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夫妻佛系帶娃,寶寶趴地大哭,父母站在一旁淡定「欣賞」

2020-12-24 胡胡育兒日記

文/胡胡育兒日記

70年代的孩子從小就混在外面,自己玩耍很少令父母操心,80年代的孩子從小就會被父母「棍棒」相加,做錯了事在外面玩夠了,之後才會回家「受罰」。然而如今90後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謂是「佛系」到了極致,讓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90後父母隨性帶娃,寶寶趴地大哭,父母站在旁邊耐心「等候」

最近網上的一段短視頻火了,讓人不禁聯想到現如今的90後父母帶娃讓人「喜憂參半」,在網上也站成了兩種隊伍,有人認可有人反對。

在四川街頭,一位網友拍下了這樣一幕,一對90後的父母在路邊站著,目光正在看著不遠處的寶寶趴在地上大哭,然而兩口子無動於衷的在「欣賞」自家孩子的「表演」,而且如此的淡定,一點想要上前扶起的樣子都沒有。

這段事情被發到網上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的網友指責這對父母:寶寶的臉趴在水泥地上很冷的,而父母就在旁邊不聞不問,是不是有些太冷血?

還有些網友表示:孩子不能慣,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不能放縱寶寶撒潑打滾來滿足自己目的的行為習慣,有了第一次的妥協,同樣的戲碼就會上演第二次。

甚至還有網友調侃:寶寶的行為都是爸媽小時候玩過的「戲碼」,還想來對付爸媽?

其實在這麼多的質疑聲中,最主要的是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到底好不好?

贊成:

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的過於嬌慣與寵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想要的必須要得到,等到這種性格成型了之後,就不好再給孩子改正了,孩子也會在心裡認為自己想要滿足的要求,父母做什麼都是應該的,毫無原則可言。

反對:

孩子畢竟還很小,這麼冷的天讓孩子自己趴在地上哭,而且還不聞不問,讓孩子有一種自己被父母拋棄的感覺,會造成孩子會有一定的心理陰影,讓孩子覺得父母不在愛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必要這樣的極端。

家裡有愛「耍賴」的孩子說明有兩方面的問題

1.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已經不靈

在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前,與孩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已經不會管用了,孩子才會選擇以「耍賴」的方式脅迫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如果一次成功之後,他們還會繼續使用這種方法來滿足自己的願望與訴求。

2. 耍賴的孩子心裡已經受到傷害

如果家長沒有正視孩子的訴求,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孩子會使出這樣的「招數」,大人若是假裝看不見孩子的要求或者願望,孩子的內心也會受到一定的傷害,孩子也渴望自己的父母能夠理解自己。

怎麼對待耍賴的孩子?

1.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寶寶越小就越說明寶寶的語言功能還不是很完善,有的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會跟不上自己的頭腦,寶寶也會有「耍賴」的情況產生,家長可以在這個時候用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方式,幫助寶寶安撫情緒,讓寶寶的情緒漸漸的平緩下來,引導寶寶爭取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也要加以耐心,這樣才會學會慢慢地表達。

2. 冷處理

如果寶寶的轉移注意力方法不是十分的管用,家長的態度就要進行冷處理,家人在旁邊都要離開寶寶,不然寶寶會更加的「耍賴」,當寶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停止耍賴的時候,家人要給予獎勵和表揚。

3. 與寶寶進行溝通

要從小培養寶寶自由表達自己的意見的權利,讓寶寶覺得自己的想法也是受過家人深思熟慮的,而不是將寶寶的想法不予理會,讓寶寶在心裡上產生很大的無奈,而利用耍賴的方式來尋求自己的存在感。

在教育孩子的道理上,家長也學會正確的方式,根據孩子的性格要用不同的教育理念,讓好自己既不會覺得父母的做法嚴厲,也會聽從父母的安排。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耍賴你是怎麼做的?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90後夫妻佛系帶娃,寶寶撒潑趴地哭鬧,父母站一旁冷靜「圍觀」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有一個孩子趴地上撒潑大哭的視頻火了,因為孩子趴在地上哭,父母則站在一旁冷靜的「圍觀」。對此,網上也有人說這就是90後父母「佛系」帶娃,其實之所以會有這種畫面,原理是這個小孩和父母出門逛街時看到了喜歡的玩具,但是父母並沒有答應給他買,走出商場後孩子耍賴就臉朝著冰冷的水泥地上開始打滾、哭鬧。
  • 「爸媽是真愛,孩子是意外」,90後夫妻餐館吃飯,把寶寶晾在一旁
    自從90後陸續成為了爸媽,網上引人發笑地帶娃趣事就越來越多,網友們在感到啼笑皆非的同時,也不由感嘆年輕人神奇的腦迴路,就算當了父母也不甘示弱。於是,繼「尿不溼大俠」之後,又一對帶孩子外出吃飯的90後小夫妻闖入了大家的視野,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情討論。
  • 「最佛系夫婦」帶娃出門旅遊火了,小秘書萌娃拎包拍照終究是個意外
    僅僅是在帶娃這個問題的表現上,就有很多不同尋常的地方,「生娃就是用來玩」,「父母是真愛,孩子只是意外」的情況也是不計其數。 帶娃出門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有些父母在帶娃出門的時候,可能會更加傾向於以孩子為中心,更加習慣於考慮孩子的感受;而有些父母帶娃出門,可能完全是把娃給忽略到了腦後,總是會出現很多娃成了小意外的情況
  • 2歲寶寶崩潰大哭,親媽竟淡定翻垃圾?3招讓你hold住「小惡魔」
    上周閨蜜約吃飯,帶著2歲的寶寶去赴約了。不得不說,閨蜜挑的餐廳確實非常不錯,用餐環境好,服務員十分貼心,娃也吃得相當滿意。本來一切歲月靜好。但就在我轉頭與閨蜜聊天的那一分鐘空檔,娃突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聲。我回過頭去,先是看到一個哭得親娘都不想認的娃,再是看到一旁呆若木雞的服務員。「我,我就是幫她扔了垃圾,沒,沒打她。」
  • 佛系父親淡定娃是什麼梗 父親和娃兒心都挺大啊
    佛系父親淡定娃是什麼梗 父親和娃兒心都挺大啊時間:2018-03-25 10: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佛系父親淡定娃是什麼梗 父親和娃兒心都挺大啊 佛系父親淡定娃是什麼梗?
  • 「最悲催寶寶」火了,父母嫌礙事吃飯把娃晾一邊,是親生的嗎?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孩子的出生,對每個家庭都很重要,父母增添了一份責任,孩子給家庭帶來了幸福,但是每個家長帶孩子的方式都不同,有的家長很細心,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而有的家長很粗心,隨心所欲,只要娃「活著」就行。
  • 哄完娃後盤子都空了,婆婆卻說菜涼了將就吃,90後寶媽氣急掀桌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一說起帶娃的話題,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覺得這是寶媽或者是家裡老人的事情。寶媽哄完娃後盤子都空了,婆婆卻說菜涼了將就吃一下小關跟丈夫結婚三年終於有了好消息,孕後期婆婆為了方便照顧小關也就搬過來和夫妻倆一起住,其實婆婆最開始還是很照顧她的,但隨著小關生下女兒後,婆婆的態度就有了180°的大轉彎。
  • 北京夫妻都是中國人,生下孩子卻是混血,親子鑑定後父親不淡定了
    北京夫妻都是中國人,生下孩子卻是混血,親子鑑定後父親不淡定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北京夫妻都是中國人,生下孩子全是混血,親子鑑定後父親不淡定了,這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現在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混血寶寶這一件事情在我們生活中可以說是比較常見了,他們憑藉優越的長相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五官看起來格外的精緻非常令人羨慕,而對於這些混血寶寶一般父母都是中外兩國人,但是在我國的一對北京夫妻卻發生了一件令人不敢相信的事情。
  • 逗比父母哪家強?父母瘋癲式逗娃,娃一臉嫌棄:別說我認識你們
    3歲一個代溝,不僅體現在父母和子女身上,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帶娃方式上。當了媽媽之後,接觸的媽媽多了,從帶娃方式上大約就能估計出年齡。01年輕夫妻瘋癲式逗娃,遭娃嫌棄,畫面太好笑父母越是年輕,帶娃的精力越旺盛,越喜歡別出心裁,很多時候比娃還能折騰
  • 萌娃「耍賴」躺地上打滾,父母冷眼旁觀,寶爸:這招我也用過
    近日在成都成華區的街頭,有一對90後的夫妻帶著萌娃出門逛街。在一家超市裡孩子發現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告訴爸媽想要買下來。但是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所以這個要求遭到了拒絕。孩子當時就不樂意了,抱著玩具不撒手,不斷重複著我就要買這個玩具。趁孩子不注意的功夫,父親趕快把玩具拿過來,放到了櫃檯上,並且把孩子帶離了超市。
  • 「20後」寶寶創意姓名集合,父母很滿意,網友:想過娃的感受嗎?
    如今20後出生了,他們的父母已經知道起名字不能「爛大街」,於是想出了各種新創意。「20後」寶寶創意姓名集合之前「春秋戰國」這個名字走紅了,「20後」作為新人在名字上也「不甘示弱」,看到下面這些名字後你是什麼感受?
  • 為什麼寶寶見到某個人就大哭不止?並非受到驚嚇,父母要正確安撫
    莉莉抱著自己家的寶寶剛坐下,一旁的一位老人就湊過來,剛要逗逗寶寶,沒想到寶寶看到她後,直愣愣地瞅著她,然後「哇」的一聲,就開始號啕大哭起來。突然發生的一幕,讓莉莉和準備逗寶寶的老人倆人都十分尷尬,本來剛才還好好的孩子,怎麼突然就像受了驚嚇似的哭個不停呢?
  • 1歲寶寶腳趾鑽「蟲子」,寶媽帶娃直奔醫院,婆婆大哭:都怪我!
    媽媽確實是一個家庭中非常辛苦的人,娃出生的時候不只要承受著不少痛苦,本以為娃出生後孕媽就可「卸貨」,變得輕鬆了。可是娃出生後,需要有人帶,作為孩子的媽媽自然是不想缺席孩子的成長。最近新手媽媽阿蘭就因為自己的疏忽差點讓娃受到大危險,好在她懂得求助醫生,事情才變得有驚無險。故事分享:當孩子出生後阿蘭才發現自己一個人的精力實在不夠,於是請來婆婆幫忙。
  • 「最窩囊丈夫」火了,陪產時緊張哇哇大哭,醫生:到底誰在生娃?
    「最窩囊丈夫」走紅,陪產時緊張哇哇大哭,醫生:到底誰在生娃?人們從相識相愛到結婚,需要很深厚的緣分,婚後一般夫妻都會選擇備孕,生育兩個人的愛情結晶,生育對於女性而言,可以說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甚至可以說是從鬼門關走了遭,但是為了能夠為自己愛的人生兒育女,他們會選擇忍受這一切,哪怕是再苦再難,他們也會努力積極的去面對,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就是這個道理。
  • 90後父母喜獲消費主力軍,年輕一代育兒有新趨勢,拼多多成關鍵詞
    2020年,第一批90後已經正式邁入三十歲。這屆曾經被貼著「任性」、「潮流」標籤的一代人終於也難逃宿命,加入了養娃大軍。據消費大數據顯示,目前85後、90後父母還是線上母嬰品類的消費主力軍,但85後消費人數佔比逐年下降,而90後父母卻隨之崛起,線上消費人數逐年增多,她們消費潛力巨大,迅速成為母嬰消費主力軍。隨著90後父母站上育兒主場,「花式養娃」的模式也就從此開啟。他們從育兒理念、育兒行為、到育兒消費,都展現出與上一代截然不同的姿態。
  • 90後夫妻的「結婚證」火了,最大亮點是姓名,網友:娃取個啥名
    孩子的名字飽含著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而現在父母們起名字,都比較偏向於中性化的名字,也就是男孩女孩的名字都差不太多。前段時間成都婚姻登記所來了一對特殊的90後情侶,兩人身份證上的名字一模一樣,都叫李秋怡,工作人員看到還以為是自己看花眼了。
  • 90後夫妻自帶「情侶名」,因名字而結緣並結婚,網友:孩子叫啥
    不過,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同名同姓的夫妻,比如這對90後夫妻,自帶「情侶名」,因名字相同而結緣,並且還結婚了,讓人羨慕不已! 90後夫妻因同名而結緣並結婚,網友卻不淡定了:孩子起啥名? 一個叫「李秋怡」的名字在網上走紅,原因是因為一對90後夫妻。
  • 「最淡定寶寶」走紅,接種疫苗超平靜,打完後一個小舉動萌化醫生
    之前有一段寶寶打針的視頻在網絡上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在這個視頻中的寶寶在面對打針的時候不僅沒有哭泣反而異常的鎮定。最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小寶寶在接受完疫苗以後,甚至還對著一旁的醫護人員可愛的說了一聲「謝謝」。醫護人員看見這個孩子如此可愛,也回了一句「不用謝。」
  • 「大哥範」奶爸帶娃去打針,跟著寶寶一起哭,網友:白瞎了這身肉
    換句話說就是靈魂與外在氣質非常不搭,最近就有一位奶爸將這一點展現到了極致,這奶爸看上就像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但是內心卻非常細膩,寶媽看了他的表現都不淡定了。「大哥範兒」奶爸帶娃去打針,跟著寶寶一起哭寶寶在出生後就會開始不斷接種各種疫苗,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家長們自然是不敢耽誤的。
  • 兩歲寶寶情緒化?叛逆?這4個溝通原則告訴你,其實娃也會很可愛
    二、好奇心強「我做什麼,娃做什麼」,這階段的娃真的是大人的小跟班,對自己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有時不知道什麼是危險把自己摔倒受傷等。記得一次我娃自己把頭上的那種扎辮子的黑色小橡皮圈拿下來,看了看塞到鼻孔玩,後來聽娃哇的大哭起來,哭聲跟平時聲音不對。娃指著鼻子說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