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侗鄉第一寨」,藏於貴州大山,建築都以木榫穿合不用釘卯

2020-12-10 芒果望世界

相信大家都去過貴州旅遊過吧!貴州作為我國的旅遊大省,每年都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旅遊,境內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和少數民族風情,被許多人稱讚,成為了貴州旅遊的一大名片,而今天芒果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侗鄉第一寨」,就藏在了貴州的大山之中,其建築不用釘卯彰顯了民族的智慧,接下來就跟隨芒果一起來看看吧!

它就是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東南部,是我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寨子四面環山,建在了山中盆地,一條小河穿寨而過,看起來十分的隱蔽。在2018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中,肇興侗寨就被設為了四大分會場之一,一時間被全國人民所熟知。

肇興侗寨還有著「侗鄉第一寨」的美譽,每隔一年都會在中秋節舉行一次蘆笙會,大家紛紛吹奏,一時間歌舞昇平熱鬧非凡,場面也是極為地壯觀,侗族大歌、蟬歌、踩堂歌、攔路歌、琵琶歌等等,宛轉悠揚扣人心弦,讓人聽了就會情不自禁的舞蹈起來。

寨子中的房屋皆為幹欄式吊腳樓,分布得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及古樸又實用,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其中侗寨鼓樓是標誌性建築,由全寨人出資建造,寓意著吉祥和美好,既是社交休閒的場所,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鼓樓的外觀開起來像是一座寶塔,整體為木質結構,用四根大杉木為主柱直達頂層,另立副柱加橫豎瓜於其上,全都以木榫穿合,不用一釘一卯,是我國古代工匠智慧的結晶,彰顯了民族的智慧。

怎麼樣小夥伴們,你們去過肇興侗寨嗎?如果沒去過的話,那可一定要去看一看,否則的話那絕對是你的一大遺憾!

相關焦點

  • 貴州一寨被稱為短裙苗第一村,女性四季穿短裙,裙長16釐米
    貴州是苗族的聚集之地,因而有著濃厚的苗寨文化氛圍,在貴州你能夠領略到不同的苗寨風情。但其實苗寨與苗寨之間的民族文化風俗也各不相同,比如短裙苗就是苗族上百個支系中比較獨特的一支。這個支系之所以叫做短裙苗,就是因為隸屬於這個支系的苗族女性,一年四季都穿著很短的裙子。
  • 榫與卯的契合,跳動的中國元素
    託角榫:「託角榫」是一組榫卯的組合,用來連接角牙、腿足和牙條,在腿足上鑿出卯眼,和角牙的榫舌接合,在牙條與腿足接合之際,把角牙與牙條都插入卯眼。角牙與腿足和牙條相接合,一般在腿足上挖槽口,與角牙的榫舌相接合,當牙條或面子與腿足構成的同時,角牙與牙條或面子都打榫眼插入樁頭,故「託角榫」是一組卯榫的組合,不是單指單一的一種構造形式。
  • 丹巴藏寨美麗指數名列第一,一定要去看看
    地理位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小有名氣盛產美女的幹碉之國樹木蔥蘢的峽谷,純淨幽藍的天空,一座座藏寨散落在青山綠水樹旁, 蜿蜒的山路上遊走著美麗端莊的卓瑪,這一定是你夢裡都想去的地方。丹巴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 45度木工榫合刀應用及刀具調節詳細步驟
    現有榫合刀由於其結構受到限制,製成的榫合部結合安裝複雜,還存在結構不夠牢固的問題,對於規模化的木工作業而言,這種用在電木銑及鏤銑機上用的木工銑刀-45度榫合刀,可用於木門框,
  • 「人民網 貴州頻道」大山裡的新生活
    在貴州大山裡,有一個個動人的脫貧故事,講述著人們與貧困的搏鬥和對新生活的期待。「你好,新生活!」清晨,天剛蒙蒙亮,在貴州省冊亨縣高洛街道辦事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韋天陽的早餐鋪已經熱鬧起來,磨米漿、上籠屜、熬湯頭,香味瀰漫開來,食客絡繹不絕,這個不到12平米的小鋪子,每天要迎來百多位客人。
  • 榫卯:一榫一卯,木頭間的天荒地老
    榫卯結構是中國獨特的一種木工技術,榫,剡木入竅;卯,以虛入盈。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也叫榫眼、榫槽。我們祖先的智慧就在這小小的木頭上體現,利用木材性質上凹凸,完成拼接。再利用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
  • 牛B的榫(sun)工藝圖解
    什麼是榫?榫,剡木入竅也。俗謂之榫頭。亦作筍頭。
  • 《我和我的家鄉》貴州取景地在哪拍的 這些「網紅」取景地再也藏不住
    《我和我的家鄉》貴州取景地在哪拍的作為中宣部重點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來到了貴州黔東南的西江苗寨,黔南州都勻、平塘、三都等地取景拍攝,同時根據攝製組拍攝要求,在電影中置入了許多非遺文化元素,對擴大貴州知名度和影響力將起到重要作用。
  • 三大路線,帶你玩轉貴州!「夏天要有十分美,貴州至少佔九成!」
    如果說起夏日避暑,那最不可錯過的省份一定是貴州!「涼都」六盤水在這裡,「避暑之都」貴陽在這裡,「清涼瀑布之鄉」安順也在這裡,僅23℃的平均氣溫讓這裡成為當之無愧的的避暑天堂。有人說「夏天要有十分美,貴州至少佔九成。」
  • 雲南納西族的民居建築特色
    自明代始,在麗江納西族中已建蓋有宏偉壯觀的瓦房,但大都是土司和頭目的住宅及寺觀廟宇。從清代起,隨著文化交流的增多和納西族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漢、白、藏等族的建築技術不斷為納西人所吸收。被稱為「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土木或磚木結構瓦房建築在麗江城鎮和壩區、河谷區農村普遍流行起來,並產生了極有特色的民居庭院。
  • 小藏寨搭上鄉村旅遊「大快車」
    太陽溝村民小組坐落於甘南藏族自治州與臨夏的回族自治州的交匯處,國道213線和臨合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所以這裡有著「甘南第一村、青藏第一關」的美譽。7月的太陽溝,滿目蔥蘢、綠意盎然。正是這片小山谷一年之中最美的時節,也是太陽溝景區最繁忙的日子。每天,來自臨夏、蘭州等地的遊客絡繹不絕。
  • 一榫一卯,藏天機。
    當「天人合一」成為中國文化的基本命題,哪怕是人工化的再造,也要去接近並連合自然。於是,在安身立命的地方,我們選擇了木頭。木,生於野,安於室。一榫一卯,一凸一凹,一轉一折,自有一套奧妙的自然體系。木,是一種文化性格。木的構造,則是它的生長邏輯。
  • 別只知道甲居藏寨,還有中路藏寨,是隱藏傳說中的香格裡拉
    提起甲居藏寨,大家都耳熟能詳,這個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丹巴最美藏寨的村寨,一度引起網友圍觀,吸引了無數遊人慕名而去,但也正因如此,位居其後的中路藏寨被人忽視,但殊不知,它才是隱藏傳說中的香格裡拉!金秋十一月,此時的中路藏寨層林盡染,仿佛一塊被打翻的調色板,五彩斑斕,美得讓人慾言又止。沿著山路緩緩而上,沿途嬌豔欲滴,紅黃相間的樹葉盡顯秋意濃,比起春天,此刻的中路藏寨顯得更加楚楚動人。 清新的空氣中夾雜著濃鬱的果香,讓人忍不住大口呼吸。相比於甲居藏寨,中路張寨多了一份神秘與寧靜。
  • 一榫一卯,藏天機
    當「天人合一」成為中國文化的基本命題,哪怕是人工化的再造,也要去接近並連合自然。 於是,在安身立命的地方,我們選擇了木頭。 木,生於野,安於室。一榫一卯,一凸一凹,一轉一折,自有一套奧妙的自然體系。 木,是一種文化性格。木的構造,則是它的生長邏輯。
  • 貴州大山第一「豪宅」,樓高99.9米,申請三項吉尼斯紀錄
    世界很大,我很想去看看,當然對很多人來說國內最喜歡的山河還沒有全部轉完,去了國外也沒那麼著急,國內有很多存在感很低的省,說起貴州,大家的第一印象都太遠了,經濟不發達等等,但是近年來隨著內陸城市的崛起,貴州也完全變了。
  • 川西自駕三日遊:最美鄉村古鎮甲居藏寨,天堂般的原始村莊莫斯卡...
    作者:藍蓮金錦說說這次旅行《甲居藏寨》2005年由《 中國 國家地理》雜誌組織的選美 中國 活動中,以甲居藏寨為代表的" 丹巴 藏寨"被評為" 中國 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很方便;早上吃了早餐可以直接開車往前;不用走回頭路;也不用繞路;我們21:00時在去哪兒網上定的《Q加.
  • 「甲居」中國最美的鄉村古鎮,體驗藏寨的別樣風情
    甲居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向上攀緣,一直延伸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甲居,或星羅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懸崖上,火災喝吧綠茵間,不是炊煙嫋嫋,煙雲繚繞,與充滿靈氣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皚皚的雪峰一起,將田園牧歌式的畫卷展示在人們眼前,以一種藝術品的形態存在。
  • 匠木第四章大進小出榫怎麼完美通關 第四章大進小出榫攻略
    匠木第四章大進小出榫怎麼完美通關?匠木是一款非常有趣的遊戲,獨特的榫卯題材,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了解中國古時的技藝,也讓人更加佩服起來古時人們的智慧,接下來40407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第四章大進小出榫的攻略~
  • 貴州有一神秘族群,苦守祖訓藏大山三百多年,最後卻被日本人找到
    眾所周知,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但不為人知的是,在中國貴州其實還有一神秘族群,這個族群苦守祖訓藏在大山三百多年,隨後被一位清末去貴州考察的日本學者找到。對於這一巨大發現,鳥居龍藏回國後便馬不停蹄地寫書,宣稱自己在清朝中國發現了明朝漢族屯軍的「後裔」,這一消息立即在日本引起了軒然大波。 但若想清楚「屯堡人」的來源,最早還得從明朝時期的衛所制度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