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湖北荊州市長崔永輝履新福建省,離別感言談三點感悟

2020-12-14 上觀

崔永輝(前排左一)

70後湖北荊州市長崔永輝,已赴福建工作。

據《福建新聞聯播》報導,6月24日,福建省委書記、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于偉國主持召開了省委常委會會議暨領導小組第四十三次會議、省委依法治省委員會第七次會議。節目畫面顯示,崔永輝參加了上述會議,坐在福建省副省長郭寧寧的右側。

崔永輝,男,1970年11月出生,漢族,湖北恩施人,199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7月參加工作,法學學士,中國註冊會計師。根據公開簡介,崔永輝曾任湖北丹江口市市長,湖北省審計廳副廳長、黨組成員,黃岡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黃岡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等職,2016年任荊州市委副書記,同年兼任政法委書記,後於2017年任荊州市市長。

與小龍蝦有緣的市長

「全國老百姓每吃3隻小龍蝦,就有一隻來自荊州」!許多人對荊州的印象,可能和小龍蝦緊密相連。而這句話正出自崔永輝。

2018年3月18日,全國人大代表、荊州市長崔永輝做客中國之聲《央廣演講臺》特別節目,分享荊州與長江的故事,講述如何實現荊州綠色振興。他說:「歷史文化名城荊州,是一座為長江而生、因長江而美、依長江而興的城市」,得益於長江在氣候、地理、土壤、交通等方面的饋贈,荊州地富民豐、交通便捷。建國以來,荊州糧食產量常年約佔全國百分之一,淡水產品已連續24年穩居全國地市之首。火爆全國夜市的小龍蝦,荊州年產29萬噸,約佔全國總產量的30%,市民每吃3隻小龍蝦,就有一隻來自荊州。

在這次節目中,就如何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進入良性互動的協調發展格局,崔永輝介紹了一套荊州綠色發展方法論:「杜絕汙染,不能只靠打擊、處罰;生態引領,還需要綠色發展來做支撐。」他說,在農村,通過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推廣「蝦稻共作」模式220萬畝,使農藥、化肥投放大幅度減量,水稻的品質提高,達到節約成本,增加收益的效果,據測算,每畝稻田農民的純收益淨增3000元以上。在城市,對沿江重化工企業開展全面集中整治和搬遷改造,出臺財政、土地等優惠政策,支持企業轉型升級,走綠色發展之路。


2020年5月27日《農民日報》7版

兩年後的全國兩會期間,崔永輝又以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荊州市市長的身份於2020年5月23日接受《農民日報》記者採訪,再次談支持稻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他表示,支持荊州打造小龍蝦全產業鏈,建設小龍蝦種苗繁育基地、稻蝦共育生態產業發展示範區、小龍蝦交易市場;支持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以「雙水雙綠」產業為基礎,加快生態修復,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努力打造「農業綠谷」。

離別感言提到三個「市長」、三點感悟

人民網強國論壇流傳一份6月18日崔永輝調任福建的離別感言,他談及荊州歷史上的三位「市長」蒯易度、韓朝宗、謝麟,稱從他們身上得到的三點感悟:

「市長這個職務是一份重託,更是一份責任,組織把這個職務交給你、人民代表選舉了你,如果碌碌無為,貽誤地方發展,上對不起黨的信任,下對不起群眾期望,自己也會良心難安;

市長這個職務雖只有一個,但並不等於你這個人就能力強、貢獻大;

官不在大,任不在久,衡量一名地方官員價值的尺度,全都在於為百姓辦了多少事。」

他還飽含深情表達了對荊州感激、不舍和祝福。

「離別之時,總有遺憾:全市128個鄉鎮、街辦、農場,第二遍還有45個沒有跑完,現在只能帶著這個遺憾告別了;

離別之時,心存感激:荊州的工作經歷,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大家對我的支持與包容,我將永遠銘記在心;

離別之時,充滿愧疚:支撐城市發展的大工業體系還沒有取得突破,還有13227人沒有脫貧,11465戶棚改還遷戶還沒有住上新房,南北向高鐵還沒有開建……這份愧疚感會促使我永遠不忘報答荊州,也會激勵我在新的崗位上更加努力工作。」

相關焦點

  • 「荊州警事」當「天使白」遇上「警服藍」 荊州公安助力多名「逆行...
    1新華社中國新聞名專欄「新華全媒頭條」28日報導,湖北全力開展救治感染患者、切斷傳染途徑、保障物資供應等工作,各行各業堅守崗位,八方馳援,同舟共濟,全力投入這場攻堅戰。其中推介,荊州公安機關全面開啟疫情防控模式,日均投入3000名警力,在高速出入口、邊界出入口、車站碼頭共設立卡點54處、體溫監測點59個;全市10個定點醫院派出警力50餘人,24小時輪流值守。
  • 《魔獸世界懷舊服》安希恩的離別感言勇氣攻略 任務流程分享
    魔獸世界懷舊服安希恩的離別感言勇氣任務怎麼做?鐵爐堡是矮人的都城,這裡生活著矮人和侏儒,這兩個種族都非常的熱情好客,作為聯盟王國的另一大中央都城,這裡的任務也十分繁多,其任務網遍布整個大陸。那麼一起來看看魔獸世界懷舊服安希恩的離別感言勇氣任務攻略吧。
  • 湖北荊州發現三座中國最早木橋,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湖北荊州發現三座中國最早木橋,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徐之昊、王偉超/央視新聞 2020-12-10 19:52
  • 白衣戰士回家,市長挨個擁抱獻花
    結束14天隔離,今日上午,四川資陽支援湖北醫療隊20名隊員返回家鄉。市長吳旭一一擁抱,並向他們獻上鮮花。長安街知事注意到,見此場景,有位護師情不自禁地喊了句:「市長媽媽,我回來了!」2月9日,資陽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徵武漢,20名隊員在漢陽方艙醫院、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奮戰一個多月。3月17日,他們圓滿完成任務返回成都,在仁壽縣休整。昨天,成員們第二次核酸檢測結果全部顯示為陰性,正式解除隔離。今天上午,搭載醫療隊的大巴車在數10輛交警鐵騎的開道引領下,駛向城區。
  • 湖北荊州特有美食,兩人協作才能完成,流傳千年只能在街頭吃到!
    湖北逐漸復甦,旅遊之外不能不談的就是美食。說起湖北美食的代表,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是武漢熱乾麵。的確,那一碗熱氣騰騰的熱乾麵,承載著湖北人尤其是武漢人的日常。我們今天要說的一種美食,在各地都很常見,但唯獨在湖北這個地方,做法特別與眾不同。它便是荊州公安鍋盔。
  • 湖北,同時提名3市長候選人
    12月14日,《湖北日報》刊發了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幹部任前公示公告。其中顯示,有3人擬任市州黨委副書記,提名為市政府市長候選人。這三人為:仙桃市委書記周志紅,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平,湖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熊徵宇。
  • 人事觀察|「70後」姜文鵬履新駐國鐵集團紀檢監察組長
    【財新網】(記者 林韻詩)紀檢系統新增「70後」官員。現年49歲的駐國家發改委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姜文鵬,7月已轉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紀檢監察組長。  7月31日,姜文鵬以新身份出席國鐵集團黨組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
  • 湖北荊州日報社社長代志武
    湖北荊州日報社社長代志武:紅河哈尼梯田是農耕文化的符號,也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一片淨土。在梯田上觀看了哈尼族群眾一邊收割稻穀一邊哼唱哈尼古歌的活態展演後,我感覺紅河州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做得非常好,不僅讓哈尼人淳樸的農耕生活成了開啟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的「金鑰匙」,也給當地百姓帶來文旅融合發展的「紅利」與幸福感。而人文底蘊深厚的臨安古城則讓我聯想到荊州古城,兩者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但又有著各自鮮明的特色,在文物古蹟保護與「活化」利用方面,兩地可以互相借鑑學習。
  • 湖北又將有南下高速,是荊州連通湖南的第4條,助力兩湖平原發展
    湖北與湖南的高速通道眾多,荊州佔主導 湖北省的北部與河南接壤,南部挨著湖南,這三個省份稱為華中地區。在我國這3個省份起到了銜接東西、溝通南北的作用。
  • 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葉志威:曾馳援湖北荊州,瘦小身板扛大任
    回想支援湖北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日子,繁忙而又難忘。當疫情來臨,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兒內科二區護士長葉志威主動請戰,成為東莞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出徵湖北荊州。支援的一個月裡,她以瘦小的身板扛起危重病人的護理任務。
  • 湖北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正門。賓陽樓。荊州城自明末清初最後一次修復以來,已有350年歷史, 至今保存完好,是中國現存為數很少的古代城垣中較完好的一座,是長江中遊地區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荊州古建築一角。桃園;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桃園三結義,使得荊州名揚四海,傳為一代佳話。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雕像。內設關羽追風赤兔馬雕像。荊州古城樓閣。荊州古城正門。
  • 應勇在湖北首次露面,省長王曉東現場表態
    在2月13日當天,應勇就到了湖北。據湖北衛視畫面顯示,當天,宣布中央決定的是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吳玉良。吳玉良宣布:應勇同志任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同志不再擔任。王忠林同志任湖北省委常委和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同志不再擔任湖北省委副書記和武漢市委書記。這場會議,吳玉良、應勇分別講話。省長王曉東主持會議。
  • 明太原縣城復建背後:耿彥波履新後即啟動,稱不是文物造假
    隨著明太原縣城一同被拉到聚光燈下的是現任太原市長耿彥波。2013年4月10日,在太原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履新太原兩個月、時任太原市代市長的耿彥波宣布啟動明太原縣城保護復興工程。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太原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必須有歷史文化遺存的實物載體。歷史文化遺存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貴資源。「夢回龍城,再現歷史輝煌。」
  • 湖北荊州,關羽痛心疾首之地,千年後明朝一位更出名的人橫空出世
    湖北荊州是歷史上重要的軍事重鎮,往往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代也被稱為「江陵」,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區,這裡也是中國著名的園林城市,是長江中流區間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荊州自古以來歷史悠久,是楚國文化的發祥地,是三國文化的最高峰,當時的荊州被稱為「點心」,在亂世中誰都想佔領此地。
  • 【戰荊州】52天後,荊州中心城區解封了!
    【戰荊州】52天後,荊州中心城區解封了!三是有序解除小區封閉管控狀態,居民可分時、錯峰正常進出所在小區,外出戴口罩、不扎堆、不串門、不聚餐,進出小區和單位嚴格登記、驗碼(證)或測溫通行。小區日常管控由所在地街辦(鄉鎮)、社區(單位)、物業承擔。
  • 湖北「十大楚菜名菜」正式公布,荊州多道美食...
    前期火熱評選的湖北「十大楚菜名菜」昨天,終於有結果啦!咱們荊州有這些名菜上榜了,快看是你愛吃的那道菜嗎?實施楚菜品牌工程,打造楚菜品牌,引領餐飲業發展,助推湖北「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湖北省商務廳自去年8月開始起,在全省開展「楚菜品牌」評選活動。活動分為申報、投票、評審、發布四個階段。
  • 湖北89個村鎮榮獲「全國文明村鎮」,荊州有……
    20日中國文明網發布了《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其中湖北省89個村鎮榮獲「全國文明村鎮」, 其中包括荊州這6個村鎮: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鄉、荊州市荊州區彌市鎮雙馬村、江陵縣普濟鎮東李村
  • 湖北荊州「滅爸」哥,四川崇州奔馳男_手機網易網
    丫蛋:「我指定洪湖水浪打浪,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把我爹拍在沙灘上。」——2009年央視春晚小品《不差錢》12月14日晚,湖北荊州。微博網友「Euamoter」網上發帖,稱「當官的父親派車接其回荊州」,消息一出,網絡炸鍋。——2020年度第一「瓜」,就此誕生了。
  • 關公「出走」 湖北荊州一57米巨型關公雕像被指違規將搬移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2016年6月17日,湖北荊州的關公義園開園,淨高48米的關公雕像下是一棟兩層建築,名為關公文化展示中心,該園對外宣稱關公雕像是「荊州旅遊的新地標」,本想借義園打好「關公文化」這張牌,唱響文化旅遊,但4年多過去了,遊客和市民卻不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