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沉迷網路遊戲,結果……

2021-01-08 東北網

3名小學生迷上網路遊戲

並在遊戲裡認識一位「大哥哥」

「大哥哥」經常帶小朋友們一起玩

孩子們喜歡他,不僅加了他微信

還會時不時打賞身為遊戲主播的他

可沒過多久,孩子父母就發現事有蹊蹺

當聯繫這位「大哥哥」時

才發現已經被對方拉黑……

案情回顧

事情要從2019年3月份說起。家住大慶的李女士無意間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裡少了1500元錢,思來想去,也沒回憶起錢花到哪兒去了,查詢轉帳記錄後,發現錢被轉到了一個陌生的微信號。這根本不是自己和丈夫轉的。她詢問了10歲的女兒,終於弄清楚錢哪去了。

孩子又是怎麼知道媽媽的支付密碼的呢?李女士說,她曾多次在孩子面前買過學習用品,可能在輸入密碼的時候被孩子記住了。

李女士試圖和遊戲主播高某微信聯繫時,發現已被其拉黑了。李女士報警後,才發現,今年5月到6月期間,11歲的小商和9歲的小張也遭遇了同樣的騙局,一個被騙9000元,另一個被騙4215元。

8月15日高某被警方抓獲。11月28日,大慶高新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50餘人旁聽了庭審。

被告人高某今年剛滿18周歲,是一名網路遊戲主播,很受一些愛好遊戲的未成年人喜歡。為騙取錢財,被告人開始對這些「小粉絲」下手。他通過聊天,獲得對方信任,然後以購買遊戲「皮膚」付費為由,通過微信收付款方式向未成年人多次發送收款二維碼,並欺騙他們,謊稱掃收款二維碼不僅不會扣錢,還會獲得贈品。

2019年5月至6月間,被告人高某分別詐騙上述三名被害人9000元、4215元、1500元。

案發後,這些贓款已全部返還被害人。

庭審中,被告人高某說,當時單純地以為把微信號刪除,對方就找不到自己了,沒想到還會被抓獲歸案。被告人高某認罪認罰,表示今後會好好做人,不會再犯此類錯誤,希望能得到被害人及家長的諒解。

法院當庭宣判,被告人高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10000元人民幣。

在觀看網絡直播時,不要隨意掃描二維碼、點擊不明連結,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證號、手機號、銀行卡號、支付帳戶及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免費升級」「低價禮物」「低價金幣」等宣傳信息,一定要嚴加甄別。

各位家長朋友,一定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不要告訴孩子或讓孩子輕易發現自己的手機支付密碼,避免孩子被騙。

網絡主播,一定要嚴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線,不掙非法之財,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相關焦點

  • 青少年為什麼容易沉迷網路遊戲
    【摘要】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一方面是因為網路遊戲本身就具有著低門檻、環節設置多樣、獎勵誘惑、互動性強的特點,其所營造出的虛擬世界吸引著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大批遊戲玩家;另一方面是青少年處於「青春期」,不穩定、叛逆、心理變化快,渴望獲得群體認同,一旦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心理需求的滿足,他們便尋求於虛擬世界,特別是網路遊戲。
  • 別了小學生: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新規出臺,限定遊戲時間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進一步限定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時間。節假日不得超過每天3小時,平常時間不得超過1.5小時,嚴禁深夜進行遊戲。為新規點讚。隨著我國網路遊戲業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了規模達百億的重要行業,但是問題始終如影隨形,那就是未成年人成迷遊戲問題。沉迷網遊不是一個新話題,早在十幾年前,網際網路和遊戲剛剛登陸大街小巷的時候,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的眼睛,無數家長更是痛心疾首,認為遊戲毀掉了孩子的前途。曾幾何時,「網癮」被認為是一種病症,需要醫學治療。
  • 未成年網民已達1.75億,其中多半都沉迷於網路遊戲!
    隨著全國網絡的飛速發展,網民的群體也在不斷的變化,可以說,真的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時代,也方便了很多人的生活出行,足不出戶就可以網上買菜,因此,網民年齡大的到爺爺奶奶,但最小的也就是小學生,因為愛玩是孩子的天分,所以,他們通常上網就是玩遊戲。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有人覺得利於緩解壓力,其實消極影響超乎想像
    網路遊戲以獨特的「魅力」導致許多小學生無法抵擋其誘惑,當然,小學生適當地玩網路遊戲有助於減緩壓力、提升智力、增強自信,但深陷其中就會產生一系列對小學生不利的影響。從心理角度看,小學生在網路遊戲中精神處於高度應激狀態,贏得遊戲勝利能獲得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路遊戲
    目前,網絡的不良因素已成為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網路遊戲的危害作為父母要知道網路遊戲對孩子的危害。首先,網路遊戲對孩子視力的影響。網遊必須要集中精力,眼睛要長時間地對著電腦屏幕,視力肯定會受損。
  • 小學生走進邊境警營 不再沉迷於遊戲
    當天下午,峒中小學的25名小學生走進該所,近距離感受不一樣的警營生活。民警首先帶同學們參觀了巡控室,分布在邊境轄區、街道的高清攝像頭,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現代科技在警務活動中的運用,民警冒著嚴寒執勤的現場視頻,讓他們切實體會到民警的辛苦與付出。
  • 家長進入遊戲群控訴怒罵,現在的孩子普遍沉迷於網路遊戲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現在的日常生活中科技的身影無處不見,在公交車上,候車室中,馬路上隨處可見拿著手機的年輕人,現在的人類幾乎電子產品,手機成為了人類最親近的東西,在手機中可以隱藏自己的秘密,可以儲存學習資料,可以瀏覽公司的文件,還可以打網路遊戲,遊戲從端遊走向了手遊,手遊成了更多年輕人的選擇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上網課貪玩怎麼辦?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 兩會@...
    各學歷段未成年網民玩手機遊戲的比例均在五成以上,小學生網民玩手機遊戲比例達到51.1%。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代表委員這樣說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未成年人沉溺網路遊戲,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
  • 你沉迷的遊戲,奪走了你什麼?而又帶給你的是什麼?
    今天我們聊一聊網路遊戲這個話題,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網路遊戲的虛擬世界,這其中有成年人,也有未成年人,更甚之有小學生,一個十來歲的孩子都在玩。我不得不說,網路遊戲是有魔力的,使得這麼多的人沉迷在裡面。
  • 微電影《網絡沉迷—警示錄》重磅首發!奔跑吧,少年,與網絡沉迷說no!
    網絡世界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給予了我們遨遊的空間。但網絡又是把雙刃劍,如果不合理使用,便會給人們的身心及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特別是五花八門的網路遊戲,更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 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 專家:需各方力量打造協同共治全格局
    但是在盡情暢遊網際網路海洋的同時,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問題也層出不窮。對此,多位專家倡議,政府、企業、學校、家庭等需要形成協同共治的格局,集中各方力量應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  據了解,修改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從網路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所有網絡服務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時,要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明確了網路遊戲要經過特殊批准的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
  • 聚焦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鳳莉)12月10日下午,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第五期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社會評議會在京召開。會議聚焦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來自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最高檢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及業內專家學者從法律、心理、生理、管理等角度剖析問題癥結,提出可操作的有效解決對策。為了解決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多次出臺規定,重拳整治網絡空間秩序、規範青少年網絡使用,針對網路遊戲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內容進行集中整治。
  • 孩子們都沉迷於網路遊戲,該怎麼辦
    網上傳來了某地方17歲兒子玩遊戲不服管教把自己媽都殺了,這聽著太不可思議了,不知道如何評論,這種結果肯定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這孩子還未成年,以後的路還很長。現在很多青少年沉溺網路遊戲,因此自然而然的對網絡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心理。使青少年逐漸產生"網絡成癮症",而對於生活和學習,卻失去興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導致學業荒廢。網路遊戲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很多人人都是虛假的身份,在這種虛假的身份之下,網絡人際關係很少有真實可言,時時充斥著不信任感,使青少年們在"網下"變得更加內向和自我閉鎖。
  •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困局?
    日前,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聯合舉辦「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評議會」,圍繞「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議題展開討論。與會專家認為,社會各界要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切實履行職責,共同築牢未成年人網路遊戲防沉迷屏障。
  •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家長怎麼辦?
    據國家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表明,超過七成的中小學生喜歡網路遊戲,並且隨著年級的增高越來越積極,興趣越來越濃厚。看著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家長憂心忡忡,但又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不讓孩子接觸手機吧,平時需要聯繫孩子,老師每天還會在手機上發作業,放任自流吧,孩子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成績就會一落千丈。
  • 《堂吉柯德》,一個迷戀騎士的瘋子,多麼像沉迷網路遊戲的孩子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一個年近五旬的老鄉紳,因為沉迷騎士小說,變賣家產購買收集了很多騎士小說,每天沒日沒夜地閱讀騎士小說,最終精神錯亂,把自己打扮成騎士,到處遊歷探險,妄圖除惡濟貧,結果卻是鬧了一堆笑話,差點送了命。當他臨終前終於幡然醒悟了,自己以前錯的多麼離譜。堂吉柯德對騎士小說的痴迷就如同現在很多人沉迷於網路遊戲一樣。我家孩子也是每天沉迷於王者榮耀。
  •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網路遊戲該怎麼辦?
    青春期孩子的「沉迷網路遊戲」「和叛逆不聽話」讓家長常常在「暴走」的邊緣。每天上完班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裡,面前的一片狼藉讓人對生活產生質疑,最終還是繼續去和孩子講道理,去督促他學習,可是他們不夠理解家長的苦心,只會覺得家長很嘮叨很煩人,理解不了自己的爸媽為何會如此的嘮叨。
  • 長期沉迷網絡的危害,不要再讓網路遊戲耽誤人生!
    適度地玩一下網遊可以放鬆緊張的心情,但是如果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就不好了,很多青少年在網吧玩遊戲經常「廢寢忘食」,這就不是娛樂的目的了,特別是孩子,沉默網遊危害非常大,而且孩子的自控力往往都會很低,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監督與協助了。今天我們就整理下沉迷遊戲的各大危害!
  •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隨著手遊、網遊發展的好,遊戲的種類越來越多了,玩法也豐富。同時,也讓不少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對未成年人非常好。對此,現在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即將上線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以及過度消費。由於現在的遊戲種類多,導致了很多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這也是讓家長頭疼的事,束手無策。家長們不用擔心,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就要上線了,加強遊戲監管,結束野蠻生長時代,以及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問:我的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荒廢學業,打他吵他,都沒有用,我該怎麼辦,難道讓他沉迷墮落下去?答:你當然應該先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盡力挽回,設法拯救。網路遊戲在親子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一點兒像婚姻關係的第三者,若非這個婚姻已經產生了某一程度的裂縫(不論是明是暗),哪會有第三者插足的餘地?同樣的,當親子之間逐漸失去了信任與溝通時,任何東西都可能進來攪局,也許是不良少年,也許是迷幻藥;而沈迷網路遊戲,只是青少年表達叛逆的一個現代版本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