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中國誕生第一支玻璃纖維釣竿開始,我國的漁具業如雨後春筍,獲得蓬勃發展。 90 年代初漁具行業形成規模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漁具行業正朝著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肅寧縣康紹漁具有限公司(品牌:夏沫)作為戶外用品-漁具行業的實力品牌之一,憑藉著雄厚的生產、創新實力,出品了眾多輕便、實用的戶外用品,獲得了漁友們的一致好評,在整個行業中穩步發展。為了了解夏沫穩步發展背後的故事,記者來到了夏沫戶外用品的生產工廠,進行實地探訪。
(夏沫戶外用品企業工廠圖)
上午 9 點,記者跟隨夏沫戶外用品的負責人進入了生產區,首先注意到的便是寬闊整齊的廠房和正在有序工作的工人們。廠區的負責人為記者介紹到:「我們夏沫主要是做地籠、漁網、漁竿、漁線等這些專業漁具設計生產的品牌,一般的受眾都是自有垂釣愛好者,你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們的生產廠,佔地面積大概有3000㎡,廠內工人加起來 100 多人吧。我們所採用的生產設備都是比較先進的漁具生產機械設備,採用現代化的機械生產,提高產品出產的效率與品質,相比老一輩手工製造,我們的生產更加快捷,穩定性更強。我們廠內所生產的產品,設計都來源於品牌自己的設計團隊,品牌旗下擁有專門進行產品研發的部門,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進行產品的設計。品牌幾年來的穩定發展,離不了設計團隊的創新能力,也離不開我們對生產的高要求。」
(夏沫戶外魚竿產品圖)
隨後,記者進入了品牌的生產區,看到了許多款式新奇的產品,出於好奇,記者對廠內的工人進行了採訪。李大姐是在廠內工作了 3 年的老員工,在與記者交談的過程中,李大姐談到:「一開始,夏沫只是個很小的漁具生產作坊,廠裡只有幾十名員工進行傳統的漁具生產,速度慢,產量小,生產的東西也單一。這兩年,公司設備越來越好,設計的花樣也越來越多,都是以前沒見過的新式漁具,功能也比以前更齊全了,使用起來更省事、方便,漁具越來越精細,漁民們比之前輕鬆多了。聽領導說,過段時間,還會有新的款式進廠生產,款式還會更多,公司真是為漁民們生產便利的漁具,讓垂釣愛好者能收穫更多。」
(夏沫戶外用品體驗館)
在採訪的最後,夏沫的總經理齊春影女士也表達了未來夏沫的發展:「夏沫從創建之初就致力於漁具的研究設計,成立至今不斷創新、改進工藝與細節, 2019 年底蓄勢待發籌備入駐天貓平臺。夏沫要以豐富的產品款式+貼心服務獲得客戶的良好口碑。現已多品類定製發展的思路加上全方位的售後改進來改變定製模式。面對變化莫測的全球市場、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品牌始終堅持「與世界同發展」的擴展戰略,注重在發展中不斷與優秀同行接軌,以優秀技術和產品銷售服務為企業實力提升的重點,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廣泛的戰略布局,不斷將生產基地及產品從一個地區展到另一個地區,使企業及品牌的影響力在全國得到最廣泛的傳播。」
在夏沫戶外用品探訪的過程中,記者感受到了肅寧縣康紹漁具有限公司(品牌:夏沫)強大的生產實力和創新實力,相信,未來,夏沫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加優質的新產品,讓垂釣愛好者享受到更多的福利。