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披露,美國正在研究一種新型大炮,最大攻擊距離達到了1150英裡(約1850公裡)。如果此武器研製成功,那它的攻擊範圍將達到現有火炮的50倍。此前相關學者和軍事專家都認為,這種新型火炮可能會讓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的戰列艦再度回歸。
儘管美國軍方相關人士並沒有向外界解釋如何達到他們所宣稱的射程,但是卻表現出了對這一計劃莫名的信心。據相關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等機構組成了一個技術委員會,專門對該計劃的可行性進行研究,並計劃在2023年生產出原型機並進行測試。不過由於該計劃是由陸軍牽頭引導,所以想將此武器做成牽引火炮的形態,用其誇張的射程對敵人的防禦系統進行打擊,好讓美軍順利穿過。
但是該計劃也有局限:如果以牽引炮的形態進行裝備,那他的活動範圍將大大縮小。並且由於該火炮的體型不可能做得很小,所以對路面的要求很高,沒有靈活的機動性。因此其中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將其安裝在軍艦上。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快速調動該武器,並且能利用美國的海上優勢對敵國進行遠程打擊,效率要遠高於陸地版本。
如果該火炮真的裝備到了軍艦上,那麼戰列艦這一退出歷史舞臺的艦種或許又將再度歸來。二戰時期,戰列艦因為航母的出現漸漸喪失了自己的優勢,航母能在數百公裡之外對敵方艦隊進行攻擊,這是戰列艦做不到的。二戰結束後各國逐漸放棄了新型戰列艦的建造,並逐步將其退役。而這次戰列艦或許又會因為該火炮的超遠射程而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憑藉其上千公裡的射程,能達到比航母還遠的攻擊範圍,還不需要飛行員進行戰鬥。
此前,美軍還曾設想將電磁炮裝備到軍艦上,但是由於技術問題始終沒有完成。這次的新型火炮是否會步入電磁炮的後塵還需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