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崩潰大哭,親媽竟淡定翻垃圾?3招讓你hold住「小惡魔」

2021-01-20 太平洋親子網

上周閨蜜約吃飯,帶著2歲的寶寶去赴約了。不得不說,閨蜜挑的餐廳確實非常不錯,用餐環境好,服務員十分貼心,娃也吃得相當滿意。

本來一切歲月靜好。但就在我轉頭與閨蜜聊天的那一分鐘空檔,娃突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聲。

我回過頭去,先是看到一個哭得親娘都不想認的娃,再是看到一旁呆若木雞的服務員。

「我,我就是幫她扔了垃圾,沒,沒打她。」服務員見我望過去,急忙開口解釋。

我擺擺手,告訴她不用緊張,娃突然大哭這種事,我最近已經見怪不怪了。

哭聲太大,餐廳的人紛紛望了過來,我深吸一口氣,回憶了一下剛剛娃桌上的東西,從容不迫的製造了一堆差不多的「垃圾」。

看到那些東西,娃小手快速一撥,將它們全部掃進垃圾桶,這才破涕為笑。

閨蜜目瞪口呆的看著翻臉比翻書還快的小屁孩,無語又恨鐵不成鋼的開口:「你也太溺愛孩子了吧,她這樣無理取鬧,你還慣著她,要我說,揍一頓還差不多。」

我搖了搖頭,閨蜜這種的想法,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

正如幾個月前的我,大聲吼過寶寶,甚至打過她的小手,只是當時有多大火氣,過後我就有多後悔。

我急著給孩子定下「不乖」的標籤,但其實娃不是「作」,只不過長大了,進入了正常的「terrible two」階段罷了。

01 什麼是「terrible two」?

《可怕的兩歲》一書中認為:孩子1.5歲到3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2歲最為典型,所以被稱為可怕的2歲。這標誌著孩子的成長進入一個新的自主探索階段。

只不過這個探索階段,確實很考驗老母親的愛心、耐心和忍受力。

這個時期的孩子,黏人,喜歡說不,喜歡跟你對著幹,而且情緒容易失控,只要事情不符合他的預期,就會無理取鬧,大哭大叫。

處於T2的孩子有多可怕,多無理取鬧?

一般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他們可以輕易做到讓你耐心全無、理智消失,繼而情緒崩潰,開始懷疑人生。

自從娃2歲生日過後,就一天比一天難帶,只要稍微不順心,撒潑打滾、尖叫大哭是家常便飯。

為此全家經常亂成一鍋粥,經常是一個孩子在地上打滾大哭,旁邊兩三個大人手足無措的哄著。

一旦娃開嚎超過10分鐘,家裡的戰火方向就變了,從罵娃,到互相指責對方,繼而變成全家一起罵我。

是的,老母親經常被無辜牽連。曾經,誰還不是個被捧在手心上的精緻的寶寶。不化妝不出門,一隻蟑螂能讓我一蹦三尺高。

如今,只要娃不哭,就算臉上還掛著眼屎,我依然可以毫無壓力的舉著拖鞋,跟她一起滿世界的追著蟑螂跑。

回想這段時間,被她一言不合就嚎啕大哭所支配的恐懼,我就想吟詩一句:崽啊,只要你不哭,便是晴天。

PART 02

前幾天給了寶寶一個餅乾,怕她咬得費勁,就好心幫她掰開了,誰知道原本還旋轉跳躍哼著歌的娃,突然間小嘴一癟,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老母親一臉懵逼,直到娃邊跺腳邊哭著喊著讓我幫她粘回去時,我才知道,原來是氣我把她的餅乾掰開了。

這可不好辦,粘回去是不可能了,我重新拿一個給她,她直接甩開。

最後我只好假裝變魔術,將手背在身後,配合誇張的表情,然後把那個新的餅乾「變」給她,告訴她,粘好了。

娃滿意了,我鬆了一口氣,這才想起來,我第一次拿餅乾給她的時候,是給她一個完整的,她默認了這個規則,以至於,餅乾被我掰開後,氣得大哭。

這種事,在我們大人看來是無關緊要的,但娃正處於物權敏感期,對她來說,物權和規則感都被我破壞了,不哭得歇斯底裡才怪呢。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秩序和規則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且慢慢明白物權的定義,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經常把「我的」掛在嘴邊。

這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

為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是容易崩潰大哭呢?

處於T2階段的孩子,自主意識很強,想挑戰父母的權威性,典型的表現就是與父母對著幹,把「不要」掛在嘴邊。

其實這是孩子在慢慢試探這個世界的過程。在這個試探的過程中,他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甚至是無力改變的事,會產生受挫感,容易情緒崩潰。

孩子的大腦還未發育成熟,哭鬧就成了他們排解壞情緒的唯一方式。所以允許孩子哭鬧吧。

PART 03

雖然應該允許孩子哭鬧,但每次聽孩子這樣嚎啕大哭,就容易神經衰弱,精神崩潰,繼而火冒三丈。

所以我們可以提前做點事情預防。

1. 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做到提前詢問

上周六,朋友帶著3歲的兒子小越來家裡玩,兩娃前不久才因為一個玩具打了起來,寶寶護著玩具不讓小越玩,小越則非要搶。

所以這次我跟朋友都提前給娃打了預防針。我告訴寶寶,玩具是你的,你想什麼時候給哥哥玩都可以。

朋友則告訴小越,玩具是妹妹的,如果你想玩的話,應該先問問妹妹願不願意。

小越很配合,一來就問昕寶:「妹妹,這個車能夠借我玩嗎,我把球給你玩。」

我跟朋友相視一笑,小孩子比我們聰明,還懂得一物換一物。果不其然,寶寶很乾脆就答應了。

娃進入T2階段後,一些父母會發現,娃突然間變得很「自私」,很多東西碰都不讓碰,就算是同樣的兩個東西,也要固執的全部佔有。

其實這不是娃變得自私了,而是他們擁有了物權意識,開始懂得物權的定義。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只要我們尊重娃對自己物品的掌控,做到提前詢問,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哭鬧。

2. 尊重孩子的規則感與一致感,不跟孩子對著幹

最近,原本很講道理的娃,突然間變得非常「不可理喻」。

昨天吃晚飯的時候,娃因為爸爸想坐她的旁邊,就哭得不行,一直喊著「你不要坐,媽媽坐的。」

家裡人都覺得娃變蠻橫了,我思來想去,覺得是因為,往常吃飯都是我坐在她旁邊的,今天娃的爸爸突然坐了過去,破壞了她的規則感與一致感,所以她才會哭。

《你的2歲孩子》一書中提到:「這個階段容易對一切要求一致,不管是順序、方式、還是地方、線路、安排時間都要保持不變,寶寶也會給自己立規矩,來滿足自己對一致性的要求。」「等他長到快3歲的時候,他的內心就比較安定了,開始接受環境和事物的變化,嘗試新鮮事物,不再用苛求一致的方式使自己感到安全。」

有人會說,這樣會不會太慣著娃了,其實不是的,孩子對規則感和一致感的過分苛求,不過是他們尋求安全感的方式罷了。

讓孩子在安全可控的範圍內自己做主,有助於他們安全感的建立,所以不用擔心會慣壞娃。

3.學會前瞻性管教,做到提前跟孩子打招呼

上個月帶娃去超市買東西,路過玩具區,給娃挑了個過家家的玩具,娃愛不釋手,一路都拿在手上。

在到達收銀區之前,我們還是一對母慈子孝的模範母女。但在我把玩具交給收銀員後,娃哭得好像被我拐賣了。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怪我沒跟娃提前說明這是付款流程,娃以為收銀員要搶她的玩具,怎麼可能不哭。

我馬上跟娃解釋,娃看著重新回到手上的玩具,點了點頭,不再哭鬧。

所謂的前瞻性管教,就是指,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一種預判,然後提前跟孩子打招呼。

就像我們要帶孩子開車出門,那就可以預判到,孩子一會兒要自己坐在安全椅上。

這樣我們就可以提前跟孩子打好招呼,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這個方法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哭鬧。

其實處於T2的孩子也沒有那麼可怕,只要多點耐心,懂得尊重孩子,還是很容易度過這一階段的。

等回過頭,我們會發現,還是這個時期的娃最可愛,因為後面還有「horrible three」、「 f**king four」……

/留 言 互 動/

乖巧可愛的寶寶越長大可能越不乖,搖身一變竟成了「小惡魔」!兩歲的寶寶經常出現你hold不住的情況,身為寶爸寶媽的你都如何接招呢?來和樂媽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可怕的2歲叛逆期,吼一萬句不如這3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等到他們長大以後,家長們也會非常的頭疼,因為家長們會發現,身邊那個溫暖可愛的小天使好像突然變成了小惡魔,動不動就哭鬧,天天喜歡跟父母頂嘴,有的時候動手打人,跟孩子們講道理他們根本聽不進去。這可著實讓父母非常的頭疼,令父母非常困惑的是為什麼寶寶突然會變成這個樣子?這就要談到兩歲寶寶的這種特殊心理了。
  • 4月大女寶寶從5樓墜落,身上只穿尿不溼,寶爸一臉淡定:親媽扔的
    前不久有個事件引起網友熱議,一個4月大女寶寶從5樓墜落,身上只穿尿不溼。幸運的是孩子成功落到了一樓的防護網上,才沒有讓慘劇發生。當時,一樓的鄰居意外聽到防護網上有東西咚砸下來的聲音,本來以為是樓上鄰居又亂扔垃圾了,沒想到居然是一個只穿著尿不溼的小嬰兒。由於是冬天,孩子掉在室外後小手小腳凍得發紫。
  • 女物業崩潰大哭:忙著幫業主辦事,自家2歲女兒丟了!
    "你怎麼自己跑出來了啊,囡囡!""媽媽和奶奶找你找得急瘋了!"近日,蕭山新街派出所接警大廳內,一位年輕女子急得滿臉通紅,不斷地抹著眼淚。女子懷裡抱著一名 2 歲的小女孩,孩子眼睛大大的,十分惹人喜歡。2 歲女孩獨自站在馬路邊,偶遇好心人事情發生於當天中午,新街派出所的機動隊員在巡邏途中,遇到一位熱心女士求助。
  • 可怕的2歲來了?「小惡魔」的蛻變,需要父母的慧眼和包容來成全
    01熬過了夜奶,熬過了斷奶,卻敗給可怕的2歲很多媽媽們都在吐槽:孩子到了2歲,瞬間就變身「小惡魔」。確實!2歲的孩子熊得可上房揭瓦。但我卻覺得2歲是一個奇妙而有趣的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成長跨上了一個小小的裡程碑。
  • 6歲男孩聽到媽媽「一把屎一把尿把你養大」,崩潰大哭:你在坑我
    不過,這句話卻有一點「歧義」,孩子一不小心理解錯了,可能就會畫風突變~6歲男孩聽到媽媽「一把屎一把尿把你養大」,崩潰大哭1月5日,湖南衡陽的一段萌娃「打滾」視頻火了。6歲男孩墨寶不聽話,媽媽就輕輕打了孩子一下,說了句:「媽媽一把屎一把尿把你養大不容易。」
  • 2歲寶寶太可怕?家長這樣做,「小惡魔」分分鐘變身「天使寶寶」
    如果問2歲的寶寶能做什麼,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說「一個2歲的孩子能做啥,不搗亂就不錯了。」確實,2歲的寶寶在父母眼中,就像「小惡魔」一樣,家長總是抱著自己做的態度,讓寶寶在一旁玩耍,其實這樣做反而剝奪了寶寶學習「本領」的時機,為以後的教育也增添了很多麻煩。
  • 如果你家有2-4歲的孩子,動不動就撒潑打滾,建議用這3招制服他
    如果你有一個2—4歲的孩子,那麼恭喜你收穫了一個「小惡魔」,不確定哪個瞬間拿起什麼玩。比如吃飯的時候玩菜葉,喝水的時候玩水等等。總是會把家裡搞得一團糟,氣得不行,又捨不得打罵,只能在心裡反覆默念「是親生的」來安慰自己,不然根本不會有個平穩的心態。
  • 90後夫妻佛系帶娃,寶寶趴地大哭,父母站在一旁淡定「欣賞」
    90後父母隨性帶娃,寶寶趴地大哭,父母站在旁邊耐心「等候」最近網上的一段短視頻火了,讓人不禁聯想到現如今的90後父母帶娃讓人「喜憂參半」,在網上也站成了兩種隊伍,有人認可有人反對。在四川街頭,一位網友拍下了這樣一幕,一對90後的父母在路邊站著,目光正在看著不遠處的寶寶趴在地上大哭,然而兩口子無動於衷的在「欣賞」自家孩子的「表演」,而且如此的淡定,一點想要上前扶起的樣子都沒有。
  • 3歲寶寶初見「黑人娃」火了!嚇得大哭找媽媽:這個「玩具」好怕怕
    當中國寶寶和黑人寶寶「靈魂對視」後會是什麼反應,看完下面這些孩子的反應,可能你要笑翻了。 黑人女寶寶想要和小男孩玩耍,卻把孩子嚇得大哭,撕心裂肺的喊著媽媽:媽媽,這是啥?
  • 2歲孩子動不動發脾氣,家長做好這3點,「小惡魔」也能變身乖寶寶
    隨著孩子的成長,一些父母會發現,2歲孩子動不動發脾氣,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說不了幾句話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有的孩子甚至一反常態喜歡與父母唱反調,更有甚者會有摔東西、大聲哭鬧等激烈行為。這些行為讓很多家長大為頭疼的同時也迷惑不解,為什麼原來很聽話的寶寶,脾氣越來越大呢?其實,孩子發脾氣行為的背後是有心理因素的。
  • 寶寶2歲後家長做到「3懶」,善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強大內心
    和不同的寶媽接觸多了之後我發現,寶寶之間的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有一些寶寶在2歲上下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獨立吃飯,上廁所,甚至有的寶寶還可以幫助寶媽扔垃圾,自己動手打開奶粉的蓋子等。但是有的寶寶卻不行,吃飯也需要人喂,一有些什麼事情都要需求父母的幫助,不然就會放聲大哭,感覺非常的脆弱,有的家長問我,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同樣都是2歲,但是差距那麼大呢?
  • 「我不要」2歲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惡魔」?媽媽要懂得引導
    2歲或者正在經歷2歲這個階段,相信你一定深有體會。之前自己家裡的孩子乖巧懂事又聽話,好像一夜之間就換了一個人一樣,天使變成了小惡魔,每天都會想盡辦法跟媽媽對著幹。調皮、易怒、叛逆等等都被孩子完美地體現,媽媽們似乎除了每天忙不完的事以外,更多地還要去思考如何跟這個2歲的娃鬥智鬥勇。
  • 為什麼寶寶喜歡被抱著到處走,停下來就大哭?原因竟這麼暖心
    當媽後,我深切體會到了為人父母的辛苦,每天圍繞寶寶轉來轉去:餵奶、換紙尿褲、哄睡幾乎佔據了我全部的時間。最讓媽媽崩潰的就是寶寶的哭聲了,特別是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你永遠不知道他會在什麼時候哭,因為什麼事情哭,這讓很多新手媽媽手足無措。
  • 寶寶2歲時什麼樣,這些撒潑、打滾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
    2歲的寶寶咋就突然變「熊」了2歲的寶寶並非突然變「熊」,孩子這些看似無理由的撒潑、打滾發脾氣的行為,全都是有原因。2歲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萌芽的階段,他感覺到自己不再是媽媽的附屬,而是個獨立的個體。原因三:正值秩序敏感期2歲的孩子也正值秩序的敏感期,要按照「我」的順序放回玩具,要先開門再開燈……一旦別人破壞了他們的秩序,他們就會覺得是錯的,或是因為不能按之前他眼中的正常秩序做而哇哇大哭。
  • 小宋佳在5歲女兒面前崩潰大哭:「再難也別跟孩子表露脆弱!」
    可總有那麼一刻,內心的兵荒馬亂,會讓你脆弱到無法自愈,瞬間崩潰。這兩天,熱播劇《白色月光》裡,一段小宋佳崩潰大哭的畫面,引起熱議。小宋佳飾演的女強人張一,與丈夫張鑫是建築業人人豔羨的佳偶。女兒越哭越大聲,張一再也忍不住,猛地停下車,使勁捶打著方向盤,崩潰大哭起來。短暫的發洩嚇壞了5歲的笑笑,張一連忙抹了抹淚,轉過身來安慰女兒。「媽媽錯了,原諒媽媽,媽媽是逗你玩呢。」她一直在努力,成為孩子心中堅強的媽媽。
  • 17歲女兒「嘗禁果」懷孕,被父親一腳踹翻,送醫後父母崩潰大哭
    17歲的高中生小雨生活原本應該順風順水,可以盡情享受青春的奮鬥和快樂。她家境優裕,長得亭亭玉立,在學校被很多人捧為「班花」,很多男孩圍著她轉悠。唯一稱得上美中不足的是父母工作太忙碌了,很少有時間陪她。小雨的父母也是考慮到女兒也大了,已經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因此也就放鬆了對小雨的管教,平時的交流僅限於學校考試和學習。
  • 這部堪稱0-5歲「娃說明書」的紀錄片告訴你答案
    最讓我們無力的是,每個孩子都是全球獨家限量款,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下個月、下一年迎接你的是暖心小棉襖,還是扎心小惡魔。就在前兩周,11月13日,Apple TV+推出了一部——《Becoming You》。
  • 奶奶怕寶寶吃不飽,每次都往奶粉裡「加料」,家人知道後很崩潰
    李莉家的寶寶自出生之後,一直是她親媽在帶,隨著月子結束,她也該上班了。但是她怕上班之後,親媽一個人搞不定,就把婆婆也叫了過來。婆婆是個老實人,平時沒有那麼多事,所以相處還是蠻愉快的。一個月之後,周末李莉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發現寶寶的肚子鼓鼓的,當時以為是吃的太飽,也沒在意。可是兩天寶寶都沒有大便,就有點緊張。
  • 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悅寶園教你怎麼做最管用
    有人說,寶寶兩歲前是溫柔乖順的"小天使",兩歲後就成了我素的"小惡魔",這個階段,寶寶似乎成了"不"的代言人,越來越有主意,稍沒合意,就大哭大鬧?咬人,打人,越嚴肅教育,越變本加厲?拿到啥都往嘴裡放,越阻止越嚴重?
  • 照騙寶寶!萌娃因寶媽手繪漫畫形象走紅,看到真人後:親媽濾鏡
    在媽媽眼裡,自家的寶寶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不管是拍照還是現實中,都不例外。有位寶媽還運用自己繪畫的才華,把兒子畫成了漫畫形象,萌翻了一片網友。不過網友們看到真人後,卻調侃"照騙寶寶"。沒想到作品傳到網上之後,引起了網友們的圍觀,網友們紛紛轉發誇寶媽有才,同時也好奇寶寶真人長得如何。但看到寶寶的真人照片後,大家忍不住笑了:"照騙寶寶!"果然是親媽濾鏡啊~我們一起來看看漫畫和真人差距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