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天婦羅和木屐,你想到了哪裡?其實,它們都不是源於日本的!

2020-12-14 正能量收穫

天婦羅和木屐,提起這兩樣東西,你的腦海裡的第一反應,大概率是想到了日本。因為日料裡,天婦羅是一種代表性食物;而木屐也是日本人在傳統節日裡,配合和服的穿著。其實,這兩樣東西都不是源於日本的!

日本有天婦羅,中國有大餅夾一切

日本料理中的很多吃法,很多是源於其他國家的風味輸入。

在日本,陽澄湖蟹被稱為上海蟹,良鄉慄子被稱為天津慄子。

豆腐起源於中國,豆腐大概出現於唐代末年和五代時期,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普及開來。起源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日本豆腐,是以雞蛋為主要原料,只是口感類似豆腐,取材與傳統的清水豆腐完全不相關。

就連天婦羅這種炸物,也是葡萄牙人帶來的吃法。多田鐵之助的《滋味的日本史》中記錄了這樣一段天婦羅的來歷。16世紀中葉葡萄牙的傳教士弗朗西斯科來到日本以後,帶來了這種油炸食品。

在日本,天婦羅的材料,大致有大蝦、香菇、茄子、秋葵、紫蘇葉等,蘸上醬油後食用。以前,天婦羅是由販夫走卒在街邊售賣的,後來因為武士道等上層階級的喜愛,天婦羅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在中國,大餅夾一切裡邊所夾的一切,都是麵糊裹著各種蔬菜或肉的炸物,有藕夾、茄夾、炸鵪鶉蛋、各種肉排等,比天婦羅的品種要豐富很多。抹上辣醬和面醬,咬上一口,那叫一個過癮。

此外,壽司、刺身等吃法也是源於古老的中國。

中國的菜餚體系,自從宋代時已經確立,並且一脈相承。日本菜,則是兼容並蓄的融合菜系。

無論如何,不管是改良還是自創,美味、健康才是前提。

木屐,源於中國,卻成了日本人的心頭好

木屐大多是一種兩齒木底鞋,走起來路來吱吱作響。

提到木屐,大多數人的腦海裡一定會出現身著和服、腳踩木屐的日本人形象。

人們印象中,木屐也是代表日本,屬於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木屐是日本的舶來品,是中國人發明的。隋唐時期,一些遣唐使和留學生將木屐帶回了日本。

1987年,在浙江寧波慈湖,考古人員發掘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了兩隻均為左腳穿的殘存木屐。

一隻為五孔木屐,另一隻為六孔圓頭方跟木屐,專家考證認為是距今四千年多年的良渚文化遺物。

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穿木屐一直十分流行。在清代以前,木屐是漢晉隋唐時期普遍穿著的。

到了宋朝,女子開始纏足,不適合穿木屐了,男子也只是在雨天才穿木屐。

清代小說《紅樓夢》第四十五回寫到,在一個秋雨之夜,寶玉去看黛玉。黛玉問道:「上頭怕雨,底下這鞋襪子是不怕雨的?也倒乾淨」。寶玉笑道:「我這一套是全的。有一雙棠木屐,才穿了來,脫在廊簷上了」。

清代以後,新式的鞋子、靴子等逐漸取代了屐、舄、履等舊式鞋子。就這樣,木屐最終淡出了國人的生活和視野。

提到了木屐,再簡單說說和服。和服在江戶時代以前指吳服,因為和服是對吳服的改進,日本和服的上衣下裳、寬袖右衽等特徵就是受六朝服飾所影響。

日本和服是日本本土彌生服飾結合東吳服飾的混血產物(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德川家康時期正式稱為和服。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對日本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受日本重大節日穿著民族服裝的影響,國人近些年來也重拾對漢服的重視。

相關焦點

  • 相撲、和服、木屐和抹茶,日本的這些國粹竟都源於中國
    提起鄰國日本的國粹,大家都能說出一二,比如相撲、和服、木屐、抹茶、榻榻米,這些國粹都是來源於中國,來源於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時期。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國粹如何傳入日本,又是什麼原因在日本保留至今,然而卻在國內式微或者消失的。
  • 美麗的木屐:並非源於日本,在中國早就有了
    在很多日本的影視劇和動畫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腳著木屐的畫面,尤其是女性,穿上木屐後,邁著細碎的小步,顯得舉止嫻靜溫婉,別有一番風情。一些人因此誤以為木屐源於日本,其實,很早以前,在中國早就有木屐了。在《太平御覽》中,講述了孔子的木屐被盜的故事。
  • 蓬鬆酥脆的天婦羅
    其實不需要搶購,因為助助之前有介紹自己在家也能做納豆的哦~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一下連結,或者直接網上搜一下納豆自製做法。 今天助助同樣也要給同學介紹一樣日本食物——天婦羅(てんぷら)
  • 日本料理的精華 | 他一生懸命只做天婦羅
    「其實我最開始時想開一家壽司店,但天婦羅店的頂級師傅卻可以拿三萬日元,於是我想,那還是在天婦羅店工作吧」  於是乎早乙女哲哉就「輕輕鬆鬆」地成為了日本江戶前料理三神之一的「天婦羅之神」    做世上最好的天婦羅。  所謂的日本料理,不僅僅是重視食物美味,還重視用什麼器皿來裝盤,只有當器皿和食物融為一體才算完成。
  • 5樣被誤以為是日本的東西,都是中國發明的,日網友:難以接受
    文|書生日本這個國家受我國文化影響很深,很多看似是日本獨有的東西其實都來源於中國,比如說這5樣東西。1、和服這是最具日本色彩的服裝,一說到和服大家肯定最先想到日本,但事實上和服最早也起源於中國,一開始被稱之為「吳服」。三國時期,東吳與日本進行海上貿易,大量服裝和縫製方法傳入日本,成為日本的主要服裝。後來日本對吳服不斷進行改進,融入了唐朝服飾的特點,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和服」。
  • 天婦羅和炸串有啥區別?為啥一個是四大料理一個卻是夜宵小吃?
    天婦羅是日本的代表性食物,其實它的名字てんぷら來源於葡萄牙語rápido,翻譯過來就是「快一點」的意思,其實也可以看出天婦羅本來是當時為了能夠快速充飢而「發明」的食物,只不過在傳到日本後,經過了日本本土的改良和發展,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繼而加入了日本料理文化。
  • 提到米酒就想到日本?其實這些中國米酒更符合你的胃
    日本人常說,清酒是上帝的恩賜。1000多年來,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飲料。在大型的宴會上,結婚典禮中,在酒吧間或尋常百姓的餐桌上,人們都可以看到清酒。清酒已然成為了日本的國粹。 但其實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生產的米酒,它們各自融合了本國的特色口感,使得雖然統稱都叫做米酒,實則各有千秋的現象出現。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不同國家的米酒都有著各自怎樣的專屬口感。
  • 三國墓中出土木屐,證實我國古人使用木屐比日本早,日本被打臉?
    木屐,是一種兩齒木底鞋,簡稱屐,走起路來會吱吱作響。它本是由中國人發明的,早在漢朝時期,木屐就是常見的服飾,名字也來自中古音「屐屜」。後來,木屐傳入日本,在此國流行至今。日本一直聲稱木屐是他們發明的,卻沒想到上世紀我國發現的一座三國時期的古墓中,一件陪葬品的出現,打了他們的臉。
  • 專家挖到三國名將墓,墓中出土一雙鞋,專家:日本木屐源自中國
    在他的墓中,發掘出了一件最讓日本人驚訝的文物,那便是漆木屐。這一漆木屐是中國迄今為止發掘出的最歷史悠久的漆木屐,他的長短為20.7釐米,總寬是9.6釐米,高寬比為0.9公分。漆木屐發掘出的這一信息傳入日本以後,日本的群眾十分地興奮,日本的國家電視臺也是2次前去中國安徽馬鞍山開展拍攝,甚至還拍攝了與他有關的大中型文物系列片。
  • 天婦羅上的拉花是怎麼做的?日本天丼網紅店主廚告訴你
    天婦羅這東西,相信各位一定不陌生,作為「江戶的三味」——壽司,天婦羅,鰻魚飯中的一員,天婦羅和壽司一樣,每個日料店都隨處可見。但是日料給人的或支出就在於這裡:看著簡單的食材,對廚師、選材、技術等等有著明顯的等級區別。
  • 南京「老門西」顏料坊出土一隻木屐,破解了唐代木屐的形狀之謎
    這兩句詩中,李白提到「謝公屐」,讓我們感到好奇的是,誰也不知道李白描寫的「謝公屐」真正的樣子,但誰也沒想到南京「老門西」顏料坊是六朝遺址被發現後,竟破解「謝公屐」的形狀之謎。
  • 早乙女哲哉之所以成為天婦羅之「神」,你知道他都付出過什麼嗎?
    作為一種油炸類料理,天婦羅的油膩似乎並不太符合日式料理的整體畫風。然而這種17世紀便有日本史料記載的油炸食品,現在卻實實在在是日本料理當中不可少的一個部分。這位名氣似乎不是很大、卻在天婦羅界無人能與之相提並論的料理職人—早乙女哲哉。日本人善於鑽研舶來品並將其發揚光大,發展至今,天婦羅的含義早已遠遠超出了油炸食品。
  • 日本視為傳統國粹的木屐,被中國出土的文物錘了?
    木屐,一種走起來吱吱作響的木底鞋,中國古代的一種傳統鞋類,但離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有點遠,而且現在說起來,大家普遍都會想到穿著和服踩著木屐、走著小又快步伐的日本女性,並覺得木屐是他們的傳統木鞋,這種印象太令人深刻了。這裡不得不說一句,他們的文化輸出做得確實挺不錯的。
  • 壽司之神、鰻魚之神、天婦羅之神,美食天堂日本十大美食推薦!
    日本以其令人驚嘆的地貌和濃厚的文化底蘊,是一生中千載難逢的度假勝地,被譽為美食天堂的「日本」有非常豐富的美食,如果你來到日本,千萬不能錯過美食的誘惑。鯛魚燒、魚形燒日本是一個獨特而迷人的國家。它跨越了傳統和超現代,繁華的城市和壯麗的自然景觀。它的食物營養豐富,飲食以超新鮮的時令產品為基礎,我們已經為你挑選了10道日本美食,方便你在日本遊覽時不斷尋找。1.壽司簡而言之,壽司是將米飯加醋調味的生魚片。
  • 日本木屐源自中國?說一說鞋子的那些事兒
    木屐起源於中國?春秋時期,晉文公曾流亡國外。回國之後他重賞功臣,但功勞最大的介之推卻不想當官,一心歸隱山林。晉文公為了讓他出來受賞,用大火燒山逼他出來。沒想到介之推寧願抱著大樹燒死也不願出山。後來,晉文公就命人用這棵樹為大臣們每人做了一雙木屐。
  • 木屐是中國人發明的!
    三、矮(ǎi)子(zǐ)穿(chuān)木(mù)套(tào)—自(zì)稱(chēnɡ)自(zì)高(ɡāo)釋義:木套:木屐,舊時的一種高腳雨鞋,用木板做底,下面釘上鐵釘,上面是牛皮鞋面,樣子和拖鞋相似。稱,稱許、稱讚。比喻有的人愛自我表現,自己吹噓自己了不起。
  • 天婦羅是如何徵服江戶的大街小巷的
    滿口現炸的「熱乎乎」魅力天婦羅是將捕自江戶灣(現東京灣)的魚,裹上和了水的麵糊,然後下鍋油炸後用竹籤串成串,蘸著白蘿蔔泥跟薄鹽醬汁吃的食物。如此風雅的食物,光憑想像力就很能體會那種忍不住要將剛起鍋還熱呼呼的天婦羅塞得滿口都是的美味。
  • 收藏好,這篇日本美食寶典,概括了你想在日本吃到的所有美食!
    想到日本,美食一直都是不可繞過的一部分。日本的美食菜系不多,但是品類比較多,使用同一種食材可以做出不一樣的菜品,日本用一種食材或者是一種題材做到代表的不在少數,甚至可以說想到這個菜品就能想到這個人。精進,發展,光大一直是日本料理的精華。宅在家的日子,我們來拔草那些你能想到的日本美食。
  • 日本的和服文化,其實和這個因素掛鈎,很有意思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藏書愛好者,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說一說日本的和服文化,其實和這個因素掛鈎,很有意思,有興趣的同學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哦「其實說起來日本這樣一個國家的話,其實他們還是非常具有自己的傳統的特色的,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大家都願意用櫻花比喻日本這樣的一個國家。
  • 木屐怎樣畫?不同款式木屐各種角度的畫法
    木屐怎樣畫?怎樣才能畫好動漫人物的木屐?畫好動漫人物的木屐有哪些技巧?想必這些成果都是繪畫初學者們比較傷腦筋的成果,那麼終究怎樣才能畫好動漫人物的木屐呢?明天藝學繪教員就在網絡上收集整理了關於木屐怎樣畫?不同款式木屐各種角度的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