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婦羅是日本的代表性食物,其實它的名字てんぷら來源於葡萄牙語rápido,翻譯過來就是「快一點」的意思,其實也可以看出天婦羅本來是當時為了能夠快速充飢而「發明」的食物,只不過在傳到日本後,經過了日本本土的改良和發展,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繼而加入了日本料理文化。但是,天婦羅從食材和烹飪手法來看,都很像是我們中國的有名小吃——炸串,但是似乎這兩種美食的定位和感覺卻完全不一樣,就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天婦羅和炸串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一、 天婦羅更重「本味」,而炸串更重「口味」
對於一般的食客來說,似乎不論是什麼食材,裹上面衣放油裡一炸就是「天婦羅」了。但是實際上,如果你問日本的料理師傅地道的天婦羅是什麼樣的,他可能會說是「蒸的料理」。似乎很難理解?但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天婦羅的表面看似是炸的,但在炸的面衣下,實際上是用短時間、超過150℃高溫蒸熟的食材,面衣的封鎖可以讓內部的高溫蒸汽反覆繼續烹製食材,讓食材可以更好地發揮出它本身的鮮美。包括大蝦、鯛魚、海鰻乃至各種蔬菜,都是一蒸就好吃的食材,當料理師傅用十分薄的面衣炸過後,甚至不會在吸油紙上吸到多餘的油料,這才是最上等的天婦羅。
而對於炸串這種小吃來說,其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醬料。作為一種適合夜宵的美食,塗滿重口味醬料與調味料的炸物配上啤酒,再與好友一起侃談大笑,就是一種最佳的解壓方式。正是由於炸串的小吃屬性和消遣屬性,所以對於食材本身的味道並不是特別注重,而且面衣的厚薄、炸油的多寡,都是沒有一個業界標準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天婦羅是一種更加追逐食材本味的食品,而炸串則是一種更加追逐口味的食品。
二、 天婦羅至少是清油,炸串是「合格油」
不管是天婦羅還是炸串,都是油炸食品,由於油在加熱到煙點的時候會開始降解,從而產生致癌物,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不太健康的食品。但是如果可以在選擇油的時候選擇煙點高,同時含有飽和脂肪的油脂,相對來說就會降低致癌物的釋放,從而相對地健康。
而十分巧合的是,日本人從很久以前開始,就開始使用這種比較健康的油脂,一般以芝麻油為主,搭配紅花油或者棉籽油,也有用精緻菜籽油的;而油炸溫度一般是170-180°,以上這幾種油的煙點都是高於這個溫度的,所以致癌物的釋放率會低很多。
而同時,雖然沒有做過調研,但是據說日本炸天婦羅用的油只用一次,最次也是用清油;然而我們的炸串則是最便宜的「合格油」,而對於油的種類沒有要求,不管是玉米豆、大豆油還是調和油,都是由店家自己選擇的,至於多長時間換一次,那我們更無從考察啦。
三、 天婦羅的面衣薄脆少油,炸串的面衣香酥油重
由於日本的飲食文化十分推崇還原食材本身的味道,天婦羅也是一樣。雖然是一種油炸食品,但是天婦羅的重點卻也是在於食材的本味。天婦羅的面衣基本是雞蛋麵糊,麵粉是使用的麵筋少的「薄力粉」,其表面的面衣掛得非常薄,炸完以後呈現一種非常美觀的金黃色,有時甚至會有透明的狀態,口感酥脆的同時不會吸很多油。有的比較講究的料理家在炸天婦羅的時候是用油澆到食材上,從而達到一種清炸而清爽的感覺,這樣最後吃起來既有油香味又不會攝入過多油脂,重點還是放在了食材本身的味道上。
薄面衣的天婦羅
而炸串的面衣實際上是利用了面與油相互結合發揮的香氣與炸面後酥脆的口感而設置的,其實面衣並不是所有炸串店的標配,炸串也有不裹面衣直接炸的。加了面衣的炸串,在鎖油的同時讓也鎖住了醬料和調味料,實際上也讓重口味的效果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但是由於油的選擇和反覆油炸的「傳統」,相對於天婦羅來說並不是一種更健康的食品,但是就味道來說確實是令人慾罷不能!作為夜宵偶爾食之也就罷了。
四、 食材的選擇大不同,各有地域特色
日本天婦羅主要有三大種類:海鮮天婦羅、蔬菜天婦羅和什錦天婦羅。而且比較講究的天婦羅店一般會按照時節來安排食材,所謂的「不時不食」。在春季一般會選擇鯛魚、銀魚、大蝦、香魚、花菜、鮮筍、春菊葉等;夏季多選擇茄子、南瓜、紫蘇葉、冬瓜等;秋季則為銀杏、鮮貝、海鰻、墨魚、大蟹肉、幹柿子等。另外還有一年四季都會提供的豆腐、梅乾菜、饅頭等。
而我們國家的炸串食材的選擇就更加豐富而隨意了。不管是雞皮、蘑菇、豆腐皮還是經典的茄子、金針菇、各類丸子……只有想不到,沒有不能炸。油炸過後,似乎不管是什麼食材都會被賦予一種十分奇妙的味道,再加上十分吸引人的醬料,炸串的真諦總是讓人如此著迷。
食材豐富的炸串
五、 醬料的不同,讓天婦羅與炸串分道揚鑣
天婦羅和炸串在炸之前的醃漬階段是比較像的,但是炸後的調味就完全不同了。天婦羅炸前一半用醬油、海米汁和松魚乾汁醃製,炸後再在這三種醬汁的基礎上加上一點砂糖和蘿蔔泥,調和到一起,在吃天婦羅的時候蘸著吃。但是醬料也會根據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在日本關東使用混合調味汁;而關西則多用鹽作為調料。
要說到炸串的調味,那就是一門學問了,不管是小吃車還是炸串店,基本上都有自家獨特的醬料和調味料。但是不變的是,重鹽重辣和重口味。根據經驗來看,醬料大多是用芝麻醬、花生醬、辣椒油、大蒜仁、花椒粉、味精、白糖、精鹽等調味料製作而成,製成醬料後在空氣中十分誘人,讓人不得不停下腳步來上幾串!
從這種對比可以看出,醬料的不同讓天婦羅和炸串註定不能做兄弟。儘管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食客要求的不同,飲食文化的差異乃至廚師的不同料理精神,都使得他們變成了完全不同的兩種食物。
六、天婦羅更注重擺盤和外觀,炸串則以量取勝
這一點十分容易理解,一般來說天婦羅是在料理店作為一份料理出現的,和壽司、拉麵、丼飯一樣,是需要擺盤的;而炸串則是作為一種小吃,一般來說是按照數量和食材來點,上菜的時候都是一排一排的擺在盤子裡,對於外觀的要求並不大,畢竟香味已經讓我們按捺不住了!
經過了這樣一番對比,我們已經可以從很多角度去分析天婦羅和炸串的不同了,但是我們不能說孰優孰劣,因為不管是天婦羅還是炸串,都是十分有人氣的美食,在各自的領域裡有著自己的忠實粉絲。但是作為油炸食品來說,還是希望大家不要經常吃,雖然它們的確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