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獨一無二的朝代,連續7代是明君,打得周邊異族不敢進犯

2020-12-17 讀文匯

「漢興繼堯之胄。承周之運。接秦之弊。」在荀悅的《前漢紀》中,如此說。在整個的中國歷史上,西漢王朝是第2個出現的王朝,也是被後世認作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為正統的一個王朝。因此,在後世出現的國家中,國名帶「漢」的國家有許多,譬如,在公元221年~公元263年的蜀漢,西晉時李壽將國號改為「漢」,史稱「成漢」,在公元947年~公元951年,劉知遠建立的「後漢」......因為,當權者都想借「正統」之名,表明自己是正統的。

其實,漢朝之所以被奉為是「正統」,與其「獨尊儒術」的政策也有著密切的聯繫。在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的秦國之後,便對儒家進行大力度的打壓,「焚書坑儒」傷了天底下太多讀書人的心,於是,在漢朝「獨尊儒術」之後,天下的讀書人是相當欣喜的。自此之後,儒家學說也因此由漢朝的時候開始愈發的興盛。漢朝綿延225年,連續出了7位賢明的君王,這也是後世極為稱讚的。在皇位的傳承上,可以說是後世難以比擬的。

一、漢高祖劉邦

劉邦開創了漢朝之後,將秦國滅亡的教訓深深銘記在心,也在自己的統治中將秦時的弊端給去除。為了幫自己的兒子劉盈奠定一個良好的統治基礎,劉邦將異姓的王權都進行了清除。此外,劉邦在統治的時候輕徭薄賦,愛戴百姓,贏得了民心。同時,他也將邊市重新開放,增進了和匈奴的關係。

二、漢惠帝劉盈

雖說劉盈只活了23歲,在位也就那麼7年,在16歲的時候就登基為王,但是,他這短暫的7年,也為漢王朝做了不少的事情。在位期間,劉盈一直施行仁政,他將賦稅減輕,受到了百姓的愛戴。在文化上,劉盈更是將讓各種思想一起發展,不禁錮,雖說當時被呂后掌實權,但是,他依舊為漢朝做了很多事情。

三、漢文帝劉恆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劉恆執掌漢王朝。劉恆是個和善寬厚的人,在位期間,一直勵精圖治,在水利工程上很是看重。另外,劉恆是一個相當樸素的人,雖說貴為皇帝,但是一直節儉;同時,他也是個極為孝順的人,對自己的母親很好。

四、漢景帝劉啟

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劉啟,在位期間最值得稱讚的便是「削藩策」,將諸侯的封地都予以削除,並且將當時的「七國之亂」平息,大大穩固了漢室的江山,也促進了民族的大統一。和其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

五、漢武帝劉徹

劉徹是歷史上極為有名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有著極為聰慧的大腦,在16歲的時候就登基為王,在統治期間,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他的「察舉制」,為國家的發展選拔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另外,他在位期間,大拓疆土,北破匈奴,開啟「絲綢之路」,值得稱道。

六、漢昭帝劉弗陵

劉弗陵在8歲的時候就開始繼位為帝了,當時,他年紀尚小,在霍光等人的輔佐下,日漸成長為一位優秀的帝王。雖說,在21歲的時候就因病離世,但是,他在位期間,內外措施得當,將前朝的矛盾都予以控制,解決了漢武帝時期遺留下來的「窮兵黷武」等問題。

七、漢宣帝劉洵

劉洵的優秀,是可以和漢高祖、漢武帝相媲美的,他在位期間,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他設立的「西域都戶府」,將匈奴等打壓,也將西羌等地收回,大大鞏固了漢王朝的統治,在他的統治下,讓漢王朝有了最後的榮光——「孝宣中興」。《漢書》是一部專門介紹西漢歷史的書籍,屬於斷代史書,其中,將整個的西漢歷史擠在得相當完備、系統,至今為止,學者們在研究西漢歷史之時,都是以《漢書》為基本的研究史料。其中所講歷史,不管是在為人處事,還是在工作學習上,都有很好的借鑑讀史使人明智,大抵如此。原價188,現價149,共4本套裝,值得一品。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絕無僅有的朝代,連續7代是明君,打得周邊異族不敢進犯
    中國有20個朝代,不少朝代都經歷了外族入侵的歷史,北宋還被外族打得割地賠款,最後還被打滅亡了。宋朝重文輕武,好幾個皇帝都醉心於搞藝術,荒廢了國家大事,面對外族強敵也沒有拿出大宋的威風,最後走向滅亡。古代面臨外族入侵的還有西漢,但西漢不像宋朝那麼羸弱,一朝出了7個明君,將外族趕出中原讓他們再也不敢來犯。西漢是秦朝之後,古代第二個封建王朝,西漢從公元前202年建立以來,225年裡出了12個皇帝,除了漢末幾個皇帝被外戚宦官幹政,有點昏庸無能外,開國那連續的7個皇帝都是明君,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這7個皇帝。
  • 古代獨一無二的朝代,連續7代明君,打得異族聞風喪膽不敢進犯
    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劉邦《大風歌》 自公元前2072年夏朝建立開始,直到今日中國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歲月路途。而隨著秦始皇開創皇帝制度以來,無數個統一王朝在中原大地興起滅亡,如同走馬燈一般唱罷登場,其中不乏為人讚嘆的千古一帝,自然也有受人唾棄的暴戾昏君。
  • 西漢七代都是明君,一個時代的雄才,這7位皇帝,你認識哪些
    共經歷210年,在這二百多年的歷史中,西漢自高祖劉邦以來連續七代都是明君,這在我國歷史上是非常少有的。其中歷來被人們所稱道的千古明君就有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和漢宣帝劉洵。他們在西漢歷史上乃至在我國古代歷史上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
  • 如何看待高曉松說:明朝是個無明君、無名將、無名士的三無朝代?
    因此,高曉松說的明朝是無明君、無名將、無名士的三無朝代這等話,大家完全就不需要把它當真,只需當一個笑話即可。我們不說高曉松怎樣,我們以事實說法。首先,明朝無明君?這就是一個笑話,明仁宗、明宣宗、明孝宗、明代宗,這四位皇帝,隨便拿出來,放在任何一個朝代,不論以何種條件,他們都是明君。
  • 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原因很簡單
    然而那終究只是幻想罷了,朝代最長的也就是400年而已,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自詡為皇帝,並且將後世的皇帝取名為二世、三世以至於萬世。不過僅僅在他死後不久,由於秦二世的胡作非為,秦朝僅僅持續了15年就滅亡了,那麼古代中國改朝換代頻繁,為何日本沒有發生過朝代更替?
  • 宋朝歷史上堪稱「異族」,富得流油,為何軍隊戰鬥力卻十分薄弱?
    就社會財富的稀缺性而言,宋朝堪稱中國古代最富庶的古代王朝,遠遠超過大王朝秦漢、隋唐和明清。在《世界經濟千年史》一書中,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麥迪森對宋朝的經濟總量做了相當客觀的評估,他認為到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年),中國的 GDP總量已達265.5億美元,約佔當時全球總財富的22.7%,而人均 GDP是450美元,遠遠高於同時期西歐國家。按照一般規律,富裕的宋王朝往往會有意志和力量來組建一支規模龐大、戰鬥力強的軍隊,而這並不能保證國家安全。
  • 高曉松:明朝是一個三無朝代,無明君,無名將,無名士
    比如《百家講壇》的易中天,《中國詩詞大會》的王立群,還有《奇葩說》的高曉松等等。其中高曉松不僅參加綜藝,自己也製作科普文化類的視頻節目——《曉說》。他在節目裡會提到很多新奇的觀點,甚至有的觀點和我們的日常認知大相逕庭。
  • 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幾乎都會出現幾個昏君,加速國家的滅亡。就像現在人們經常所說的富不過三代,越往後的子孫後代就越會敗家,皇帝也是如此。開國皇帝往往是最懂得保持鬥爭精神的,而後面的子孫一代代傳下來,逐漸就變得荒淫無道。中國史上有沒有沒有昏君的朝代?有!但僅三百年就滅亡了。
  • 為什麼中國古代頻繁改朝換代,而日本和歐洲可以一兩千年不換朝代
    中國古人一般將這種邏輯稱之為天命或天道,用現代唯物主義的觀念來說這是歷史發展所遵循的客觀規律。正因為歷史是處於永恆發展的狀態,所以朝代和生物一樣是有壽命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而朝代也同樣逃脫不了盛極而衰的命運。王朝政治說到底是由人來維持運轉的,而自然規律決定了人力終究是有極限的,因此王朝的肌體也是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日漸老化。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三百年還是走向了滅亡?
    清朝從1636年皇太極建立大清開始,直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總共276年的時間裡,總共傳襲了11個帝王。 其中康、雍、乾三個皇帝自不用多說,功績卓著,完全算得上一代明君。其他皇帝即使是清末時的道光皇帝也依然在整肅吏治、禁止鴉片、光聽諫言,為清朝的命運而打拼,根本算不上昏君。
  • 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三百年還是走向了滅亡?
    回顧中華歷史,其中誕生了不少英雄,也出現了不少明君,譬如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都在各自的任期內極有功績。同時,也免不了出現昏君,遠的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近一些的如宋高宗坑害忠良嶽飛等。
  • 為什麼中國古代,每個朝代都超不過300年歷史,日本可以千年不換
    周朝從前1046年武王滅商到周赧王前256年被秦所滅,一共近八百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上社稷最長的朝代,也是唯一一個不是因為暴政、君王昏庸而被滅的朝代。中國封建制度,與歐洲、日本的封建制度不能同日而語。如果封建制僅僅是一種生產關係,在這一點上,地主階級擁有土地所有權,農民成為佃戶的這種生產組織方式,是相通的。不過,從在政治組織方面,雙方卻大相逕庭。
  • 至今統治荷蘭的朝代——奧倫治拿騷王朝歷代君主,連續三代是女王
    荷蘭是位於歐洲西部的國家,正式國號尼德蘭王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至今統治荷蘭的朝代是奧倫治拿騷王朝,公元1815年法蘭西帝國滅亡前夕,荷蘭奧倫治拿騷家族的威廉一世在反法同盟的支持下,使荷蘭脫離法國而恢復獨立,定國號尼德蘭王國,從此奧倫治拿騷王朝統治荷蘭直到今天,已經延續7代君主,圖為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王宮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朝代,即使國內四分五裂,外戰卻是無敵的存在
    不過,在歷史上有一個神奇的朝代,國內四分五裂,對外徵戰卻依舊無敵,打的外國人磕頭求饒。這個朝代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三國時期。當年東漢王朝因為自身的腐敗問題走向滅亡,董卓趁亂進京把持朝政,導致天下大亂。在這之後,群雄並起各個軍閥相互攻打,讓這個國家變得越來越混亂。東漢王朝周邊的外族人,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們多次來華夏邊境入侵,試圖侵佔我們的土地和城池。
  • 這個朝代的皇帝全是昏君,各個殘暴無度
    每個朝代都有明君和非明君,非明君也不一定是昏君暴君,也有可能是無為之主。但是歷史上有一個朝代例外,這個朝代裡的皇帝各個都是暴君,連一個「無為之主」都沒有,都是壞得透頂。這個朝代就是南漢,對於南漢可能有人不知道,這也很正常,因為南漢是五代時期的一個割據政權。
  • 說古代中國沒侵略過別的國家,那你是真不了解古代中國歷史
    認為古代中國沒有侵略過別的國家,顯然是一種不了解古代中國歷史的想當然偏見。說古代中國從始至終沒有侵略過別的國家,這個確實也不是客觀事實,古代中國還真是侵略過不少別的古代國家。 從三皇五帝時的原始社會部落聯盟時代,直到大秦王朝封建時代大一統之前,古代中國的版圖擴展,就是一副對周邊古代國家的侵略史。 首先,最核心意義上的中國,其實是來源於古代中國的三大人文始祖。
  • 宋朝號稱最富有的朝代,財富佔全球1/5,為何戰力最弱版圖最小?
    文|格瓦拉同志 就社會財富多寡而論,宋朝堪稱中國古代最富有的朝代,遠遠超過秦漢、隋唐、明清等大一統王朝。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麥迪森在其專著《世界經濟千年史》中,曾為宋朝的經濟總量做出過相當客觀的評估,認為在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年)時,中國的GDP總量已達到265.5億美元,約佔當時全球財富總量的22.7%,而人均GDP則為450美元,遠高於同期西歐各國的水平。
  • 日本敢對強大的唐朝和明朝開戰,為何卻不敢打宋朝?有一致命原因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可見古代中國的發展還是十分優異的,也正是因為古代中國的地理優勢和環境資源的優勢,古代中國的國力十分強盛。而再看看,在我國東方的日本,雖然在資源和土地上並不佔優勢,但是他們卻並不滿足。
  • 《三國志14》異族如何打 各異族出徵勢力推薦
    導 讀 三國志14威力加強版異族怎麼打 各異族出徵勢力與武將陣型推薦 三國志14目前已經推出威力加強版DLC,異族是DLC中追加的新玩法,異族怎麼打?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榆林,異族入侵必爭之地,也是古長城要塞所在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榆林,異族入侵必爭之地,也是古長城要塞所在,毛烏素大沙漠南緣的風貌粗獷,雄渾,豪爽,就像它漫長的歷史畫卷, 沙漠的孤煙看著萬裡長城的支腳臺,烽火燃燒,長河落日有多少金戈鐵馬,戰鼓在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