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2歲來了?「小惡魔」的蛻變,需要父母的慧眼和包容來成全

2021-01-20 愫說育兒

文 | 景颯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01熬過了夜奶,熬過了斷奶,卻敗給可怕的2歲

很多媽媽們都在吐槽:孩子到了2歲,瞬間就變身「小惡魔」。

確實!2歲的孩子熊得可上房揭瓦。

但我卻覺得2歲是一個奇妙而有趣的階段。

這個階段孩子的成長跨上了一個小小的裡程碑。孩子需要爸爸媽媽更加用心地探索他們的世界,也需要更多的包容和愛擠滿這個小小的世界。

前段時間帶著孩子一起回了趟娘家。身邊的事例讓我不禁反思,媽媽們理解一個2歲孩子的世界,對孩子有多重要!

02都說2歲可怕,其實可怕的不是2歲,而是我們不理解2歲

孩子2歲時開始認識自我,自主意識會變得越來越強。並且開始想要學習如何做一個獨立的人。

同時,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力都會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甚至有時候,只需要一周的時間,細心的父母就會發現孩子的變化。

除了解鎖各項技能,他們還會進入各種敏感期,比如物權意識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所以爸爸媽媽也可能會發現孩子瞬間就變成了「小魔王」,脾氣不好還愛哭鬧。

這個階段孩子對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依舊很有限,仍然需要足夠多的安全感,需要爸爸媽媽帶他們繼續探索和認知。

有一次,我女兒小妤兒和隔壁的弟弟一起玩。這個剛過完2周歲生日的弟弟,在村裡的長輩們眼中是個比較「虎」的孩子。

突然,聽到我女兒的哭聲,轉頭看到弟弟笑著舉起小手拍打我女兒,他的媽媽三步並兩步衝過去攔下,逮著兒子一通臭罵,順便把他的小臉揍紅了!

回到家,小妤兒和外公外婆撒嬌,說弟弟打了她。外公半開玩笑地說:「那咱不要再和他玩了。」隨後又把那位弟弟平日的「惡行」一通描述。

後來的幾天裡,我發現弟弟被打被罵是家常便飯,他媽媽也因為他的「鬧騰」而崩潰。在村裡這些長輩們眼中,鬧騰=調皮。可他們卻不了解,2歲的孩子,既不同於1歲以下那麼弱小無助,又不同於3歲以上能聽得進很多「道理」。

2歲的娃,需要更多的了解和包容,只有在了解了他們此時的世界,父母才能給與更正確的教養。

03減少咆哮和怒吼,從認識他開始

一起來認識2歲的「常見病」!

01、 「這是我的!」——愛爭搶,不分享,就是這麼「霸氣」

你們家2歲的寶寶是不是突然就有了這樣的口頭禪:「這是我的」?

不管是你的手機還是電腦,或者是零食,只要他看見即是他的。一定得給他,否則就大哭大鬧。

爸爸媽媽也會發現孩子原本「大度」的孩子突然不愛分享了。其他小朋友拿了自己的玩具,他會立馬放下手裡的東西去把玩具搶回來!

看似很「霸道」、很「小氣」、很「自私」,其實不過是這個階段他們的自主意識「作祟」,他們有了物權意識。爸爸媽媽應該明白,這個階段不愛分享,並不能決定孩子今後就一定會是個自私而又小氣的人!

推薦閱讀:物權意識萌芽,「小魔王」上線,媽媽有妙招!

02、「不是這樣的!」——執拗與秩序敏感期,分分鐘崩潰給你看

你想協助孩子脫衣服,可他非要自己來,你看他弄半天忍不住搭了把手,結果他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你把某個他熟悉的東西挪個位置,他看見了也大哭。

突然間,什麼事都得「順著他」了。

如果有上述表現,很大概率就是秩序敏感期來了。

這個時候不少家長又覺得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任性」,「沒事找事」還有什麼「怪癖」?

蒙臺梭利在該書中提到,孩子0~4歲這一時期是對秩序最敏感的時期,因為他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

一旦這個秩序被打亂,他們就會焦慮哭鬧,有些嚴重的甚至會生病。所以不是孩子固執,愛哭鬧,只是他迎來了秩序敏感期。

03、穿媽媽的鞋,塗媽媽的口紅!你以為只是她也愛美?

在小妤兒一周十左右,我化妝的時候她總喜歡跑到我跟前:「媽媽你在幹嘛?媽媽,你在化妝嗎?」

後來還會拿我的口紅塗自己的嘴唇。

而最近,她開始對大人的鞋瘋狂感興趣。每天穿門口的鞋還不夠,還得鞋櫃的鞋一雙雙搬出來穿。家裡每天像是賣鞋的地攤。

一開始我在想是不是小女生愛美了。可是她不僅愛學化妝,愛穿大人的鞋,還愛拿掃把拖地、還喜歡學我拿塊布擦桌子,擦遊戲墊,一逮到有機會玩水還會學洗衣服……(當然十有八九都在幫倒忙)

我才知道,她開始迷了上模仿!

2歲的孩子通過模仿,他的認知能力也會飛速地發展。這個時候不要覺得孩子愛搗亂,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讓他盡情地造吧!不斷地模仿和探索,他的理解能力和動手技能都會不斷進步。

當然這個時候,作為父母的言行舉止也被他盡收眼底!從這一刻起,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的孩子也會是什麼樣的人。

04、「我不要在這裡睡,我要回自己家」——分離焦慮讓她無所適從

2歲左右的寶寶雖然開始行走自如了,但是大部分的孩子依舊會經常粘著父母。你就算下樓倒個垃圾,也必須得帶著他。

晚上睡覺時緊緊抱著媽媽不放,如果哪天下班晚回來,他就一直熬著不肯睡!或者一天看不見,他就念念叨叨,哭哭唧唧地找媽媽……

不是孩子脆弱,也不是愛哭,他只是正在經歷分離焦慮期!此時他需要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那幾天在我媽家,我閨女從第二個晚上開始,睡前都要哭幾句:「媽媽,我想回自己的房間睡!我不要睡這裡!」

外公外婆聽了苦著臉說,孩子跟他們不親,白疼了……

其實哪有那麼嚴重!我知道她只是想她爸爸了,也想念她熟悉的一切。這種突然的分離,以及有些陌生的環境,她有些不適應,甚至無所適從!

04撕掉孩子「任性」的標籤,需要媽媽們正確的引導!別再只是吼和打!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發育的規律和特點,每個階段表現也各不盡相同。2歲的孩子也不僅僅只有這4種表現。比如可能,你還會發現孩子變得脾氣非常的大,還有特別愛妒忌。

但是無論什麼樣的表現,我們只需要堅持底線,比如哪些是一定不能做的,然後給與他正確的引導!其餘的就交給時間和孩子自己,靜待花開。

話說回頭,關於弟弟打人的事,我告訴他的媽媽,其實小妤兒一歲多的時候也出現過打人的情況,並與她分享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你也試著跟他說:『弟弟是不是喜歡姐姐,想和姐姐玩?如果是,你就牽牽小手,或者摸摸她。』」

後來,當有一次弟弟又想打另外一個小哥哥時,她媽媽一改粗暴的喝斥,嘗試溫柔地溝通,沒想到弟弟真的去牽了牽小哥哥的手。

我相信 「弟弟愛打人」的標籤,在村子裡,很快就可以撕下來了。

2歲左右的寶寶可能會有很多「任性」的表現,但這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在不違背一些原則和底線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給與孩子更多的空間。

比如尊重他們的秩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他們按自己的速度去完成事情。還可以創造一些安全的環境讓他們去嘗試他們想要模仿的事情。

總之,怒吼和打罵只是在宣洩爸爸媽媽們的情緒,而非是教養孩子的正確方式。

在正確教養的路上,不妨讓我們先認識2歲的他們,並給予多一些寬容吧!

2歲的娃,沒有你想的那麼恐怖。識別他們發出的信號,你的養育會更輕鬆!

相關焦點

  • 「我不要」2歲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惡魔」?媽媽要懂得引導
    之前自己家裡的孩子乖巧懂事又聽話,好像一夜之間就換了一個人一樣,天使變成了小惡魔,每天都會想盡辦法跟媽媽對著幹。調皮、易怒、叛逆等等都被孩子完美地體現,媽媽們似乎除了每天忙不完的事以外,更多地還要去思考如何跟這個2歲的娃鬥智鬥勇。
  • 2歲寶寶太可怕?家長這樣做,「小惡魔」分分鐘變身「天使寶寶」
    如果問2歲的寶寶能做什麼,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說「一個2歲的孩子能做啥,不搗亂就不錯了。」確實,2歲的寶寶在父母眼中,就像「小惡魔」一樣,家長總是抱著自己做的態度,讓寶寶在一旁玩耍,其實這樣做反而剝奪了寶寶學習「本領」的時機,為以後的教育也增添了很多麻煩。
  • 可怕的2歲叛逆期,吼一萬句不如這3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等到他們長大以後,家長們也會非常的頭疼,因為家長們會發現,身邊那個溫暖可愛的小天使好像突然變成了小惡魔,動不動就哭鬧,天天喜歡跟父母頂嘴,有的時候動手打人,跟孩子們講道理他們根本聽不進去。這可著實讓父母非常的頭疼,令父母非常困惑的是為什麼寶寶突然會變成這個樣子?這就要談到兩歲寶寶的這種特殊心理了。
  • 2歲孩子動不動發脾氣,家長做好這3點,「小惡魔」也能變身乖寶寶
    隨著孩子的成長,一些父母會發現,2歲孩子動不動發脾氣,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說不了幾句話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有的孩子甚至一反常態喜歡與父母唱反調,更有甚者會有摔東西、大聲哭鬧等激烈行為。這些行為讓很多家長大為頭疼的同時也迷惑不解,為什麼原來很聽話的寶寶,脾氣越來越大呢?其實,孩子發脾氣行為的背後是有心理因素的。
  • 3D遊戲需要我們擁有一雙慧眼來去偽存真
    而單憑運氣是不夠的,還要擁有一雙慧眼,這樣才能「去偽存真」。為什麼這樣說?因為3D遊戲的規律有很多種,關鍵要看我們能否選擇出正確的規律。而這個正確的規律,將由3D遊戲的返獎率決定。我們需要憑藉我們多年參與的經驗來辨別規律的真偽。這不正像古玩鑑別真偽一樣嗎?我們需要從中尋找出哪個是」贗品「,哪個是」真品「。
  • 2歲娃到底有多「恐怖」?爸媽吐苦水:這是老天派來懲罰我的吧
    今天想和大家說一說「2歲娃」的事情。都說養娃這件事情任重而道遠,路上會有很多的坎坷,但是很多家長應該都沒有想到,這一個坎兒來的這麼早。這些都是來自帶著2歲娃媽媽的控訴:映2916856:經常把皮沙發和皮凳子用他稚嫩的手指鍥而不捨地扣洞洞,然後往裡面塞東西,餘生520有翡:叫家裡人幫我拿張紙巾,不行,得她拿,我們開燈關燈不行,得抱著她來開關才行。
  • 當《喜羊羊》中角色黑化,懶羊羊變身小惡魔,喜羊羊很可怕
    由於《喜羊羊與灰太狼》收視率非常高,並且成為國民動畫代表作,製作團隊陸續推出了系列動畫和大電影。在《喜羊羊與灰太狼》中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們性格各異,正牌角色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可是雖然是正面設定,這些角色在動畫中隨著劇情的發展,還是有黑化的時候。當《喜羊羊》中的角色黑化,每一隻小羊都給觀眾不一樣的體驗。今天就讓筆者帶大家看看吧!
  • 迷你世界:會魔法的莉莉絲來啦——教你召喚周年小惡魔!
    哈嘍大家好,我是莉莉絲,每當迷你周年慶時,便會請本莉莉絲去召喚周年小惡魔。也就是把小惡魔做出來後,通過微縮進行召喚。因為球體很難做,做一顆完美的球很難,所以我們就需要它「地形編輯器」啦。(第一步需注意:右邊調整距離,如果太近,預覽的球體可能會擋住視野)第二步,我們把球體做出來後,先開始做出小惡魔的惡魔角,這裡就不能使用地形編輯器了。我們拿出黑色硬沙塊,在小惡魔的頭2側中間做出角,如下圖所示。
  • 這本書告訴你如何應對2歲的「小惡魔」寶寶
    下半年讀完的第1本書|《可怕的兩歲》相信世界上每個父母都想成為世界上最完美的父母,但是,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也都曾是新手父母,需要學會如何做個好媽媽、如何和自己的孩子更好地成長。而《可怕的兩歲》提供給我們在孩子從嬰兒到幼兒過度階段嬰兒易出現的心理狀態及應對策略,簡單總結幾點:1、2歲後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權威。0-2歲,服務期,給予孩子無條件的呵護和關愛;2——13歲,權威期,讓孩子知道這個家裡你說了算;14——以後,指導期,指導孩子更好地成長。
  • 一歲半女童臉上長「小惡魔」 好心人幫她進京求醫
    一歲半女童臉上長「小惡魔」 好心人幫她進京求醫 2017-11-06 15:46:29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恐怖的3歲」來了,孩子不聽話,難管教,父母該如何教育?
    有的父母不禁懷疑,一個處處和自己「頂嘴」的孩子,生下來真的好嗎?·孩子的情緒反覆不定當孩子成長到了「恐怖的三歲」,父母可以見識到什麼叫做「孩子的臉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上一秒和跟著自己笑嘻嘻,看起來軟糯可愛的萌娃,下一秒就能給你表演一個「水漫金山」、「孟姜女哭倒長城」。尖利的哭聲配合打滾撒潑的行為,這哪是自己可愛呆萌的寶寶,明明就是剛剛從地獄裡爬出來的小惡魔!
  • 2歲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過後壞習慣很難改,父母要重視
    很多寶媽都說過,孩子到了2歲就變成了小惡魔,稍不如意就會哭鬧不停,直到完全按照寶寶的需求重新安排好,他們才會停止哭鬧,寶媽們覺得孩子長大了難以管教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而是寶寶迎來了一個新的階段。有些孩子在2歲左右會有明顯的變化。
  • 2歲寶寶崩潰大哭,親媽竟淡定翻垃圾?3招讓你hold住「小惡魔」
    《可怕的兩歲》一書中認為:孩子1.5歲到3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2歲最為典型,所以被稱為可怕的2歲。這標誌著孩子的成長進入一個新的自主探索階段。只不過這個探索階段,確實很考驗老母親的愛心、耐心和忍受力。這個時期的孩子,黏人,喜歡說不,喜歡跟你對著幹,而且情緒容易失控,只要事情不符合他的預期,就會無理取鬧,大哭大叫。
  • 「可怕的兩歲」叛逆期,吼一千句不如這4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都說孩子是上天送給父母的小天使溫柔又可愛,但是養過孩子的家長應該都發現,孩子到了2歲左右,突然就變成了不聽話的「小惡魔」,對家長的各種要求全部拒絕不說,還經常摔東西、對父母吼,很多新手父母對此都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為什麼孩子2歲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 熊孩子變成小惡魔,法律該如何對待
    新聞報導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小惡魔」,他們在小小年紀就犯下殺人、性侵、傷害、綁架等罪行,不斷地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小惡魔」的違法犯罪,是現代法律必須面對和處理的嚴峻問題。 「小惡魔」違法犯罪對法律的第一個挑戰,涉及到刑法中的刑事責任能力問題,即多少歲的孩子算是具備了刑事責任能力,應該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責,應該接受刑罰的制裁。
  • 《喜宴》:五千年的性壓抑,用謊言成全圓滿
    形婚明明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辦法——既可以打發逼婚的父母,又能幫顧葳葳拿到綠卡。但隨之而來的一切卻越來越不可控。偉同以為自己只需要抽空去領個證就能皆大歡喜地結束戰鬥,但父母卻興衝衝地聞訊趕來紐約,堅持要為兒子敲鑼打鼓地操辦喜事。
  • 父母需要「3步走」
    因為年紀不小了,父母對他的人生大事特別在意,三天兩頭打電話「催婚」。上海姑娘威威是偉同的租客,想拿綠卡卻連工作都沒有,生活陷入了窘境。面對父母催婚的壓力,賽門出主意讓威威和偉同來一出「假結婚」,沒想到偉同的父母竟然要來美國參加他兩的婚禮。就這樣,老兩口來到了美國參加兒子的「喜宴」。
  • 女孩「一絲不掛」跟媽媽逛超市,網友:當父母不需要考試太可怕
    而當歪媽看到近期一則網友曝光的新聞,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某網友正在小區附近的超市購物,走到酸奶區的時候,驚訝地看到一個「赤身裸體」的小女孩,頭髮倒是梳得整齊,她抱著自己的胳膊,可能是冷著了。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不遠處就是女孩的母親,毫不在意孩子會不會害羞、會不會冷,自顧自地選購商品。
  • 廣東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縱慾的父母,到底有多可怕?
    14歲女孩#果然,不管是出於封建觀念的束縛還是法制觀念的淡薄,以及網友猜測的女方父母因彩禮把女兒當商品買賣,交易,縱慾的父母,比魔鬼都要可怕。網曝潮陽區一18歲高中生迎娶一名14歲的女初中生,視頻中兩個孩子在一起吃飯,桌上有豐盛的飯菜,而桌面的紅燭和「雙喜」是那麼的刺眼,兩個人還只是個孩子啊!對於這則新聞的進一步追蹤,兩個孩子未到法定年齡,未領結婚證,是雙方父母安排了這一場結婚的鬧劇,很快,當地有關機構就開始責令雙方家長讓女方回歸原家庭。
  • 青春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孩子的父母們
    不明白孩子在想什麼的父母們,過於緊張,只要孩子有一點與往常不太一樣的行為,父母就開始腦補出後續一系列「壞結果」。 父母們開始以自己的經驗,以過來人的身份,貫徹著都是為了孩子好的方針,開始矯正孩子的行為。 是什麼讓父母們覺得青春期如此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