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創造:聖經和預言.mp3
57:30來自天恩傳媒
▲ 點擊收聽
▲ 點擊觀看視頻
▲ 上下滑動圖片
第十一課
聖經與預言
文字講解作者:楊諸解
上周我們學習了聖經作為歷史,就是根據一條已有的主線——「救贖」而進行推進。在所有已知宗教作品中,聖經獨一無二,因為她是過去(歷史),她是未來(預言)。不僅是活的話語或歷史的記載,也是預言,多達三分之一的內容是由預言和預言文學組成。歷史是通過對過去事實的記載,表達人的真理,歷史是預言的載體。預言則行走於過去——今天——未來之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借歷史的的敘述或隱喻理解聖經的深意。我們認識了歷史和預言的關係就真正認識了基督,理解了《聖經》。
合乎聖經世界觀的核心就是預言的融合以及適時的應驗,因為那位在人類歷史中行事的上帝知道未來的事,並已指示祂的眾先知(摩3:7)。
閱讀本周學課經文:
但2:27-45;約14:29;民14:34;但7:1-25;8:14;林前10:1-13。
存心節:「他對我說:『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 (但以理書 8:14 )
聖經的預言對我們的身份和使命至關重要。預言提供了一個內外兼修的機制來確認上帝聖言的準確性。關鍵問題是:如何正確地解讀預言?這樣當預言已經應驗的時候,我們才可以知曉。
在宗教改革期間,改革家們遵循了歷史研究法。這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研究預言的基本方法,是但以理和啟示錄用來解讀預言的關鍵。歷史研究法將預言視為一種不斷推進的歷史事件之應驗過程,開始於過去,終結於上帝永恆的國度。今天這一課我們將學習用於解讀預言的歷史研究法之基礎,想一想我們如何從已經在歷史中應驗的預言中得到教訓,並在尚未實現的預言上信賴救主必在未來使其應驗?
01
歷史研究法和預言
解釋聖經預言有它特定的解經模式,對預言解釋有四大學派:
預言實現論(Preterism)——已應驗
此學派認為,當逼迫教會的羅馬帝國崩落時,所有的預言就都應驗了。
歷史學派。此學派認為,這卷書上的預言,涵蓋從基督第一次來到他再來之間的整個教會年代。
未來學派。此學派相信,預言的核心部分會到基督再來以前的最後幾年才會應驗。
理想學派。這種方法類似於靈意解經法,避開了啟示錄中象徵和符號在歷史中的應驗問題,認為這些只是屬靈生活方面的描述,說明了上帝的國與黑暗勢力無處不在的鬥爭;它不認為書中的象徵或符號是指著歷史中的某些事物或人,不論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研究預言的基本方法叫做歷史研究法。這種方法的優勢是承認聖經的預言權威,看到了上帝在整個歷史進程中的作用,科學地揭示了善惡之爭的歷史。這種方法體現了宗教改革時期改革家們的觀點以及歷代以來傳統的聖經注釋,是我們教會所普遍採納的一種解釋啟示錄的方法。
歷史研究法就是運用歷史資料,通過對發生過的歷史現象進行分析研究,探索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它主張聖經中許多重大的預言,是沿著歷史的長河不間斷地向前推進,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將來。聖經本身就是如此為我們解釋預言的。
閱讀但2:27-45。今天我們可以真切地從歷史中看到已經應驗的預言,例如:①但以理書2章和7章中的諸多帝國;②在舊約聖經中,至少有65處預言直接與彌賽亞有關(不含預表性獻祭制度),這些預言在耶穌的生、死和復活中都精確地實現……它們的實現也驗證了聖經的可靠程度(約14:29)。
還有一點,歷史解經也不是本會所創,乃是繼承。但以理2章的大像,和7/8章的後續,為新教歷史學家解釋預言提供了基礎。如今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仍沿用此種解釋。
閱讀約14:29 我們理解預言產生作用的方式,主乃是叫他們信。若是沒有懷存信心,雖對預言知道得清楚,但不一定是一個等候主再來的人。
02
星期一
一日頂一年的原則
以歷史研究法解經的關鍵之一,就是一日頂一年的原則。一日頂一年的原則也是最讓人懷疑和批判的。但是,許多學者運用這個原則來解釋但以理書和啟示錄中的時間預言。他們從幾處重要經文(民14:34,結4:6)以及預言的語境中研擬出這一原則。
我們如何證明使用這一原則來解讀時間預言是恰當的呢?三個要素。
1.表號的使用
首先,在預言書上用有象徵來解釋獸和角代表國王,那麼,在時間上也應該被視為象徵性。在解經原則中,不可能這個是預表,那個是字面。(例如:十四萬四千,其他都是預表性,唯獨人數是實數,若其他都是預表性,數字也一樣是預表,這是原則。)
2.時間跨度
比如但9章的70個7的時間。若從公元前六世紀的波斯時代,到「受膏君」基督來臨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只有六十九周,只有按一日頂一年的原則才能在時間上吻合。因此,在解釋但以理書和啟示錄中的時間預言上,便運用這一原則。
3.特殊的表達
有些特別的表達方式用於表示預言時間,這也暗示一種象徵性的解讀。
03
星期二
識別小角的身份——表號的使用
但以理書7、8章中提到的「小角勢力」,這是三天使信息的重要教導,也是現代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如何識別它的身份?三個要素之一
首先,對異象中的四獸,都用了表號。四獸代表四個國家,與第二章人像的四部分一樣。第一獸代表巴比倫;第二獸代表瑪代波斯;第三獸代表希臘;第四獸可代表羅馬,牠是兇惡、強大、破壞力強的代表,頭有十角,後又長出一小角,其威力卻是比別角都大;有不少學者更認為那小角是敵基督的預表。
那麼,這個敵基督者是誰?幾個世紀以來新教改革家們認為它就是羅馬教會。為什麼?
閱讀但7:1-25、8:1-13,這兩處經文出現的小角有七個共同特徵。
一種勢力繼希臘之後出現持續存在直到世界末了。除了當時的羅馬,即現代的教皇權之外,還能是誰呢?
什麼勢力是從羅馬興起,其政治宗教影響力至少持續了1260年?只有一種勢力符合歷史和預言——教皇權。
04
星期三
查案審判——時間跨度
我們再來學習預言的大綱——時間推敲,在宗教改革後的新教歷史主義者中獲得了絕對的支持。但是2300日預言和查案審判的教導直到19世紀早期的米勒耳運動才興起。
但以理8章14節在本會是信徒所熟悉的《聖經》中,再沒有比這個更不受歡迎的經文了。問題在哪裡?在於時間的出發點上,從1844年開始的基督復臨前聖徒查案審判的道理。
有關2300日的預言我們必須面對兩個問題:第一,時間的起點;第二,基督復臨前的審判。
第一,時間的起點
但9:24-27提到2300日的起點。保守的解經學者廣泛認同70個7的預言最佳的開始時間,就是公元前457或458年,在此基礎上加上2300年,就是1844年,也就是在1798年後不久,且在耶穌復臨之前。這點歷史派作家一致認為,2300日的應驗是在1843年—1847年之間。
第二,基督復臨前的審判
但7章有幾處指出基督復臨前的審判,審判在天上舉行,就在上帝「坐著行審判」的地方。
7:22指出審判對聖徒是有利的,就在那時,耶穌進入至聖所,開始代求的工作,潔淨天上的聖所。審判之後,他們就會接受國度。
7:26-27指出對小角不利,對聖徒有利的審判同時進行,然後他們將接受權柄。所以我們得出結論:基督復臨前小角和聖徒的審判在2300日結束時進行的。
我們在這裡需要指出,審判不是為了上帝而設的,而是為了宇宙眾生,也不是對我們不利的,因這次審判有基督為中保,我們可以藉著審判看出自己的需要而仰望基督渴慕祂和稱義。
05
星期四
預表作預言——特殊的表達
在但以理和啟示錄裡面,常常是用一些表號來表明屬靈的事實。「曾經有人說,象徵性的表號,是一種啟示語言。並且,這是一種特別具有戲劇性的象徵表號,是把言語與體裁無法形容的啟示描繪出來。」
在末世預言中出現的象徵,就像在但以理書和啟示錄中的表號,都有其對應的應驗。使用預表作為解經法可以追溯至耶穌和新約作者們,其實在舊約中也能找到。識別出預表和對應的唯一方法就是由蒙聖靈默示的聖經作者們加以說明。
學課舉例施洗約翰、保羅和耶穌的用預表作為解經法。
請閱讀林前10:1-13;太12:40;約19:36;3:14-15,羅5:14;約1:29
他們就是採用預表和對照的解釋方式。不過,預表關注的是舊約聖經中真實的人物、事件、或習俗,屬於歷史史實,但它也指向未來更偉大的現實。我們知道那個表號的內容,了解到那個表號的意義就夠了。
06
星期五
進修資料
今天對2300日聖所潔淨和查案審判的困擾,不是時間之論據是否有效性,而是人們認為歷史預言一日頂一年的解經原則已經過時,或者不可以用,它只是特定環境下。我們本會對但以理和啟示錄用歷史解經法,並遵照一日頂一年的解經原則,這樣預言才能解開。
焦點:查案審判,但7章和8章天上的審判和潔淨天上的聖所是平行的,他們記載的啟示是同一件事。我們擁有很強大的聖經證據來證明(但8:14)。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1聖經的獨特性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2聖經的起源與性質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3耶穌和使徒對聖經的看法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4聖經─神學的權威來源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5《單靠聖經─惟獨聖經》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6 為何需要解經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7語言、文本和語境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8創造:以創世記為基礎之一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9創造:以創世記為基礎之二
2020年第二季度學課講解::10聖經作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