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太可怕?家長這樣做,「小惡魔」分分鐘變身「天使寶寶」

2021-01-20 豆寶說育兒

如果問2歲的寶寶能做什麼,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說「一個2歲的孩子能做啥,不搗亂就不錯了。」確實,2歲的寶寶在父母眼中,就像「小惡魔」一樣,家長總是抱著自己做的態度,讓寶寶在一旁玩耍,其實這樣做反而剝奪了寶寶學習「本領」的時機,為以後的教育也增添了很多麻煩。比如我們經常發現很多寶寶到幼兒園之後還不會擦屁屁,甚至還經常要老師餵飯,這些本領其實在寶寶2歲時就需要掌握了。

生活自理

寶寶生活方面自理能力比較差,多半是家長導致的,經研究表明,2歲左右的寶寶已經具備提褲子的動作,這時候不需要大人幫助,寶寶自己就能套上一隻袖子,還會自己穿鞋、穿襪子,只不過分不清反正和左右,不過家長不要因為寶寶弄得不對就拒絕讓他自己動手。另外,2歲寶寶也可以自己吃飯、洗手、收玩具了,平時家長可以引導寶寶自己吃飯,準備一個好用的湯勺,不要在意寶寶拿湯勺的姿勢是否正確,等到了一定時間,很快就能糾正過來。當寶寶玩過玩具之後,家長可以讓他自己整理,這樣既鍛鍊了動手能力還能培養衛生意識,等到完成這些任務自身也會產生自豪感,這對培養自信心很有利。

進行簡單體育活動

寶寶到了2歲之後,身體發育逐漸完善,具備了更多運動能力,雙腳已經可以同時跳起,但是家長總擔心寶寶在活動中受傷,就會限制他的活動量,再加上寶寶的踝關節較柔軟,一不小心可能會受傷,這時候可以改變活動方式,比如球類運動,軟皮球或者小高爾夫球,當寶寶可以進行拍球和踢球時,家長可以對他提出表揚。根據研究顯示,寶寶每天進行7分鐘的劇烈運動可以保持身體健康,當然若是家長擔心寶寶在室外運動發生危險,可以選擇室內運動,養成運動習慣,對他的身心發展都有好處噢。

認識自我,控制情緒

寶寶很早就對自我意識有了概念,2歲的寶寶已經具有「你的」「我的」的概念,隨著他的自我意識越強,情緒上也就會變得更加叛逆,比如當別的小朋友拿自己的玩具時,他會立刻護著自己的玩具,並大聲告訴對方「這是我的」。而且情緒也會十分善變,這時候家長要正確引導寶寶認識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免他隨意發脾氣。

總之,家長只要順應寶寶的成長規律,摸索出科學的應對方式,寶寶2歲並不可怕,還能讓他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更多能力。

相關焦點

  • 2歲孩子動不動發脾氣,家長做好這3點,「小惡魔」也能變身乖寶寶
    隨著孩子的成長,一些父母會發現,2歲孩子動不動發脾氣,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說不了幾句話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有的孩子甚至一反常態喜歡與父母唱反調,更有甚者會有摔東西、大聲哭鬧等激烈行為。這些行為讓很多家長大為頭疼的同時也迷惑不解,為什麼原來很聽話的寶寶,脾氣越來越大呢?其實,孩子發脾氣行為的背後是有心理因素的。
  • 想要寶寶說話早,家長可以這樣做
    在語言、大動作、手部精細動作等發育指標上,家長其實沒有必要一直和其他寶寶攀比。有的寶寶可能說話晚,但是大動作發展快;反之有的寶寶可能說話早,但是手部精細動作發展慢。只要寶寶的發育水平是處在正常的月齡水平,家長就不用過度擔心。一般來說,寶寶開始說話代表著語言中樞的發育比較成熟了,一般是1-2歲之間。
  • 可怕的2歲叛逆期,吼一萬句不如這3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導語:自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家長們就會操碎了心,生怕孩子磕著碰著。等到他們長大以後,家長們也會非常的頭疼,因為家長們會發現,身邊那個溫暖可愛的小天使好像突然變成了小惡魔,動不動就哭鬧,天天喜歡跟父母頂嘴,有的時候動手打人,跟孩子們講道理他們根本聽不進去。這可著實讓父母非常的頭疼,令父母非常困惑的是為什麼寶寶突然會變成這個樣子?
  • 2歲寶寶崩潰大哭,親媽竟淡定翻垃圾?3招讓你hold住「小惡魔」
    上周閨蜜約吃飯,帶著2歲的寶寶去赴約了。不得不說,閨蜜挑的餐廳確實非常不錯,用餐環境好,服務員十分貼心,娃也吃得相當滿意。本來一切歲月靜好。但就在我轉頭與閨蜜聊天的那一分鐘空檔,娃突然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聲。我回過頭去,先是看到一個哭得親娘都不想認的娃,再是看到一旁呆若木雞的服務員。「我,我就是幫她扔了垃圾,沒,沒打她。」
  • 可怕的2歲來了?「小惡魔」的蛻變,需要父母的慧眼和包容來成全
    01熬過了夜奶,熬過了斷奶,卻敗給可怕的2歲很多媽媽們都在吐槽:孩子到了2歲,瞬間就變身「小惡魔」。確實!2歲的孩子熊得可上房揭瓦。但我卻覺得2歲是一個奇妙而有趣的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成長跨上了一個小小的裡程碑。
  • 你的寶寶是「天使寶寶」嗎?如果寶寶有以下幾個特徵,媽媽有福了
    但是,每個寶寶都有其獨特的性格特點,有的寶寶非常的難帶,有的寶寶卻非常的好帶,老一輩的人通常會說,寶寶是否難帶是隨父母的,父母小的時候好帶,寶寶也就乖巧好帶。除了寶寶自身天生的性格特點之外,準媽媽們在孕期和寶寶出生後,如果做對了一些措施,也會讓寶寶好帶一些。你的寶寶是天使寶寶嗎?
  • 寶寶不給別人玩玩具?家長千萬不要這麼做
    這是寶寶的自我敏感期自我敏感期是一個劃界的階段,即寶寶成功地把自己和外界區分開。在這樣劃分界限的過程中,孩子為自我儲備心理力量和智能,從而把自己建構得非常強大。到了2歲的時候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他能夠明確地感受到,我和你們是不一樣的。我的東西是屬於我的,你們不能動。到了3歲左右,孩子能說「我的」了,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他的「自我中心」仍然很強烈。
  • 寶寶2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也不願跟父母學?試試這樣做
    這是我收到的一條提問,2歲的寶寶只能說幾個單詞,也不願意跟著家長學說話,有什麼好的辦法呢?單是從這句提問,就能感受到家長的焦慮,好像寶寶漫長的一生,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呢,2歲了還不太會說話,這個現象真的就很糟糕嗎?我們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說話呢?
  • 寶寶2歲了,不喜歡聽故事而只聽音樂,家長該如何處理?
    本文篇約10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寶寶已經2歲多了,非常喜歡聽音樂,只要樂曲響起來馬上就全身舞動,很有節奏感,也喜歡看鄰居的小男孩演奏樂器,而且還會跟著樂曲哼哼唱唱,但寶寶去不喜歡聽我給他講故事,針對這種情況,不知道該怎麼辦。
  • 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悅寶園教你怎麼做最管用
    有人說,寶寶兩歲前是溫柔乖順的"小天使",兩歲後就成了我素的"小惡魔",這個階段,寶寶似乎成了"不"的代言人,越來越有主意,稍沒合意,就大哭大鬧?咬人,打人,越嚴肅教育,越變本加厲?拿到啥都往嘴裡放,越阻止越嚴重?
  • 當媽沒多久就誇孩子是「天使」?那是你沒見過:三歲孩子的真面目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國外有一個「terrible2」的概念,意思是寶寶們長到2歲的時候,他們的行為表現會出現很明顯的逆反改變,這就使得父母們對他們的管教會更加困難。而相較於2歲的寶寶而言,長到3歲的他們才是真的「可怕」,而在他們身上所發生的「horrible3」現象,也才真正地讓父母們認識到了「三歲孩子的真面目」。作為比「terrible2」更高階的升級版,3歲的寶寶絕非他們表面上看起來的那般「呆萌」。
  • 愛提問的寶寶更聰明!面對寶寶千奇百怪的提問,聰明家長這麼做
    2歲的寶寶還算乖巧,但還是讓家長們心力交瘁,就是因為這一時期,寶寶會化身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他們帶著極大的好奇心,總有問不完的為什麼:為什麼鳥會飛?為什麼魚會遊泳?等等。面對寶寶的提問,家長們總是不耐煩,其實有時候他的疑問並不是真的問出什麼,因為問出來也可能難以理解,但是他們卻是想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和家長交流。這等寶寶長大後家長們就會平時跟溝通交流的機會多麼難得。根據調查發現,願意耐心回到寶寶疑問的家長,在寶寶長大後的交流也會更親密些。
  • 2歲寶寶總愛發脾氣,父母不知如何應對?這篇文章或許會幫助你
    孩子進入2歲以後,家裡其樂融融的畫面風雲突變!那個曾經溫順可愛的小天使,開始拒絕走路、拒絕刷牙、拒絕洗臉,天天一副憤怒到見誰都想幹一架的氣勢。動不動撒潑打滾、沒發生什麼大事兒就把自己氣得滿臉通紅,讓很多家長不知如何應對!
  • 兒科醫生:7個月的寶寶,家長常給做這些智能訓練,寶寶會更聰明
    經過半年的精心養育,寶寶順利進入到生長發育的第7個月,從這個月起,爸爸媽媽會驚喜地發現,寶寶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整天只知道睡懶覺的「懶寶寶」了,他會變得越來越「不安分」,變得活潑淘氣,甚至會有模有樣地模仿大人做事。
  • 2歲寶寶「O型腿」正常嗎?大多數寶寶都是這樣,這和尿不溼沒關係
    也就是很多家長都會子在意寶寶腿形的事情,尤其是自己本身就沒有完美的腿形的,一旦發現寶寶的腿形有了些許的小瑕疵,就會緊張的不得了。 像寶媽鳴雪的寶寶快2歲了,可是最近她總是憂心忡忡的,主要原因就是她會很擔心孩子的腿形。總感覺孩子的腿形是呈「O型腿」。其實,對於寶媽來說,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就會關注到孩子的腿形。
  • 寶寶2歲後家長做到「3懶」,善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強大內心
    但是有的寶寶卻不行,吃飯也需要人喂,一有些什麼事情都要需求父母的幫助,不然就會放聲大哭,感覺非常的脆弱,有的家長問我,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同樣都是2歲,但是差距那麼大呢?寶寶2歲後家長做到「3懶」,善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強大內心1、懶得照顧孩子起居很多寶爸寶媽在照顧孩子日常起居方面可以說是不辭辛勞、無微不至,但是這樣卻限制住了寶寶的自理能力,有很多寶寶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也被家長代辦了。
  • 寶寶語言發展關鍵期,這樣做讓寶寶能說會道!
    ,家長們可以多指著自己說「媽媽,這是媽媽」~當孩子叫出第一聲,你一定感慨良多。 認物卡片要用實物,不要用那些卡通的變形的萌化版的,這樣方便寶寶聯繫生活,理解更容易。 2 1歲-1歲半寶寶學說話 1歲以後,寶寶在語言方面有非常大的進步,主動和模仿發音變多,開始學習試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並理解語言。
  • 2歲寶寶亂扔玩具,面對孩子探索欲的發展,家長引導的方法是關鍵
    其實大部分的家長都知道可怕的兩歲是孩子人生中第1個叛逆期的到來,不過對於如何正確的引導,也會像同事麗麗那般不知所措。尤其是當孩子出現亂扔玩具時,家長們更是手足無措,有的甚至暴脾氣上來,打孩子幾下。可收到的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孩子的叛逆越來越嚴重,摔玩具的行為也越來越多,那麼,究竟該怎麼辦呢?
  • 10秒讓哭泣寶寶變微笑小天使,這位媽媽是怎麼做到的?
    讓哭鼻子小惡魔變成微笑小天使,用對方法這個「變臉」過程有時只需10秒鐘!做家務時:家務總是要做的,可寶寶並不理解你的無奈,常常用哭泣打亂你的清潔計劃···煩惱的媽媽們,不如這樣——A.把寶寶放在鏡子前方,媽媽通過鏡子和寶寶的視線匯合,這樣做會讓寶寶感到非常神奇且有趣,不由自主地微笑起來。G.和寶寶模仿打電話的場景,寶寶很容易對媽媽的這個舉動感興趣,也就會立刻停止哭泣了.H.
  • 天使寶寶是這樣煉成的,安撫的6個級別你知道嗎
    對於很多家長看來,天使寶寶都是別人家的,自己家孩子天生就是高需求,只能硬著頭皮熬。其實啊,天使寶寶也有很多是後天練成的,如果家長有充足的育兒知識,寶寶的安全感會逐步提升,需求也能一步一步降低,成為傳說中的天使寶寶。遠的不說,就說安撫寶寶吧,據韜韜爸爸所知,80%的家長遇到嬰兒一哭,直接就是抱起來走來走去,一邊拍拍屁股,嘴上喃喃自語:別哭啦別哭啦我的小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