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發布「數據新基建」白皮書,助力釋放數據要素生產力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近期,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以下簡稱CCF)主辦的2020 CCF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在濟南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區塊鏈領域的行業專家匯聚一堂,一同探討區塊鏈技術未來與應用趨勢。會上,CCF區塊鏈專委會委員、微眾銀行區塊鏈底層平臺研發負責人李輝忠發布《打造數據新基建,釋放數據生產力》白皮書。

微眾銀行數據新基建白皮書

今年10月27日,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在第六屆萬向區塊鏈全球峰會曾發表主題演講,闡釋了微眾銀行關於打造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為基礎的數字"新基建"以釋放數據生產力的相關觀點。此次發布的白皮書則是對這一觀點的全面論述,並詳細介紹了微眾銀行"數據新基建"的具體方案及應用案例。

釋放數據要素的生產力呼喚 "數據新基建"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與算力、算法組合,作為一種新型社會生產力,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顯著作用。然而,數據爆炸與隱私問題泛濫也帶來了諸多現實障礙,制約著數據進一步釋放生產力。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主體掌握了海量數據後,試圖獨佔更多數據,並從數據富礦中挖掘利用價值;另一方面這些主體面臨著向夥伴開放分享數據以發揮協同價值的機會,又面臨著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愈加健全的約束。白皮書從生產要素釋放生產力的基本條件出發,深入探討束縛數據生產力的問題現象和成因,並總結為十大難點。而能解決這些難題的數據要素基礎設施變得極為重要,將是數據發揮社會生產力的基石。

李輝忠介紹到,與傳統生產要素不同,由於數據的抽象、虛擬和數字特性,它的基礎設施應該是一種基於數位技術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以攻破在釋放數據生產力中面臨的三大核心要求,即數據的安全存儲、可信傳輸以及協同生產。此次,白皮書對三點核心要求給出明確定義,並具體分析每一要求所需要的技術門檻。

微眾銀行"數據新基建"願景

面向三大核心要求的"數據新基建"解決方案

白皮書深入分析了區塊鏈、隱私計算和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底層技術,如何應對數據的安全存儲、可信傳輸以及協同生產的要求,並從三大核心要求的角度出發,具體介紹了對應的解決方案。

在安全存儲方面,白皮書從幾個關鍵場景出發,給出了終端設備存儲、託管存儲、機構端存儲的三個重點解決方案。在可信傳輸方面,白皮書對應傳輸過程中的風險點給出了六點解決思路。在協同生產方面,白皮書根據參與主體的類型不同,對個人數據應用和機構間數據協同兩大數據價值迴路,給出了場景化的解決方案。

李輝忠特別介紹到,基於場景化這一核心理念,微眾銀行針對協同生產的兩大數據價值迴路、四大主要協同模式,提供了豐富的場景式數據新基建解決方案。其中,兩大核心技術能力源自自研的FATE和WeDPR方案。

FATE作為全球首個工業級聯邦學習框架,支持廣義線性模型、神經網絡、決策樹等齊全的機器學習建模算法,並實現了隱私數據模型訓練和推演的集群部署;WeDPR作為場景式數據隱私保護解決方案的先驅,對金融、政務、醫療、商業等數位化經濟核心領域中的常用隱私數據協作流程提供了完備的即時可用高效解決方案模板,支持任意多數量參與主體之間的對等數據協作和零信任的安全機構計算節點部署,並對海量數據處理能力做了進一步升級。

微眾銀行數據協同生產的全棧技術架構

融合一系列前沿技術能力,根據數據從入到出的視角,微眾銀行為協同生產提供了自下而上、六個層次的全棧技術架構。從最底層的數據接入到最頂層的數據調用和實際應用,該解決方案全方位整合了計算資源和數據資源,為數據價值的轉換和發掘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隱私保障,為實現全面解放數據生產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基礎設施。

微眾銀行"數據新基建"成果初現

此外,白皮書融合微眾銀行過往的實踐經驗,介紹了微眾銀行目前較為成熟的方案及應用案例。

在安全存儲方面,微眾銀行開發並開源了一站式金融級數據管理平臺套件WeDataSphere,涵蓋了數據管理開發全流程,包含平臺工具、數據工具、應用工具三大層次。這三大層次工具關注用戶各類功能工具需求實現,形成了完整的大數據平臺技術體系,有力地支持了數據的安全存儲和計算。

在可信傳輸方面,今年5月份澳門特區和廣東省啟動的健康碼跨境互認系統,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兩地機構在用戶數據不直接傳輸和交換的前提下,驗證用戶提交信息的真實有效性,搭建跨地區的數據真實性核驗通道。應用首次實現了粵澳防疫數據互信互認,這種由用戶自行驅動的數據提交和核驗機制,有效促進數據要素在用戶知情、授權和主導下的跨地區流通。截至2020年11月,持粵康碼通關憑證通關累計超2800 萬人次。

在協同生產方面,微眾銀行將聯邦學習引入營銷解決方案,利用聯邦廣告推薦技術,在保護隱私前提下打通營銷轉化鏈路的前後端,做出了良好的解決方案,有效地發揮了雙方的資源協同效應,在金融產品的營銷推廣中發揮重要作用。

李輝忠最後表示,微眾銀行相信,未來的數據要素基礎設施一定要滿足四個條件,即具備可管控的底層技術、可驗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高效率的計算能力和健全完備的數據流通商業模型和激勵機制,使基礎設施能實現源頭可信、安全可靠、有效支撐並實現可持續運轉。

相關焦點

  • 微眾銀行聯合畢馬威發布「透鏡OPTICS」評價體系
    原標題:微眾銀行聯合畢馬威發布「透鏡OPTICS」評價體系   5月6日,微眾銀行
  • 從數據要素到數據生產力,深挖數據價值推動數據增值
    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生產力的不斷躍遷,新生產工具、新勞動主體、新生產要素的不斷湧現。人類逐漸構建起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模式,人類文明得以發展。現在,計算機、網際網路技術促進了人類處理信息能力的飛躍,催生了新生產力的崛起,一個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正加速到來。而在數字經濟時代下,我們對數字生產力仍有待更多了解。
  • AI應用最新場景發布,同濟大學與微眾銀行合作打破藥物數據共享壁壘
    來自同濟大學生物信息系的劉琦教授課題組與微眾銀行楊強教授AI團隊合作,首次通過聯邦學習來進行本地藥物隱私數據的保障以及模擬多個製藥機構(用戶)之間的藥物協同開發,助力製藥機構在保障自身藥物數據隱私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協同藥物發現。
  • 微眾銀行:助力每一位平凡的「真心英雄」
    為此,3月26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加強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金融服務的通知》(銀保監辦〔2020〕28號),明確鼓勵「主要依靠網際網路運營的銀行可運用大數據風控技術加強對產業鏈上民營小微企業線上貸款支持,鼓勵大中型銀行、政策性銀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強與此類銀行的業務合作。」
  • 【IDCC2020】中國建設銀行常冬冬:新基建下金融數據中心新業態
    在第二篇章「金融科技與 IDC」論壇上,中國建設銀行總行數據中心副總經理常冬冬以《新基建下金融數據中心新業態》為題為與會者做了精彩分享。今天的題目不太好講,以前通常都從技術角度講數據中心,今天嘗試從業務角度看金融數據中心,從新基建和新金融帶來的影響和建設銀行的一些實踐出發,看一看金融數據中心下一步發展的新業態,這是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批評指正。今天跟大家分享交流的內容是三部分,首先是新基建對IDC的影響,第二是新金融對IDC的影響,第三是金融數據中心的新業態判斷。
  • 網易易數發布數據生產力平臺,推動人人天天用數據
    新基建方興未艾,新冠疫情餘波猶存,企業在重審數位化轉型,技術提供商也適時求變。7月16日,網易數字+大會在杭州召開,網易數帆旗下網易易數(EasyData)在會上發布了全鏈路數據生產力平臺,推出了數據門戶、決策引擎等六款數據產品工具,以及數據中臺的六項重要升級,促進企業數據應用常態化。
  • 微眾銀行探索助力扶貧新模式
    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和民營銀行,一直致力於為大眾和小微企業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同時,微眾銀行也是一家極具社會責任心的銀行。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微眾銀行積極以創新金融扶貧的新模式參與精準扶貧行動,為貧困地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WeBank
  • 數據中心:新基建,數字經濟新機遇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海量數據需求,數據中心應運而生,成為數據集中計算、傳輸、存儲的「圖書館」。數據中心建設受到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重視,成為「新基建」的核心領域之一。數字經濟時代,新基建,新機遇。201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總書記明確提出「加快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推動」;2017年10月,黨十九大報告強調「發展數字經濟,助推實體經濟與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成為信息通信業肩上的新使命與面前的新機遇」;2018年11月,習總書記向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致賀信中再次強調「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2020年將數據中心列入「新基建」。
  • 微眾銀行登頂2019年全球銀行發明專利排行榜
    來源:證券時報網4月23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媒體IPR Daily正式發布2019年全球銀行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在2018年榜單中排名第五的微眾銀行,2019年以632件專利申請量成功躍居首位。
  • 新基建新徵程!2020開放數據中心峰會發布49項重要成果!
    在成果發布環節,ODCC 主席、騰訊網絡平臺部總經理鄒賢能發布了2020年ODCC系列研究成果,本年度ODCC成果覆蓋伺服器、數據中心設施、網絡、邊緣計算、新技術與測試、智能監控與管理等領域共47項。>l 數據中心集中式鋰電池技術應用l OTII 1U伺服器項目l 以太無損網絡測試技術白皮書l 下一代數據中心高速銅纜技術白皮書l 數據中心浸沒式液冷伺服器白皮書l 網絡健康度評估技術白皮書
  • 微眾銀行與華糖雲商達成戰略合作,深入布局糖酒食品供應鏈金融
    12月7日,在第五屆華糖萬商領袖大會暨第四屆中國食品工業發展年會上,微眾銀行與華糖雲商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會上,微眾銀行還獲得了中國進家食品大會組委會授予的「2020中國進家食業明星金融新品」稱號。這一獎項主要表彰在2020年度受到食品行業廣泛認可和喜愛的優質品牌,微眾銀行獲得這一稱號,是組委會對其在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實踐成果的充分肯定。
  • 新連接和新基建成未來金融核心,騰訊雲攜手銀行探索發展新機遇
    邱躍鵬認為,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基礎是築牢新基建,關鍵在於做好新連接。通過「新連接」,商業銀行在展業方式與客群形態上,獲得許多傳統模式無法帶來的改變,例如,多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銀行,正藉助企業微信實現零售高淨值客戶的高效管理,企業客戶的「朋友圈」維護等。重新定義的「連接「,帶來了全新的客群管理和觸達方式。
  • 2020-2021年中國新基建產業發展白皮書:解讀未來3-5年行業機遇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基建」,到2020年明確以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7大領域為重要投資發展方向,已經多次明確表示加強「新基建」,發揮基礎設施建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補短和引擎的作用。
  • 微眾銀行案例分析及中美網際網路銀行與實體銀行差異對比
    例如微粒貸實施「聯合貸款」模式,為微眾銀行和金融機構合作放貸,貸款資金主要由合作銀行提供,微眾基於大數據等技術為合作機構提供客戶篩選和風控服務,提供後臺清算工作。2.場景銀行包括「微車貸」、「微租貸」、 「微裝貸」等普惠金融產品,提供車分期、租房分期、家裝分期、手機分期。
  • 大數據硬核重器賦能新基建效能提升,柏睿數據存算一體機正式發布
    活動期間,作為朝陽區新基建展區的企業代表,威訊柏睿數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舉行了"數據存算一體機"新產品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李新社、北京市經信局信息化與軟體服務業處處長尤靖、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暴劍出席了本次發布活動。近日,朝陽區政府正式發布了《朝陽區打造數字經濟示範區實施方案》和《朝陽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
  • 四方偉業SDC GOVERN 數據治理平臺發布
    四方偉業SDC GOVERN 數據治理平臺發布數據「智」理助力構建數據中臺    我國經濟整體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數字經濟強勢崛起,改變著社會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助力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被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並列為要素之一。該文件是中央第一份關於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文件,明確了要素市場制度建設的方向和重點改革任務。
  • 「新基建」發展推動超融合技術轉型升級
    中關村在線消息,2020年8月26日,戴爾科技集團聯合中橋調研諮詢發布面向超融合領域的白皮書《「新基建」推動超融合升級》,研究結果基於中國市場數百名IT從業者和決策者的訪問內容及數千人次的調查數據,全方位解讀數位化轉型新時代下,超融合市場發展現狀、挑戰與「新基建」推動下超融合技術升級趨勢。
  • 數據都成為生產要素了?數據該如何治理
    今年連續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明確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並列,更加凸顯了數據作為要素的重要價值。
  • 中央發布重磅文件 引導要素向先進生產力集聚
    「從破除無效供給來看,過剩產能特別是『殭屍企業』的存在,就是要素配置扭曲的集中表現。要推動『殭屍企業』出清,就要加快形成市場決定要素配置的機制,釋放錯配的資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所副所長劉泉紅說,從培育新動能角度來看,要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就要建立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的機制,使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等現代生產要素,能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提高要素宏觀配置效率,共同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形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還有利於讓要素活力競相迸發,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 總投15億元人民幣,吉寶惠州數據中心項目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新基建
    圖說:吉寶位於惠州的新數據中心項目首峰資金管理總裁馬志鴻表示:「這是首峰數據中心基金在廣東省的首次數據中心投資,我們很高興能有此機會參與大灣區建設,支持中國數據中心行業的高速發展。」吉寶數據中心總裁黃偉明表示:「依託我們在全球開發、運營數據中心方面的豐富經驗與華騰的本地網絡積累,惠州潼湖的數據中心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大灣區標杆級的大數據中心,為大灣區及全球客戶提供安全、可靠和高規格的設施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