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遊戲也要人臉識別!為防止青少年沉迷,騰訊出大招了

2021-01-08 財經有稜

近年來,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改變青少年不良的消費觀念,已經成為全社會重視的問題。

從政府到企業,社會各界都在推出不同措施,以期為青少年築起網絡防火牆。近日,不少《王者榮耀》玩家反映,在點開APP後收到人臉識別驗證彈窗提醒。這一操作,無疑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起到了關鍵作用。

為何要對未成年人築起網絡防火牆

在網際網路的普及下,網絡已經成為青少年學習生活的「標配」。尤其是「00後」和「10後」,可以說是「帶著滑鼠出生」,自小便面對眾多的網絡產品,在各種APP中,網路遊戲尤具誘惑力。

雖然,適度遊戲是一種休閒,上網也是獲得信息的好方式,但前提是不可沉迷其中。

可現實是,不少青少年心智不成熟,自控力不強,每天花很長時間上網和玩遊戲,不僅影響學習和生活,對身體健康也造成不良影響。有的未成年人花掉上萬元打賞網絡主播,有的逃課玩網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因此,2019年5月28日,在國家網信辦統籌指導下,嗶哩嗶哩、騰訊視頻、愛奇藝、王者榮耀等多家平臺,便統一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曾發布《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要求遊戲企業2個月內完成實名註冊並限制各年齡段未成年人的充值金額。

從一系列法規中可以看出,國家對未成年人防沉迷的重視,同時也要求平臺企業起到一定的作用。

未成年防沉迷網遊措施升級

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早在2017年,騰訊就已經從事前、事中、事後三個層面建立了未成年保護體系。

其中,既有側重家長管理的成長守護平臺,又有側重遊戲本身的健康系統,嚴格限制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間。還有專門針對消費後的少年燈塔主動服務項目,對疑似未成年人消費的,騰訊將嘗試主動介入,聯繫相關支付帳戶的所有人進行提醒和確認。

2019年,騰訊遊戲的健康系統啟用了被業內認為最嚴格的防沉迷措施,遊戲中所有用戶帳號都需接受強制公安實名校驗,以確保相關身份信息的真實有效。具體是,未成年人的帳號被納入健康系統進行防止沉迷,12周歲及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時,同時每日21:00-次日8:00之間禁玩,12周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騰訊進一步加強了防沉迷系統嚴格性,包括《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在內的超過100款移動遊戲產品,開啟了人臉識別認證。登錄環節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用戶,平時只能玩1.5小時/天,法定節假日限玩 3 小時 / 天,22:00 - 次日 8:00 無法登錄遊戲。在充值環節拒絕或未通過驗證,則無法繼續充值。

從這一系列操作中,可以看出騰訊在防沉迷方面做出的努力。但是除了企業,也需要全社會都行動起來,通力合作共同為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築起一道防火牆,只有這樣,網絡才會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助力,而非障礙。

相關焦點

  • 多家遊戲公司又對「熊孩子」下手了!騰訊遊戲人臉識別系統再升級!
    從最開始的在QQ群上買賣個人帳號,甚至購買他人的身份證信息,以此通過遊戲驗證,到後來《王者榮耀》健康系統升級,接入公安部權威數據平臺,對所有用戶進行"史上最嚴格實名認證"。 雖然這一招有效降低了熊孩子沉迷遊戲的時間,但仍有不死心的熊孩子。每當遊戲頁面彈出人臉識別驗證框框,他們就想辦法坑騙家長,"這是網課要拍照",讓家長幫助"掃臉"通過檢測。
  • 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遊戲:這個鍋我不背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呼籲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實行未成年人登入網遊時段、時長監管分級,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朱永新建議,從網路遊戲類別、認證、時長、充值方面建立網路遊戲強制分級制度,並由相關政府部門審核監管。
  •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該怎麼防?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近期就有提出遊戲沉迷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建議上課期間關閉網路遊戲服務。並指出網路遊戲或許能創造一定的財富,但帶來的危害更大,不能顧此失彼。建議相關部門在孩子上課期間應當關閉網路遊戲服務,對網路遊戲的開放時間給予嚴格限定。
  • 馬化騰支招「防忽悠」,升級人臉識別防止老年人遊戲沉迷
    自從騰訊遊戲開通未成年人保護系統以來,限時、限充,還要實名認證,各種方法規範小學生們玩遊戲。沒成年怎麼辦?小學生們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爸爸媽媽的證件不好忽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好忽悠啊!騰訊很快發現了這個問題。2020年6月,騰訊遊戲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正式升級到全新的3.0階段,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範圍,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
  • 騰訊未成年人遊戲保護措施升級:開啟人臉識別
    近日,不少《王者榮耀》玩家反映,收到人臉識別驗證彈窗提醒。 據了解,騰訊已經開始在包括《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在內的100多款手機遊戲產品中進行人臉識別驗證,旨在解決「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
  • 人臉識別再升級!騰訊智鬥熊孩子多年,《王者榮耀》與家長聯盟
    騰訊遊戲近日對外公布,將以《王者榮耀》作為試點,擴大人臉識別使用範圍,對實名認證為60歲及以上的用戶,自然月消費超過1000元(包含待支付金額)時,則每筆支付需人臉識別驗證通過才可繼續流程。這是在防老人嗎?沒,那麼簡單!
  •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家長,為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海外國家各顯神通
    2018年年中,《王者榮耀》接入公安權威系統,該系統能校驗玩家是否為未成年人;2018年年底,騰訊開展了小規模人臉識別測試,玩家需要通過人臉校對信息,拒絕識別則直接被劃分為12
  • 「熊孩子」們過度玩遊戲將再受限,騰訊聯手Unity推防沉迷系統開發...
    5月內,騰訊旗下總計將有80款遊戲落實防沉迷新規,預計上半年內完成騰訊運營全部移動遊戲產品接入工作。新規背後,是去年11月由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的《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通知》規定網路遊戲企業須要求用戶全部完成實名註冊,並對時長和消費也做出了限制。
  • 騰訊遊戲新規:老年人玩王者和吃雞,氪金太多需人臉識別
    12月11日,《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發布公告,騰訊將以這兩款遊戲作為試點,擴大人臉識別使用範圍。據介紹,實名認證為60歲及以上的用戶,自然月消費超過1000元(包含待支付金額)時,則每筆支付需人臉識別驗證通過才可繼續流程。
  •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許多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近來,沈女士有些擔憂: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抱著手機對短視頻刷個不停,還沉迷於某款熱門移動端網遊,家長拿他沒辦法。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直播及網路遊戲的現象愈發普遍。針對這一問題,已有不少平臺在有關部門指導下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在相關功能以及內容方面進行限定。那麼,「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隨著手遊、網遊發展的好,遊戲的種類越來越多了,玩法也豐富。同時,也讓不少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對未成年人非常好。對此,現在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即將上線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以及過度消費。由於現在的遊戲種類多,導致了很多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這也是讓家長頭疼的事,束手無策。家長們不用擔心,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就要上線了,加強遊戲監管,結束野蠻生長時代,以及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
  • 部分遊戲未落實規定,青少年遊戲付費問題需警惕
    不過打遊戲用的手機,是媽媽淘汰下來的舊手機;看遊戲視頻的iPad,是家裡為他上網課而專門準備的……疫情期間,類似的場景在許多家庭都會上演。有的孩子甚至借著上網課的名義,拿著父母的手機打遊戲。一旦被發現,一場家庭批鬥大會就將上演,甚至演化為「男女混合雙打」。相比壯壯這些城裡孩子,農村地區許多青少年對網路遊戲的沉迷程度可能更深。
  • 騰訊遊戲發布新規 60歲以上用戶充值千元以上需人臉識別
    騰訊《王者榮耀》官方近日發布公告,表示騰訊遊戲將以《王者榮耀》作為試點,擴大人臉識別使用範圍:實名認證為60歲及以上的用戶,自然月消費超過1000元(包含待支付金額)時,則每筆支付需人臉識別驗證通過才可繼續流程。
  • 孩子打遊戲停不下來,家長要這樣做他才能停下來!
    他介紹,今年,騰訊免費上線41門家長課程,引發256萬用戶參與討論;與鄧亞萍共同發起「家庭溝通計劃」;將成長守護平臺的「家庭社區」更名為「家庭溝通」,以此促進家庭溝通。沒溝通的後果——「小學生沉迷網路遊戲,用家長微信錢包購買遊戲裝備」等報導屢見不鮮。
  • 騰訊崔曉春:未成年保護是騰訊遊戲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騰訊遊戲不斷完善未成年保護體系,全面覆蓋「事前-事中-事後」環節,並已經實現了對實名未成年人的「限玩、限充、宵禁」。自2019年11月《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防沉迷新規)出臺以來,騰訊更是積極響應。
  • 未成年人沉迷網遊怎麼辦?馬化騰手把手教你治服熊孩子
    00後和10後被稱為數字原住民,從小生活在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以QQ、微信為代表的新媒介中。 過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行為主要集中在"逃課上網""偷家長零錢買點卡消費、充值虛擬會員"等。如今升級了!玩手機上網課"觸網"無處不在,規範及引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困難重重。
  • 人臉識別 有溫度更要守法度
    如何讓人臉識別即便捷、又安全,成為社會各方的關注焦點。  落地場景多 濫用引爭議  選好商品,在櫃檯前選擇刷臉支付,通過人臉識別後,只需輸入手機號碼後幾位就可完成付款——在北京一家甜品店內,不少消費者通過刷臉支付設備為所購商品結帳。  「刷臉支付比手機掃碼還要便捷一些,解決了手機沒電時的支付難題。對很多不會用手機的老年人來說,刷臉支付也可以減少不便。」
  • 熊孩子們又要哭了 騰訊再出新招:遊戲充值自動語音播報
    試想一下,淘氣的小孫子喊你過去拍照片,你樂呵呵地瞅著屏幕裡的自己,殊不知,此時已經完成了遊戲充值中的人臉識別步驟……為了防止孩子假裝拍照騙家長人臉識別,10月21日起,騰訊遊戲未成年人保護再出新招:在遊戲充值觸發人臉識別驗證時,系統將自動進行語音播報及畫面提示,清晰提醒正在進行遊戲充值操作
  • 別了小學生: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新規出臺,限定遊戲時間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出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進一步限定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時間。節假日不得超過每天3小時,平常時間不得超過1.5小時,嚴禁深夜進行遊戲。為新規點讚。隨著我國網路遊戲業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了規模達百億的重要行業,但是問題始終如影隨形,那就是未成年人成迷遊戲問題。沉迷網遊不是一個新話題,早在十幾年前,網際網路和遊戲剛剛登陸大街小巷的時候,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的眼睛,無數家長更是痛心疾首,認為遊戲毀掉了孩子的前途。曾幾何時,「網癮」被認為是一種病症,需要醫學治療。
  • 防止孩子沉迷網絡,APP「青少年模式」該如何「迭代」?
    近年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充值、打賞主播花掉家裡巨額存款的新聞屢見報端,青少年沉迷網絡引發社會高度關注。2019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國內多家網絡視頻平臺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該模式的一個主要作用是限制青少年使用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