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關羽痛心疾首之地,千年後明朝一位更出名的人橫空出世

2021-01-08 立恆講旅遊

說起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城市,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西安、洛陽等歷代古都,那裡誕生了無數英雄豪傑,也目擊了許多沉浮的往事,遊客們觀賞滄海桑田,看著眾多歷史遺蹟仿佛回到了那些青磚白瓦,回到了歌舞太平的遠古時代,知道三國古話的人聽說過關羽的名字,單騎、千裡跑、削骨治病的著名典故就在他身上。

湖北荊州是歷史上重要的軍事重鎮,往往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代也被稱為「江陵」,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區,這裡也是中國著名的園林城市,是長江中流區間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荊州自古以來歷史悠久,是楚國文化的發祥地,是三國文化的最高峰,當時的荊州被稱為「點心」,在亂世中誰都想佔領此地。

城門附近有一座古廟,這是荊州民眾紀念關羽而造的,希望後世繼承關羽的忠義精神,原來的祠堂在戰亂中被破壞了,現在看到的是2007年重建的,關羽祠充滿了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一進祠門,就有33層石階,這個數字並不是胡亂累積起來的,而是民間3月3日開門的傳說。

在正殿內,關羽和關平關興的雕像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人們面前,關羽穿著的漢服、頭上戴著圍巾、有標誌性的鬍子鏟子等深受遊客喜愛,當然,祠堂內的氣氛會讓人聯想到當時關羽的懊悔,正殿的二樓是關羽的生平戰績指南和沙盤圖,聖傳奇人生旅遊區裡有很多景點,比如,為了紀念佛堂,或是卸下甲板,拿著照相機拍了漂亮的照片,晚年的時候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如果以為荊州歷史名人只有關羽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三國時代開始1000多年後,荊州的歷史上還有一位著名人物,他的功績和知名度比關公還有名,張居正,張居正明代湖廣荊州人,他天生有才能,12歲就考上了秀才,年僅16歲的神童,明前往中興治理。

他的故居在荊州城內的東邊,張居正的故居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曲折的,變成了一片廢墟,之後在和平時期進行了修繕,現在佔地10多畝,朝著南北,裡面的主題是建築物的配置嚴格,就像張居正的一生一樣,在園內觀賞小橋的流水,香釋殿臺庭園的景觀處處充滿著古典的意味,故宮內有許多張居正和歷代文人墨客的詩書300多件,遊客可以一邊欣賞故居古典園林的秀色,一邊欣賞張居正一生的事跡和作品。

荊州除了這些著名歷史人物故居,還有歡樂半島溫泉和長湖溼地等許多不錯的娛樂場所,如果你們看了很多古城建築,可以去這些地方散心,秋天的季節黃鶯飛,荊州應該去你面前,說到歷史上的關羽和張居正,你覺得誰更有名?

相關焦點

  • 襄樊之戰關羽兵敗身死,他被埋葬在哪裡?現在的墓址在何處?
    實際上,當年關羽被害後,頭顱是送到了曹操處,孫權想藉此嫁禍曹操,不過曹操也非常聰明,當即以諸侯之禮將關羽安葬於洛陽。孫權也將關羽的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現在的湖北宜昌)。 《三國志》:權送羽首於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屍骸。
  • 湖北荊州特有美食,兩人協作才能完成,流傳千年只能在街頭吃到!
    湖北逐漸復甦,旅遊之外不能不談的就是美食。說起湖北美食的代表,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是武漢熱乾麵。的確,那一碗熱氣騰騰的熱乾麵,承載著湖北人尤其是武漢人的日常。我們今天要說的一種美食,在各地都很常見,但唯獨在湖北這個地方,做法特別與眾不同。它便是荊州公安鍋盔。
  • 假如關羽不失荊州,那三國歷史又是如何
    假如關羽不失荊州,他也不會慘死,張飛也不會在睡覺中被人殺害,黃忠也不會戰死沙場。劉備在得知兩位賢弟的死訊後,痛心疾首,把這筆帳都記在了東吳頭上,恨不得將孫權千刀萬剮碎屍萬段,在這種仇恨的驅使下,他貿然集結70萬大軍去打東吳。孫權得知劉備帥七十萬大軍前來滅吳,也是心驚膽戰。
  • 荊州:免門票!湖北喊你來旅遊:夢回楚地來這裡!
    荊州,古時稱「江陵」,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公元前689年,楚國在此建都,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定都於此,創造了豐盛璀璨的楚文化。三國時期,荊州是群雄逐鹿之地,境內三國遺蹟遍布,也因此留下了獨一無二的三國文化。
  • 關羽大意失荊州?事實如此嗎?我們需要更客觀的歷史大局觀
    但同時我們更要尊重歷史和人們對其的認可和尊重。一個能享譽千年、久居神壇的人,他的成功絕非偶然,也絕不是僅僅依靠單方面的吹捧就能久享盛譽了。陳壽《三國志》中就有「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當世虎臣」這樣的評價,不要覺得「萬人敵」就是呂布那樣有勇無謀的武夫,歷史上能稱得上「萬人敵」的將領,絕對不會超過十個。另外,歷史上真正的於萬軍之中取敵將之首級也就關羽一人(演義故事裡除外)。
  • 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地域面積之廣大實在難以想像
    三國時代的荊州和現在的荊州可不是一個概念,三國時代的荊州很大,包括了今天湖北湖南兩省大部分地區還有今河南部分地區。那麼三國時代的荊州具體指的是哪些地方,而關羽鎮守的荊州又是哪裡呢?
  • 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卻建設了一個關羽雕像,網友:這是羞辱關羽
    《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很多人都看過,大家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最後敗走麥城,被東吳大將呂蒙設計殺害,享年58歲。對於丟失荊州,這可能是關羽這輩子最大的失誤了。我們現在也可以猜想一下,關羽丟失荊州,他自己肯定是捶足頓胸,懊惱不已,感覺很沒面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都知道,關羽這個人一生非常傲慢,有些許的目中無人,就是能讓關羽看上眼的人或者物品不多。
  • 關羽為什麼會大意失荊州?失去荊州對蜀漢有什麼影響?
    在中國歷史上,大意失荊州這個典故,一般被用來形容因為某種小失誤,繼而造成很大損失的事情。而在真實的歷史上,三國時期正是因為關羽的失誤,導致蜀國國力大損,再也沒了和曹魏、孫吳爭奪天下的底氣。那麼,當時關羽既然是長期駐守荊州,怎麼這地界說丟了就丟了嗎?關羽為何會大意?1.關羽性格自視清高關羽雖然非常英勇,而且異常的驍勇善戰,但是本事有一個缺點就是為人太過於高傲。到了後期,甚至是有點目中無人。關羽這一生其實只聽劉備的話,張飛是三弟,所以對張飛也是很好。
  • 如果守荊州的是趙雲,而不是關羽,能否守得住
    其次是就是諸葛孔明的神機妙算,還有一位就是七進七出的趙子龍。 眾所周知,當年赤壁之戰結束之後,劉備根據諸葛亮的《隆重對策》佔有荊州,隨之將自己的眼光放到巴蜀之地。想要效仿當年的高祖,以巴蜀之地為根基,進而謀取天下。
  • 歷史上關羽「大意失荊州」,其實失去的並非一座城,而是半個江山
    在先秦至兩漢的一些人眼中認為荊州是九州的一部分,是與冀州,充州,青州,徐州,揚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並列的地理區域規劃。荊州一地,《三國志》記載說: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慧,西通巴蜀。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已可見一斑。
  • 湖北荊州,一座充滿神奇荊楚文化的千年古城,數不勝數的珍貴史跡
    長江向東流水,浪花拾英雄, 是非成敗是仰望天空的青山依然,多次夕陽紅……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的開頭,衝破古今英雄的是非,最終難免成為人們濁流後的笑話, 荊州作為史上兵家之爭之地,在三國時代被孫子、劉、曹三家視為兵家的重要之地,上演了劉備租荊州不還的歷史故事。
  • 荊州之戰中,劉備為什麼沒有去救援關羽(中篇)
    第一種觀點還有以下幾種可能,像是《關羽攻打襄樊目的:恢復荊州版圖以備北伐》一文中就認為,關羽北伐並非「隆中策」的應對,劉備和諸葛亮並未考慮到關羽「後院失火」,因此根本就沒有準備機動部隊,等到關羽戰敗,再調兵已經來不及了。此外,還有些人認為關羽攻打襄樊是自己的想法,並未得到劉備和諸葛亮的支持,因此沒有準備機動部隊,支援關羽的軍事行動。
  • 荊州之戰中,劉備為什麼沒有去救援關羽(上篇)
    曹操與孫權雙方達成了和解,孫權派呂蒙襲擊並快速奪取了荊州,曹操從其他戰場調兵緊急支援曹仁。關羽被曹魏援軍擊敗,聽到南郡被呂蒙奪取後,向江陵(劉備佔據荊州時的荊州首府,同時也是南郡郡治)退卻,在奪回南郡無望後,率領軍隊向西行進,計劃回到劉備的益州,中途被孫權部下堵截,並最終被孫權殺掉。
  • 關羽很委屈,諸葛亮也無辜,是誰的疏忽大意導致了荊州之戰潰敗?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董督荊州事(實際意義上的荊州牧)、漢壽亭侯;張飛為右將軍、假節、新亭侯;封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前都亭侯;黃忠後將軍、關內侯。這時候的諸葛亮只是軍師將軍,無爵位。
  • 失荊州的鍋,關羽背得冤不冤?
    這個鍋關羽背的到底冤不冤?01 天時合否?北伐曹魏,興復漢室,是諸葛亮為劉備集團定下的基本發展戰略。因此,北伐的對錯毋庸置疑,但是時機的選擇就是至關重要之事。隆中對裡,諸葛亮要求「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率益州之中出秦川」,兩路出擊共同克復中原。在實際的後續發展中,劉備與關羽的角色也與這一戰略設想基本一致。
  • 關羽大意失荊州,曹操都知道放行,為何孫權一定要置關羽於死地
    公元219一代名將關羽被東吳擒獲,慷慨就義,自此劉備的根據地荊州被孫權吞併。熟知三國這段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關羽死後,劉備氣急敗壞,匆忙稱帝後就率領舉國大軍討伐東吳。曹操在命徐晃進軍的時候,讓徐晃迎面擊潰荊州軍便可,並不讓追殺關羽。
  • 從關公到關帝:歷史上的關羽是如何從人變為神的?
    之後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依然決定千裡走單騎,重新回到劉備身邊。這種不忘舊主的精神,連曹操都為之嘆服。赤壁之戰後,關羽為劉備奪得了荊州數郡,官拜襄陽太守、蕩寇將軍。劉備入蜀受挫時,召集張飛諸葛亮等馳援,讓關羽留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拜關羽為前將軍。關羽便趁勢引軍北伐,進攻曹仁。
  • 呂蒙:三國東吳著名的戰將,他智取荊州,促成了三國鼎立局面
    後來,在孫權的教育啟發下,他發奮讀書,孜孜不倦,曾攻讀史書、兵書,最後終於成了一位學識淵博、才略出眾、果敢有膽的將領,吳軍主帥魯肅稱其「學識淵博、非復吳下阿蒙。「建安二十二年(217),魯肅去世,孫權就任命呂蒙來接替魯肅的職務,鎮守陸口(今湖北嘉魚縣西南),與鎮守荊州的關羽為鄰。呂蒙認為,荊州地理位置位居吳國的上遊,而且地勢險要。
  • 一場暴雨衝毀關羽墓,出土一物令人詫異,專家:我們拜錯了千年
    而關羽的一生經歷更是無需贅言,很多人說起來可能比筆者還精通。從涿郡跟隨劉備以來,到徵收荊州,關羽威震華夏,成為三國第一武將。如果論武功,或許還有爭議,但是論影響和忠義,那麼關羽毫無疑問是三國第一人。 但是這樣一位無雙武將還是死在了大意和傲氣上,公元219年,孫權背棄盟約,聯曹攻劉。任用呂蒙為都督,偷襲荊州。而關羽看不起呂蒙與陸遜,最後被呂蒙白衣渡江,攻佔了荊州。一代名將關羽被生擒活捉,最後命喪臨沮。而他的屍首,也被孫權送往了曹操所在的許昌,意圖禍水東引,讓劉備攻打曹操。
  • 關羽墓遭暴雨衝毀,意外出土一物,專家檢測後大呼:我們拜錯了
    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蜀國建立後,成為一代名將。不僅有白馬斬顏良的成就,還創下過「水淹七軍」生擒于禁的壯舉。在關羽最意氣風發那會,還曾傳出曹操想遷都避開關羽鋒芒的說法。要說誰是三國第一猛將,關羽絕對是候選人之一。 奈何關羽最終敗給了自己的自負,公元219年,由於早前過於輕視呂蒙,導致大意失荊州和後來的敗走麥城,關羽最終被呂蒙所殺。一代武將就此隕落,著實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