少年學習生活的「標配」。尤其是「00後」和「10後」,可以說是「帶著滑鼠出生」,自小便面對眾多的網絡產品,在各種APP中,網路遊戲尤具誘惑力。雖然,適度遊戲是一種休閒,上網也是獲得信息的好方式,但前提是不可沉迷其中。
  • 大調研|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應該怎麼辦?
    沉迷網絡對未成年人有何不良影響? 目前,網路遊戲的用戶呈低齡化趨勢,超過七成的未成年人都接觸過網路遊戲,其中一些未成年人還有不同程度的沉迷現象。 階段性沉迷 比如某款新網路遊戲剛推出時; 周期性沉迷 比如一些學生在周末、假期時會沉迷於網路遊戲;較為嚴重的沉迷現象,如「網癮」。
  • 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
    原標題: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遭投訴連續5月進黑榜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8月14日訊(記者 李婷)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未成年人利用線上學習時間玩網路遊戲,被誘導巨額充值等問題屢見報端。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
  • 小學生沉迷網路遊戲,結果……
    3名小學生迷上網路遊戲並在遊戲裡認識一位「大哥哥」「大哥哥」經常帶小朋友們一起玩孩子們喜歡他,不僅加了他微信還會時不時打賞身為遊戲主播的他可沒過多久,孩子父母就發現事有蹊蹺當聯繫這位「大哥哥」時才發現已經被對方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