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動不動發脾氣,家長做好這3點,「小惡魔」也能變身乖寶寶

2020-12-22 騰訊網

隨著孩子的成長,一些父母會發現,2歲孩子動不動發脾氣,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說不了幾句話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有的孩子甚至一反常態喜歡與父母唱反調,更有甚者會有摔東西、大聲哭鬧等激烈行為。這些行為讓很多家長大為頭疼的同時也迷惑不解,為什麼原來很聽話的寶寶,脾氣越來越大呢?其實,孩子發脾氣行為的背後是有心理因素的。

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如果你發現孩子開始有這些行為,別急著責備和打罵,因為有可能你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事實上,叛逆期不僅僅是青春期孩子的代名詞!研究已經表明:人的一生會經歷三個心理上的叛逆期。孩子在2~3歲的時候,會經歷人生第一個叛逆時期——「寶寶叛逆期」。

「寶寶叛逆期」是孩子個人意識開始覺醒的時期,此時,他們會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式的思維,不僅僅覺得自己是世界中心,還特別排斥他人的想法或行為,所以很多孩子會表現出逆反行為,比如與家長唱反調、頂嘴等

孩子的大腦會在「寶寶叛逆期」開始感知和處理情緒,所以有時候孩子發脾氣是因為感知到了情緒卻不會正確表達,懵懂的孩子只能通過砸東西、摔玩具等看起來很「爽」的行為來發洩情緒。另外,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很矛盾,一方面他們因自我意識覺醒而排他,一方面孩子又會渴望來自外界和他人更多的關注,尤其是來自最親近的父母的關注。

孩子動不動發脾氣,家長做好這3點,「小惡魔」也能變身乖寶寶

1、多關注孩子,不要過度以自我為中心

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關注,他們就會採取一些叛逆過激的行為,企圖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所以如果想讓孩子學會心平氣和,第一步是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很關心自己的,感受到父母的愛會讓孩子安心,這樣他們就不會再用發脾氣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了。

但是這種關注的尺度要適度,無條件的過度關愛會適得其反,更孩子會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舉個例子,如果發現孩子明明做錯了事,卻又想要通過發脾氣的方式吸引你注意,你要教導他們,這個世界不僅有你一個人,不要把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關注當成理所當然。

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對2~3歲的孩子有時候是講不清道理的,有些話需要家長多次引導孩子才能慢慢聽懂,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一時止不住脾氣,而你又講道理講到口乾舌燥,這時候家長不要急躁不要打罵,可以選擇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讓孩子先忘記生氣的事情,比如帶孩子做遊戲、散心等。

3、提高孩子的情商

孩子的大腦剛剛學會如何感知和處理情緒,但是這種能力並不成熟,所以需要家長正確疏導。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不妨嘗試柔聲細語地與孩子對話,引導孩子說出他內心此時真是的感受,你要知道如果缺乏大人的引導,一個2~3歲的孩子是難以僅靠自己正確感知情緒的。

相關焦點

  • 乖寶寶變身「小惡魔」,對付敏感期、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對於孩子的敏感、叛逆,家長應該掌握下面這些方法。◎接納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有個小朋友剛過完3歲的生日,本來還覺得孩子又大了一歲應該更懂事了,但是孩子的表現讓家長很無奈,比如家裡有個藥箱,爸爸媽媽不讓她玩,但是她偏偏要玩,還弄得藥箱裡的藥撒的到處都是。
  • 如果你家有2-4歲的孩子,動不動就撒潑打滾,建議用這3招制服他
    如果你有一個2—4歲的孩子,那麼恭喜你收穫了一個「小惡魔」,不確定哪個瞬間拿起什麼玩。比如吃飯的時候玩菜葉,喝水的時候玩水等等。總是會把家裡搞得一團糟,氣得不行,又捨不得打罵,只能在心裡反覆默念「是親生的」來安慰自己,不然根本不會有個平穩的心態。
  • 孩子像是「火爆猴」,一不順心就發脾氣,家長可以試試這三步
    我學習好不好,我心裡肯定有數,你知不知道成績,跟我能不能學好,也沒有必然的聯繫,你問這麼多沒什麼意義,還不如別問"琳琳在和她奶奶吵架,我們兩家隔了有十米多,我都聽見他們吵架的聲音了,是因為琳琳奶奶想問一下她的成績,就只是單純地想知道她最近學習怎麼樣,沒想到這一問,不得了,直接讓琳琳變身"火爆猴",直接跟奶奶吵了起來,奶奶也很莫名其妙,她好像也沒說什麼不能說的事
  • 孩子喜歡發脾氣,該如何培養「情緒管理」能力?父母要做好這三點
    如果家長經常妥協的話,孩子會越來越覺得這樣的方式能幫助自己"獲利",因此非常喜歡發脾氣和任意妄為。2、孩子沒有分寸感任何人都需要分寸感,因為沒有分寸感的話,很有可能經常冒犯到別人,導致社交上或者其他層面的社會交際危機。
  • 一向乖巧的孩子,突然哭鬧發脾氣,一般是由這三個方面的原因導致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原本乖巧聽話的歡歡脾氣突然變得暴躁起來,小傢伙時常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就大發脾氣又哭又鬧,這讓爸爸媽媽十分困惑。其實對於歡歡這種情況,心理學家分析:小孩子在三歲到五歲時期進入逆反期,這個時候的孩子最大特點就是喜歡發脾氣。
  • 2歲寶寶太可怕?家長這樣做,「小惡魔」分分鐘變身「天使寶寶」
    如果問2歲的寶寶能做什麼,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說「一個2歲的孩子能做啥,不搗亂就不錯了。」確實,2歲的寶寶在父母眼中,就像「小惡魔」一樣,家長總是抱著自己做的態度,讓寶寶在一旁玩耍,其實這樣做反而剝奪了寶寶學習「本領」的時機,為以後的教育也增添了很多麻煩。
  • 孩子發脾氣的背後,是對愛的渴望,家長別再忽視孩子的需求
    家長認為孩子沒有煩惱,沒有資格發脾氣,孩子的發脾氣在家長眼裡都是無理取鬧。有個朋友因為一些原因,在家休息了一個月。這是她生了孩子後居家最長的時間了。以為能好好休息和孩子好好玩耍。怎麼也沒有想到每天都在和孩子吵架。
  • 3歲的孩子情緒無常,總愛發脾氣?很可能是到了第一個叛逆期
    一、孩子情緒無常、愛說「不要」?可能是到了叛逆期最近,群裡有人吐槽:「我們家孩子也不知道怎麼了,動不動就發脾氣,不管是什麼事情都要跟你反著來。」我問:「你家孩子幾歲啊?是不是到叛逆期了?」對方回答:「才3歲啊,叛逆期不是要到青春期嗎?」
  • 2~4歲孩子,一不如意就發脾氣。3個方法幫助孩子表達情緒少發脾氣
    最近我們家快3歲的侄子,讓我媽有點「苦不堪言」。在聊天中媽媽已經好幾次感嘆以前帶五個孩子都不覺得累,現在帶一個就被氣得不行了。的確,看到孩子一不如意就發脾氣,扔東西這樣的行為。作為家長是誰都會為孩子擔心的,怕孩子長大以後暴脾氣易吃虧。在網絡上大家喜歡用「可怕的年齡」來形容2~4歲孩子。我們都知道,2~4歲的孩子處在自我為中心階段,不喜歡聽大人的建議,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不如意也喜歡用哭鬧來達到目的。
  • 孩子發脾氣哭鬧時家長可以怎麼做?
    很多家長說,孩子心情好的時候跟天使一樣,真是可愛;但是當他哭鬧發脾氣時候卻像個小惡魔,講道理沒用,強行鎮壓更是搞得雞飛狗跳,兩敗俱傷。正面管教兒童社會情感課程(SEL)中就是運用體驗式活動,使用情緒臉譜讓孩子認識並用語言表達出生氣是怎樣的,傷心是怎樣的,高興是怎樣的,他們面對這些情緒可以怎麼做。2.認同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知道有各種情緒時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 99%的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總忍不住發脾氣,這3點幫你控制情緒
    文/寧媽媽育兒經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孩子是否能夠上更好的學校,以後能否有更好的發展,所以能提高孩子成績的事情,家長都願意去嘗試。而小王的父親卻是在旁邊笑個不停,這讓小王變得越發的委屈了,看著小王的樣子,父親突然開始翻箱倒櫃,找出來一張非常老舊的信件,看起來已經有一定的年頭了,信件的內容竟是以前父親陪小王寫作業發脾氣,後來給小王溝通的信件,這讓小王羞愧難當,而旁邊的父親卻是在一旁嘲笑:你也有今天。
  • 寶寶3歲是叛逆期?專家:聰明父母用這3招,輕鬆搞定孩子哭鬧
    正在經歷第一個叛逆期的三四歲的孩子,可能學會和父母頂嘴,哭鬧,耍脾氣,有時可能會惹惱家長,結果氣急敗壞的父母有時會出手打幾下孩子,搞得父母和孩子都氣急敗壞,兩敗俱傷。很多媽媽也都正在經歷孩子3歲的叛逆期,孩子總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愛哭鬧。媽媽們很苦惱,為什麼曾經的乖寶寶變成了現在的愛哭鬼呢?
  • 孩子經常發脾氣怎麼辦?做好情緒管理,從這4個方面入手,很實用
    生活中,經常聽到有母親抱怨,說自己被孩子弄得很累。不知道為什麼,孩子自從過了3歲以後總是喜歡發脾氣。早上起床準備好的衣服不穿,準備好的早餐不吃。一不順心就大叫大鬧,就算坐在公交車裡也是,搞得全車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我,讓自己很尷尬。這個現象常被誤解。
  • 孩子頂嘴不聽話怎麼辦?3個小妙招,養成「乖寶寶」
    9歲的婷婷媽媽因為孩子頂嘴不聽話特別鬧心。上學之前,婷婷長得可愛嘴又甜,真的可以說是媽媽的小棉襖了。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起,她學會了發脾氣。並且就算知道自己做錯事情,媽媽說她幾句,就開始頂嘴。孩子哭鬧頂嘴不聽話,3個小妙招,孩子都是"乖寶寶"首先:冷靜解決問題當孩子犯了錯還哭鬧,甚至還頂嘴的時候,家長一定是火冒三丈,控制不住自己。
  • 家長不妨掌握這3點,改掉娃的壞脾氣
    家長不妨掌握這3點,改掉娃的壞脾氣兒子總是欺負妹妹,掌握這3點,改掉兒子的壞脾氣隨著計劃還生育的開放,很多家庭增添了新成員,大娃對於第二個孩子的來臨,好像並沒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他會想到新寶寶總會分擔父母的關愛,這讓很多乖寶寶在家庭迎來了新成員之後,性格大轉變,有了各種欺負弟妹,不聽爸媽的話的糟糕脾氣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家長用這3個辦法,孩子的壞脾氣也能輕鬆管理
    孩子經常發脾氣,父母的耐心也容易被耗盡,但若生硬地阻止孩子發脾氣,情緒無法宣洩,也不利於身心健康,其實孩子在發脾氣的同時也可能在"求助"。當寶寶發脾氣的時候,正是家長教導他們進行情緒管理的好時機,用這下面三種辦法,可以讓你成功改掉孩子的壞脾氣。
  • 孩子只聽機構老師的指令?做好這3點,讓ta在家也能乖乖配合!
    如果孩子可以做到在任何地方、任何人物、任何材料前都能展現技能,那我們就要考慮第二種可能性:在家庭環境中爸爸媽媽對孩子是否有指令控制,也就是家長給出的指令孩子是否可以按要求執行。等孩子能接受您參與到他的事情中去的時候、在您與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您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議「我們這樣做好嗎?」或者是「把XX給我好嗎?」。通過參與孩子的活動,提高您與孩子之間的相互配合度,這樣問題就不會發生了。PART.03孩子是否在逃避任務?
  • 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做到這3點,陪孩子度過「叛逆期」
    孩子處於叛逆期,會分為三個階段:2-3歲的時候,這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7-9歲,孩子第二個叛逆期,是"兒童叛逆期"。家長做到這3點,輕鬆度過孩子的"幼兒叛逆期"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如果太「作」了,就得「鎮壓」他們,用大人的威嚴去鎮住孩子。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不但不會不聽家長的話,而且還會變本加厲。那麼,父母要怎麼去對待叛逆期中的孩子呢?
  • 孩子發脾氣是災難嗎?家長科學應對,影響孩子的情商和一生幸福
    有段時間,隔壁鄰居A家的5歲孩子因為疫情到來,不能出去玩,從一開始的大發脾氣,到後來變成了在地板上撒潑打滾了。因為他家門口靠近電梯間,所以我經過的時候,經常能聽到孩子哭鬧和撒潑尖叫和發脾氣。有次正好碰到A出門,我們聊了一會關於孩子發脾氣的話題。A說:「因為不給出去,所以孩子一開始很沮喪,後來演變成尖叫,然後在地板上打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