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

2020-12-17 界面新聞

這個秋天,如果漫步外灘,如果對內心和情緒主題感興趣,那麼請不要錯過「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據界面藝術了解,此次展覽由上海久事美術館、上海邁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挪威Snowflake藝術公司聯合主辦,挪威駐上海總領事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大力支持。各方克服了疫情期間的種種困難,終於將藏品從挪威帶到上海,久事美術館精心籌備的此次展覽,已於9月25號正式開幕。這也是繼1997年蒙克作品首次亮相上海之後,時隔23年第二次來滬。

此次展覽分為五個主題板塊:「生命」「愛」「憂慮」「吶喊」「故鄉」,展現從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畫創作直到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總計53件。它們的創作時間跨度長達30年,其中包括珍貴的1895年手工上色石版畫《吶喊》。同時,觀眾將通過一系列文獻及影像資料等形式了解這位藝術大師的人生和內心世界。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驚悚臉」《吶喊》背後的故事

蒙克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經典之作《吶喊》。幾乎所有的藝術史著作都會在表現主義或象徵主義的板塊以《吶喊》作為代表性作品呈現。藝術史學家吉爾·勞埃德曾說,「關於《吶喊》的一切,都是表現主義的精髓。」

但就是這樣一位藝術大師,卻經歷過至親相繼離世、糟糕的情感經歷、不佳的精神與身體狀況、不被認可的藝術風格、報紙及公眾持續的冷嘲熱諷等人生的至暗時刻。

《吶喊》這幅畫的主體是一個捂著面頰在尖叫的人,背景十分抽象,沒有明顯的輪廓,蒙克用厚度不同的線條描繪出了火紅的天空、深藍的峽灣以及棕色的路。所有的線條都好似匯集到畫面中心那個高聲呼救的人身上,仿佛這個人正源源不斷地散發著恐懼和痛苦,讓人看了覺得不安。蒙克曾在他的日記中回憶,那日他與兩位友人一同在奧斯陸峽灣附近散步,忽然他看到天空被落日染得血紅,他仿佛感到一陣尖叫划過耳膜,他停下來不安地顫抖著,遠遠地落在了兩位友人身後。

1892年,蒙克基於對那聲「響徹寰宇,經久不息」的吶喊之聲的深刻印象,創作了《黃昏時分的情緒》,又名《絕望》的作品。一年後,在此基礎上誕生了一個新版本,便是《吶喊》。同一年,蒙克創作了兩個版本的《吶喊》,最早的蠟筆版以及最廣為人知的那件蠟筆、坦培拉版。繼而在1895年,已開始版畫創作的蒙克用粉筆創作了一個新版本《吶喊》(四個彩色版本中唯一一件被私人收藏,並在2012年紐約蘇富比創造1.2億美元天價的版本)的同時,也著手創作了30件左右的石版畫版本的《吶喊》,他又從中挑選了少數幾件,親自手工上色,以實驗不同的畫面效果。如今,這批石版畫僅存已不到半數了。據界面藝術了解,此次展覽展出的是蒙克現存唯一一幅珍貴的四色手工上色的《吶喊》石版畫。

(展覽現場)《吶喊》,黑色石版印刷,手工上色(紅、橙、藍、綠),蒙克在柏林印刷商拉塞利處製作展覽作品之一。

版畫讓蒙克的藝術創作走向高峰

愛德華·蒙克作為藝術家的身份更多是通過他的油畫作品為人所知的。但是,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版畫才是最體現他作為一個極具實驗性與創作力的藝術家的特點,並最大程度上滿足他持續的好奇心,旺盛的創作熱情與強大且持久的能量。

1907年,蒙克的至交、來自漢堡的法官兼收藏家古斯塔夫·希夫勒為其出版了第一卷版畫的作品圖錄。這對於蒙克的名氣與聲望的提高產生了巨大影響,也將他的版畫創作推向了又一個高峰,題材也開始出現更多風景和社會題材。

蒙克作品中未加工的主題與令人不安的人物描繪,反映了當時廣泛的文學品味。19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最初十年,他的作品在高端版畫收藏家那裡受到更多讚賞與追捧。

版畫為蒙克帶來了經濟上的改觀,拓展了歐洲的市場,建立起聲望。通過他孜孜不倦的探索、實驗,加上熱情洋溢,且高產的創作才使得他有足夠且出色的版畫作品可以滿足大量藏家的追捧與需求。版畫的傳播實現了蒙克最初擴大受眾的願望。

2019年倫敦大英博物館舉辦了英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愛德華·蒙克版畫展:「愛與焦慮」,共展出其各時期、各種風格並通過不同基質創作的版畫作品83件。該展覽是英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蒙克版畫作品展。

此次展覽是繼2019年英國大英博物館「愛與焦慮」愛德華·蒙克特展之後,規模最大、作品最完整的一次以蒙克原創版畫作品為主的展覽,也是上海久事美術館開館以來首位展出的西方藝術大師的展覽。此次展覽總計53件,其中47件版畫,6件油畫。

展覽中值得仔細看的作品

在展覽中,觀眾可以欣賞到蒙克創新的技法,以及他對色彩和黑暗題材的大膽運用,並探究這些作品是如何與當時人們日漸轉變的心態和觀點產生共鳴,從而使蒙克成為最早的真正的現代藝術家之一。

《有骷髏手臂的自畫像》黑色石版印刷於白色陶瓷紙1895,蒙克在柏林的拉塞利製作

《骷髏手臂自畫像》:單色石版畫,創作於 1895 年。愛德華·蒙克是藝術史上最偉大的自畫像藝術家之一,一生創作了大約60幅以油畫為主的自畫像,以及少量版畫及素描。在高產時期,蒙克大約每年創作一幅大尺寸的油畫自畫像。這還不包括其它類型或類似他本人形象出現的作品。其全黑的背景與完全正面的姿勢則是對丟勒1500年著名的自畫像的致敬。

《吶喊》黑色石版印刷,手工上色(紅、橙、藍、綠)1895,蒙克在柏林的利博曼製作

在柏林著名的印刷商拉塞利的協助下,蒙克一共創作了近35件《吶喊》的石版畫,同時,他對於新媒介及不同創作效果的好奇心再次被燃起,從這批石版畫中,他優選了極少數幾件,親自用水彩進行了手工上色。如今,這批《吶喊》的石版畫存世已不足20件,手工上色的版本更是鳳毛麟角。

《吸血鬼 II》五色石版及木刻1895/1902,蒙克在柏林的拉塞利製作

這主題也顯然基於愛德華·蒙克與女性之間糾結與複雜的關係,以及他對於身邊交往過的女性的恐懼與無奈的情感。往往,他對於這種關系所表現出的反應正如畫中的男性,被動而無奈,一味逃避又模糊不清。

《生病的孩子 I》三色石版印刷於宣紙1896,蒙克在巴黎的克洛製作

《生病的孩子》多色石版畫,1896年。蒙克以年輕女孩貝琪·尼爾森為模特創作了可能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生病的孩子》。他在畫面中重現了對於自己姐姐蘇菲飽受肺炎折磨最終離世的記憶與場景。多數評論家都將《生病的孩子》視作藝術史上第一幅表現主義繪畫。

《憂慮》雙色石版印刷1896,蒙克在巴黎的克洛製作

《憂慮》,四色木版畫,1902年。這是一件向文藝復興時期德國藝術大師阿爾布雷特·丟勒的版畫名作《憂慮》致敬的作品。蒙克的一生,無論是其早年落魄之時或晚年功成名就,他身邊真正的至交並不多。其中,賈普·尼爾森絕對稱得上是他最親密的摯友。作為藝術評論人的賈普,一生都在不遺餘力地為蒙克搖旗吶喊。這件作品中男子的原型便是年輕的賈普。

《吻 IV》,雙色木刻印刷於淺棕色紙板,1902,蒙克親自製作

這一主題也是蒙克相當重要的一個創作題材,始於1891到1892年的尼斯,蒙克以「吻」 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精彩的作品。除了不同時期幾件油畫以外,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這件畫面簡單明了卻極具張力的版畫創作了。著名的分離派藝術家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的傑作《吻》也是從蒙克這件作品中汲取的創作靈感。

《海灘上的兩個男孩》布面油畫1911

對於這個主題,蒙克曾表達過清楚的規劃:擴展作品內容,並加入「童年,青少年,老年及暮年」等四個人生階段;從而使作品變成一組關於「生命」的主題探索。雖然之後他並沒有真正完成這一系列組畫,但是在之後的幾年裡,並且因為關於裸體主義及展現沉浸在大自然或陽光下的人物題材的流行,蒙克還是創作了一系列關於此類題材的作品。

《雪地中扭曲的樹幹》布面油畫1923

愛德華·蒙克大半生都在歐洲各處漂泊。德國的柏林、漢堡,法國的巴黎、尼斯,甚至斯德哥爾摩、布拉格及哥德堡等歐洲城市,唯獨自己的家鄉克裡斯蒂安尼亞,始終讓蒙克望而卻步。之後等他回到家鄉之後,用這些歌頌自然的作品反映出蒙克對自己家鄉深沉的愛,也正因如此,1944年去世前的愛德華·蒙克把自己幾乎全部的作品都捐贈給了自己的家鄉,此時已改名奧斯陸的克裡斯蒂安尼亞。

愛德華·蒙克的展覽既是一次難得的展現西方藝術大師經典之作的機會,更是久事美術館對接世界優秀文化藝術內容的一次全新起航。希望通過蒙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向廣大藝術愛好者展現更多藝術家的故事以及他所生活的時代,進而感受到藝術家對於藝術和生活的彷徨與思考,深入了解他獨特的藝術之路。

展覽將從2020年9月26日正式面向觀眾開放。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5日-2021年1月3日

參觀時間:10:00-18:00(17:30停止入場)

展覽地址:上海久事美術館(中山東一路27號6樓)

相關焦點

  • 福利|吶喊與迴響 - 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
    愛德華·蒙克(1863-1944)由上海久事美術館、上海邁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挪威Snowflake藝術公司共同主辦的「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將於9月25日空降魔都!
  • 蒙克大展上海開啟:「吶喊與迴響」呈現53件版畫及油畫
    在蒙克的所有作品中,《吶喊》是當今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藝術作品之一。2020年9月25日,展覽「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澎湃新聞獲悉,此次展覽作品來自於挪威的收藏家帕爾·岡德森(Pl Gundersen),展出的53件作品,包括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畫創作,以及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
  • 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09-17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今天在上海久事美術...
    央廣網上海9月25日消息(記者楊靜)由上海久事美術館、上海邁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挪威Snowflake藝術公司聯合主辦,挪威駐上海總領事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大力支持的「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在經過一年的精心籌備後正式在久事美術館揭開了他神秘的面紗。
  • 愛德華·蒙克的「吶喊與迴響」
    日前,由上海久事美術館、上海邁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挪威Snowflake藝術公司聯合主辦,挪威駐上海總領事館、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大力支持的「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在經過一年的精心籌備後正式在久事美術館揭開了他神秘的面紗。
  • 蒙克作品今秋將來滬,計劃展出油畫與《吶喊》石版畫等
    疫情下,壓抑、驚恐、悲傷、吶喊這些詞如今已成為了2020年全球的關鍵詞,而這些正是蒙克所關注的,就如蒙克曾說的,「我要描繪那些在生存、在感受、在痛苦、在戀愛的活生生的人們。」澎湃新聞今天獲悉,上海久事美術館將於今年秋季舉辦蒙克展——「吶喊與迴響——2020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大展 」,計劃展出蒙克的6件橫跨30年不同階段的油畫及47件版畫作品。其中,包括計劃展出一幅《吶喊》石版畫。由於疫情影響,目前上海久事美術館正在與藏家商討運輸,展品等問題,具體展期還尚未確定。
  • 中國地標建築驚現名作《吶喊》之臉?和藝術大師蒙克「尖叫」吧
    在蒙克的所有作品中,《吶喊》是當今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藝術作品之一。2020年9月25日,展覽「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作品來自於挪威的收藏家帕爾·岡德森(Pl Gundersen),展出的53件作品,包括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畫創作,以及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
  • 石版畫《吶喊》將亮相
    疫情下,壓抑、驚恐、悲傷、吶喊這些詞如今已成為了2020年全球的關鍵詞,而這些正是蒙克所關注的,就如蒙克曾說的,「我要描繪那些在生存、在感受、在痛苦、在戀愛的活生生的人們。」
  • 除了那一聲「吶喊」,我們還能在蒙克大展上看見什麼?
    今天起,展覽「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蒙克展覽的中方策展人、久事美術館的馬真正告訴記者: 「壓抑、驚恐、悲傷、吶喊,這些詞如今已成為了2020年全球的關鍵詞,而這些關鍵詞正是蒙克所關注的。就如蒙克曾說的,我要描繪那些在生存、在感受、在痛苦、在戀愛的活生生的人們。」
  • 除了那一幅《吶喊》,蒙克大展上我們還能看見什麼?
    圖說:展覽海報 官方圖 今天起,展覽「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 《吶喊》等蒙克名作上海開展
    蒙克經典版畫《吶喊》的1895年石刻(手工上色)版本亮相上海。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新華社上海9月27日電(記者許曉青)繼一周多前莫奈名作《日出·印象》在上海外灘展出後,愛德華·蒙克的劃時代經典版畫《吶喊》日前在上海開展。
  • 鑑賞|上海「蒙克展」中的版畫,也是畫家的心靈日記
    2020年9月25日,展覽「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展出挪威收藏家帕爾·岡德森(Pål Gundersen)收藏的53件作品,包括《吶喊》版畫在內的版畫創作,以及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特整理並介紹此次展覽除《吶喊》外的精選作品。
  • 舉世聞名的《吶喊》石版畫將來中國展出!
    據澎湃新聞8月20日消息,藝術史上舉足輕重的表現主義繪畫大師愛德華·蒙克的真跡作品將要來到上海展出,展品包括他舉世聞名的代表作《吶喊》的石版畫!消息介紹,「吶喊與迴響——2020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大展」計劃於今年秋季在上海久事美術館舉辦,將展出蒙克的6件橫跨30年不同階段的油畫及47件版畫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吶喊》石版畫。目前展期尚未確定,但值得期待。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出生於1863年,是現代表現主義之父,他的繪畫作品筆觸狂放,色彩鮮明,傳達出濃重的情感,總是令人過目難忘,且深受其中情緒的感染。
  • 世界名畫《吶喊》亮相上海外灘邊蒙克大展
    9月25日,「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2020岡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 展覽以「生命」、「愛」、「憂慮」、「吶喊」、「故鄉」為主題,展出從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畫創作直到其生涯晚期的53件原創繪畫作品。創作時間跨度長達30年。
  • 足不出「滬」,和藝術大師蒙克一起「吶喊」
    圖說:《吶喊與回想》展覽海報 官方圖表現主義代表作《吶喊》中,人物捂著耳朵的形象深入人心,9月25日起,由53件原創作品組成的「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將在上海久事美術館展出,其中就包括珍貴的1895年石版畫、蒙克唯一手工上色版的
  • 《吶喊》主題作品本世紀首次來中國展出,去外灘的這個美術館來一場...
    提起愛德華·蒙克的大名,必然會聯繫到那幅鼎鼎大名的《吶喊》。2012年,愛德華·蒙克繪製的其中一幅《吶喊》,曾創下1.199億美元的拍賣天價,在當時成為世界最貴畫作。海報9月25日,「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將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展。
  • 蒙克來了!《吶喊》卻不是唯一值得尖叫的
    繼莫奈的《日出·印象》空降上海之後,申城再迎西方藝術大師名作——蒙克的《吶喊》!近日,「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登陸上海久事美術館,展出挪威著名收藏家帕爾·岡德森收藏的53件蒙克版畫及油畫,創作時間跨度長達30年。其中,最令人「尖叫」的,莫過於蒙克珍貴的1895年石版畫、也是他本人唯一手工上色版《吶喊》(又名《尖叫》)。
  • 蒙克來魔都了!《吶喊》卻不是唯一值得尖叫的
    近日,「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登陸上海久事美術館,展出挪威著名收藏家帕爾·岡德森收藏的53件蒙克版畫及油畫,創作時間跨度長達30年。其中,最令人「尖叫」的,莫過於蒙克珍貴的1895年石版畫、也是他本人唯一手工上色版《吶喊》(又名《尖叫》)。據悉這是地位僅次於四幅全色彩繪畫《吶喊》的版本,也是《吶喊》主題作品本世紀首次到訪。
  • 愛德華·蒙克丨被焦慮和恐懼籠罩的吶喊人生
    ——愛德華·蒙克如果要選哪位藝術家的作品最能夠緩解焦慮,療愈人心,那知美君一定會選這位一生都在與焦慮、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做鬥爭的愛德華·蒙克。《帶酒瓶的自畫像》,1930年,版畫蒙克博物館,奧斯陸相信很多人對蒙克的認識,都是從這幅捂著臉尖叫的——《吶喊》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