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閨蜜約吃飯,帶著2歲的寶寶去赴約了。不得不說,閨蜜挑的餐廳確實非常不錯,用餐環境好,服務員十分貼心,娃也吃得相當滿意。
本來一切歲月靜好。但就在我轉頭與閨蜜聊天的那一分鐘空檔,娃突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聲。
我回過頭去,先是看到一個哭得親娘都不想認的娃,再是看到一旁呆若木雞的服務員。
「我,我就是幫她扔了垃圾,沒,沒打她。」服務員見我望過去,急忙開口解釋。
我擺擺手,告訴她不用緊張,娃突然大哭這種事,我最近已經見怪不怪了。
哭聲太大,餐廳的人紛紛望了過來,我深吸一口氣,回憶了一下剛剛娃桌上的東西,從容不迫的製造了一堆差不多的「垃圾」。
看到那些東西,娃小手快速一撥,將它們全部掃進垃圾桶,這才破涕為笑。
閨蜜目瞪口呆的看著翻臉比翻書還快的小屁孩,無語又恨鐵不成鋼的開口:「你也太溺愛孩子了吧,她這樣無理取鬧,你還慣著她,要我說,揍一頓還差不多。」
我搖了搖頭,閨蜜這種的想法,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
正如幾個月前的我,大聲吼過寶寶,甚至打過她的小手,只是當時有多大火氣,過後我就有多後悔。
我急著給孩子定下「不乖」的標籤,但其實娃不是「作」,只不過長大了,進入了正常的「terrible two」階段罷了。
01 什麼是「terrible two」?
《可怕的兩歲》一書中認為:孩子1.5歲到3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2歲最為典型,所以被稱為可怕的2歲。這標誌著孩子的成長進入一個新的自主探索階段。
只不過這個探索階段,確實很考驗老母親的愛心、耐心和忍受力。
這個時期的孩子,黏人,喜歡說不,喜歡跟你對著幹,而且情緒容易失控,只要事情不符合他的預期,就會無理取鬧,大哭大叫。
處於T2的孩子有多可怕,多無理取鬧?
一般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他們可以輕易做到讓你耐心全無、理智消失,繼而情緒崩潰,開始懷疑人生。
自從娃2歲生日過後,就一天比一天難帶,只要稍微不順心,撒潑打滾、尖叫大哭是家常便飯。
為此全家經常亂成一鍋粥,經常是一個孩子在地上打滾大哭,旁邊兩三個大人手足無措的哄著。
一旦娃開嚎超過10分鐘,家裡的戰火方向就變了,從罵娃,到互相指責對方,繼而變成全家一起罵我。
是的,老母親經常被無辜牽連。曾經,誰還不是個被捧在手心上的精緻的寶寶。不化妝不出門,一隻蟑螂能讓我一蹦三尺高。
如今,只要娃不哭,就算臉上還掛著眼屎,我依然可以毫無壓力的舉著拖鞋,跟她一起滿世界的追著蟑螂跑。
回想這段時間,被她一言不合就嚎啕大哭所支配的恐懼,我就想吟詩一句:崽啊,只要你不哭,便是晴天。
PART 02
前幾天給了寶寶一個餅乾,怕她咬得費勁,就好心幫她掰開了,誰知道原本還旋轉跳躍哼著歌的娃,突然間小嘴一癟,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老母親一臉懵逼,直到娃邊跺腳邊哭著喊著讓我幫她粘回去時,我才知道,原來是氣我把她的餅乾掰開了。
這可不好辦,粘回去是不可能了,我重新拿一個給她,她直接甩開。
最後我只好假裝變魔術,將手背在身後,配合誇張的表情,然後把那個新的餅乾「變」給她,告訴她,粘好了。
娃滿意了,我鬆了一口氣,這才想起來,我第一次拿餅乾給她的時候,是給她一個完整的,她默認了這個規則,以至於,餅乾被我掰開後,氣得大哭。
這種事,在我們大人看來是無關緊要的,但娃正處於物權敏感期,對她來說,物權和規則感都被我破壞了,不哭得歇斯底裡才怪呢。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秩序和規則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且慢慢明白物權的定義,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經常把「我的」掛在嘴邊。
這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
為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是容易崩潰大哭呢?
處於T2階段的孩子,自主意識很強,想挑戰父母的權威性,典型的表現就是與父母對著幹,把「不要」掛在嘴邊。
其實這是孩子在慢慢試探這個世界的過程。在這個試探的過程中,他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甚至是無力改變的事,會產生受挫感,容易情緒崩潰。
孩子的大腦還未發育成熟,哭鬧就成了他們排解壞情緒的唯一方式。所以允許孩子哭鬧吧。
PART 03
雖然應該允許孩子哭鬧,但每次聽孩子這樣嚎啕大哭,就容易神經衰弱,精神崩潰,繼而火冒三丈。
所以我們可以提前做點事情預防。
1. 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做到提前詢問
上周六,朋友帶著3歲的兒子小越來家裡玩,兩娃前不久才因為一個玩具打了起來,寶寶護著玩具不讓小越玩,小越則非要搶。
所以這次我跟朋友都提前給娃打了預防針。我告訴寶寶,玩具是你的,你想什麼時候給哥哥玩都可以。
朋友則告訴小越,玩具是妹妹的,如果你想玩的話,應該先問問妹妹願不願意。
小越很配合,一來就問昕寶:「妹妹,這個車能夠借我玩嗎,我把球給你玩。」
我跟朋友相視一笑,小孩子比我們聰明,還懂得一物換一物。果不其然,寶寶很乾脆就答應了。
娃進入T2階段後,一些父母會發現,娃突然間變得很「自私」,很多東西碰都不讓碰,就算是同樣的兩個東西,也要固執的全部佔有。
其實這不是娃變得自私了,而是他們擁有了物權意識,開始懂得物權的定義。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只要我們尊重娃對自己物品的掌控,做到提前詢問,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哭鬧。
2. 尊重孩子的規則感與一致感,不跟孩子對著幹
最近,原本很講道理的娃,突然間變得非常「不可理喻」。
昨天吃晚飯的時候,娃因為爸爸想坐她的旁邊,就哭得不行,一直喊著「你不要坐,媽媽坐的。」
家裡人都覺得娃變蠻橫了,我思來想去,覺得是因為,往常吃飯都是我坐在她旁邊的,今天娃的爸爸突然坐了過去,破壞了她的規則感與一致感,所以她才會哭。
《你的2歲孩子》一書中提到:「這個階段容易對一切要求一致,不管是順序、方式、還是地方、線路、安排時間都要保持不變,寶寶也會給自己立規矩,來滿足自己對一致性的要求。」「等他長到快3歲的時候,他的內心就比較安定了,開始接受環境和事物的變化,嘗試新鮮事物,不再用苛求一致的方式使自己感到安全。」
有人會說,這樣會不會太慣著娃了,其實不是的,孩子對規則感和一致感的過分苛求,不過是他們尋求安全感的方式罷了。
讓孩子在安全可控的範圍內自己做主,有助於他們安全感的建立,所以不用擔心會慣壞娃。
3.學會前瞻性管教,做到提前跟孩子打招呼
上個月帶娃去超市買東西,路過玩具區,給娃挑了個過家家的玩具,娃愛不釋手,一路都拿在手上。
在到達收銀區之前,我們還是一對母慈子孝的模範母女。但在我把玩具交給收銀員後,娃哭得好像被我拐賣了。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怪我沒跟娃提前說明這是付款流程,娃以為收銀員要搶她的玩具,怎麼可能不哭。
我馬上跟娃解釋,娃看著重新回到手上的玩具,點了點頭,不再哭鬧。
所謂的前瞻性管教,就是指,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一種預判,然後提前跟孩子打招呼。
就像我們要帶孩子開車出門,那就可以預判到,孩子一會兒要自己坐在安全椅上。
這樣我們就可以提前跟孩子打好招呼,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這個方法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哭鬧。
其實處於T2的孩子也沒有那麼可怕,只要多點耐心,懂得尊重孩子,還是很容易度過這一階段的。
等回過頭,我們會發現,還是這個時期的娃最可愛,因為後面還有「horrible three」、「 f**king four」……
/留 言 互 動/
乖巧可愛的寶寶越長大可能越不乖,搖身一變竟成了「小惡魔」!兩歲的寶寶經常出現你hold不住的情況,身為寶爸寶媽的你都如何接招呢?來和樂媽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